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对社会科学研究的影响

文摘   教育   2024-04-14 07:20   中国香港  
宋义平:今天直播的话题是AI时代怎样做社会科学研究。我相信,不管用没用过AI大模型,可能都对这个话题感兴趣,因为我们已经身处AI时代了。以ChatGPT为代表的AI大模型在2022年年底推出,从去年到今年有越来越多的大模型出现。您关注怎样把AI大模型应用在社会科学研究上,期待您的分享。

李连江:ChatGPT的出现让我想到2016年人工智能打败李世石九段,后来又打败柯洁。做社会科学研究的学者和有志于从事社会科学研究的博士生,不妨注意三个变化。

第一,数据概念变了。以前,数据基本上指数字,比如政府的统计数据、调查问卷的数据。那时,计算机识数,但不认字。人工智能出现后,计算机不仅识数,也认字,文字已经变成一种数据,大家可以对文字材料做量化分析了。人工智能认很多国家的文字。几年前,内容分析软件可以处理英文文本,但处理不了中文文本。现在,中文文本照样处理得很好。再进一步,人工智能不光认字,还识图。在网上收集很多画面,人工智能可以帮你识别,告诉你图面讲的是什么事。人工智能很快就会有下面两个进展。一是听音频,把各种各样的音频变成可识别的数据。另一个是看视频,把各种各样的视频变成可识别的数据。可以想象,如果人工智能把视频变成数据,就可以不间断地看中央电视台的新闻频道,判断中国在发生什么事情,推测未来会发生什么事情。这是我们做社会科学研究的人要想到的一个前景。

第二,除了数据概念的变化,分析方法概念也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出现了很大的变化。以前,我们做统计分析,统计软件会执行我们给它的指令。现在人工智能写指令。你给ChatGPT一个提示,它能把程序编出来。编程、写代码,这是很厉害的功能。

第三,数据的变化和方法的变化意味着分析结果的变化。以前,计算机把我们提供的数字数据记下来,变成数据库,然后挖掘数据,把肉眼看不出的隐含形态和关联挖出来。现在,人工智能可以把多种数据排列、组合、转化。把随机因素引进去,人工智能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这就离创新不远了。

以学问谋生,数据、方法、结果的变化意味着下面三个变化。

第一,做原创性研究变得更难了。人工智能出现前,只需要在一个文献圈证明自己有所创新。比如,可以在英文学术圈说你的观点是新的。人工智能出现后,它可以发现,你这个观点在英文世界是新的,但在德语世界、法语世界已经有了,不是创新。

第二,研究和发表的竞争会变得更激烈,因为很多研究方法门槛降低了。比如,我以前不用Python,现在ChatGPT能编程,我只要准确告诉它我要做什么就行,那我就用Python分析数据。

第三,算个好消息,有了人工智能,写比较水的文章,比较平庸的文章,变容易了。不过,还是要小心。前段时间有个研究团队闹了笑话,让ChatGPT写导言,写完后没把痕迹抹掉,结果人家一看就知道是ChatGPT的作品。

总而言之,我们要辩证地看人工智能。充分利用它,但不要依赖它。年轻朋友尤其要小心,不要拿它做游戏。ChatGPT很容易变成游戏。你有问,它就有答,让你上瘾。它会助长惰性,很多东西,你没认真想就去问,它有问必答,但告诉你的未必可靠。

(洪颍整理)

【点击“阅读原文”可以看到直播的回放链接】

在学术界谋生存
学术安身 智慧立命 文字养心 音乐怡情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