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艾滋病日丨凝聚社会力量,携手共同抗艾!

健康   2024-11-26 17:47   北京  


为加强人们对艾滋病的认识,世界卫生组织在1988年将每年的12月1日定为世界艾滋病日,旨在加强预防意识,消除大众对艾滋病患者的歧视,并推动全球艾滋病防治工作。2024年世界艾滋病日的主题是“社会共治,终结艾滋,共享健康”。


京东健康特别邀请了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感染内科 主任医师 蒋卫民,为大众系统讲解关于艾滋病的不同症状、传播途径以及防治方法。




什么是艾滋病


艾滋病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侵犯和破坏CD4+T淋巴细胞,导致机体免疫细胞功能损伤甚至缺陷的全身性疾病,具有传播迅速、发病缓慢、病死率高的特点。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艾滋病具有传染性,其传播途径通常有性接触传播、经血液和血制品传播、母婴传播以及其他传播方式[2]:



性接触传播

HIV通常存在于血液、精液以及阴道分泌物中,性接触传播是主要的传播方式。人体进行性生活时,生殖器官会相互摩擦,可能产生细微破损,HIV可经其侵入人体致病。


经血液和血制品传播

HIV也存在于血液中,共用针具进行静脉注射、输血或血制品、介入医疗操作等可能导致HIV进入人体血液,引起艾滋病。

母婴传播

如果孕妇患有艾滋病,可能通过胎盘将HIV传播给胎儿;分娩时经阴道也可能传给胎儿。此外,乳汁中含有HIV,母乳喂养婴儿可能发生传染。


其他传播方式

接受HIV感染者器官移植、人工授精或被携带HIV针头刺伤也可能被传染。



艾滋病在不同时期会有什么表现


艾滋病属于慢性传染病,发生HIV感染后,可能经历潜伏期,短则数月,长至15年,平均8-9年。从初始感染HIV到终末期,由于个体差异性,表现多种多样,通常可分为急性期、无症状期和艾滋病期[3]。


急性期

发生HIV初次感染的2-4周,大多数患者的症状相对轻微,持续1-3周可见一定改善,其中发热较为常见,可能伴有咽痛、盗汗、腹泻、皮疹、肌肉痛、关节痛、淋巴结肿大、神经系统症状等,部分患者可能有轻度白细胞、血小板减少或肝功能异常的情况。

无症状期

该时期的持续时间相对较长,一般在6-8年。此时患者的身体无明显症状,但由于HIV在体内不断复制,具有传染性,需避免与他人发生可导致病毒传播的行为。

艾滋病期

该时期是感染HIV的终末期,患者体内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明显下降,多<200/µl。而且可能持续发热一个月以上,出现腹泻、盗汗、体重下降10%以上、记忆力减退、头痛、癫痫等症状。此外,还可能出现各种机会性感染和肿瘤,比如肺孢子菌肺炎、弓形虫脑病、恶性淋巴瘤、卡波西肉瘤等。



艾滋病如何治疗


目前针对艾滋病还没有有效的根治方法,通过采用抗病毒治疗抑制病毒复制以及免疫重建、治疗机会性感染及肿瘤和心理治疗等方式,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期望寿命[2]。


抗病毒治疗

对于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是关键,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抗病毒药物进行改善。目前常用的药物有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齐多夫定、阿巴卡韦)、非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依非韦伦、利匹韦林)、蛋白酶抑制剂(利托那韦、达芦那韦)、整合酶抑制剂(拉替拉韦)等。此外,如果长期使用一种药物,可能产生耐药性或引起HIV变异,所以一般需要联合用药改善病情。

免疫重建

通过抗病毒治疗以及其他医疗方式和饮食、运动调理等,帮助受损的免疫功能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进行免疫重建。需注意,进行免疫重建治疗期间,患者可能有发热、潜伏感染等风险,需要及时对症改善。

治疗机会性感染及肿瘤

当患者进入艾滋病期,常有肺孢子菌肺炎、弓形虫脑病、恶性淋巴瘤、卡波西肉瘤等机会性感染和肿瘤,需要针对此类情况进行治疗。如果发生肺孢子菌肺炎,可以遵医嘱口服复方磺胺嘧啶改善;针对弓形虫脑病,可以使用螺旋霉素、克林霉素等药物改善;如果发生恶性淋巴瘤、卡波西肉瘤等肿瘤,需要结合化学治疗与放射治疗进行改善。

心理治疗

一旦确诊艾滋病,可能对心理造成较大的冲击,还可能承受来自家人、社会的异样眼光,很多患者会出现恐惧、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长期如此容易引起心理问题。对于此类人群,还需在医生帮助下通过认知行为疗法、人际心理治疗等方式帮助其调节不良情绪。



如何预防艾滋病


艾滋病一旦患上,便是终身,目前暂无根治方法,所以需要积极预防,避免患上该病。




(1)安全性行为:养成良好的性生活习惯,保持单一的性伴侣,且进行性生活时戴好避孕套,阻止性接触传播。


(2)增强血液保护意识:减少不必要的输血,若有需求建议前往正规的医院。


(3)阻断母婴传播:如果孕妇确诊艾滋病,需要及时前往医院进行母婴阻断,防止母婴传播。同时不宜用母乳喂养婴儿。


(4)良好生活习惯:避免与他人共用私人物品,如注射器、刮胡刀等。



艾滋病可自救,把握黄金72小时


HIV进入人体后,会快速复制以及攻击人体免疫系统。但研究证实,在被感染后72小时内使用阻断药可以有效阻止病毒的复制和传播,从而避免患上艾滋病。因此,意识到自己可能发生感染HIV的高危行为(不安全性行为、静脉注射、职业暴露等)时,需要把握黄金72小时,及时遵医嘱服用阻断药。目前常用药物有恩曲他滨[4]、替诺福韦等。



哪些行为不会传播艾滋病


艾滋病虽然具有传染性,但并不是所有行为都会发生传染,以下这些行为一般不会传染:




① 日常的正常接触、社交行为,如拥抱、握手、礼节性亲吻等。


② 打喷嚏、咳嗽、共用马桶垫、一起用餐等。


③ 蚊子、昆虫等叮咬。


艾滋病不是羞耻的标签,歧视才是。让我们携手消除偏见,共同关爱每一位患者。关注世界艾滋病日,凝聚社会力量,共同抗“艾”!


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适请及时就医

以医生建议为准



参考文献:

[1]2024年第二季度全国艾滋病性病疫情[J]. 中国艾滋病性病, 2024, 30(09): 893.

[2]李兰娟,任红.传染病学[M]. 9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8.

[3]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艾滋病丙型肝炎学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中国艾滋病诊疗指南(2021年版)[J].中华内科杂志,2018,57(12):867-884.

[4]潘蕴蛟, 林丽, 吴守丽, 等. 艾滋病暴露前预防用药技术推广应用的伦理困境及对策[J]. 医学与哲学, 2024, 45(21):40-43.

——

当您有需要时,可以打开京东APP【京东买药】或是点击下图,药多省,有多省,京东买药时刻守护您和家人的健康。



如果您在日常生活中有任何健康问题,也可以点击下图询问,全国专家医生24小时在线,平均30秒接诊,好医生,随时问,帮您快速解决健康问题。



看好医生·买好药,来京东健康~


京东互联网医院
为用户提供在线分诊导诊、预约挂号、线上问诊、慢病管理、用药指导、药品配送等优质医疗服务。慢病小病不排队,名医专家在身边。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