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我是麋鹿。
这几天是一年一度高考的日子,首先祝各位学弟学妹们心想事成,考试顺利,成功上岸自己心仪的大学。
在大多数人看来,仿佛高考结束了,人生就尘埃落定了,再不去想跟学习有关的事,其实非常理解,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是这么过来的。
然而人生的差距往往就从三个月后开始拉开。
高考之前大家有同一个目标,过同一座桥。但高考后,没人再逼你学习,没人规定你必须做什么,这才是人生真正的开始,自我意义的初生。
千万不要过度补偿心理,从长期高度紧绷的状态一下子抽离,娱乐无度,完全颠覆以往的学习生活规律。
因为短暂的快乐掩盖不了内心的迷茫,目标感的丧失可能会让你滑向人生虚无主义。
不如就在有节制地放松中,读一读麋鹿精心整理的8本书,提升认知和心力,找到属于自己的路。
1.《十八岁出门远行》
“一定要出去闯闯,跟世界较量较量。”
被看作“最懂年轻人的喜剧作家”余华,在这本书中写的是每个年轻人的理想、困惑、幻灭与成长。
书中“我”走出家门、面对世界遭遇各种挫折,最后“我”还是觉得自己找到了旅店——驾驶舱。
一个人横冲直撞想去看世界,有可能被现实打得鼻青脸肿,但他还可以觉得自己很幸福,甚至可以缝缝补补好自己,再重新出发。
高考结束上大学,是少年的你,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离家”。
就像书中说道“我在路上遇到不少人,可他们都不知道前面是何处,前面是否有旅店。他们都这样告诉我:“你走过去看吧。”
没人知道未来是什么样,只有你自己走过去看。
勇敢地出门远行吧,是彩虹还是乌云,看了才知道。
-
2.《人生》
“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只有几步。”
这是路遥先生的成名作《人生》扉页上的话,可谓振聋发聩。
这本书讲了一个叫高加林的年轻人,为虚荣抛弃生活的原则,来回穿梭在城市与农村,理想与现实之间,最后丢失了最重要的东西,一无所有。
大学四年看起来漫长,但其实回过头看只是人生的一瞬间。
而我们每个人在这里学习生活修炼的境遇,会直接影响未来几年甚至几十年的选择。
衣服的第一粒扣子不能扣错,人生的第一步自己走的路也不要走错。
唯有脚踏实地的奋斗,用努力和汗水浇灌希望之花,才能用自知和行动去缔造美好的理想之果。
-
3.《认知觉醒》
作家路遥说过:每个人都有一个觉醒期,但觉醒的早晚决定个人的命运。
每个人都想改变,但改变怎么发生,我们普通人却很难系统学习。
这本书就给我们带来了改变发生的原动力,它是一本帮助普通人认知觉醒的书,一本科学指导你实践和改变的书。
为什么玩手机看视频让人上瘾?
为什么好习惯难养成,坏习惯容易习得?
为什么立了很多计划却总是完不成?
为什么你明明很努力,却没有大改变?
……
这本书从7大底层概念,20个成长关键词,带你打通认知成长底层逻辑,看清自己,看清世界,提升自己的学习力,思考力,行动力,真正全方位觉醒。
相信我,看完你会,醍醐灌顶!
-
4.《精准努力》
如果我20岁左右就看到这本书,我一定比现在更好。
这是我第一次看刘媛媛的这本书最真实的感觉。
一个出生农村,但却通过科学努力、读书学习,一路逆袭,跃迁成为一名成功的90后CEO。
这是刘媛媛写给所有年轻人的逆袭指南。
她从目标、策略、执行、心态、社交、学习六大方面,带你拆解成长的路径。
读了这本书,你就相当于同时掌握了目标管理、时间自律、行动有力、高效复盘、有效沟通等高热度问题的解法。
我对“成功的六步法则”“人生错题集”印象最深,非常感慨,她真的是一个把学习这样的隐形概念,都能拆解讲述得明明白白的人。
正如她所说,学习就是加速度,人生更多可能。
这个时代,正在拼命奖励会学习的人,不是吗?
