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投农业
01
在中国人的餐桌上,有一种根茎类食材,既是食物,又是药物,深谙“药食同源”之道。它,纤长而朴素,外表布满浅褐色的纹理,乍一看毫不起眼,却被历代医书所推崇。它便是山药。
山药,在古老的中医典籍中被称为“薯蓣”,是传说中上古神农氏最早发现的食材之一。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赋予山药极高的评价,称它能“益肾气,健脾胃,止泄痢,化痰涎”,更是能“补中益气,延年益寿”。它既有药的沉静,又有食的温柔,用平和的性味,安抚着中华大地上无数人的胃和心。
而在山药的众多品种中,有一种来自江西瑞昌的山药尤为出众。瑞昌,这座位于赣北的小城,素有“九江后花园”之称。这里土地肥沃,气候温润,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孕育出一种细腻而绵软的山药。
瑞昌山药,被誉为“江南人参”身形修长,肉质洁白如玉,切开后黏液丰富,是它最显著的特征。这黏液不是普通的汁水,而是山药中珍贵的粘液蛋白,恰是它“药食同源”秘密的钥匙。粘液蛋白可以保护胃黏膜,滋润肠道,甚至被现代科学证实对免疫系统有调节作用。
山药的食用方法更是多样:蒸煮焖炖,炒煎入汤,无论何种烹饪方式,它都能保持特有的清甜与细腻。拿瑞昌山药来熬一碗排骨山药汤,汤色清透,入口香滑,浓稠的汤汁在唇齿间游走,仿佛一次对胃的抚慰。
瑞昌山药味美,但早前,其价格却因盲目扩种而持续走低,许多农户的山药除了贱卖出去之外,就只能烂在地里。但现在瑞昌山药却在山药界混出了名堂,这都多亏了一个人——曹海军。
02
曹海军原本是做山药流通生意,起初,曹海军的生活并不容易。山药种植在偏远高山,交通不便,他不得不早出晚归,用肩挑背扛将一筐筐山药送往集市。随着生意越做越大,曹海军不再满足于只做流通,他开始思考如何让瑞昌的山药产业变得更强。
2004年,他联合横立山乡6户农户成立了瑞昌市惠农山药专业合作社。合作社从最初的山药种植和流通,逐步拓展到销售、储藏、加工等全产业链。瑞昌山药的种植地也从横立山、南阳发展到高丰、横港等地,产业版图不断扩大。
然而,扩大发展也带来了问题。种植规模过大,储存条件落后,导致大量山药集中上市,价格大幅波动。合作社的成员们为此忧心忡忡,山药的出路在哪里?
曹海军意识到,问题的根源在于保鲜储存的短板。他带领成员们多次外出学习,终于发现“地下恒温储藏法”是一条可行之路。2010年,合作社筹集1000多万元资金,建成瑞昌首个山药储藏库。
储藏库建成后,一开始大家还心存疑虑,不敢大量堆放山药。但过了一段时间,成员们惊喜地发现,储藏库里的山药即使过了销售季节,依然新鲜如初。恒温储藏让山药可以“旺储淡供”,既稳定了价格,也解了农户的燃眉之急。
03
不仅如此,曹海军还在种植技术上做文章。瑞昌山药因形状崎岖,削皮处理困难,一度影响外地市场的接受度。
为此,他研究出了“打洞种植”技术,通过改良种植方式让山药生长得粗壮笔直,提升了市场竞争力。这项技术还成功申请了专利,带动30%以上的农户亩产提升了10%以上,直接让社员的收入每亩增加了1000元。
然而,曹海军并未止步于此。他认识到,仅靠原材料销售不足以让农户彻底致富。他带领合作社开发了一系列山药深加工产品,包括山药片、山药粉、山药糕、山药酒等,为农户增收提供了强劲动力。2014年,曹海军的合作社年销售额就已经高达2000万元。
在瑞昌,曹海军还有一个特殊的称号——“土博士”。虽然学历不高,但他为了弥补遗憾,潜心学习农业知识,家中堆满了农业书籍。他还参加了各种农业培训班,于2019年考上江西生物科技学院扩招班。他不仅为自己充电,也为瑞昌山药注入了“技术流”。
如今,瑞昌的山药产业蒸蒸日上,种植面积达5000余亩,山体掩埋式储藏库扩展到6栋,可储藏60万斤山药。曹海军用实干与智慧,让瑞昌山药走出困境,成为当地的一张亮丽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