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指的是“这样的场景”,不是指“这样的因果机制”。不论脑科学怎样发展,都无法解释产生灵感的脑神经机制。借用鲁迅先生的妙喻,解释灵感如何发生,“正像人拔着自己的头发想离开地球一样的不可能”。
很多人产生过灵感,其中一些根据回忆实事求是地讲述产生灵感的经历,描述“这样的场景”。归纳起来,“这样的场景”有三个共同要素。
第一,每做一个新课题,每写一篇新论文,就是开始一个未必能完成的循环。循环的日常,是竭尽全力追求突破自己的智力极限,这个过程充满压力、挫折、焦虑,很漫长,日复一日,周复一周,月复一月,甚至年复一年。
第二,每个循环都有时限,时限的长短取决于个人所处的学术环境,学术环境取决于个人已经取得的学术成绩。成就越高,环境越宽松,循环时限越长。开始一个循环时,自己会预设一个时限。但是,学者的天性是过分自信,所以,这个时限设得太短,几乎无例外。结果,“死线”迫近的速度出奇地快。“大限”将至,一筹莫展,失望、自疑、近乎绝望。
第三,近乎绝望,尚未绝望,拒绝绝望,准备绝望,在这样极端复杂的心态下,“死马当活马医”。继续努力,只求给自己一个交代;准备放弃,但希望给自己一个明白。在这种场景下,努力与放松熔为一体。在书房或实验室努力用功,不再仅仅是实现研究目标的手段;散步、消遣、度假,不再仅仅是休整再战的手段。自觉的努力与自觉的放松都升华为认识自己、理解自己、悦纳自己的生活方式。
灵感不期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