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
这段文字出自余秋雨的《苏东坡突围》,它闪耀着真理般的光芒,刺透历史,直抵人心。我们喜欢苏东坡,因为他让我们看到了在凶险难测的世俗面前,可以拂着衣袖行走得如此淡定从容。突围之后的苏东坡,另辟赛道就那么轻而易举逆风翻盘,走向了人生至伟。这是怎样地令人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好你个千古奇才苏东坡,命运给了你伤痕,你却让这些伤痕成为荣耀,彪炳史册。突围之后的苏东坡,开始真正影响历史,绵绵不绝。
余秋雨写此文,隐喻不言而喻。文人相轻自古有之,这一社会诟病具有极大的杀伤力。余秋雨也深受其害,被明枪暗箭伤得不轻。当一个人被社会的各种非议包围,被怀揣恶意的人肆意攻击,并想法设法置于其死地,他的选择要么奋起反抗,要么消极逃避,要么漠然处之。奋起反抗者以一当十,其内心足够强大,其意志足够坚定,其方法足够灵活,或许能够力挽狂澜,扳回败局;否则,会被彻底打败,其生命被迫终结或者苟延残喘,忍辱偷生;消极逃避者不仅被强大的敌对势力打败,而且也被自己打败,一个人连自己都战胜不了,那他的生命只能如同行尸走肉,是其灵魂的手下败将;漠然处之者,选择不与对手为敌,走向内心的妥协,表面上是平静如水,其内心却是波澜起伏难以平息,这种折中的态度,旁观者只能看到表面,内心如何只有当事人知道。
突围之后的苏东坡,却给了我们第四个答案。
据史载,苏东坡其貌不扬,生活上雅俗不拒,情感生活丰富,热衷美食,可以和农夫成为至交,也可以与高僧无话不谈,诗酒相伴,潇洒自在。后人谈起苏东坡,好像都自动屏蔽了他完全世俗化的一面,即使谈起他的世俗生活也是津津乐道,没有丝毫嫌弃贬低之意,我们因为东坡的“俗”,反而更喜欢他的“雅”,不仅对艺术造诣望其项背由衷佩服,更是对其精神品格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历史浩瀚如烟海,赵宋王朝烟消云散已近千年,东坡留给后人的任何一个细节,隐匿在史书的字里行间,隐匿在自己的诗文字画。翻读乌台诗案之后东坡的诗文,可以窥见他的精神困境和思想流变。处于政治漩涡中的东坡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违背心性与政敌为友沆瀣一气,还是回归本心濯清涟而不妖?两难困境没有难住东坡,东坡以四两拨千斤之势,画出了完美的人生曲线。一首《定风波》,东坡说,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千古奇文《赤壁赋》,东坡毫不避讳,展开了两个自我的心灵对话,字里行间溢出的是超脱、坚守、豁达的精神世界。我们阅读历史,不正是阅读自己吗?以史为镜,镜像是自己的人生,当我们阅读东坡而认识一位真正的强者时,我们的内心深处也就深深扎下了强者的信仰。
余秋雨写此文,就是因为他的内心拥有了这种信仰。他想通过这种崇高的信仰,抵御一切外来的敌意。
生活就是选择,选择有时候不痛不痒,我们经常被一些鸡毛蒜皮的琐事困扰,觉得生活背叛了我们,开始与生活作对,结果却是败下阵来甚至元气大伤。我们之所以喜欢阅读东坡,就是因为他对待生活的态度:坚忍中的喜庆,世俗中的超脱、高山景行中的烟火气。一个人怎么可以如此丰富而又深刻,让人总想在他的世界里得到慰藉,看到希望,总想用他点燃自己的人生,去燃烧一把。“也无风雨也无晴”,是怎样的安慰人心又鼓舞人心!“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原来都可以拥有,因为宇宙的尽头是自己!东坡的诗文读多了,我们会追问,东坡的人间大自在是怎么来的,他毕竟遭遇了那么多在常人看来无法逾越的苦难。再回头看看我们自己,我们是不是太小题大作无病呻吟了?生活没有亏待我们,我们却与生活纠缠不休,是因为我们误解了生活,一颗石子在大海面前,保持谦卑与清醒是最重要的。智者突围,庸者自扰。在我们与生活过招时,我们不妨像东坡一样,不去选择,而去突围。
许多人活的日子并不多,却活了很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