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心电图分析:
窦性P波消失,代之以"F”波( 在II、III、avF导联明显),典型锯齿状,频率约250/min,心室率约158bpm,提示心房扑动。呈2:1、3:1下传。
V1呈M型,时限小于0.12s,提示不完全性右束支阻滞。图2心电图分析:
窦性P消失,代之以大小、形态、间距不同的f波,QRS波显著不齐,平均心室率83bpm,提示心房颤动。
图3、图4心电图分析:
心房扑动,呈2:1下传。
图5心电图分析:
心房扑动,呈4:1下传。
较心房扑动多见,是一种常见的快速心律失常。因其心房激动快速而紊乱颤动,失去了协调一致的收缩,心房既丧失了正常排血功能,附壁血栓易于形成。 1, P波消失,代之以大小、形态、间距不同的f波, f波的频率为350—600/min。典型的f波是诊断心房颤动的要点,是诊断心房颤动的唯一依据。但需要排除各种干扰和伪差。 2,心房颤动心室律显著不齐是由于房室结内隐匿性传导所致。心房颤动的R-R周期极度不规则,只能连续测量数个R-R周期,求其平均值,即为心房颤动平均心室率。 3,心房颤动时室内传导可以正常,也可呈室内差异传导。 是介于房性心动过速与心房颤动之间的快速规则的房性心律失常,F波频率250-350bpm,其间无等电位线。F波通常按一定比例下传心室,房室传导比例固定时, R-R间期匀齐,房室传导比例不固定者,R-R间期不规则。 典型心房扑动包括逆钟向和顺钟向两种类型:逆钟向心房扑动, II、III、aVF导联F波倒置,顺钟向心房扑动,II、 III、aVF导联F波直立。1,F波:波形相同、波幅相等、间期匀齐、波间无等电位线、呈三角形的锯齿状F波,F波频率250~350/min。(这是诊断房扑最重要的依据)2,FR间期:FR间期可以固定,也可不固定。FR间期通常比窦性心律时的PR间期长。 但伴时相性室内差异传导或束支蝉联现象,合并束支传导阻滞及其分支阻滞,与窦性QRS波群不同。 心室率多在60~180/min,活动或白天清醒状态,多为2:1或3:1下传心室,1:1下传时,心室率快速,夜间睡眠或白天卧床休息时,房室传导比例增大,转变为4:1、5:1、6:1甚至更多的F波因干扰,隐匿房室传导或合并房室阻滞未能下传心室,出现心室长间歇。 心房扑动的房室传导比例为2:1时,有时诊断比较困难。动态心电图监测有助于鉴别。夜间睡眠时,室率减慢以后, F波清楚地显示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