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我是麋鹿。
之前在《认知觉醒》中,看到周岭说,他曾经花了一年时间每天用两个小时把李笑来《财富自由之路》全文用电脑敲出来学习了一遍。
我就在想,这本书到底有什么魔力?
于是,我也把这本神奇的书找来读,看到一个有意思的点,李笑来说:速成绝无可能,但快速入门绝对可行,而且有必要。
它道出了互联网时代学习的真相,掌握了它,你就能学会任何想学的东西,说不定由此改变一生的轨迹。
今天麋鹿就结合本书内容和所思所想分享感悟:
1.设计「最少必要知识」,尽快开始
李笑来说,“当需要获得某项技能的时候,一定要想办法在最短的时间里弄清楚都有哪些「最少必要知识」”。
比如他写过一本《人人都能用英语》,总结掌握一门外语的最少必要知识包括:
认识字母
认识音标
会查词典
懂基本语法
会查语法书
会用Google搜索引擎
如果掌握了这些知识(一般在初中就已经掌握),就已经“入门”了。
是不是很简单?
所以,当我们很想快速入门学习一项技能、一种方法时,就去找到并设计「最少必要知识」。
给自己的待学清单做“减法”,而不是看到觉得有用的东西就收藏,增加学习负担。
记得我写我考公的经历时,总结自己的错误之一就是执着于足够且完美的计划。
复习之前会花费大量时间,去搜经验贴,去做一些攻略,甚至做一份细致到每天每科目的复习计划。
每一科目我都希望找到最好的老师,然后去看别人的推荐,看多了就特别纠结,到底是听这个人的课?还是听那个人的课?
害怕自己错过精华,希望博采众长,我就把所有的科目对应做好学习计划:名师+名课。
结果一个人的课都没有听完,或者是考试前才听完基础课,就忐忑地上考场了。
写作也是,很多人入局公众号写作前,迟迟不开始第一篇文章的写作,而是沉浸各种公众号课程的学习中。
学的越多,反而越不敢开始。
怀疑自己是不是还有东西没学会?是不是还应该找大师学学?
但其实,公众号写作你只要掌握基本的理论:账号基础设置、找到定位对标、排版发文,就可以直接上手写了。
学习越简单,就越容易开始,因为我们所做的努力只有一个目的:快速入门,而这才是连接“想到”到“做到”鸿沟的桥梁。
-
2.坚定执行,接受初学的笨拙
掌握最少必要知识后,你要做的就是执行。
李笑来说,判断一个人的执行力强大与否,就看他在做得不够好的时候是否能持续去做。
开始应用一项新技能时,总会有磕磕绊绊的时候,甚至会有很多觉得学的东西没什么用的时候,这个时候不要放弃,因为这是把理论转化为实操的必经之路。
千万不要一上来觉得自己学习了,就能做得好。
很多时候,我们要接受开始的笨拙,自己的摸索虽然慢,但是实操一遍胜过学无数次,观察哪里可以改进,哪些是学了但只有去做才能发现的东西,然后反复练习。
不要觉得自己“学了等于白学”依然什么都不会,一失败就怀疑自我,得出“也许是我不适合干这事儿吧”“我果然做不到”“别人会不会觉得我太笨了”等等死亡结论。
生活中有很多因自我怀疑而失败的例子:
学开车撞了一次花坛再也不敢上路了,以后每次看别人开车心里想的是“果然自己不适合开车”。
付出了自我感动的努力但是没有取得想要的结果,心里想的是“果然自己不是学习的料”。
想要走出舒适区,却因为出师不利,又缩回了自己的安全空间。
失败,怀疑自我,害怕努力,努力之后充满怀疑,失败,再次怀疑……
经常性陷入自我怀疑,我们可能会错过很多重要时刻。
往小了说是内耗,往大了说是恶性循环,它蚕食我们的勇气、自信、自尊,自我评价感低,习得性无助,变得不敢开始、不敢尝试。
就像《山月记》那句经典名言:我深怕自己本非美玉,故而不敢加以刻苦琢磨,却又半信自己是块美玉,故又不肯庸庸碌碌,与瓦砾为伍。
所以,只管去做,不怀疑,不纠结,不内耗,当沉浸其中产生“心流”体验,问题和进度条一定不会卡在你这里。
-
3.专注改进,加快“白痴速率”
上面我们强调了执行的重要性,行动之后,就要专注改进了。
“白痴速率”是我听到的一个很有意思的概念工具,它的真正意思是来自于瑞.达里奥,桥水基金的创始人,畅销书《原则》的作者。
原文是说“如果你没发现一年前的自己是个白痴,那么意味着你这一年并没有获得成长!”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感受:
看到几年前自己写过的文字,觉得像狗屎。
同样一件事,现在做起来比以往熟练又高效。
当众出糗再也不会“想钻进地缝”,而是觉得过不了多久大家都会忘记。
……
这些现在回看认为白痴的行为和感受,都是我们能力、情绪、认知变强的表现,而我们想要成长要做的就是去加快“白痴速率”。
怎么加快呢?专注改进。
把不会的东西整会,把会了的东西整优整快。
就是说,我们要通过“事上练”持续优化迭代自己。
第一,促进“边际效应聚合”。
《掌控习惯》里对它的解释就是:在你所做的每一件事上寻求哪怕是极微小的进步。
书中开篇提到一个案例,2003年英国自行车运动协会因想要改变落后现状聘请了新的绩效教练。
碌碌无为的车队摇身一变成为冠军车队,布雷斯福德教练做对了什么呢?
因为他带领团队把有关骑自行车的整个环节都分解开来,然后把每个分解出来的部分改进1%。
我们要想全面成长,就要不断去实现边际效益聚合,改进每一个可以提高的点。
第二,形成自己的做事sop。
重复做的事形成固定流程,不是刻板,而是高效。难事新事形成应对流程,不会毫无章法,而是主动推进。负面情绪沟通不畅形成转念流程,下次与人交流,减少摩擦,互惠互利。
比如写文章,如果每一篇都要想结构、想排版、想素材搭配,一定会大大折损我们写作的热情。
最好的就是有自己的写作sop,利用零碎时间搭框架、找素材,固定时间填内容,最后复制以前的排版格式一键发布。
再比如沟通,上一次因为什么而吵架下次不改进还会情景重现,最好的就是有自己的情绪应对sop,遇到矛盾的时候做什么?确实吵起来做什么?吵架过后做什么?
别不信,我身边真的有人把人际沟通形成了自己的应对sop,这样下来她可以平和地与对方交流,遇到矛盾也不会一点就炸,而是能记得真正要解决的问题在哪?
当我们做到这两点,不断专注做事,而不是专注外界的评价、反馈,我们就能跨过快速入门,不断行动发展,甚至达到成功的里程碑。
-
写在最后,
进入一个新环境、开始一项新任务、学习一个新技能,我们都需要快速入门,一件事都是遵循先入门再精通的过程,希望今天的分享对你有启发哦。
祝:掌握学习之道。
感恩阅读,我们下篇文章见!
你的每个点赞在看,会变成能量流动起来哦
一起加油吧,成为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