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足浴有讲究,该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足浴方?

健康   2024-12-27 18:03   北京  


足浴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最早记载于马王堆汉墓中出土的《五十二病方》,晋代葛洪《肘后备急方》也有记载如:“治卒厥逆上气,又两心胁下痛满,淹淹欲绝方。温汤令灼灼尔,以渍两足及两手,数易之也”。《金匮要略》中也记载有以矾石煎汤浸脚,用以辅助治疗脚气冲心。


京东健康特邀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主任医师 李洵,从中医的角度,为大家讲解冬季足浴对身体有什么好处?有哪些足浴方子?足浴有哪些注意事项?希望通过医生对这些内容的讲解,帮大家过一个健康和温暖的冬天。




冬季足浴对身体的好处


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足浴药液中的一些成分,可以通过人体毛囊、汗腺、皮肤吸收,进入血液循环。民间也常有:“春天洗脚,升阳固脱;夏天洗脚,暑湿可祛;秋季洗脚,肺润肠蠕;冬季洗脚,丹田温浊”的说法。足浴起效的关键,除了药力还有热力,寒邪当令的冬季是足浴最好的时节。冬季气温低,自然界阳气潜藏,人体顺应自然,阳气内伏,寒邪容易侵袭人体。尤其下雪天,顶风冒雪回家之后,可在水中加入艾叶、生姜、肉桂等,借助热水的温热之力以及药物的作用,将寒湿之邪排出体外。

冬季人体气血运行相对缓慢,足浴也能温通经脉,加速气血循环,使气血调和。足部是足三阴经的起点,也是足三阳经的终点,奇经八脉中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均循行经过足部,这些经络沟通了人体表面与五脏六腑,以及上中下三焦的联系,足浴时的热刺激可以使足部经络通畅,而通过经络传导,药力和热力能够直达脏腑,起到滋养作用。



常见疾病足浴方


鼻炎

(以清涕、喷嚏、畏寒为主要表现)

桂枝10g、苍耳子10g、白芷10g、薄荷6g、辛夷10g、石菖蒲10g、桔梗10g、枳壳10g、桑白皮10g、柴胡10g、荆芥10g。煎煮20分钟或打粉倒入热水中均可,温度约40-45℃,足浴时间20分钟左右。连续两周。


感冒

风寒感冒:葱白20g、麻黄10g、桂枝10g、生姜10g、紫苏10g、白芷10g、柴胡10g。不宜久煎,煎煮15分钟,温度约40-45℃,足浴时间20分钟左右,持续3-5日。


风热感冒:菊花10g、金银花10g、桑叶10、板蓝根10g、大青叶10g、蒲公英10g、连翘10g、薄荷6g。不宜久煎,煮15分钟,温度约40-45℃,足浴时间20分钟左右,持续3-5日。


失眠

茯神20g、生地黄20g、龙齿20g、炒远志20g、柏子仁20g、夜交藤20g、炒枣仁20g、当归15 g、甘草5g。煎煮一小时或打粉倒入热水中均可,温度约40-45℃,足浴时间30分钟左右。连续两周。


同时按摩:涌泉穴、足三里穴、太溪穴、申脉穴、太冲穴


痛经

艾叶15g、益母草10g、香附10g、熟地10,白芍10、当归10g、川芎10、桂枝5g、干姜5g、黑顺片5g、吴茱萸5g。煎煮1小时,温度约40-45℃,足浴时间30分钟左右,可连续四周。


同时按摩:三阴交穴、地机穴、太冲穴、足三里穴


胃寒胃痛

可以用黄芪20g、花椒20g、黑顺片15g、红花10g、延胡索10g、生姜10g。煎煮1小时,温度约40-45℃,足浴时间30分钟左右,连续两周。


可同时按摩:足三里穴、内庭穴、公孙穴



普通人足浴

厨房中的调味品可随取随用


01


怕冷、手足冰凉、食凉不适——生姜

生姜既是调味品,也是中药,可以发散风寒、温胃和中。可以在足浴的热水中放入切好的生姜片,或者将生姜片在锅中熬10分钟左右,再将熬好的姜水倒入足浴水中。


02


痛经、关节痛——黄酒

《长沙药解》记载,“黄酒能行经络而通痹塞,温血脉而散寒凝,善解凝郁”,如女子痛经,或中老年人指关节冬季疼痛,足浴时可加黄酒,也可以手脚同泡。

03


胃痛、腹痛——花椒

花椒也是常用的调味品之一,可以温中止痛,适用于腹部凉,容易胃痛、腹痛的人群。足浴时在热水中放入2-5g即可。


另:冬季不应用醋足浴,醋味酸,主收敛,可用于春季,防肝气升发太过。叶天士《本草经解》:“醋气温,禀天春和木之气,入足少阳胆经,味酸无毒,得东方之木味,入足厥阴肝经。气味降多于升,阴也。



足浴正确方法


最佳足浴的时间是睡觉前一小时左右,如果有足浴桶,会优于用盆,最好水面在足踝上20cm,水温在40℃~45℃为宜。冬三月,此谓闭藏,微微汗出即可,不要大汗淋漓,足浴不是越久越好,也不需要每天进行,保健人群每次浸泡时间可在20分-30钟左右,每周进行2-3次即可,在足浴时可配合按摩足踝及小腿部穴位。对于患有疾病需要通过中药足浴辅助治疗的人群,则需遵循医嘱来确定足浴频率。



足浴注意事项




1. 尽量不要共用一个足浴桶,以免足部真菌感染等传染给他人。


2. 冠心病、高血压患者足浴时水温要控制在40℃以下,足浴时间也应适当缩短。若感到头晕、心慌,应立即停止。


3. 身体有出血倾向的人,不宜足浴。足浴后毛细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快,易诱发和加重出血。


4. 糖尿病人的皮肤感觉变差,对温度不敏感,如果水温过高导致足部烫伤,伤口很难愈合,还可能会引发严重的感染。需要家人试温度,水温要控制在40℃以下。


5. 足部有开放性伤口或溃疡的人,足浴水中的细菌容易入侵伤口,引起炎症反应,不适合足浴。


6. 经期女性足浴可能会使月经量增多或经期延长;孕期女性足浴可能刺激子宫收缩,导致流产或早产。


7. 大多数儿童体质偏热,不适合长时间热水足浴。


8. 如果对水中的药物或泡脚盆材质过敏,可能会引起皮肤瘙痒、红肿等过敏反应,应立即停止足浴。


最后提醒大家,足浴方不能替代口服药,生病应及时就医。



——


如果您在日常生活中有任何健康问题,也可以点击下图咨询,全国三甲医院医生24小时在线,平均30秒接诊,好医生,随时问,帮您快速解决健康问题。



看病买药,就上京东~


京东互联网医院
为用户提供在线分诊导诊、预约挂号、线上问诊、慢病管理、用药指导、药品配送等优质医疗服务。慢病小病不排队,名医专家在身边。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