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觉醒》:读了很多书、报了很多课,天天打卡、日日坚持,努力到感动自己,却总是感到学无所获?

职场   2024-06-14 06:30   湖北  
你来啦,戳蓝字关注【麋鹿】,一起向上生长

Hi,我是麋鹿。

昨天朋友问我:“你一天看一本书吗?怎么每天写的东西都不一样?”

我笑笑说:“不是,我是同时看2到3本书,看到有启发的点就写作,所以看起来每天不重样。”

这就是我的读书写作真实状态了。

比如这周我同时在看的就有《认知觉醒》《我的外婆,从不内耗》《阅读、游历和爱情》。

零碎时间和早晚的阅读时间交叉着来读书,既不会囫囵吞枣,也不会担心写作灵感枯竭,多好。

今天麋鹿,想跟大家分享的点来自《认知觉醒》,为什么明明每天努力打卡记录,就是感觉不到成长呢?

周岭在书中指出原因,从成长权重对比来看,改变量﹥行动量﹥思考量﹥学习量,而很多人越学越焦虑,是因为只关注了表层的学习量。

(图源|大陈wendy手绘)

1.理解了人的天性,就不会焦虑。

人类天性急于求成,又趋易避难。

我们总想一下子登上高峰,总想一口吃成胖子。

但却只愿意做容易、能立竿见影的事情,在舒适区打转。

比如,很多自媒体大v说写作初学者经常会问的问题是“怎么才能像你写出这么好的文章?”

对方说“坚持写,先从日更100天开始”,就吓退了很多人。

结果如何呢?

主动反本能的人开始大量练习输出,慢慢出成效,而那些寄希望于“写作秘诀”的人依然在问这个问题。

我之前有很长一段时间就是如此,写一篇躺十天,自以为写出一篇好文章,就想立刻收到正反馈,看到阅读量低迷又开始内耗。

看到别的小伙伴文章阅读量高了,粉丝量涨了,自己内心第一感觉不是我要加油,而是自怨自艾:她好厉害,我怎么做不到呢?

当我看了这本书,理解了人的天性,我悟了,不再焦虑了。

人的天性使然,没必要苛责自己,质疑自己不行。相反,说自己不行,才是最大的谎言。

我们要做的是,认识规律,顺应规律,利用规律,利用科学方法主动做反天性反本能的事。

-

2.怎样正确而有效的学习呢?

再来看,成长权重对比图:

成长权重对比揭示了“学习、思考、行动和改变”在成长过程中的关系。

对学习而言,学习之后的思考、思考之后的行动、行动之后的改变更重要。

如果不盯住深层次的改变量,那么在表层投入再多的学习量也会事倍功半。

一针见血。

年初我看了很多书,一周三四本那种,每天都有一种“我学习了输入了”的满足感,“看了xx页书、看了x本书”的总结字眼让我飘了。

但是很快我发现问题了,我沉迷于这种低维度快乐了,竟然开始害怕写作输出。

一想到要想选题大纲,苦哈哈码字,还不一定有正反馈,我退缩了。

但是又不想停止成长,于是我陷入了学习焦虑。

输出的速度远远跟不上输入的速度,害怕开新书,我怕我看完了就要写作,但我看过的书还没开始动笔呢!

更可怕的是,我觉得我有很多有启发的点但是扎堆没写,甚至想写的时候容易卡文了。

幸好,我掌握了有效而正确学习的方法,把我拉出了焦虑、浮躁的怪圈。总结有三点:

第一,读书不求多,哪怕掌握一两个点能促使改变就足够。

按照读书的两种目的:功利性阅读和非功利性阅读,前者来看,读书是为了解决问题,那你一定能在书中找到答案,就不用纠结是否读完是否够多,经典好书值得反复阅读。

后者来看,非功利性阅读最大的魅力在于,你通过文字体验不同人生,或美好或苦难,凝结一种信念一种力量,让你穿越黑暗和迷茫。

第二,写作不求全,一次讲清楚一个知识点或问题就有价值。

以前我就是容易写得太满,太全,让人看不到重点,自己累,读者看的也累。

现在我就明白了,写文章不是为了自己喷涌的表达欲,而是要收着点,以利他之心输出对读者有价值的文字。

第三,成长不求快,找到内在驱动力保持长期主义就有结果。

这里就是成长的真相了,大家都知道“复利曲线”,成长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积累到一定量,量变变质变,就会爆发式成长。

我常常问我家占先森,我为什么要自讨苦吃天天熬夜写文啊?

他说:这就是你的热爱。

是啊,读书成长就是我的内在驱动力,哪怕暂时没结果,我也能在坚持中找到成长力量。

-

3.得耐心者,得天下

一切成长的刚需,是耐心。”

在快节奏的时代里,我们更需要保持耐心。

那怎么保持耐心呢?

周岭在书中总结了“四大要点”:

第一,面对天性,放下心理包袱,坦然接纳自己。培养耐心要从接受自己缺乏耐心这一事实开始。

第二,面对诱惑,学会延迟满足,变对抗为沟通。跟大脑说“该有的享受不会少,在完成了xx后就享受”。

第三,面对困难,主动改变视角,赋予行动意义。人是“意义驱动”的高级动物,找到了人生的意义,很多人才会找到向上生长的方法。

最后,请本能脑和情绪脑出动来解决困难。想办法让本能脑和情绪脑感受到高级快乐,就能行动上瘾。

-

写在最后,

当我们掌握成长的规律,搞清楚事物的底层逻辑,就能主动改变认知视角,找到行动的意义,期待的一切美好都会因你而来。

:学有所获,日日有精进的快乐!


往期推荐

2024年最不能错过的一本书,1个行为模型助你重启人生(强烈推荐)

在美国影响力仅次于《圣经》,这本奇书值得读100遍!

看完马斯克的读书方法,醍醐灌顶!!!

樊登的读书方法,太实用了!!!

感恩阅读,我们下篇文章见!


你的每个点赞在看,会变成能量流动起来哦


一起加油吧,成为更好的自己~

END



麋鹿迷书
阅读成长|个人提升|研究各种变好的方法:名人演讲、读书、学习等📚🚩2025,纯粹、热情、努力、超越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