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焦虑是一种强烈的不安,一想文献,就觉得烦,压力山大,如临深渊。
文献焦虑的具体表现是:综述时生怕漏掉重要论文,写作时担心重复他人研究,投稿时唯恐竞争者捷足先登。
文献焦虑是学者的宿命,无法克服,但可以管理。先认清焦虑的认知和心理机制,然后对症用功。
文献焦虑的认知机制是对研究前沿把握不准,不知道哪几位学者是自己研究领域中仍然活跃的权威。
这个问题不难解决。问问导师,问问专家,就能得到一个名单,不超过十人。按图索骥,下点功夫阅读权威的新作,就可以有效缓解焦虑。
文献焦虑的心理机制是缺乏真正的自信,不确信自己从事的是前沿的钻头研究,不确信自己能率先取得突破。
自信能树立,能巩固,不过,过程艰难,时间漫长。
管理心理机制,靠建立和不断重建自己的学者身份。两个要点。
一,把外来压力转化成内驱力,不急功近利,不追头衔帽子。
二,既艰苦努力,又留有余地,细水长流。
学术生涯是个知天命认天命的过程。
开创阶段:不知天命,不认天命。
成长阶段:不确知天命,不全认天命。
成熟阶段:知天命,认天命,努力完成使命。
只要还以学术研究为职业或志业,学者就体会不到“大自在”。
年轻学人的自信问题无法解决,他们不可能“得大自在”。
得了“大自在”,学者就变成了前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