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的麻瓜仍然不会魔法

2024-08-07 10:13   马来西亚  

如果你决定来伦敦,选择了马航、卡塔尔航空等,就得从4号航站楼进出。

伦敦希思罗机场的4号航站楼,就像《哈利波特》里的“9又1/2”站台,我等麻瓜是找不到的。

麻瓜可以轻易找到2 & 3号航站楼或5号航站楼,但如果你要从4号航站楼离境,得先到2&3,再转乘班车去4。可以坐班车,不过要等30分钟。

如果你要从4号航站楼入境,就要看你愿意等半小时的班车,还是拖着笨重的行李,弯弯绕绕走很长一段路去地铁。

如果你要经伦敦去其他城市,我建议你先安排去伦敦市区转转,可以在市里坐火车去其他城市,而不是乘坐英国长途大巴(National express)。

National express槽点太多。

我要从伦敦希思罗机场去布莱顿(Brighton),英国长途大巴站National express播报时会把t吞掉,只留后面的鼻音,听上去更像“布莱摁”。

最要命的是,应该发车的时间过了,广告牌却迟迟不更新。

这中间,information 咨询台不是每个地方都有,所以你会求助着工装的人。他们会热心并自信地给予帮助。你也可以找Google再行检测。

然后你会发现,大家给的指示都不一样。作为麻瓜,此时很想学一学魔法。

但到了布莱顿,所有的周折都值得。

它是萨克雷在《名利场》中描绘的“干净版本的那不勒斯”,还能像戏装那样花枝招展。

它是格雷厄姆•斯威夫特在《我们在这里》写的浪漫基地,追梦者在海浪声中许下诺言。

阳光下海边的落日,博物馆前的草坪,晒太阳的人和海鸟彼此相安无事,简直是松弛感泛滥的地方。

它还是《傲慢与偏见》中,班内特家族中最小的妹莉迪亚心想要逃向的终点。

在书中,布莱顿被描绘成“享乐天堂”。

比如我住在“摄政王广场”(Regency square),老板提醒我晚上11点后应该如何出入酒店。从她的提示,我知道了当地丰富的夜生活。

大概这里是英国国王乔治四世的行宫。

那时,他还是摄政王,享乐至上。

所以在《傲慢与偏见》虚荣任性的莉迪亚的心里,这里应该到处是娱乐场所,可以花天酒地,街道上会挤满向她献殷勤的军官。

可是,如果她现在来,大概率会失望。

因为这里彩虹含量奇高。

她芳心暗许的军官,可能期待的是另一个军官。

而她的出现,可能会被一位女士青睐。

每年8月的第一周,性少数群体在这里大放异彩。

而其他时间,你会怀疑性少数也是主流。

Kenji Yoshino在2007年出版的《Covering:The Hidden Assault on American Civil Rights》里介绍了美国主流社会对待同性恋的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对同性恋的“矫正”,主流社会试图用“电击疗法”治愈他们;第二个阶段是“冒充”,比如到2011年才从美国军队废除的“不问不说政策”,忽视他们的存在;第三阶段,是他们终于可以出柜,但不能招摇。

所以当你看到“骄傲”都溢出来的布莱顿,就能够体会到这里主流社会的态度已经进入到第四个阶段。

但还有一些事情没有转变。

临回国之前,还有朋友提醒我英国的暴乱。

上周二(7.30),英格兰的三个女童被一个17岁的少年无差别杀害。因为凶手未成年,他的身份一开始没有被公布出来。

然后谣言四起,传言凶手是穆斯林移民。

英国的激进右派上街游行,暴力抗议,警察出动,街头混乱不堪,主要集中在北爱尔兰、曼彻斯特、诺丁汉等地。

后来证实,肇事者不是移民,是白人基督徒。

好事者对不同群体的仇恨,这些情绪的表达,远比追求事实更具有爽感,甚至可以无视被连带伤害的其他人。

我也在想,是不是因为想要避免摩擦和冲突,希思罗机场干脆把穆斯林血统的航空公司都集中在相对独立的4号航站楼。

就像《哈利波特》设置了无法让麻瓜找到的“9又1/2”站台,魔法世界不会被看见,就不会有麻瓜和巫师们的战争。

扎迪·史密斯在小说《白牙》的最后,让混血的艾丽怀上了新一代移民。

她期待血统的模糊、复合让移民们的身份也会更有流动性。

也许,未来的某个时候,他们能够远离殖民时代的沉重,不会再在乎认祖归宗的溯源问题;主流社会也会用宽容、公平的态度去对待和自己不一样的人。

她期待着这样的时代。

离开自己一小会儿
看看这个世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