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10年,我又做了这件事:2025年考研回忆录

职场   2024-12-24 23:57   湖北  
你来啦,戳蓝字关注【麋鹿】,一起向上生长

Hi,我是麋鹿。

真的好久不见,亲爱的朋友们,我回来了(公众号恢复更新)。

周日我和万千考研人一样,结束了最后一门考试,心情无比轻松。

倒不是因为我考得很好,在职一枚+8月后持续忙碌,时间精力的极度稀缺,考试周还连着三天从早到晚加班到凌晨后,我其实能预想到结果。

但但但但我终于完成了2024年度计划里的最后一件大事,撒花庆祝。

今天就用一篇文章纪念一下这次宿命感满满的考研心路历程吧。


1.十年过去,我为什么重新走上考研之路?

第一次考研是在大四那年,准考证上清楚写着201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

第二次,就是上周末,我带着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准考证走进考场。

尽管复习地四面漏风,但我依然坚定地坚持到最后一刻,考场上的1天半,9个小时,我一刻没有辜负。

对今年的我来说,如此足矣。

不管是“今年可能是难度最大的一年”还是“在职考研性价比不高”的论断,在我听来,都如风飘过。

可能有人会问,你为什么这么折腾?

是呀,我为什么不放过自己?在忙碌的工作之余,在陪娃之外,还要自讨苦吃,去背砖头一样的专业课。

如果说我目前的人生有什么具体的遗憾,考研算是其中之一。

十八岁那年没有实现的梦想,会在若干年后的无数个瞬间提醒你,鼓励你,去圆未竞之梦。

毕业近十年,走进大学校园还是会让我热泪盈眶,我渴望校园生活,渴望在当下的工作生活之外,能有一个崭新的身份去重新感受知识和人的连接。

十年前我因为几分之差没有踏进心仪的学校,考虑到二战的成本以及经济心理压力,直接就业了。

工作后考研的种子也是种在心底,只不过一直没想好,应该考全日制还是在职研究生。

近几年想好了在职考研,但是因为去完成一些人生大事,真正到实施想法的时候,一晃十年过去了。

考研结束那天,我去看了个电影《误判》,里面有一句台词一下子就击中了我。

这句话就是:任何东西都不能暗淡你内心的火光。

我想考研就是我心里的小小火光,如同工作后的其他考试考证一样,它是我对抗庸常岁月的武器,是我对自己有期待,是我想看到更大的世界和更多的可能性。

-

2.在职考研,是一场相对投入和绝对获得的持久战。

有一段关于考研的话,我被感动了很久。

考研就像在黑屋子里洗衣服,你不知道洗干净了没有,只能一遍一遍去洗。等到上了考场的那一刻,灯亮了,你发现有的人忘记加洗衣粉,有的人用的是洗衣机。

但只要你认真地洗过了每一个地方,那件衣服一定可以光亮如新的,而你以后每次穿这件衣服时都会想起这段岁月。”

我从七月后决定在职考研,到选学校,做计划,经过了几次变更,真正敲定是在9月报名后。

最后选择了华师的非全347,因为华中师范大学咨询方向可以加入中国心理学会一心理咨询师注册系统 (Cps),可以以后往这个方向努力开始第二职业。

而且它书目要求相对而言较少,只有七本书,总体分为四大类:普心、人格、社心、发心,对在职人真的非常有性价比,不像别的学校有实统测(计算题),对数学基础薄弱的人也很友好。

上课时间比较友好,可以是周末和集中节假日,寻思着跟娃一起开学也挺好的。

然后就,

一边纠结时间太短,一边摸索着备考。

一边担心自己考不上,一边希望自己不留遗憾。

下半年工作节奏如过山车,8月忙碌一整个月,只字未看。9月临时临急的工作加多,每10天、20天就要整一波资料熬一两个大夜,只能在不那么忙碌的晚上学上一两个小时,零碎时间看看政治英语。

最后一个月甚至一周忙年底的工作,一边昏天暗地,一边积压的学习任务如山,每一天都在想:背不完了。

但是又告诉自己,记一个算一个,总得去试下水,才能知道能不能游上岸。

在职考研就是一场相对投入和绝对获得的持久战,我们可能不能付出全职备考的心力,花费在它上面的时间精力非常有限,只有真的用心努力,才能获得成绩。

也因为一旦投入了,你就一定能获得,比成绩更重要的提升和成长。

-

3.考研后的反思和感恩

经此一役,我也算有些经验了,明年再去考的话肯定大不一样,我也存够了去读书的学费。

首先是感恩,最感谢我的队友,无论我做什么都全力支持,最后一个月尽量为我争取晚上的时间,带娃睡觉。

感恩我的家人,从来不扫兴,尽量为我创造条件,才让我有想做什么就去做什么的勇气。

感恩我的成长搭子和粉丝朋友们,没有因为我单方面的断更而离去,虽然我知道人来人往是常态,但你们的驻足让我看到了久违的真诚。

感恩我的同事领导和朋友,虽然工作忙碌,但是人与人之间的互相理解和配合,让我感觉有时候难,但没那么难。

最后还是要反思一下,尽管这次考研能坚持到最后这个要夸夸自己,但还是要客观总结做的不好的地方:

1.没有尽早复习,上半年没那么忙,但是没利用起来,空余时间应该早作准备。

2.没有做好复习规划,考什么,怎么备考,只有一个大概了解,没有具体到每个月每一周每一天,也没有对自己的复习能力做出正确评估。

3.执行力不强,空想过,焦虑过,总是担心时间不够,导致计划到后期就像滚雪球一样,根本完不成。

4.零零散散买了很多资源,但是没有梳理整合,而是被过多的信息影响,课程堆积。

距离2025考研结束已经两天,趁着考研学习的热乎劲,我想把这次非常难忘的一次备考经历记录下来。

它不是终点,只是自我实现的一段路,在这条路上,我还会尝试更多。

与其说我是在考试的路上,不如说我是在努力保持学习的状态。

未来可期可盼,生活有滋有味,如此甚好。


往期推荐

2024年最不能错过的一本书,1个行为模型助你重启人生(强烈推荐)

在美国影响力仅次于《圣经》,这本奇书值得读100遍!

看完马斯克的读书方法,醍醐灌顶!!!

樊登的读书方法,太实用了!!!

感恩阅读,我们下篇文章见!


你的每个点赞在看,会变成能量流动起来哦


一起加油吧,成为更好的自己~

END



麋鹿迷书
阅读成长|个人提升|研究各种变好的方法:名人演讲、读书、学习等📚🚩2025,纯粹、热情、努力、超越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