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道入儒,谨以此篇讲清楚先秦“大人之学”的真正内含!(《大学》解读·前言篇)

文摘   文化   2024-07-13 00:31   福建  
本文约3200字
阅读需要8min

大家好,我是学堂君。

从本期开始,计划从道家思想义理的高度,来全新解读儒学经典《大学》。本篇是解读前的背景介绍部分,也是系列解读的第一篇。

在正式解读经文之前,需要先阐述清楚两个基本问题。第一、为什么要从道家思想的义理高度来阐述儒家经典?第二、《大学》到底是在讲什么?

一、为什么要从道家思想高度来阐述儒家经典?

市面上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对儒学经典的解读版本,但是绝大部分都不得要领,且极大的矮化了先秦儒学的思想。

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阐述儒学的理论高度远远未达到其应有的且与之相匹配的水平。

众所周知,先秦的春秋战国,我们的华夏文化史上存在着一个后人称其为“百家争鸣”的历史时期。

百家争鸣的各种思想流派,并不是各家的原创思想。主要是因为周朝的官学在周王室内乱之后,被王子朝带到了楚国,这期间有很多学术思想典籍散轶了,流落到了民间。

因此,周天子官学失守,一直以来秘而不宣的圣王之学,治国神器被动乱冲散,流落至民间,大道裂而百家兴,这才是“百家争鸣”的主要原因。

作为当时的显学之一的儒学,也不例外,也是大道裂而百家兴的产物。也就是说:道为儒之本,儒为道之末。

理清了道和儒的源流关系,我们进一步来讲清楚两者的历史渊源与流变。

关于道的思想,其承袭自夏、商、周的官学,而夏商周的官学又承袭自五帝之学,五帝之学又承袭自三皇之学。所以后世称老子为三皇之学的集大成者。

三皇之学,起始于伏羲,其学术思想的核心是天文历法与农业生产,这是上古时期关于如何平治天下的核心学术思想。

没有天文天象的观测,没有历法的建立与纠偏,没有农业的选种育种,没有土地的开垦与灌溉,天下的治理就没有支撑点和落脚点。

在解决了天文历法和农业生产之后,人口的爆发性增长,就催生了关于如何治理人类大规模群居的学问,这些学问早期是按照自然无为的思路在进行的。

也就是老子怀念的小国寡民的治理状态。小国寡民不是老子对未来治理模式的设想和憧憬,而是对过往的美好社会的怀念。

这种小国寡民的影子,其实我们从夏商周往前推演就能推出来。在商朝时期,周只是商的一个附属国,夏朝时期,商最初也是夏朝的附属国。也就是说,中央王权只有一个,四方都是无数个小国。

《尚书·尧典》中说:“协和万邦。”《尚书·大禹谟》中说:“万邦咸宁。”

邦,就是指古代诸侯的封国。这里说的万邦,就类似上古时期的无数小国寡民的升级版。

后来自然无为的治理模式由于物质的丰富和发展,以及生存资源的供需关系的变化,导致人心的逐渐失道和失真,国家开始混乱,六亲开始不和,这才有了儒家的仁义,孝慈,忠奸、礼乐等学说登场救世。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本质上就是在说由道坠儒的这个历史事件。

再到后来,儒家的仁义,礼乐其实也没有守住天下的秩序。所以《论语》中记载孔子说:“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以至于后来出现了儒学大师荀子的门徒李斯、韩非与时俱进,选择弃儒而就法,以法家的权变和兵家的征伐帮助秦始皇平定了天下,这样天下才得以久违的宁静。

到了这里,后世的几千年的历史,都是在以法家思想为核心,以儒家的仁义道德和兵家的征战杀伐为上下限的反复拉扯中苟延残喘地向前发展。

我们回过头来看《道德经》中讲的:“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这几乎是老子对后世几千年历史走向发出的神一般的预言。

从这一点来看,承载华夏文化思想的那些称其为经书的先秦典籍,例如《道德经》、《论语》、《尚书》、《诗经》等,它们既是经书,讲“恒久之至道,不刊之鸿教”,同样也是鲜活的历史记录。

因此,先秦的经书,几乎是经史一体的,经史同源的。

所以,儒学的典籍《大学》,其本意原是圣王之学,是讲的“内圣外王”之学。儒家思想的根来自于道家,只是实现路径有别于道家,这是理解这部典籍所不能丢弃的义理高度。

二、《大学》到底是在讲什么?

