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暑期档的《抓娃娃》,抓人,挠人。好笑,爆笑,笑中带泪;细品,再品,回味无穷。我们发现,好笑的尽头是哲理。从教育学的角度来评析这部电影,能够让我们厘清电影的内容以及要表达的主题。
环境的给定性
《抓娃娃》强调“环境的给定性”的重要性。马成钢,这名字的寓意显而易见,“百炼成钢”,成钢也就是成才,马成钢事业有成,富甲一方,是地方业界的翘楚。因为老大养废,所以改变了教育方式,将自己童年成长的老宅百分百还原,给老二人为地打造了一个楚门的世界。二儿子马继业不负众望,从小吃苦耐劳,懂事上进,茁壮成长。从这点来看,“给定的环境”至关重要,这与当下教学中的“情境的生活化、真实性”不谋而合,抛开电影贫穷大院这一特定环境是人为的这一消极因素,只从环境的重要性来说,电影在这一点上给我们的启示是巨大的:家庭或者学校,都要重视环境的创设。
就父母而言,人为地营造书香家庭、构建和谐的家庭关系,在孩子关键时期(如高考前)刻意隐瞒一些突发事件以免干扰孩子等等,很符合教育学“环境的给定性”这一原理;就老师而言,人为地构建友好向上的班级氛围,将教学还原到生活的真实情境,多进行走心的教学活动等等,同样是对“环境的给定性”的尊重和体现。
个体发展的顺序性、阶段性、差异性等
遵循教育规律才能做好教育,而违背教育规律,早晚要被反噬。从教育学的角度来说,个体的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不平衡性、阶段性、个体差异性等。违背其中任何一个特性,都是对教育的破坏,都会在某个时间爆雷。上了高三的马继业,思想日渐成熟,有了批判思维和质疑精神,开始主动去打破一些他认为不合理的东西。马继业的女同学在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突然被保送舞蹈学校令马继业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政治老师上公开课,一些完全没有逻辑的事件令马继业产生了深深的怀疑,进而怀疑自己的成长环境并疯狂反噬。他用破坏父亲让自己考清北大学的“给定的环境”的方式,向父母宣战,最终打破了楚门的世界,回归到真实的生活。虽然他一夜之间拥有了万贯家财,但是,马继业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复读后以705分的高分,报考了体育大学。从小养成捡拾瓶子的习惯也没有丢弃,参加跑步比赛时,发现赛场周围有很多丢弃的矿泉水瓶子,他无比高兴地去捡拾瓶子,抱着瓶子继续参赛,此时,马继业的笑容灿烂无比,因为他尊重了自己的选择。
马继业十八岁之前,是完全按照马成钢设计的人生道路成长的。两个例子有很好的说服力:马继业在上学路上偶遇马成钢刻意安排教他英语的外国人,积极参与到英语对话中,没有任何疑心;马继业贪恋游戏,偷偷买了平板后良心发现想退回时,平板被水浸坏无法退还,此时的马继业又想给父亲买一双鞋,在思想斗争中,马继业站在了超市无人值守的收银机面前,但是马继业最终战胜了自己,将收银机关闭并善意提醒了收银员。这些细节让我们明显感觉到,马继业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得非常优秀。
但我们对这样的成长环境惶恐不安。父母的出发点是好的,结果也是好的,我们为何仍然深怀恐惧?电影中关于“环境的给定”的限度夸张到匪夷所思以及父母以自我为中心而不是以子女个性发展为中心的直白表达,直戳教育的痛点,令我们感同身受,产生了深刻的同理心,我们透过马成钢,看到了也是这样教育孩子的自己。
对两者充分肯定
电影对“环境的给定性”和“遵循个性发展”都给了充分的肯定。马继业发现自己生活在“楚门的世界”后开始疯狂反噬,他使用的方法,都是父亲马成钢交给他的。这一点有趣而深刻,马继业人性的觉醒与对环境的破坏,均离不开他的父亲,环境是父亲有意而为之的,马继业的破坏方法均是父亲马成钢绞尽脑汁交给他的,马继业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父子之间的巧妙契合,的确令人深思。还有,马继业从小接受“贫穷教育”,养成了勤俭持家的好习惯,而电影最后比赛中捡瓶子这一情节的设置,旨在彰显马继业离开父母后生活态度并没有完全改变。马继业的人生道路无非两条,一是进入家族企业,成为新的掌门人;一是脱离家族,走自己的人生之路。这两条道路,无论哪一条,马继业都会成为人生赢家。因为马继业不仅继承了父亲的人生智慧,也养成了良好的人生态度。这两点,都与马成钢苦心孤诣营造“给定的环境”密不可分。电影对父母为子女营造“给定的环境”这一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
马继业活成一个“完整”的人了吗?电影的结尾给了我们答案。虽然马继业的年少时期被父母操控,但是,他觉醒后,勇敢地做回了自己。马继业的成长过程,留给了我们深刻的思考:到底什么样的成长环境才是最好的?电影给了我们答案更给了我们思考。既然任何一个人都具有社会性,在他进入社会之前,获得生活技能和智慧,是他的必修课。如何获得生活技能和智慧,首先决定于家庭教育,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父母是最早为子女预设的。老师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也会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学习能力等各方面的表现,给予引导。不论家庭还是学校,都会对孩子的成长环境进行“给定性”设计。孩子在未成年之前,认知水平、思维判断等能力都不完全具备,成长环境的科学性、合理性至关重要。
艺术作品是艺术化的生活,生活的真谛只有高度凝练到艺术作品中,才能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将教育学与《抓娃娃》联系起来,既能看到电影的真正用心,更能看到教育在现实生活中的真实存在与真正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