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探究|《烛之武退秦师》中的“智谋”解

文摘   2024-12-17 22:56   新加坡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本文的核心部分是烛之武游说秦穆公的外交辞令。烛之武以一己之力,成功说服秦国撤军,瓦解了泰、晋对郑国的围困。前人说‘烛之武一言,贤于十万师’(谢有辉《古文赏音》),并非过誉。要反复诵读,理清思路,揣摩人物情态,体会对话语气,把握烛之武说辞的语言艺术和其中蕴含的智慧。”

《烛之武退秦师》的“学习提示”聚焦烛之武的智慧,点明了本文重点。智慧不是自然的恩赐,而是经验的结果,借助经验,智谋才得以产生和使用,发挥作用。烛之武在大敌当前、国难当头之际,临危受命,以“一言”胜“十万师”,以智谋取胜,可谓壮哉。烛之武的“智谋”,不高深不小众,可学可用,能为我们构架逻辑思维框架,化解难题,形成自己的人生大智慧。

烛之武的智慧,有以下几点:

一是以退为进的智慧。郑文公知道秦晋围郑的严重性,所以听从了佚之狐的劝谏,亲自来找烛之武,烛之武并没有立即答应郑文公的要求,而是说: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烛之武知道国家形势严峻吗?如此具有大智慧的人,凡事皆能洞若观火,不可能对国家形势漠不关心,看不出轻重缓急,在郑文公找他之前,他早该对国家形势了如指掌,为何还要拒绝郑文公?烛之武绵里藏针的回答告诉了我们答案。原因一:表达不满。烛之武年轻时不如他人,没有被重用,现在国家有难才想到自己,不满之情溢于言表。原因二:出于自保。秦晋强强联合,对付一个小小的郑国,易如反掌,派他这个老头子去舌战强敌,不是以石击卵?赢了,载誉而归;输了,国破家亡,烛之武不得好死不说,还遗臭万年,替罪羊可不能当!烛之武寥寥几语,力透纸背,郑文公作为一国之君,深谙人情世故,一听就懂,于是放低姿态,拿出此刻必须有的谦虚恭敬,说道:

“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郑文公的这几句话,刚柔并济,一是表达歉意,自己在用人上存在严重失误,向烛之武当面认错,态度诚恳;二是讲明利害,国家形势危急,只有烛之武能化险为夷,烛之武与郑国唇齿相依,也必然唇亡齿寒,因此顾大局才是首选。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这句话暗含深意。通常将之解读为郑国灭亡,对烛之武也不利。这种解释流于表面。试想,一个国家灭亡,对任何一个人都不利。“任何一个人”包含烛之武,这样,烛之武就泯然众人了。郑文公能当上国君,绝非平庸之人,此处使用了激将法,真正要表达的意思是,烛之武你文韬武略天赋异禀,扶大厦之将倾,非你莫属。烛之武更不是泛泛之辈,“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佚之狐的推荐词,实事求是,言之凿凿,“师必退”,如此肯定的语气,足以彰显烛之武的过人之处。烛之武一开始拒绝郑文公,并不是出于真心,而是深思熟虑之后以退为进的智谋,一来表达自己的真实心声,二来表明家国与个人的关系,给自己留条后路。

烛之武一露面,就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凡事不可操之过急,更不能生猛激进,生命的魅力在于徐徐开放过程中的恬淡稳健。歌德说,真正的智慧,都是被人思考过千百次的。烛之武的智慧,我们深入分析后,能够看到它的脉络,它的力量,而且能够感受到它经过我们再三思考后,慢慢在我们的思想中生根发芽的旺盛的生命力。

二是低头示弱的智慧。示弱,表面上是表示自己软弱,不敢同对方较量,实际上,示弱是一种大智慧,过滤掉张扬高调,把自己的学问、能力、锋芒暂时隐藏,韬光养晦,积蓄能量,等待时机,绝地反击。《烛之武退秦师》这样写道:

“夜缒而出,见秦穆公,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好一个“夜缒而出”,既说明郑国连夜行动,救图存亡之紧要;又说明这是私密,做好保护之重要;更说明郑国的谦卑,态度低下之必要。烛之武见了秦穆公,会是什么神态?趾高气扬?不卑不亢?低三下四?我相信我们都会选择低三下四。俗话说,求人不如求己。但是现在是非求人不可,求人之前要做的事情是什么?实际上,就是“求己”,烛之武拜见秦穆公之前,一定反复斟酌,不断演练。开场白不知预设了多少次,矛盾冲突不知假定了多少个,烛之武甚至对着镜子反复练习,从表情到动作,从措辞到语气,练习,推翻,再练习。这不是被敌众我寡的悬殊吓破了胆,也不是被人微言轻的劣势吓没了魂,而是对时局经过反复判断思考之后确定的最佳选择、最好途径。当我们真正从烛之武的角度来看待问题,就能与烛之武休戚与共,就能真正捕捉到他的脉搏,感知到他的心声,真正懂得“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这句话中蕴藏的大智慧。“亡郑”一词,用的是“郑”而不是“我”,烛之武与“郑”距离的拉开令秦穆公放下戒备心理;“有益”一词暗含秦灭郑是正义之举,这种投其所好的外交辞令,岂不将秦穆公说得得意洋洋?再加上“敢以烦执事”中卑微与抬举的二元对立,不是更令秦穆公心花怒放?“敢”冒昧意;“执事”指秦穆公,表恭敬,这一低一高、一谦一敬,将秦穆公哄得趾高气扬,回心转意。

