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探究|《赤壁赋》中“明月”的意蕴有几重?

文摘   2024-11-18 11:36   新加坡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千古奇文《赤壁赋》,后世解读的文章浩如烟海,各具特色,精彩纷呈,是信手拈来的教学资源。将《赤壁赋》置于“乌台诗案”的背景下,体会苏轼复杂矛盾的情感思想和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是学习重点。立足高中教学,应化繁为简,以平易近人的方式,走进学生的学习实际,借助此文,习得如何写景抒情,如何情景交融、事理结合,提高审美鉴赏能力,是备课要义。

我在阅读此文时,就文中“明月”这一意象有了深入思考,发现也可以成为引导学生探究的一个要点。先回到《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是一首怀人之作。苏轼借仲秋圆月,以月起兴,借月抒怀,表达对弟弟苏辙的相思之苦。“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

苏轼的诗文,“月”这一意象较为常见,《念奴娇·赤壁怀古》“一尊还酹江月”一句,同样借月抒怀,尽显旷达洒脱的人生态度:在浩瀚的天地宇宙,与月同在,与天地共生。这是怎样的胸襟与气度?由此可见,“月”在苏轼作品中是一个重要且带有鲜明个性色彩的意象。

《赤壁赋》中,写月的句子有:

1.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2.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

3.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4.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5.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第一句,虚实相生,苏轼面对平静辽阔的江水,情不自禁吟诵《诗经·陈风·月出》。文中涉及的诗句是“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文意是:“多么皎洁的月光,照见你娇美的脸庞,你娴雅苗条的倩影,牵动我深情的愁肠!”我认为,此时苏轼举酒嘱客,吟诵《月出》,本意与美女没有关系,此处的“明月”应该有三重意思:

第一重,苏轼游览赤壁的时间是“七月既望”,即农历七月十六,此时月形圆满,月光皎洁,苏轼睹物生情,有感而发;

第二重,此处用典,未用本意而是将意义范围扩大,喻指“美好理想”,这与苏轼境遇的残酷与心境的期待有关。“明月”自古以来就被赋予“圆满美好”的寓意,“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白玉盘”这一喻体,以优美的意境呈现出对月的情感寄托;

第三重,渲染清幽气氛,烘托悠闲自在、旷达随性的情怀。我认为,这是最重要的一点。我们历来将《赤壁赋》的第一段,解读为苏轼道家思想的体现,此段所写环境清幽邈远,“白露横江,水光接天”,水气袅袅,云雾缭绕,加上静谧幽暗的夜色,赤鼻矶下的江面弥漫出一种仙境般的神秘氛围。苏轼和友人纵一叶苇舟,冯虚御风,就有了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的逍遥。这一段落体现的是苏轼的避世思想,既然如此,苏轼所写之“明月”,寄托着苏轼的情感思想是必然的,从“主题先行”的角度来说,“明月”与“清风”“白露”的作用是一样的,这样,才符合行文的情感逻辑。

第二句,苏轼以骚体笔法,从第一段的避世暂得的快乐中,进一步走向理想主义,我们看到了苏轼的人格美、情操美。“桂棹”“兰桨”等“香木”代表的理想人格和美政思想,从《离骚》绵延到《赤壁赋》,屈原的政治追求成为苏轼的政治理想。“空明”,即月亮倒映水中的澄明之色;“流光”,指在水波上闪动的月光。苏轼眼前之景是“无我之境”,没有主体意识的支配,没有物我矛盾,强弱关系淡漠了,在和谐美好的氛围中,展现着苏轼心中理想的政治环境。“明月”所具有的象征功能发挥到极致。

第三句,引用诗句,引出曹操。曹操的《短歌行》名句颇多,为什么偏偏用“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我认为,有两个原因,一是苏轼与客泛舟江上,正是七月既望“月明星稀”之日,引用这两句诗,符合当时的情境,逻辑贯通;二是引用这两句寄寓深刻,苏轼在前两段中,遗世独立,“饮酒乐甚”,是因为苏轼有了暂时的避世之乐和眼前之景虚构的政治幻想,当客人以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箫声将苏轼拉回现实,苏轼发现自己就如同曹操笔下南飞的乌鹊,所以,引用这两句,寄寓自己被贬谪江南之地。

第四句,对偶形式表现苏轼的人生理想,或者说,因为人生的短暂和渺小带来的一种虚幻的希望。因为这段以“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作结,可见悲怆凄凉。但是,“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将“飞仙”“明月”并举,“明月”的寓意显而易见。这又与“一尊还酹江月”有了勾连,“酹江月”的“江月”,代表着天地永恒,而此处的“明月”意义与之相同。所以,此处的“明月”从事理上来说,是苏轼将渺小与广阔、须臾与无穷,也就是生命个体与天地宇宙对比之后,产生的一种人生愿望。现实的苦闷只能依靠美好愿景自我慰藉,这不仅是一种自我情绪的调控,更是一种积极人生态度的展现。我们借“明月”,可以窥探苏轼的思想境界,面对人生苦短,功业不在,用积极的幻想抵消现实的苦痛。

第五句,苏轼不再以“客”的身份存在,而是直接现身,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思考。首先用“水”和“月”的“变”与“不变”回应了第三段“客”的苦闷:你看这水在流失,其实并没有真正逝去;这月时圆时缺,终究没有增减。从变的角度来看,天地万物都在变,一刻也没有停止;从不变的角度来看,万物都是永恒的。苏轼在回应“客”的问题时,表现出的辩证观,很好地体现了苏轼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苏轼就地取材,使用“江水”和“明月”,将抽象的道理阐释得浅显易懂,后文的“清风”与“明月”,更是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价值取向,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与自己的清风明月相伴,都可以在浩瀚的宇宙中找到“取之无禁,用之不竭”的宝藏,都可以在自己的小宇宙中寻觅一方净土去尽情享受。

“明月”在这一段中,能够将事理自洽,是苏轼内心的一个理想国,或者说,是苏轼所向往的另一个苏轼的存在形式。

条分缕析之后,我们就有了一条崭新的思路,起点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一尊还酹江月”的意蕴延续到《赤壁赋》,《赤壁赋》中的“明月”与之遥相呼应,形成严密的逻辑关联,我们就打通了很多渠道,能够真正走进苏轼的内心,捕捉转瞬即逝的思想脉动,真实理解苏轼和他的作品。散文贵在“真实”,有了真实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我们才能认识生活的原貌,然后奋然前行。罗曼·罗兰说,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苏轼不正是这句话的践行者吗?后人如此喜爱苏轼,不就是因为他“一蓑烟雨任平生”的人生态度吗?苏轼不惧世事艰难,能屈能伸、不屈不挠,笑看人生,自在洒脱,我们有谁能活出苏轼的随性、尽兴,既有鲜明的个人主张,又有远大的政治抱负?《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本就是同一时期的作品,苏轼的处境、心境不会有太大差别。即使文本不同,也无法改变苏轼在某一个特定时期的思想情感,所以,从“明月”的角度寻找一个新的切入点,在研究上形成自洽,对学生学习而言,是一种积极的思维启发,利于高阶思维的养成。

“明月”既是苏轼道家思想中的旷达随性,又是儒家思想中的奋斗进取,更是佛家思想中的变通包容。意象不变,意蕴有别;俗常事物,蕴含大道。苏轼心中悬“明月”,“明月”千古永流传。这是苏轼的造诣,更是我们中国文化的造化,得之甚幸!

超然台上看
发布关于语文学习的心得、感悟,致力于书写心声,启迪心灵。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