《论语》-乡党篇第十(上)-孔子眼中的四种管理者!

文摘   文化   2023-05-28 12:10   福建  

本文约5500字
阅读需要13min

正文解读

第1章

孔子于乡党,恂恂(xúnxún)如也,似不能言者。其在宗庙朝廷,便便言,唯谨尔。

孔子在本土乡里显得温和恭顺,好像不善言辞一样。他在宗庙朝廷这种场合,又善于辞令,能够侃侃而谈,但是很谨慎。

解读:

1、《周礼·地官·大司徒》中规定:“五族为党,五党为州,五州为乡。”即按周制规定,五百家为党,一万二千五百家为乡,合而称乡党。

乡党,有本乡、故乡的意思,指父兄宗族之所在,后来便慢慢变成了家乡的代称。孔子出生在陬邑的昌平乡,后迁曲阜的阙里。孔子的乡党,就是指这两处地方。

2、孔子对乡亲先贤,是一种恭顺谦卑的态度;在朝言事,则是一种明辨的态度。说明孔子的口才极佳,但作为儒者他能进退有度,不失分寸,更不会凭借口才巧言冷色,而是选择静水深流,光而不耀。

第2章

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言,訚訚(yín yín)如也。君在,踧如也,与与如也。

孔子上朝时,与下大夫说话,显得不慌不忙,温和快乐;与上大夫说话,显得和悦又能辩明是非;君主临朝,孔子显得恭敬,而又仪容合度。

解读:

1、春秋战国时期,其实真正掌握说话艺术核心科技的是纵横家。纵横家的鼻祖是鬼谷子,代表人物如张仪、公孙衍、苏秦、甘茂、司马错、乐毅、范雎、蔡泽、邹忌、毛遂等。

儒家的思辨之术也是堪称一绝,只是没有纵横家专业性那么强。孔门四科之中,专门有言语一科,子贡和宰我是其中的佼佼者。当时,子贡以一己之力改变五国命运,以三寸不烂之舌达到全鲁,乱齐,破吴,强晋、霸越的目的。子贡的言语才能并不比苏秦张仪差,而且时间上更早,真可以说是春秋时期的第一说客

战国时期,孟子和荀子继承孔子的衣钵,光大儒学。同时,这两人也都是有很强的思辨能力,都是声名显赫的演说家。

由此可见,先秦儒并不是我们误解的那样守旧,顽固,刻板,恰恰相反,他们礼仪修养境界极高,既具有君子的素质,也具有圣人的德行,更注重思辨和表达。

第3章

君召使摈(bìn),色勃如也,足躩(jué )如也。揖所与立,左右手,衣前后,襜(chān)如也。趋进,翼如也。宾退,必复命曰:“宾不顾矣。”

君主召孔子去接待宾客,孔子的脸色便庄重起来,行走时步履疾速。他向同立于身边的人作揖,或向左或向右地拱手,衣服前后摆动,显得整齐不乱。快步向前走的时候,如鸟舒展翅膀一样。宾客辞别后,孔子必定向君主禀报说:“客人已经走远了。”

解读:

1、有着高深修养的人,在待人接物时总是真诚而又热情的。孔子接待外国来使时展示出来的原则,总结起来,就是“外达礼,内恭敬”。

任何人之间必然会产生连接,而这种连接是否恰合,是需要用工具来协助的,所有的连接就好比钥匙和锁,是否能够适配,就关键取决于钥匙和锁孔的契合度。

孔子穷其一生维护的礼乐制度,就像一把制定钥匙和锁孔的有利工具。礼乐教化能够让我们区别于禽兽,并且不论遇到怎样的锁或者怎样的钥匙,都能够恰如其分的连接。

例如,我们遇到长辈、宾客,需要表达我们的尊敬,热情,不是什么都不干,凭空让他人意会想象,而是需要通过一定的礼仪规范来表达出来,让对方感受到我们恰如其分的表达的敬意,欢迎,热情,例如作揖,鞠躬,宴请等等。

