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写在前面:闻一多的“三美”理论,对现代诗的健康发展做出了特有的贡献。《红烛》一诗入选高中语文必修上第一单元,是一首序诗,是诗集《红烛》的序,既符合“三美”理论,又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体现上有独特之处。
闻一多的诗歌《红烛》,引子(题记)是李商隐《无题》中的“蜡炬成灰泪始干”。《无题》享誉古今,其中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可谓千古绝唱。闻一多将“蜡炬成灰泪始干”作为《红烛》的引子,既守正,精神内核不变;又创新,赋予了崭新内涵。很多读者认为,闻一多借此诗句表达《红烛》的主题,这种观点值得商榷。
《无题》主题丰富,主要集中在相思离别和政治失意上。
《红烛》主题集中,表达的是坚贞不渝的爱国之情和献身精神。
《无题》和《红烛》的主题截然不同。
为什么闻一多写《红烛》,引子却用“蜡炬成灰泪始干”?
要回答这一问题,须厘清“意象”这一表现手法,以及其文学功能。
李商隐的“蜡炬成灰泪始干”中的“蜡烛”这一意象,外在特点是“成灰流泪”,李商隐借此表达了相思成灾、至死方休的爱情观。主观感受融入客观物象,意象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这种巧思效果极好,既有具体的生活,又有抽象的情谊,通过意象所呈现出的画面,引发读者物我合一的思考,可谓妙极。
闻一多《红烛》中的“蜡烛”,从物理特征上来说,与李商隐《无题》中的“蜡烛”是同一事物,不过,《红烛》中的“蜡烛”,颜色是红色的,李诗中的蜡烛,从悲情角度来说,白色似乎更合理。
闻诗用李诗“蜡炬成灰泪始干”作为引子,我觉得,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文脉相承。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之所以经历忧患而经久不衰,首先取决于文化的传承延续所彰显的强大生命力。文脉相承则家国绵延。中国人提到梅兰竹菊,皆能心领神会其意所指,这就是文化的作用。闻一多写《红烛》,将“蜡炬成灰泪始干”作为引子,通过古典意象给读者一个非常明确的提示:这首诗的内容、情感、主题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蜡烛精神”相关。
二是旧意翻新。
《红烛》一诗共九节,四层。
第一节是第一层。诗人羡慕红烛之“红”,“红烛啊!这样红的烛!”诗人起笔歌颂歆羡红烛之“红”,是为了跟自己的“红心”比一比,结果是甘拜下风。诗人以歌咏的形式,表达了自己的歆羡仰慕和自愧不如。
第一层,可谓起笔宏阔,勾勒了一个大写的诗人。这一节“蜡烛”虽是写作重点,但与李商隐的诗句内涵上并无关系。
第二、三、四节是第二层。第二层出现了“烧蜡成灰”,字面上与李诗建立了联系。同一意象在两首诗中意蕴是否相同?
闻一多第一次发出了灵魂拷问:“红烛啊!是谁制的蜡---给你躯体?是谁点的火---点着灵魂?为何更须烧蜡成灰,然后才放出光?”闻一多接连抛出三个疑问,可见其内心困惑之深和迫切寻求答案的决绝。这三个问题呈现了一种严谨的逻辑关系,“红烛”意象的功能开始显现,此时的红烛已然是闻一多另一个“本我”,是闻一多在拷问自己,揭示内心的“矛盾冲突”。“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自古以来,中国人讲究忠孝。《孝经》中的这几句话,告诉我们“孝之始”是“不毁伤身体发肤”,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闻一多自然明白尽孝之理。但是,闻一多深受新思潮和忠义这一传统文化的双重影响,所以,在时代巨变面前,闻一多深陷忠义孝道的泥潭,有了剧烈的思想冲突。思想斗争的结果是大我战胜了小我,闻一多内心深处折射出人性的光芒,他认为“烧出你的光来”是自然之法则,“大我”超越“小我”符合自然之方法,在剧烈的思想斗争中,坚定了自己的想法,呐喊出了响彻云霄的心声:“烧吧!烧吧!烧破世人的梦,烧沸世人的血---也救出他们的灵魂,也捣破他们的监狱!”这声声呐喊中,字里行间写满了闻一多顶天立地的思想品格:
燃烧自己!
拯救世人!!
拯救社会!!!
第五、六、七节是第三层。第三层出现了“泪流”这一内容,并解释了“泪流”的原因---“是残风来侵你的光芒,你烧得不稳时,才着急得流泪”。意蕴形成对比:一是外来力量之强大,二是自我力量之弱小。“残风”作为意象不能简单地从字面理解,它实际上是指当时强大的帝国主义与封建主义的邪恶势力,闻一多之所以这样说,出于对敌人的蔑视和大无畏精神。但是闻一多深知,这股强大的力量摧残着风中之烛,自己的一腔热血一旦被邪恶势力摧毁,自己的爱国情怀就毁害殆尽,毫无价值。闻一多通过“泪流”深刻地表达出意志坚定的过程之艰难和报效祖国的心理之急切。
闻一多第二次对自己的思想追求进行了审视,更加坚定了为国献身的理想信念。“请将你的脂膏,不息地流向人间,培出慰藉的花儿,结成快乐的果子!”这是多么清醒的认识!创造光明带来快乐,哪有不牺牲的!此时闻一多的内心伟岸如山,坚定如磐。
通过对意象的分析,我们逐渐发现:“成灰”与“流泪”两者的内涵与关系,李诗与闻诗的确不同:李诗是顺承关系,“成灰”之后,“泪”才干涸,旨在表达相思之苦;而闻诗是并列关系,都是“创造光明”的“因”。
经过两次思想的斗争与成长,我们真正厘清了闻一多思想流变的历程,深刻认识到了闻一多是如何让自己的内心保持如同“红烛”之“红”的,所以,当诗歌走向第四层,也就是结尾的第八、九节,经过思想洗礼的闻一多,终于明白“灰心流泪你的果,创造光明你的因”,所以,发出了劝告与鼓励。“红烛啊!莫问收获,但问耕耘”如同一声惊雷,炸响在我们耳畔,此时的闻一多,是多么平静温和,决绝坚毅,他知道,光明之果不会轻易到来,在这个布满荆棘的道路上艰难跋涉,势必是自己唯一的选择。诗歌的主题在结尾得到升华:创造光明,我之重任;不计得失,为国献身。
“蜡烛精神”什么时候出现的呢?回答了这个问题,才能真正断定李诗《无题》中的“蜡炬成灰泪始干”到底是什么意思。百度百科告诉我们,“蜡烛精神”最早来自李诗的《无题》,有了李商隐的《无题》之后,才有了“蜡烛精神”。李商隐创作《无题》时,并没有赋予蜡烛以奉献精神的,奉献精神是后人结合李诗“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慢慢演绎出的。
如此看来,闻一多以李诗的“蜡炬成灰泪始干”作为《红烛》的引子,的确取用了“蜡烛精神”,但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确定《红烛》中“成灰流泪”的意蕴与李商隐的诗句意蕴的确不同。学习《红烛》这首诗,不仅跟着闻一多学习了如何写诗,更明白了一个道理,我们在阅读文学作品时,不能用经验主义阅读,要结合具体文本的语境(文本语境、写作背景语境等)进行阅读理解,这样,才能真正把握文章传递给我们的“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