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贤君子之道:先要弄清事物的本末和终始源流!(《大学》解读·经文篇(二))

文摘   文化   2024-07-15 07:35   福建  
本文约3100字
阅读需要4min

大家好,我是学堂君。

本篇是儒学经典《大学》解读·经文篇(二)。往期解读内容如下:

以道入儒,谨以此篇讲清楚先秦“大人之学”的真正内涵!(《大学》解读·前言篇)

钱学森之问的终极答案:大学之道在于经世济民,治国安邦,平治天下!(《大学》解读·经文篇(一))

经文: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一、什么是知止?

前面一篇解读中,讲了《大学》经文的三纲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天下万物,生生不息,欣欣向荣地生存、繁衍与发展,固有其本源和运行规律。天地自然,固有其天道,人伦社会,也有其人道。

儒家的大学之道,就是关于人类社会如何和谐、可持续地生存繁衍和发展的学问。这个学问的答案就是效法自天道,源起于天地自然之道。

道家讲: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也讲: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

所以儒家也讲: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天下为公,是我们人伦社会和谐可持续的生存繁衍和发展的接受标准,是我们永恒的追求目标。

为了整个目标,道家、儒家、法家相继起草修订了几个版本的操作说明书。符合这个能够实现目标的操作就是德。符合程度越高,其结果则越善,其德也越厚,或者说其德越是昌明。

先有大道,后有明德。明德,就是高度符合实现“天下为公”这个目标的最优操作或者做法。

上至天子,下及庶人,需要做的就是彰显德,弘扬德。不弘扬德,彰显德,就相当于考不了满分,就不符合接受标准,就实现不了目标。

亲民,亲就是其本意,亲近,亲爱。儒学的大人之学,其固有的特点就是要有对天下的关怀。

儒学的最高境界,永远都是在讲关怀:关怀百姓,关怀人民,关怀家国、天下。

所以我们发现,历朝历代的儒者,都有“心怀天下,经世济民,治国安邦,经世致用,匡时济世,以天下为己任,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关怀天下的共同特点。

这些儒家士大夫心怀天下的风骨,自孔孟那个时代,就被其发扬光大并且一直延续了下来。

先秦儒的大学之道,从来就不是教人只关乎自己的一己之私,而要修己以安人。一定要深入到百姓和人民中去,也就是要走群众路线,急百姓之所急,想百姓之所想。

上对国家君王负责,下对黎民百姓负责,只有超越一己之身的关怀,这才算大人之学。

只不过,后世的儒者,并不全是按照这个思路在修习大学之道的。先圣教的是如何成为大儒、鸿儒,学生堕落非要学成贱儒,腐儒。学生学艺不精,并不是教材教歪了,这一点我们先不展开。

修习大学之道的人,先要理清楚什么是天下和谐、可持续地生存繁衍和发展的答案,即先要清楚什么是标准以及可以达到标准的操作。

然后自己先按照圣贤探索的实现路径去修习,达到一定境界之后,就一定要辐射余光,温暖并照亮他人,照亮整个民族、国家乃至天下,最终使得整个天下都按照正确的操作在运行。

这种光亮照射温暖整个天下,上至天子下至庶人都按照标准来走的境界,就是至善的境界,一个天下为公的世界,一个温暖的世界。

首先,要明明德,也就是搞清楚标准答案和标准操作。

其次,在自己修为符合要求之后,就要超越一己之身的关怀,深入到人民中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这就是亲民。亲民,是儒家大人之学,君子圣贤之道的内在要求。

最后,在上至天子,下至庶人,人人都修己安人之后,实现一个人皆尧舜的至善境界,这个时候的大学之道才算圆满。

知止,就是指修习大学之道,最终需要达到的一个天下为公,人皆尧舜的至善境界。

二、修习之难

《国语·周语下》讲:“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无道、缺德、无法无天地为乱作恶很容易,放任自流的堕落很容易。而修习大学之道,成为君子圣贤的这条通往至善的路,却像攀登高山一样艰难。即使很难,但也并非不可企及。

