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2024.12.2
孟子是说理高手,《齐桓晋文之事》充分体现了孟子的说理智慧。孟子思路清晰,逻辑严密,在对话中循循善诱,通过设喻和类比,将自己的仁政思想娓娓道来。所以,传统教学重点基本放在探究孟子的仁政思想和高超的说理技巧上。
本文对话异常精彩,对话中,不仅完成了孟子思想的表达,而且塑造了齐宣王这一帝王形象,学习本文,齐宣王这一形象不应被忽视,俗话说,伴君如伴虎,假设齐宣王高高在上,盛气凌人,刚愎自用,孟子口才再出色也无用武之地,甚至危险四伏。这样看来,齐宣王一定程度成就了孟子,因此,学习本文,探究齐宣王的领导气质和施政艺术,同样是重点。
那么,齐宣王的国君气质和施政艺术,到底有哪些?
一、开疆拓土,欲建大业
在本文开头,齐宣王向孟子请教齐桓、晋文治国之事。齐宣王为什么要问孟子“齐桓晋文之事”?后文有这样一处对话:
(孟子)曰:“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
王曰:“否,吾何快于是!将以求吾所大欲也。”
曰:“王之所大欲,可得闻与?”
王笑而不言。
曰:“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轻暖不足于体与?抑为采色不足视于目与?声音不足听于耳与?便嬖不足使令于前与?王之诸臣,皆足以供之,而王岂为是哉!”
曰:“否,吾不为是也。”
曰:“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这段对话告诉我们齐宣王颇有政治抱负,此时正准备战争,开拓疆土,统治整个中原地区,可见齐宣王并非平庸之辈,而是有志称霸诸侯,才向孟子询问齐桓晋文之事。
二、欲成大业,不耻下问
成就大业并非易事,齐宣王向孟子请教治国作战之道,可见齐宣王深谙治国谋略,军事上更是深谋远虑,向春秋霸主齐桓公、晋文公看齐,从“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一句可以看出,齐宣王向孟子询问时,态度温和,语气真诚,丝毫没有君王的傲慢,不耻下问的态度体现了齐宣王的底层思维。齐宣王深知自己想要什么,身处春秋战乱时局,诸侯各国孰强孰弱了如指掌,成就霸业绝非易事,所以,齐宣王放低身份,以谦虚好问的姿态向孟子请教。齐宣王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他能够看透事物的本质,不被事情的表象所迷惑,看待问题清醒理智。作为一国之君,欲成大业,不耻下问,霸主之相已现。
孟子说,“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这段话揭示了君臣之间关系的转化。齐宣王与孟子对话,谦虚平和,先将自己的态度摆正,这样,才能让孟子放下戒备之心,说出心里话。
三、仰慕先贤,立志高远
齐宣王以齐桓晋文为榜样,可见齐桓晋文建功立业,功业显赫。史载,齐桓公是春秋五霸之首,文治武功卓著,孔子称赞他“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晋文公是春秋五霸中第二位霸主,与齐桓公并称“齐桓晋文”,司马迁称赞他是“古所谓明君”。齐宣王以齐桓晋文为榜样,向孟子询问齐桓晋文治国之策,足以说明他励精图治的决心。
四、立足实际,善于反思
孟子在文章开头部分说道:“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无以,则王乎?”
(齐宣王)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
(孟子)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齐宣王)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
这几句话短小精悍,将齐宣王的帝王气质揭示了出来。齐宣王在询问孟子该如何称王时,首先提到的是“德”,想到的是“具备什么样的德行才能称王”,可见齐宣王是非常明白成就霸业的核心是“德”,既然明白,就不可能不内美修能,布施恩惠;在孟子回答“保民而王”之后,接着又问,“像我这样的人,能够使百姓安定吗?”
这一问更见王者之气!百姓安定是治国之术,立足事物本质,在追寻答案的同时,彰显一国之君的底层思维。我们细揣摩一下就会拍案叫绝。好一个“若寡人者”,“寡人”是什么样的人?齐宣王心里是有答案的。寡人是君主,可以呼风唤雨,可以昭告天下,可以为所欲为;但是齐宣王知道,这是昏君庸君的做法,此时的齐宣王,想成为齐桓晋文这样的春秋霸主,治国有方,彪炳史册;但是立大志易,创大业难,唯有脚踏实地,从谏如流,一切从实际出发,才能成就霸业。他与孟子的对话,无不证明自己为了国家,勤于思考,善于反思。
平心而论,一个人,尤其是帝王将相,当他的地位至高无上时,往往会高处不胜寒,高估自我而做出失智的判断或者行为,或者因为地位的高高在上,而不听劝谏,独断专行,导致败政败国。后世魏征为了大唐发展,专门向唐太宗李世民写了《谏太宗十思疏》,其中提到“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盈,则思江海下百川”,作为中国千古名臣,魏征因敢于直言进谏彪炳史册,而从善如流的唐太宗,也自然流芳千古。
《齐桓晋文之事》中孟子巧谏,齐宣王善听,自然也成就了一段佳话。齐宣王在孟子无可辩驳的说理过程中,不断感悟思考,显示了一位明君的智慧。
五、不断追问,道德成长
美国儿童发展心理学家科尔伯格,继承并发展了皮亚杰的道德发展理论,提出了三水平六阶段的道德发展阶段论,证实儿童的道德水平在引导下,可以得到更好的发展。科尔伯格认为带有冲突性的交往和生活情境最适合于促进个体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他编制的“道德两难故事”作为道德判断的工具,能够对儿童的道德判断能力进行研究。《齐桓晋文之事》中以养易牛,既有冲突,又有道德两难。齐宣王在孟子的不断启发之下,开始走向思考,在思考中走向觉醒。一开始齐宣王对百姓误解自己迷惑不解,孟子说他这样做有不忍之心,是“仁术”,是“君子”所为,齐宣王开始“于我心有戚戚焉”,内心的触动说明齐宣王道德层面的觉醒和成长,在孟子的不断引导之下,齐宣王连续问出几个问题:
“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
“若是其甚与?”
“吾惛,不能进于是矣!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我虽不敏,请尝试之!”
这些问题,呈现递进关系,体现了齐宣王道德进步和思想进化的过程。作为一国之主,必有其过人之处,一开始意欲通过武力开疆拓土,成为中原霸主,后来在孟子的说服之下,逐渐走向仁政思想,走向文明的治国方式。这是道德发展的功劳,更是孟子仁政思想的最好体现。
《孟子》是诸子散文,我一度怀疑,《齐桓晋文之事》有很大的虚构成分,如孟子与齐宣王对话,如此生动具体,具有很强的文学性,但是后来转念一想,如果因为文学性而导致历史性弱化甚至掩盖,那么,孟子及其思想的真实性同样有待商榷。但是孟子思想不可能是假的,如此看来,文中齐宣王的真实性也毋庸置疑,所以,既然基于史实,那么,从齐宣王的角度来分析领导气质和治国之术,是成立的,自洽的,有科学依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