第4章

入公门,鞠躬如也,如不容。立不中门,行不履阈。过位,色勃如也,足躩jué 如也,其言似不足者。摄齐升堂,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出,降一等,逞颜色,怡怡如也。没阶,趋进,翼如也。复其位,踧如也。

孔子走进朝廷大门,显得恭敬谨慎,好像门容不下身子的样子。他不站在门的中间,进去时不踩门槛。经过国君的座位,便脸色庄重,脚步加快,说话也好像力气不足的样子。他提起衣服下摆向堂上走,恭敬谨慎,好像屏气不呼吸的样子。出来后,走下一级台阶,脸色舒展,怡然自得。走完台阶,即快步行进,好像鸟儿展翅一样。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又显出恭敬不安的样子。

解读:

1、朝会制度;臣见君为朝,君见臣为会,合称朝会。“朝”的功能在于确认君与臣之间及臣与臣之间的贵贱等级,“会”是君臣聚会,旨在讨论重大问题,作出决策,包括确定臣对君的贡、赋,这些需要君臣共同商议决定。

2、礼崩乐坏:孔子时代的封建制下,臣的权威、财富、地位等有价值的事物并非来自君单方面的赐予,臣独立地经营自己的田邑,独立地获得收入,而并不仰赖于君。

这意味着,臣始终有疏离君的倾向和风险。王权威衰落的主要标志就是诸侯不再朝会。臣不朝会意味着君之权威下降。东周以来更有甚者,竟出现了“以臣召君”的情况。

3、本章就是侧重描写孔子朝会上符合礼仪的举止,一个人心中真正有真诚的敬意,自然礼节就一点不会缺少。如果缺礼、失礼,那就是心中敬意不够,甚至没有敬意,直接敷衍搪塞。所谓诚于中而形于外,“外达礼,内恭敬”而已。

第5章

执圭(guī ),鞠躬如也,如不胜。上如揖,下如授。勃如战色,足蹜如有循。享礼,有容色。私觌(),愉愉如也。

孔子出使邻国,手中握着圭,恭敬谨慎,好像举不起来的样子。他举圭向上如同作揖,执圭向下如同授物与人。脸色庄重好像战战兢兢,脚步细密好像沿着线在前行。在呈献礼物的仪式上,他容光焕发。在私人会见时,他和颜悦色。

解读:

1、圭:一种上圆下方的玉器,举行典礼时,不同身份的人拿着不同的圭。出使邻国,大夫拿着圭作为代表君主的凭信。这一章主要是在讲孔子出使他国的一些外交礼节。

2、孔子所处的时代背景,最上面是天子,下面是各国诸侯,诸侯下面是大夫,大夫下面是士。天子拥有天下的所有权和管理权,诸侯和大夫拥有可以世袭的封地,而士则没有封地,天子,诸侯,大夫属于各层级的统治者,领导者,而士属于智识掌握阶层,相当于为各级领导者打工的管理者。

3、《论语·子路篇第十三》中,孔子讲了几种士的段位:

上士,也就是一流的管理者:“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中士,也就是二流的管理者:“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

下士,三流的管理者:“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不入流的管理者:“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4、一流的管理者,能够侍奉君侯,不论君王派遣他干什么,他都能够不辱使命,完美的完成任务。

二流的管理者,在宗族层级的小规模里,能够做到孝悌仁义,管理好一家一族。

三流的管理者,没有什么头脑,理解力,变通能力,沟通组织能力都是欠缺的,但是执行力还可以,不得已可以作为领班。

不入流的管理者,没有组织,没有规矩,没有德行,没有廉耻,没有脑子,无恶不作,尸位素餐。

孔子在他所处的那个时代,将官学下达,开办私学,其实本质上就是管理者的培训班,所以他教人的本领都是出仕为官的,不会教人如何种菜,蒸馒头,而是如何在做一个上等的士人。所以《论语》中讲:学而优则仕。这一章其实就是在表明,孔子自己就是一流的管理者,能够出使他国,不辱使命。