儒者,本就内在地要求要具备坚韧、刚毅、锲而不舍的品质,也要有“平治天下,舍我其谁”的勇气和担当。

既然选择这条肩负华夏文脉和道统传承的路,儒家思想的精神传人,就必须迎难而上,勇往直前。

三、大学之道的修习路径

知道修习大学之道最终需要到达的目的地,才能有明确的方向和坚定的志向,这就是知止而后有定。

修习大学之道的目标和方向一旦定下来之后,那就“咬定青山不放松”,持之以恒锚定住方向和目标并为之努力。整个人有了安身立命的宁静和坚定,就不会被目标之外的外物所引诱和干扰。

《道德经》中讲:“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也讲:“致虚极,守静笃。”

《尔雅·释诂》注:笃,厚也。因此,笃有厚重之意。

重,就是达到“致虚极,守静笃”的境界,使自己抱神以静,使自己的心境慢慢的往下沉,不要为纷繁嘈杂的世间外物所干扰。

如果做不到“致虚极,守静笃”,则会为纷繁的外物所干扰。正所谓“乱花渐入迷人眼”。

如果做不到庄子说的“物物而不物于物”,则会被外物所奴役,迷失本真和自我,这样则会像被秋风吹起的蓬草一样,因为没有扎根之地,所以四散飘零,无所归依。

我们发现不仅儒家,其实道家早就在讲修习方法。而且都是通过正定守静的方式,目标方向定下来,整个人才能静下来,这就是定而后能静。

人一旦静下来,就不会被万物所影响,这个时候身心就能安,身心安定下来就能思虑周全,思虑周全就能有所精进,为学日益,就会不断地有所收获。

四、道家的修习路径

以上是儒家大学之道的修习路径,我们继续看一下道家圣贤的修习路径,就能发现其中的相似之处。

《道德经》第八章中讲:“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第一步、居善地。选择一个合适的地方安身立命。这个地方一定要安全,没有危险,没有动荡和混乱,孔子说:“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因为命之不存,则道之不载。

第二步、心善渊。找到一个适合安身的居所后,接着要使内心保持虚和静的至极笃定状态,不受外物的影响,内心平和安定。

诸葛亮在《诫子书》也提到:"非淡泊无以明志, 非宁静无以致远。"

道、儒都是在遵循这个"致虚极,守静笃"的思想。只有"致虚极,守静笃",才能够深刻洞察世间万物的本质和规律。

第三步、与善仁。一个人身处一个合适的居住环境,内心平和宁静,不为外物纷繁所干扰,没有焦虑和精神内耗,而且能够深刻洞察世间万物的本质和规律。

这个时候他才能对万事万物做到了然于胸,与他人相处起来就显得平易近人,温和内敛,也就是比较有亲和力,让人如沐春风。

第四步、言善信。和他人相处得比较好后,内心平和笃定,说的话就能深入人心,说话做事就能“言必信,行必果”。

一个人如果轻浮于世,或者一肚子鬼水,说话咋咋呼呼的,听风就是雨,永远都随外物左右,其讲的话也多半是没有人会愿意相信的,做起事来往往也是不靠谱的。

第五步、政善治。政,就是现在讲的政治,就是解决人类大规模群居问题。如果上面几条都做到位了,那让他去治理国家,解决大事也就没有问题了。

第六步、事善能。如果能够熟练地治理国家,解决大规模群居问题,那进一步应对处理天下各种事物,就能像庄子说的那样:“游刃有余,应物无穷”。

第七步、动善时。以上如果能全部做到,那达到内圣而外王,就是个时间或者时机的问题了。

正如《史记•老子韩非列传》里说的一样:“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

道、儒两家的修炼路径,都是一脉相承的。目标确定,身心正定,既静且安。然后,虑则有所得,动则有所成。

经文: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万事万物,纷繁复杂,但都像大树一样有其根本和枝末。

万事万物,姿态万千,都都像生命一样有其终始和源流。

修习圣贤之道也是一样,要清楚地知道最终所要到达的境界,同时也要清楚地知晓如何开始踏上修习的正确道路。

只有把修习君子圣贤之道的本末轻重和终始源流理清楚了,才能算真正的开始入道了。

以上就是本期的内容,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交流。

如果喜欢,请帮忙转发,点个在看,点个赞,谢谢!

作者:慎承

编辑:继之

图片: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欢迎关注慎承学堂,助力中华文化复兴,带你一起了解华夏文化!

如果喜欢,请点击右下角“在看”!谢谢支持!

慎承学堂
继承民族传统,弘扬民族精神,复兴民族文化!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