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发文《健身要练腿》,说自己膝盖不舒服、有点蹲不下去,然后收到了关心。
这里的很多很多善意,成为我在这里花时间更新的动力。
进入到人生第40个年头,我已经体会到:
衰老是一种对固有生活方式的入侵,
而时间才是最最稀缺的资源。
曾经无数个百无聊赖的寒暑假,总觉得未来有无穷无尽的时间可以放肆挥霍。
但按照我父母五十岁眼睛老花的节点,能够把那些想读的大部头看完,我也只有十年时间了。
我不确定,待老花之后,我还有耐心和意志力,和普鲁斯特、陀思妥耶夫斯基们对话。
这种紧迫感,让我突然感受到,因为这种“历时性”的衰老过程,“无数种可能性中也包含着对这种可能性的否定”(小红书@边缘人小曹语)。
除此种“诅咒”外,还有“共时性”的“非此即彼”。
比如,
你选择了放浪形骸地放纵快活,自然就无法体验爱情的忠贞。
你选择交付全部爱一个人,必然要承受他主动或不得已离开后的伤害。
不论“历时性”还是“共时性”的诅咒,其要义都可以翻译成更老生常谈的那句:
命运赐予礼物的时候,也早早标注了价格。
萨特给过出路的。
他借用古代的斯多葛派观念,说:
我们或许不能选择我会遭遇什么,但从精神上来说,我可以选择如何看待它。
如果要运用这句话,“核心价值错位”是我用过的策略。
即,已知甲方更需要向我索取情绪价值,那么我就把聊天方向引导到怎么给钱?
我曾经经历过一些甲方,待我再三确认全部要求、按时交货后,对方又提出新的要求,还要怪我不专业——
“连这些都不知道。”
这句话出来的时候,就算我真的有问题,甲方对情绪价值的欲求也震耳欲聋。
我不会花力气去讨论谁更讲道理,而是最快按要求更新、交货、结款。
除了这种呈现在其他乙方的竞标报价里,情绪价值还“隐含”在员工的工资表里,陷入爱情的表白或回应里。
似乎,站在权力上游的人,已经习惯了向下游索取情绪价值。
如果张口就来的人在精神上还未成年,没必要计较;
而真的经历过什么的也确实令人同情。
在权力关系的社会,我们所有人都一定有某个时刻,经历过、或即将经历权力的下游。
如果无视ta都不能阻止其在我和我们的家人面前暴露出人性阴暗面,那就把ta踢出我们的人生!
及时止损,也是收益。
所以,
哪怕我们终将衰老,
那么,不方便蹲下的时候,那就好好站着体验;
哪怕必将失去不能失去的合作、工作,
那么就降低预期,想想其他养活自己的办法;
哪怕无法放下那个伤害过你的人,那么就写成长篇小说去呈现自己活过的证据。
最重要的是,这都不能构成我们放弃去闯、去爱、去好好活一场的理由,
对吧?
原广告见小红书@Sam朱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