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天气寒冷,阳光也变得吝啬起来,人们似乎更容易陷入情绪的低谷。在长沙,一位 33 岁的女性谭某(化名),曾在 2023 年因抑郁症接受过疗并顺利康复出院。然而,当冬季再度来临,失眠、食欲不振等问题如影随形般困扰着她,情绪低落至极,常常泪流满面,尽管她努力尝试自我调节,但效果甚微。在家人的陪伴与支持下,她再次走进医院寻求帮助。经过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湖南省脑科医院)专家刘光亚主任医师的诊断,她被确诊为“复发性抑郁障碍”,而季节的变换正是其中的一大诱因。
到了冬季为什么抑郁症容易发作,我们该如何识别和应对呢?京东健康邀请到了湖南省脑科医院 精神科 主任医师 刘光亚为大家进行讲解。
冬季抑郁症:季节与情绪的隐秘关联
冬季抑郁症,也被称为季节性情感障碍(Seasonal Affective Disorder, SAD),是一种与季节交替紧密相连的情感障碍。它通常在秋季开始萌芽,到了冬季愈发严重,而当春季来临,又会自然缓解。患者往往会经历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睡眠和食欲出现异常变动等一系列症状,这些症状严重干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给患者及其家人带来了诸多困扰。
警惕冬季抑郁症的征兆
冬季抑郁症的“信号”多种多样,需要我们细心留意:
持续性的情绪低落或悲伤
这种低落的情绪并非偶尔出现,而是持续存在,就像天空中一直笼罩着厚厚的阴云,难以驱散。
对日常活动失去兴趣或乐趣
曾经热衷的爱好、喜欢的活动,如今却提不起兴致,仿佛生活中的一切都失去了色彩。
睡眠障碍
失眠或者过度睡眠,睡眠质量差,睡眠节律紊乱,身体得不到充分的休息,精神状态也难以恢复。
食欲改变
尤其对碳水化合物的渴望增加,可能会出现暴饮暴食或者食欲不振的情况,体重也随之出现波动。
能量减少
感到疲劳或缺乏活力,仿佛身体的“电量”始终不足,做什么事情都提不起劲,连简单的日常活动都变得力不从心。
集中注意力困难
大脑像被一层迷雾笼罩,思考问题、做决策时变得迟缓,工作效率和学习效率大打折扣。
对自我价值的负面认知
甚至可能出现自杀念头,这是极其危险的信号,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及时寻求专业帮助。
冬季抑郁的成因:季节对情绪的深远影响
冬季抑郁的发生并非偶然,它与多种因素相互交织。光照的减少是其中的关键因素之一,阳光是调节人体生物钟和情绪的“指挥棒”,冬季阳光的缺失会导致褪黑激素水平上升,进而打乱人体的正常节律,影响情绪的稳定。气温的降低也让人们更倾向于蜷缩在室内,减少了户外活动,社交活动也随之减少,人们更容易感到孤独和隔离,这种心理上的“寒冷”进一步加剧了抑郁情绪的滋生。
相比之下,春夏秋三季对情绪有着截然不同的影响:
春季
气温逐渐回暖,大自然焕发出勃勃生机,人们更愿意走出家门,社交活动增多,情绪也趋向积极,仿佛被春风拂过,心情也变得明媚起来。
夏季
阳光充足,户外活动丰富多样,人们可以尽情享受大自然的馈赠,情绪通常较为高涨,充满活力和热情。
秋季
天气开始转凉,日照时间逐渐缩短,一些人的情绪也开始出现波动,变得低落,这可以看作是冬季抑郁的“前奏”,为冬季抑郁埋下了伏笔。
冬季需特别关注情绪的人群
在冬季,以下人群需要格外留意自己的情绪变化:
有抑郁症病史的人
尤其是冬季容易复发的患者,他们自身的心理防线相对薄弱,在季节变换的刺激下,更容易被抑郁情绪“击倒”。
长期室内工作,缺乏阳光暴露的上班族
长时间待在办公室里,与阳光“绝缘”,身体无法获取足够的光照来调节生物钟和情绪,抑郁的风险也随之增加。
高纬度地区居民
在高纬度地区,冬季日照时间极短,漫长的黑夜和短暂的白昼,使得人们更容易受到季节性情感障碍的困扰。
老年人
特别是独居老人,他们的社交活动相对较少,孤独感更容易滋生,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机能下降,心理承受能力也有所减弱,对情绪的调节能力变差,冬季更容易陷入抑郁情绪的泥沼。
青少年和大学生
学业压力如影随形,社交环境也在不断变化,情绪本来就容易出现波动,冬季的到来更是给他们的心理状态增添了一层“阴霾”。
应对冬季抑郁的策略:点亮心灵的“暖阳”
如果在冬季出现了抑郁症状,不必过于惊慌,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应对:
寻求专业帮助
及时就医是至关重要的一步,与医生坦诚地讨论自己的症状和感受,共同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这是战胜抑郁的关键所在。
光照疗法
借助特定的光照设备模拟自然光,让身体感受到“阳光”的温暖,从而调整生物钟,改善情绪状态,就像给心灵照进一束明亮的光,驱散阴霾。
药物治疗
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抗抑郁药物,药物可以帮助调节大脑中的神经递质,缓解抑郁症状,让情绪逐渐回归正常轨道。
心理治疗
认知行为疗法等心理治疗方法能够深入挖掘内心的消极思维模式,并帮助患者逐步改变这些不合理的认知,从而从根本上改善情绪,让心灵重新充满正能量。
增加社交活动
主动与家人、朋友保持密切联系,积极参与各种社交活动,从亲朋好友的陪伴中获取温暖和力量,让社交的“暖流”冲散孤独和抑郁的情绪。
预防抑郁的方法:筑牢心理“防护墙”
预防冬季抑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增加户外活动
尽可能地在阳光明媚的时候走出家门,到户外去晒晒太阳,哪怕只是短短的十几分钟,也能让身体和心灵都得到阳光的滋养,增加阳光暴露的时间,让生物钟保持正常的运转。
保持规律作息
早睡早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维持规律的作息,让身体的各个器官都能在有序的节律中正常工作,为情绪的稳定提供坚实的生理基础。
健康饮食
均衡搭配饮食,减少高糖和高脂肪食物的摄入,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为身体提供丰富的营养,保持身体健康,情绪也会更加稳定。
适量运动
定期进行有氧运动,如快走、跑步或游泳等,运动能够促进身体的血液循环,分泌的多巴胺和内啡肽等激素,这是让人产生愉悦感的物质,让身体在运动中释放压力,改善情绪。
心理调适
学习一些放松技巧,如冥想、瑜伽等,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缓解压力,让心灵在喧嚣的生活中找到一片宁静的港湾,保持内心的平和与安宁。
社交互动
积极主动地与家人、朋友交流互动,参与社区组织的各种活动,从社交中获取情感支持,增强心理的韧性,让社交的“阳光”照亮心灵的每一个角落。
冬季抑郁症并非不可战胜,它与季节变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通过深入了解它的症状、成因以及有效的预防和应对措施,我们能够更加从容地面对冬季抑郁的挑战。“预防胜于治疗”,让我们重视这些方法,科学地防范冬季抑郁的复发,守护好自己和家人的心理健康,让心灵在寒冷的冬季也能感受到温暖与阳光。
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适请及时就医
以医生建议为准
——
如果您在日常生活中有任何健康问题,也可以点击下图咨询,全国三甲医院医生24小时在线,平均30秒接诊,好医生,随时问,帮您快速解决健康问题。
看病买药,就上京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