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癌新药有望获批欧盟,如何更早发现这一妇科肿瘤?

健康   2024-12-19 18:01   北京  

子宫内膜癌是发生于子宫内膜的上皮性恶性肿瘤,是女性生殖道3大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常常发生于围绝经期及绝经后的妇女。

当地时间12月16日,欧洲药品管理局(EMA)人用药品委员会(CHMP)建议批准多塔利单抗(dostarlimab)联合化疗(卡铂和紫杉醇),用于原发性晚期或复发性子宫内膜癌成年患者的一线治疗。

这个组合疗法获建议批准属于扩大适应证,其治疗子宫内膜癌效果如何?来看小编带来的新药情报。

接受组合疗法治疗后

患者总生存期超3年半


这份治疗效果新情报来自于新药临床试验,一共纳入245名患者。接受组合疗法的患者总生存期延长,可达44.6个月,相比之下,对照组仅28.2个月,延长生存期超一年。

在接受2年治疗时,组合治疗组生存率为70.1%,而对照组仅54.3%。

值得一提的是,欧盟建议还提及,这种组合疗法治疗范围扩大,包括错配修复功能正常(pMMR)/微卫星稳定(MSS)的肿瘤患者。这类患者大约占了所有子宫内膜癌患者的70%-75%。对于这类患者,组合疗法治疗又有何优势?

  • 在错配修复功能缺陷(dMMR)/微卫星高度不稳定(MSI-H)的患者群体中,使用组合疗法的患者组(53人)的中位存活时间还没有达到,说明患者生存时间相对较长。而对照组(65人)的中位存活时间是31.4个月。
  • pMMR/MSS人群中,组合治疗组的中位OS为34.0个月 ,对照组为 27.0 个月。

除了欧盟建议批准,之前这款组合疗法还受到FDA的青睐。2024年8月,FDA批准组合疗法治疗成年原发性晚期或复发性子宫内膜癌患者。而2023年7月FDA批准组合疗法仅用于特定基因的癌症患者,即仅限于dMMR/MSI-H的原发性晚期或复发性子宫内膜癌患者。

关注子宫内膜癌症状,注意早期筛查


新药的获批为越来越多患者带来治疗选择和希望,但近年来癌症患病数不断增长,我们每一个也需要关注癌症预防知识。

就子宫内膜癌而言,在国外已成为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发病率最高的癌症,国内的情况也不容乐观,根据国家癌症中心数据,2015年子宫内膜癌发病人数达6.9万例,死亡人数达1.6万例;在部分发达城市,子宫内膜癌发病率甚至已达妇科恶性肿瘤第一位。

子宫内膜癌并非无迹可寻,子宫内膜癌或子宫肉瘤的症状包括绝经前的非经期阴道出血、绝经后的阴道出血或点滴出血,以及骨盆区域的下腹痛或痉挛。绝经后的女性还可能会经历稀薄的白色或透明阴道分泌物。

对于40岁以上的女性,如果出现极长、大量或频繁的阴道出血,也应引起注意。这些症状可能提示子宫内膜癌或子宫肉瘤的风险,需要及时就医检查。

国家卫健委发布的《子宫内膜癌诊治指南(2022年版)》点出子宫内膜癌的高危人群,小编将其整理如下表,如果符合相关风险因素,一定要注意及时就医筛查。


常见的筛查方式主要包括血液检查、肿瘤标志物检查、影像学检查和子宫内膜活检(确诊的金标准),整理如下表,供就医检查时参考。



关注健康关注我
更多新药信息、健康筛查知识
关注公众号查看


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适请及时就诊,具体以医生专业建议为准。

参考文献


1.Jemperli (dostarlimab) plus chemotherapy receives positive CHMP opinion to expand approval to all adult patients with primary advanced or recurrent endometrial cancer.
2.https://my.clevelandclinic.org/health/diseases/16409-uterine-cancer.
3.子宫内膜癌诊治指南(2022 年版).
我知道你在看↓↓↓
京东互联网医院
为用户提供在线分诊导诊、预约挂号、线上问诊、慢病管理、用药指导、药品配送等优质医疗服务。慢病小病不排队,名医专家在身边。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