-
5.《相信》
这是一本我几乎震撼着看完的书,看完眼泪如开了闸的洪水。
看了一遍电子书,又迫不及待买了纸质书回来。
这是原京东副总裁,渐冻症患者蔡磊先生的作品,它完整讲述了蔡磊从发病之初的怀疑,到面对现实后,全面进攻渐冻症,包括治病经历、前半生回顾、对人生对亲情对生死的透彻感悟。
一个“电梯都不愿意等”的拼命三郎,却患上他人眼中只能等死的绝症。
从一个月开出全中国第一张电子发票的传奇经历,到拖着病体与时间赛跑,凭借一己之力把渐冻症的研究向前推进了十年。
他明明可以选择用前半生积累的财富,被最好的医疗条件悉心照料,安然度日。
可他却选择站出来,为千千万万渐冻症患者去博生的希望。
当我看到前段时间记者采访,他口齿不清但坚定的话语“如果给我十年,秒杀它”。
我真的爆哭。
模糊记得他好像说过“我们等不到奇迹了,但总有人会等到,只希望在死之前救下1/10的人”
蔡磊先生甚至宣誓“打光最后一颗子弹”,将遗体捐献给科研。
每个时代都有这样的英雄,我们需要相信相信的力量。
-
6.《遇见未知的自己》
未读书之前就被那句“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打动。
这是我看过的第一本身心灵的书,以都市白领若菱与智者老人的系列对话展开,若菱也从最开始的满腔愤懑到最后由衷地快乐。
人生在世,孜孜以求的其实就是爱、和平、喜悦。
只不过被外界和社会单一的评价体系所影响,被欲望、焦虑裹挟,变成了自己都不确定的外在形式。
进入大学,甚至以后进入职场,进入人生的新阶段,都不要忘记寻找自己,只有做自己,爱自己,才能真正享受生命本身的快乐。
如果你能量不足时,强烈建议你去阅读这本书。回归美好的本质,反而能趋近美好。
-
7.《被讨厌的勇气》
你害怕被人讨厌吗?我曾经很害怕,特别是年少求学的时候。
别人的一个异样眼神都会让我纠结,对方是不是讨厌我。
直到我看了这本书才知道,要想获得真正的自由需要有被讨厌的勇气。
这本书主要围绕哲人和年轻人的辩论展开,逐步厘清“不幸是谁的错”“一切烦恼是人际关系吗”“如何活在当下”等困住人们的心理难题。
它教我们摈弃原因论拥抱目的论,一事发生不要去沉湎发生原因,而要从解决问题的目的出发。
它教我们学会“课题分离”,做好自己的课题,放下别人的课题,才能获得真正自由。这点在与不同的人相处中也非常实用。
它告诉我们“存在就有价值”,“人生的意义,由我们自己决定”。
我们要对自己负责任,才能不活在别人的眼里,真正获得幸福和自由的感受。
-
8.《活出生命的意义》
压轴的这本书,我选择了维克多·弗兰克尔的这本《活出生命的意义》。
了解作者的经历,你就会知道他有多么了不起,就会明白这本书的意义。
在奥斯维辛集中营他的父母、妻子、哥哥全部死去,他是集中营炼狱一般生活的幸存者。
在这样极端痛苦无助的环境下,他不仅没有死,反而顿悟了“意义疗法”,完成了超越自我,帮助万千集中营难民重获新生。
推荐这本书最大的理由,不是说要正在看文的你把苦难当财富。
而是我想让你们知道,任何时候你都有选择的权利,哪怕是在极端环境和痛苦中。
摘抄《活出生命的意义》这本书我最喜欢的一句话:
“The last freedom of human being, is the freedom to choose.”
即便在集中营,弗兰克尔也选择有尊严有希望地活着。
你可以选择麻木,选择随波逐流,选择放弃,最后被命运打败。
你也可以选择自己赋予意义,为了意义而努力生活,活出自己。
你的每一个选择,都对你的人生至关重要,而庆幸的是你永远能选择自己的人生。
-
写在最后,
这8本书是我精心挑选且都看过的好书,它们虽然没有出现在我的二十几岁,但对我的成长起了非常大的作用,也是我认为非常值得年轻人一看的经典好书。
希望年轻的你,恰逢其时,遇到读到让你成长的好书,让自己变得更优秀吖。
祝:从好书中找到成长的心法!
感恩阅读,我们下篇文章见!
你的每个点赞在看,会变成能量流动起来哦
一起加油吧,成为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