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社科博士当军师
文摘
2024-06-23 07:51
中国香港
这门选修课熔方法论研讨与一对一谈话于一炉,为有志于从事社会科学研究的博士生出谋划策。课程分三阶段。首先,师生共同努力辨识不同研究领域的前沿课题。随后,师生共同思考与前沿课题相关的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的认识论基础与最新分析技术。最终,师生共同分析学术发表的考验过程,学生互为匿名评审。学生在第一周起草一个研究设计,然后根据课上得到的反馈每周修改出一个新版本。任课教师就下列五个议题为每个学生提供第三方(博士生有专职导师)辅助参考意见:(1)选题的重要性和可行性;(2)构建有理论依据的可实证检验的假设;(3)设计收集资料的策略;(4)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与工具;(5)建构逻辑自洽一贯的论点。 1. 攻读博士学位是学生到学者的蜕变。本科生学会如何吸收与综合现有知识,硕士生探索现有知识的边界,博士生从事独创的知识生产。读博的意义在于成为自己的导师。2. 学者的身份全靠研究成果。知识生产与其他生产不同。每个学者都是独特的品牌。学者的学术地位既取决于原创力,也取决于课题的重要性。选择课题时,必须回答一个问题:“谁在乎它?”可以用三个标尺衡量课题的重要性:(1)自己的兴趣与关怀;(2)学科发展的挑战与机会;(3)现实世界的需求与未来世界的呼唤。 3. 除非想成为方法论专家,应该满足于当研究方法的专家用户。天文学家用哈勃和韦伯太空望远镜观察宇宙,但不懂如何设计和制造望远镜。同理,社会科学家用统计分析和机器学习深化思考与提升想象,但不必成为统计学家和计算机专家。打碎方法论专家制造的偶像,破除方法论迷信,正确使用最先进的研究方法,就有望在社会科学研究中有所突破。4. 研究前沿在哪里?每个学科都有很多前沿,每个前沿都像一个竞技场,学者争先恐后地寻求突破。研究生必须向导师请教,必须参加国际学术会议,了解领先学者的研究动向。一纸列举领先学者及其代表作的清单,堪比探宝者的路线图。挖掘“经典论文”中可质疑的隐含假设,是建构文献“空白”的捷径。5. 突破的机会发生在现象学还原中。实事求是在于“回到事实本身”(胡塞尔)。对社会科学研究者来说,现象学还原就是搁置这样的概念,它们在一个语境的现象分析中形成,但不能充分描述另一个语境中同一个现象家族的其他成员。比较研究的起点是现象学还原,学者必须抗拒表层可比性的诱惑,切忌把语词等值与概念等值混为一谈。6. 定性研究的要点是解释学对话。社会科学研究的起点是尝试通过解释学对话理解他人。解释学是倾听的艺术。解释学对话是我们通过不断调整、修理甚至重造认知眼镜看清对方立场的过程。研究者通过与研究对象实现视域融合理解他们。新手做人类学实地调研时常犯的错误是假定访谈对象懂得自己学科的概念和理论,不是恭请他们分享人生经验,而是奢望他们给自己的研究问题提供答案或材料。7. 定性或解释研究在人工智能时代将重获方法论优势。人工智能扩大了社会科学数据的外延,是数据挖掘的利器。但是,人工智能迄今为止不能无中生有。人的头脑可以从内在经验、外界直观、内省和投射中创造新观念。8. 定量研究的目的是在复杂现象中分辨隐含的模式和相关性。统计工具有助于分辨隐含模式和相关性。统计方法贯彻概率思维,研究者追求真理,同时知道真理是永远移动的靶子。不是数学家,也可以成为量化方法的专家用户,关键是培养创新思维,不必担心怎样计算。9. 机器能学习,但不能思考。人脑创造,电脑学习。机器学习能帮研究者想得更快更深。人脑用专域知识和直觉驾驭计算机的强大算力。例如,K均值聚类是分类的强大工具。但是,研究者必须根据专域知识和理论决定类别的最优数量。10. 思考就是写作。社会科学家通过写作进行思考。想通了再写是金色陷阱。写作就是修改,必须改到厌恶自己作品的地步。写作与修改总是一片狼藉,人类的创造总是拖泥带水。11. 为了写作而阅读。必须抑制贪读文献的冲动。在写自己的创见前,读完全部文献,既不必要,也不可能。要完全掌握一个文献,唯一方法是超越它,超越就是贡献有价值的新见解。12. 不发表就出局。为研究成果寻找目标刊物就是寻找一个市场空位。对可能匿名评审论文的学者,公正积极地评价他们的贡献,从而凸显自己的创见,是门艺术。如果研究发现有革命性,必须安于在非顶刊发表。学术期刊排名越高,评审越趋于墨守成规,主编越趋于保守求稳,生怕刊物在自己手上排名下滑。有所创造,必须给作品找到能顶住人类遗忘的永久地址,但不必计较地址在哪个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