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源头
文化基因会使后人无意识地模仿或者继承,形成一种文化现象或流派,如古诗中的“登高”诗。“登高”本是一种习俗,但在文化沿袭中慢慢固化为一个写作对象。“登高”是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一个重要母题。“登高必自卑”,从低处登至高处,随着空间位置的上升,心理感受随之变化,加强,到了高处,胸中之块垒,则不吐不快。
现实不是一个定值,最大的特点是复杂多变,个人命运与时代命运密不可分,浸润儒家文化成长起来的文人墨客,对于时局变化和时序更迭有着敏锐的感触,在创作中丰富了“登高”的内涵。《文心雕龙·诠赋》说,“原夫登高之旨,盖睹物兴情”。所兴之情,杨载《诗法家数》中云:“不过感今怀古,写景叹时,思国怀乡,潇洒游适,或讥刺归美。”孟浩然的“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借羊祜抒发自己空有抱负而无处施展的伤感情怀;王维的“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借遥想家乡的兄弟佩带茱萸重阳登高来表达自己深情思念。登至高处,视力开阔,以尽情游目骋怀,因此,“登高”“望远”“抒怀”相伴相随,共生共存。
杜甫的命运与安史之乱中的唐朝一样,动荡,飘摇,看不见未来。自安史之乱起,杜甫就在战乱中流离不定,居无定所,至759年底,到达成都,进入人生的一个关键时期:由此开始真正远离长安,不断漂泊南下,最终客死于潭州往岳阳的木船之上。
767年,杜甫流寓夔州,写下了“旷代之作”《登高》。
根本
被誉为“古今七律之冠”的《登高》,如何解读,才能深入到文本,窥探杜甫的心境?
杜甫通过这首诗,写了身世之悲和家国之忧,在“无家问死生”和“国破山河在”双重悲剧的重压之下,杜甫完全摒弃了诗歌的含蓄委婉,没有用典,没有隐喻,而是直抒胸臆。千年之后,我们捧读《登高》,仍然能够感受到扑面而来的悲怆,毫无距离。
是否因此,就可以结合课下注释和学习提示讲解一下,完成教学任务罢了?
文本既是作者思想情感的载体,又是时代风貌的记录,还是特定情境下的灵感。其复杂性可能超出我们个体的认知水平,所以就有了“一千个读者便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说法。尤其是名篇佳作,我们品读时,不仅常读常新,而且,个中滋味,还不定谁能解得开。
文本细读,是对待名篇佳作应有的态度。
细读的理论来源是卡尔维诺所说的“经典是一个永不枯竭的宝库”。文本细读,是指调动一切已有的知识、能力,怀着尊重、虔诚、谦卑的态度,在文本中细细揣摩,慢慢研读,于有疑处推敲揣摩,于无疑处设疑深究,疑问不断产生,不断解决,甚至疑问解决不了,还不断叠加,令人抓耳挠腮,坐立不安,似有得又似无得,感觉明白了又想进一步探究,如此一来,我们在文学的审美享受中能够不断提升对语言的敏感力以及对文本的感悟能力和解读能力。
还有,细读也应该带有空杯心态,去旧迎新。温儒敏教授说:“怎么去领会教材,区分课型,找到上课的要点和感觉呢?要做两件事,一是自己要读课文,‘赤手空拳’去读,获取真实的感觉和认知,这是很要紧的。不只是新课文要认真去读,老课文在备课时也要重新读。自己有感受,讲课才有感觉,有‘温度’。第二件事,想一想你的班上学生读这篇课文可能会有哪些反应,有哪些难点,有哪些兴趣点,等等。这样,教学才更有针对性。”
顺着温教授的指导,对《登高》进行细读,就有了如下收获。
神髓
细读《登高》,读出了“自然之景”的深意。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前四句写登高所见。杜甫绘形,绘声,绘色,着力于动态描写。“急”“飞”“萧萧下”“滚滚来”突出动作的幅度和力度,“风”“天”“猿”“渚”“沙”“鸟”“落木”“长江”等具体的形象可见可闻可感,栩栩如生,近在眼前,又激发想象,去想无尽的天地,而又目力难及。虚实之间苍茫天地间的秋景描写得恢弘壮阔,流转着强大的生命力量,体现出宏大的悲壮之美,撼人心魄。
细品,这四句仅仅是写登高所见之景色?
与《旅夜书怀》“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相比,我们不难发现,这两处诗句,有一个共性:杜甫借助眼前实景,通过笔墨为我们构造了一个巨大的天地宇宙,体现了他的宇宙观。
之所以称为“宇宙”,是因为杜甫所描写的登高远望之景恢弘开阔,没有边际。我们顺着杜甫的眼光极目远望,罡风呼啸,苍天高邈,猿声凄厉,飞鸟盘旋,落叶翻飞,遮天蔽日,江水滚滚,不见尽头。目之所及实在太辽阔太震撼了,更何况还会引发无尽的想象。我们立于天地之间,顿时感受到了生命的真实存在,很渺小,但是与万物共存。
这种宏大浩渺的天地宇宙在杜甫的诗歌里,随处可见。“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等等诗句,让我们在品读时,思接千载,视通万里。为何杜甫写景时落笔如此开阔雄浑?细细想来,这与杜甫的政治追求和人生格局有关,始终把家国装在心里的诗人,看到的是百姓,想到的是国家,胸襟之博大自然打开了诗人的眼界,始终与国家休憩与共,充满着悲悯情怀,这样的人生观,世界观,自然流露到诗作的字里行间,形成了一种宏观视野,构建了宏大的叙事格局。
细读《登高》,读出了“人生之境”的丰厚。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在成都失去依托的杜甫,买舟辗转而下,途中病魔缠身,经历了诸多不易才来到夔州,暂时停顿安居的杜甫,生活穷困,身体抱恙,心情无助,一日登高远望,身世飘零之感油然而生,悲从中来,仰天长啸。
这四句可谓字字带泪,句句含血,究竟为何?
