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第3周复盘:一周读完了3本书,感觉真不错

职场   2025-01-23 23:33   湖北  
你来啦,戳蓝字关注【麋鹿】,一起向上生长

Hi,我是麋鹿。

忙碌的我又来更新周复盘了,上周开始我像一个陀螺一样,转个不停,所有的学习几乎都停滞,只有阅读。

忙空的时候、等开会的时候就掏出手机静静的看书,我发现越是忙的时候累的时候想要放松,读书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刷视频让人有种“假性放松”的感觉,离开手机反而更兴奋大脑也更累。

那一起简单看看第3周复盘吧。

一、本周完成情况

(表格模板来自@发发执笔)

二、本周经验收获

1.用阅读填满时间,一周也能读完3本书。

熟悉我的朋友可能知道,如果发现我没更新公众号,我就一定在处于生存时间,工作太忙了。

但上周这么忙,我居然看完了三本书,好像打破了我有史以来的一周读书记录,很神奇。

看完的3本书分别是《刀锋》《自愈》《三十几,来得及》。

回想了一下,我能读完3本书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借书倒逼我一定要读完再还。我在湖北省图书馆借了5本书,还书期限是18日,在这之前,只要有时间,我就会拿起书看一会,想要尽可能看完再还书,而不是“只借不读”。

突然想到有句话叫“书非借不能读”,真的有点理解了,因为书是借来的,就有了阅读的优先级,那必须得抓紧时间读书了。

第二,无事可做的时间里尽量看书。上面提到我很忙,你一定很奇怪我为什么会有“无事可做的时间”吧?其实这样的时刻还挺多的,我上周就遇到了,开大会前准备一切就绪,就等着开会。

于是就有了等待的时间,偌大的会场其他单位的同事忙忙碌碌,我就只能等着属于我们那个工作专题的时间,索性我就打开手机微信阅读,静静坐着看书,寻思着反正有事领导会call我的。

看着就好像进入了书籍的世界,外界的一切嘈杂都听不见,只有我随着书中主人公的命运起起伏伏,那时候看的是《刀锋》,一本一直想要读却也没有读完的佳作。(关于这本书,我后面会专门写一篇书评跟大家分享。)

第三,选择易读的书籍。因为时间不固定又比较零碎,所以我不会去“啃硬骨头”,看一些晦涩难懂的书籍。这个时候就选择一些文学类、故事类或者不需要很多背景知识的工具书。

总之,数量不是目的,而是在忙碌的时间里修炼读书的能力,自造读书的氛围,才是我的本意,很高兴我突破了自己。

-

2.深度工作,频繁记录,身累心不累。

上周我们开启了年终的工作,原先说年前可能不开展,结果计划赶不上变化,既然要开始,那就必须抓紧年前有限的时间高效推进。

开大会、写讲话、搞方案、搞材料,我和领导分身乏术,恨不得一个人长出三头六臂,可以在沟通协调、静心写作、上传下达、校对审核之间游刃有余。

还好我们都是“只管去做”类型的人,不内耗,立刻行动,在高度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下,所有的工作任务都在高速推进。

说来奇怪,我其实是一个特别容易焦虑纠结的人,下半年我的工作也是临时临急的多,通常是第二天开会提前一天准备,经常开会半小时前才最终确定材料并且印发出来。

这让我想到了在《深度工作》中看到的一段话:

深度工作(Deep Work):

在无干扰的状态下专注进行职业活动,使个人的认知能力达到极限。这种努力能够创造新价值,提升技能,而且难以复制。

可能我们在工作中都把自己调频到深度工作的状态,才能在高强度的工作任务下,尽量以结果为目的地去推进工作,然后我有一个小经验就是:

别人的反馈一定要记录下来,能够2秒钟做的事不要等到过后再去做,因为一定会忘记。

稻盛和夫说过“工作就是提升心志、磨炼人格的‘修行’。

这好像是我第一次反思工作给我带来的成长,比起技能的增长,我更希望能形成处事不惊的从容,应对复杂任务不同要求的智慧。

三、本周遗憾不足

1.输出不足,尤其是公众号写作又断更了。

不过这段时间是我的“生存时间”,忙过去就好了,不用苛责自己,但还是想能保持基本的输出,因为感觉如果长时间不写点什么,就会逐渐丧失表达欲。

2.没有好好关照自己的身体,间歇性熬夜。

因为加班回来又想做点自己喜欢的做的事,看会书写写东西,时间就过去了,后面还是要调整作息,尽量保持早睡的习惯。

以上就是上一周简单的回顾,那么我们第四周复盘见了。


往期推荐

一定要大量看书:清晰思考的12条黄金法则

在美国影响力仅次于《圣经》,这本奇书值得读100遍!

看完马斯克的读书方法,醍醐灌顶!!!

樊登的读书方法,太实用了!!!

感恩阅读,我们下篇文章见!


你的每个点赞在看,会变成能量流动起来哦


一起加油吧,成为更好的自己~

END



麋鹿迷书
阅读成长|个人提升|研究各种变好的方法:名人演讲、读书、学习等📚🚩2025,纯粹、热情、努力、超越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