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北京裸辞的他,投资20万种起了“五谷之首”,如今一年爆卖1300万!

文摘   2024-12-19 17:40   江西  



编辑/投农业


01


在华夏的餐桌上,大米是当之无愧的“主角”,自古以来,凭借它“白白胖胖”的外形和百搭的性格,成功占据了老百姓一日三餐的C位。


北方人爱面食,南方人爱米饭,但走南闯北,兜兜转转,大米的身影总是挥之不去。一碗热气腾腾的白米饭、一锅油光水滑的炒饭、一碗入口顺滑的米粉……不禁让人感叹,这小小的米粒里,藏着多少烟火气和人间故事。


而说到大米与人的故事,就不得不提到饶彬这号人物。



02


饶彬是江西丰城人,13年从江西师范大学毕业之后,因为成绩优异,顺利入职了一家北京知名动画公司。可以说,只要他愿意,他的生活基本上跟老家那个山村没什么交集了,他会一直是那个白白净净、瘦瘦高高,穿着时髦地走在大城市街头的文艺青年。


但谁也没想到,8年后,他已经成为了一个皮肤黝黑、肌肉健硕,浑身散发着“泥土香”,一开口就是满嘴农业经的“农民”。


这一切还要从他在北京工作那段时间说起。那时虽然他是别人眼中拥有“体面生活”的白领,然而,看着身边灯红酒绿的大城市,他心里却惦记着家乡那片田野。小时候村民们丰收的笑脸、地里的辛劳和家人们的叹息,像一根刺一样扎在他心里。


一次偶然的机会,饶彬从新闻上看到了许多惠农政策,而老家刚好是国家级富硒土地,这不就是一个天载难逢的好机会吗?饶彬心动了:干脆辞职回家种地!


消息一传开,村里的邻居炸开了锅:“这娃儿读书白读了吧,居然跑回来种地。”父母也急得跳脚:“人家都往城里跑,你怎么越活越回去了” 面对质疑,饶彬依旧一脸淡定,他筹集了20万,承包了50亩地,种起了五谷之首——大米,他就是要当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


意料之内,饶彬这个农业门外汉在头一年栽了大跟头,投资的20万亏了大半。


那一年,他每天和叔叔一起下地劳作,脸晒脱了皮,手上起满水泡。一年后,他的米种出来了,但两个月时间他连一包米都没有卖出去。“富硒”对于很多人来说只不过是两个字罢了,仅凭这两个字就想卖高价,无异于天方夜谭,当务之急是要提升产品品质。


于是,他开始四处“取经”,跑遍了全国大米产区:广东、湖南、浙江……有时为了找一款好种子,他不远千里进山,只为吃上一口白米饭。有时候,他蹲守几个月也得不到结果,毕竟农业不像工业,种子好不好要等收成、等反馈。


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他培育出了“介山一号” 和 “介山二号” 两个富硒大米品种,这两个品种的米,晶莹剔透、细长饱满,煮出来米香四溢,软而不粘。






03



酒香也怕巷子深,虽然米的品质有了,但怎么卖出去还是一个大问题。而且丰城市是全国超级产粮大县,想要从这里“杀出重围”,不仅要产品过硬,还要讲策略。


于是饶彬亲自设计产品包装,带着大米参加展销会;他在高速路、高档小区打广告,挤进南昌、上海、广东等城市市场。遇到疫情,他又迅速“转型”,直播带货走红网络。但他的直播与众不同——他把直播间搬进稻田里,向观众展示大米的“前世今生”。


不仅如此,他还把富硒大米和餐饮结合起来,邀请饭店用介山大米做招牌菜,让食客亲自体验这粒米的香甜软滑,增加了互动感,也打响了品牌。


看到这,你就能明白,饶彬并不只是简单地种大米。他是要让每一颗米都“身份清白、来历可靠”,带着地道的乡土风味走上城市的餐桌。什么“生态种植”“富硒”,听着文绉绉,但盛进碗里,你一口就知道:“嗯,这米有良心”


如今,饶彬的富硒大米年营业额超过1300万元,种植规模从最初的50亩扩大到8000多亩。他成立公司,带动农户一起种植,采用“公司+农户”的模式,让乡亲们也能尝到甜头。


他自费建扶贫车间,解决了几十名贫困户就业问题;他的种植基地每年提供2.6万多人次的用工机会。很多合作农户1个月就能挣到1到2万元”


在希望的田野上,饶彬把梦想种进泥土里,让它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他说:“我们这些新农人,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下一步,饶彬将在2025年1月3日到1月5日带着他的介山大米,走进第六届江西农博会,继续他的“耕耘”之旅。


投农业
找项目、找资源,找投农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