说完了理解《大学》所需的义理高度,接着说一下这部典籍所要讲的核心内容。

道家治国思想,遵循的是天道,所以其原则主打的是清净自然,无为自化。其手段和途径则是:返璞归真,见素抱朴,绝圣弃智,绝学无忧,常德不离。

儒家治国思想,遵循的是人道,所以其原则主打的是修己安人,内圣外王。其手段和途径则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道家的圣王,要求能提挈天地,明白四达,致虚守静,自然无为、天道为公,令民自化、功成弗居。

儒家的圣王,要求能修己以安人,要成为天下道德的楷模,精神的领袖,臣民的表率。

所以,儒家教育出来的圣王,就像雍正王朝里的台词:“你们读过的书朕全都读过,你们没读的书朕也都读过。朕是水里进火里出,六部办差民间闯荡出来的铁骨头,硬汉子。当年我在黄河里冲了一天一夜我都没怕过,我还怕你们把朕给淹了?”

你要倡导天下仁爱,你作为天子就得兄友弟恭,对百姓仁厚;你要在天下举孝廉启用人才,你自己就得做好表率,以孝道示范天下;你要教化天下形成节俭之风,你自己就得带头勤俭节约。

所以,儒家的圣王代表尧、舜、禹都是如此。

《‌史记》‌中记载尧的生活非常简朴,‌古书说他“茅茨不剪,‌采椽不斫,‌粝粢之食,‌藜藿之羹,‌冬日裘,‌夏日葛衣。”

意思是,他住的是用没有修剪过的茅草芦苇、‌没有刨光过的椽子盖起来的简陋房子,‌吃的是粗粮,‌喝的是野菜汤,‌冬天披块鹿皮,‌夏天穿件粗麻衣。

‌他对百姓却很关心,‌部落里有人挨饿受冻,‌他说这是他使他们挨饿受冻的;‌有人犯罪受了处罚,‌他说这是他平时没有管教好的缘故,‌自己出来承担责任。

《论语·尧曰篇》说:“万方有罪,罪在朕躬。”就是这个意思。

儒家的圣王,天生就是要以天下为己任,天下没有治理好,照看好,圣王是第一责任人。

同样舜的孝道、‌谦逊有德以及他对父母和兄弟的孝顺友爱,‌都是《‌史记》‌中重点描述的内容。‌

《史记》记载:"天下明德,皆自虞舜始"。

对于大禹,《史记》则说:“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薄衣食,致孝于鬼神。卑宫室,致费于沟淢。”

大禹在位,又勤劳又节俭,为天下的治理,日理万机,宵衣旰食,夙兴夜寐。

《道德经》是圣王之学,所以《道德经》通篇的阐述对象都是圣人,但凡引用案例,老子都是张口闭口就是“古圣”。而大学,讲来讲去的落脚点,就是平治天下。

只不过儒家把这种原本秘而不宣的官方“内圣外王”之学,公之于众,并且寄希望将其普及于天下,打造一个人人都像尧舜一样,处处都是君子圣贤的美好社会。

将这种官方的圣贤君子之学,以开办私学的方式,普及下达至庶人,孔子就是这个人民教育事业的公认鼻祖。

“内圣外王”之学,以前的天子是这样学,这样修;现在好了,儒家把他传给天下百姓,庶人一样是这样学,这样修。

只不过人的能力有大小,但是只要有“就有道而正焉”以及“止于至善”的精神追求,儒家都认为,这已经算是入道了。

即使修不到顶级荣耀王者,哪怕修个至尊星耀、或者永恒钻石也是不错的,再不济修成荣耀黄金的平均水平也是能接受的。

儒家这种修习大人之学,是以致君尧舜为目标。要想实现明君贤臣,首先自己得伟岸刚毅的大丈夫,是光明磊落,坦荡无私的正人君子

这种美好的思想在后世的读书人那里都得以继承,杜甫说:“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王之道说: “要是致君尧舜,千古继垂裳。”毛主席也说:“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

儒家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天下充满仁爱的理想社会,也给我们指出了实现的路径,那就是修习圣人之学,修习内圣外王之道。

使整个天下,都成为人人都是尧舜一样的圣贤君子。最终实现:仁爱之风满天下,礼仪之光耀千秋。

所以,《大学》经文的最后一段就讲:“自天子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这就是理解先秦儒家经典所必备的义理高度,也是学习《大学》这部儒学典籍的前提和基础。

以上就是本期的内容,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交流。

如果喜欢,请帮忙转发,点个在看,点个赞,谢谢!

作者:慎承

编辑:继之

图片: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欢迎关注慎承学堂,助力中华文化复兴,带你一起了解华夏文化!

如果喜欢,请点击右下角“在看”!谢谢支持!

慎承学堂
继承民族传统,弘扬民族精神,复兴民族文化!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