智慧的标志是审时度势后再择机行事。当智慧成为一切行动的指导,胜局基本锁定一半。烛之武的开场白看似平淡,实则精彩,这是烛之武的高明之处:在杀机四伏的环境中,以四两拨千斤之势,以表面的谦卑示弱,达成最强大的杀伤力。

三是示好取巧的智慧。烛之武通过示弱,拉近了与秦穆公的距离,剑拔弩张之势得以化解,秦晋关系开始疏远,接下来,如何进行下一步呢?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这段话有两层意思,一是秦国攻取郑国容易,但是获益不容易,秦郑疆域之间还夹着一个晋,虽说秦晋之好,但是利益面前无兄弟。再者本身这场战争的导火索是郑国“无礼于晋”,秦国师出无名,也不会得到利益。郑国灭亡,晋国获利,而秦国颗粒无收,“晋厚秦薄”,必然不是秦国想得到的结果。烛之武的大胆假设基于事实依据,一语中的,能够让秦穆公认识到自己缺乏理智的发动战争给自己带来的不良后果甚至严重伤害,秦穆公不可能不重视此事,这样,烛之武与秦穆公的距离又进了一步。

秦穆公你不是想获利吗?获利的途径千千万,不用作战也可获利。你看,让郑国成为秦国的“东道主”,郑国可以提供各种帮助。烛之武说到这儿,秦穆公也就心知肚明,原来,郑国用成为秦国的附属国来阻止战争的发生。天上掉馅饼的好事秦穆公怎么能不接受?

至此,烛之武通过两步走计划,先“示弱”,后“示好”,化敌为友,成功将秦穆公拿下。

周全、缜密、深入,这是烛之武的厉害之处。烛之武的智慧源源不断,出其不意,接下来,便是致命一击:离间之计。

四是挑拨离间的智慧。此处的“离间”,不能从微观上解读,微观了,就带有了鲜明的贬义色彩,但此处不是贬义词,是烛之武立足国家命运扭转乾坤所使用的计谋,是抵御外侮以恶治恶的外交策略,是国难当头迫不得已的高明手段,更是基于事实没有编造的如实说明。

“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这一事件就发生在秦穆公身上,秦穆公怎能忘记?由此可以看出,人心隔肚皮,再好的关系在利益面前也无法认清对方,人性在利益面前根本经受不住考验,每个人都会首先想到自己,并且声东击西,虚情假意。当烛之武说出这个事实,我们相信秦穆公一定有一种扎心的疼痛。现在伤疤被撒上盐,肯定疼得很。作为一国之君,就这样被欺骗,被玩弄,没有基本的诚信,还谈什么秦晋之好。顺理成章,烛之武说出了自己最想说的那句话:

“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原来,这才是晋文公发动战争的根本目的,晋文公的心里早已擘画好了霸业蓝图,正一步一步变成现实,而秦穆公还蒙在鼓里,跟在晋文公屁股后边瞎起哄呢?秦穆公看着烛之武严肃的表情,豁然开朗,也暗自窃喜,立即与郑国结盟,撤兵。

烛之武就这样临危不惧,精心谋划,步步深入,层层逼紧,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烛之武与秦穆公交锋的过程,危机四伏,惊心动魄。烛之武用自己滴水不漏的智谋,力挽狂澜,扭转败局,今天读来,以手抚膺,长叹连连。烛之武的智慧自成体系,逻辑严密,步步为营,稳扎稳打,没有出现一丝偏差。我们走进那段历史,看风起云涌,看群雄争霸,历史的大格局大方向,我们容易了解,但是,历史更是具象的、微观的,我们通过一个历史人物,更能捕捉历史的脉搏,感知历史的流动。历史上的烛之武,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个体,他代表了那个时代,在权谋多变、群雄逐鹿的时代,我们通过烛之武们,更能接近历史的真相,更能了解我们的先人,曾经用自己的智慧,如何缔造一段历史,让历史熠熠生辉,照亮后人的前进之路。

超然台上看
发布关于语文学习的心得、感悟,致力于书写心声,启迪心灵。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