第6章

君子不以绀緅(gànzōu)饰,红紫不以为亵(xiè)服。当暑,袗絺绤(zhěnchīxì),必表而出之。(zī)衣羔裘;素衣麑(ní)裘;黄衣狐裘。亵裘长,短右袂(mèi)。必有寝衣,长一身有半。狐貉之厚以居。去丧,无所不佩。非帷裳,必杀(shài)之。羔裘玄冠不以吊。吉月必朝服而朝。

君子不用深青透红和黑中透红的颜色作衣服的镶边,不用红色紫色作家居的衣服。夏天,穿细葛布或粗葛布做的单衣,但如果出去则一定套上外衣。黑色的外套配羔羊皮裘,白色的外套配小鹿皮裘,黄色的外套配狐皮裘。居家穿的皮裘做得较长,但把右边袖子做得短些。睡觉一定要有被子,长度为身长再过半。用狐貉的厚毛做坐垫。丧期满了以后,什么饰物都可佩带在身上。只要不是上朝和祭祀须整幅布制作的礼服,一定裁去多余的布。不穿戴黑色羔裘和黑色礼帽去吊丧。每月初一,一定穿着上朝礼服去朝见君主。

解读:

1、夏人尚黑、殷人尚白、周人尚赤。周代的服饰颜色等级制度主要分为五色,分别是紫色、赤色、黄色、绿色和黑色,这五种颜色分别代表了不同的地位和身份。紫色被视为最高贵的颜色,赤色次之。也就是说高贵的颜色象征着地位与权力,是朝服和祭服的颜色,不能随便穿用。

后世有很多朝代,例如唐朝的官服,对颜色就有着严格的规定,只需看衣服的颜色和式样,就知道对方的官阶。

2、有很多人说我们需要追求绝对的公平,其实这个是一种非常愚蠢的思想。我们自古以来就讲男女有别,这里的“别”指的不是男女平不平等,而是指男女有差别。

古代传统社会,男耕女织,打仗,耕作这种重体力的活,有男人来完成,做饭、洗衣、种菜、织布这种事由女人来完成,这是天然的差别,不是歧视和不平等。自然界中,有狮王,猴王,蜂王,蚁后,也有普通的狮子,猴子,工蚁,工蜂。也就是说天地万物大多数都是有差别的,并不是决然的平等。

道家思想强调返璞归真,就是要人复归于天道,有圣王,就有臣民百姓,是百姓你就做好百姓的事,是天子圣王你就最好天子的事。百姓如果做不好,就会有刑罚牢狱,天子如果做不好,德不配位,就自然会有人来发动革命,将其替换下来。自然界的新旧狮王,候王之争,都是如此。

天道往而不返之后,儒家效法天道,参照天伦,创立人伦,天地万物本来就事有差别,有层级,有秩序的,所以人也是需要有差别,有层级有秩序的。你是百姓,你就做百姓该做的事;你是士人,你就学好管理者的本领;你是天子,诸侯,大夫,你修行好领导者的德行,做好统治者的事。

这样天下的统治者,管理者,被管理者都各司其职,各安其位,天下则安宁太平。孔子的思想与道术,其实义理非常之高深,《论语》这部书也不是日常琐碎的言论集,他是在讲人伦,在讲治国平天下的总原则,总方针,总纲领,在讲管理者的德行与能力如何培养,是一部义理高深的治国理政之书。

3、但是孔子那个时代,社会失序了,诸侯都想当天子,大夫都想当诸侯,领导者,统治者德不配位了,能力也跟不上了,管理者素质也下滑了,业务也荒废了,所以孔子力挽狂澜在用他的圣王道术极力地扶正诸侯,极力地培养高素质的士人这个社会的中坚力量。

而本章讲的这些舆服制度,礼乐制度,其实就是在讲孔子在以圣王道术匡正天下的时候,首先以道正己的表现。

第7章

齐(zhāi),必有明衣,布。齐(zhāi)必变食,居必迁坐。

斋戒时,斋戒沐浴后一定要穿干净的浴衣,要用布做的。斋戒时一定要改变平常的饮食,不饮酒,不吃葱、蒜等有刺激味的东西;一定要从内室迁到外室居住,不和妻妾同房

解读:

1、这里提到的斋戒,我们会发现,这些斋戒相关的活动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沐浴焚香,不食荤腥,不同房交合,都是为了洁净身体,澡雪精神。其实斋戒是华夏文化中祭祀活动的特殊礼仪。

在中国古代,打仗出征和祭祀是国家的两种大事。祭祀是一件无比神圣和庄重的事情,所以我们华夏文化礼制中,需要恰如其分的表达我们祭祀时对天地,对神明、对祖宗的敬意和虔诚,就需要斋戒,需要沐浴焚香。

其目的是为了去除自己身上的气味、污秽,将自己整理得干干净净的,以此来表达对天地、神明、祖宗的崇敬与虔诚。

2、后来的不同的宗教,也都发展起来不同形式的斋戒,比如吃素。其实他们早期是没有斋戒传统的,只是传到了中国之后,剽窃了道家儒家思想文化,才开始学着斋戒,这些宗教的内核都是源自华夏文化中早期的祭祀礼仪。

第8章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食饐()而餲(ài),鱼馁(něi)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

肉虽多,不使胜食气。唯酒无量,不及乱。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

粮食不嫌舂得精,鱼肉不嫌切得细。

食物败坏变味,鱼肉腐臭,不吃。食物颜色变得难看,不吃。气味变得难闻,不吃。烹调不当,不吃。不到饮食时间,不吃。不按定规切割的肉,不吃。调味的酱醋不合适,不吃。

席上肉品虽多,但吃肉的量不超过主食。只有酒不限量,但不能喝醉。买来的酒和肉干不吃。饭后留着姜不撤,但也不多吃。

解读:

1、儒家思想虽然讲仁爱,但是儒家的仁爱是有差别的爱,不是无条件的绝对平等的爱,更不是有些宗教宣扬的不杀生,吃素

儒家不仅讲究吃,还要追求怎么吃得有品位,吃得精细,吃得健康。鱼、肉、酒等样样都吃,不仅要吃,还要在口感,烹饪上有要求,这是对食材最基本的尊重。食材就是食材,吃与被吃这是自然界生物链的自然法则,尊重食材,这是一种基本的美德。

这在儒家思想中是天伦,儒家以人伦效法天伦,所以不会出现不吃动物,不杀生,这种畸形的善恶观和仁爱观。

2、动物就是动物,畜生就是畜生,儒家从来不会将仁爱思想进行泛滥式的推广。我们经常看到孟子经常骂人是畜生,是禽兽。孔子听闻马厩失火,不问马先问人,与人相比,马就是马,畜生就是畜生,食材就是食材。不能人畜不分,如果人没有仁爱,没有道义,儒家就会骂他们是禽兽,这就是人畜的区别。

我们当下有很多泛滥式的爱心,爱猫,爱狗,胜过爱人,一个月花在动物身上的钱和精力,远超过对父母的关心。偏远山区的儿童,一年的生活费用不如发达地区的一条狗,这都是当下社会价值观的畸形扭曲,关心动物胜过关心人,这是一种堕落的道德观,人畜不分,德之亡也。

3、反观当下,也有一些仁人志士,他们在自己人生富足之后,选择扶住偏远山区的儿童、孤寡老人,这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思想的继承者、实践者,这才是儒家“学以致用,心系天下”精神的传承者,弘扬者。

第9章

祭于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

参加国君举行的祭祀典礼,所得的祭肉当天食用不存放过夜。一般的祭肉存放不超过三天。如果超过三天,就不再吃了。

解读:

1、古代大夫参加国君祭祀以后,可以得到国君赐的祭肉。但祭祀活动一般要持续二三天,所以这些肉就已经不新鲜,不能再过夜了。吃了,就有害于健康。

作者:慎承

编辑:继之

图片: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果喜欢,请点击右下角“在看”!谢谢支持!

慎承学堂
继承民族传统,弘扬民族精神,复兴民族文化!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