“万里”,是空间概念,此时的杜甫的确与长安越来越远了;“悲秋”,心上有秋则为愁,自古逢秋悲寂寥,虽说这是一种普遍心理,但此时的杜甫,悲的仅仅是秋吗?这个“秋”字,一语双关,杜甫已至暮年,人生之秋才是悲凉的真正原因吧?“常作客”的处境,并非杜甫所愿,顺流南下越走越远的现实,给杜甫带来的只有与日俱增的心慌意乱。
“百年”,是时间概念,此时的杜甫已知天命,晚景凄凉;“多病”,不仅是身体上体弱多病,更是心理上忧国忧民;一个“独”字,更是揭示了此时杜甫的处境,孤独漂泊。周国平说,孤独“是一颗值得理解的心灵寻求理解而不可得,是悲剧性的”,杜甫登高远望,苍茫天地间,有谁能够理解他的苦闷?这种悲剧性的孤独,势必让杜甫身负重担,艰难前行。
第三联引出了第四联的长叹,杜甫到底经历了多少“艰难”,这个问题很难为学生。学生生逢盛世,怎能想出杜甫当时的境遇。战乱,飘零,疾病,贫穷,叠加在一个人身上,这个人具有多大的抗压能力才能负重前行?此处轻描淡写的讲法,是不可取的,应该充分还原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去感同身受,去深深共鸣。歌舞诗剧《只此青绿》,以“展卷人”(文物工作者)的视角讲述和呈现王希孟的一生,的确是高妙的设计。此处也应这样,唯有将“艰难”的真实面目呈现出来,学生才能真正读懂杜甫,才能真正读懂杜甫强烈的忧患意识缘何而来,才能真正读懂“诗圣”的由来。
一生如此艰难,总是让人抱恨于事业无成而身已衰老,困顿失意,身体染疾,已经不能再喝酒了。“新停”,说明杜甫之前喝酒频繁,借酒浇愁,麻醉自己以解脱精神的苦痛,因病而停杯,这无边的愁绪,又如何释放排解?一个“浊”字,既是生活困顿的真实写照,更是内心浑浊不清的精神挣扎。困兽犹斗,此时的杜甫犹然。
细读《登高》,读出了“历史之镜”的映射。
杜甫登高远眺,眺望什么?
从诗歌内容来看,杜甫看到了浩瀚无边的天地,也看到了自己的前世今生。而自己的命运,与国家休戚与共。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诗歌除了它的美学价值,还有很多现实功能。
品读《登高》,我们读懂了杜甫,可否读懂了自己?
杜甫是一面镜子,照出了一种人格。梁衡说:“当一个人只靠貌美出众时,他(她)最多只能成为一个名人;当一个人业有所成时,他可能是一位功臣;而当一个人只要在人格上达到一定的高度时,他就是一个好人。这时如果他又能貌压群英,才出于众,他便是一个难得的伟人、圣人。”杜甫因为人格至上,从而成为圣人。杜甫一生功业不多,没有什么可以炫耀的,这样看来,杜甫的人生并不成功,甚至是失败的,悲剧的,但是杜甫用文字构筑的诗歌世界里,满满地都是矢志不渝的家国情怀,满满地都是对待底层百姓的关心和挚爱,他用诗歌彰显的人格力量,在时间的长河中发酵为一种永不磨灭的精神食粮,给后世提供补给和营养,这足以令杜甫超凡入圣,令后人登高仰望。
历史是一面镜子,照出了一种现实。杜甫一生怀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抱负,渴望盛唐永存,但是政治这个东西哪是杜甫这个文人所能左右的,他如“天地一沙鸥”,在动荡不安的政局中,漂泊流离,艰难苦恨,潦倒不堪,杜甫的人生境遇给了学生怎样的现实思考?世界是圆的、复杂的、不可预知的、难以掌控的,对于高中生而言,既要认识到现实的美好,也要认识到现实的残酷。杜甫一生孜孜以求,胸怀天下,但他的人生是悲怆的,不幸的,引导学生将杜甫看成一枚硬币,一体两面地看待这个世界,也看待自己的努力和成果,努力了也不一定有收获,这是现实,而不是谎言,一如杜甫。但是杜甫从来没有放弃理想,降低人格。从这点出发引导学生,锻造出优秀的人格,是成长的前提,有了优秀人格做根基,即使没有成功,自己的人生也能实现应有的价值。
细读文本,最终落脚在立德树人上,不刻意拔高,不抽象到国家层面,但是可以将价值上升到学生自身的发展上,培养学生的思辨思维,给予学生人生更多的发展出口。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有一定的价值导向,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