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爸给我公众号打赏了10元”

职场   2024-06-24 23:39   湖北  

你来啦,戳蓝字关注【麋鹿】,一起向上生长

Hi,我是麋鹿。

跟大家说一个有意思的事。

前几天公众号后台提醒,有人给我打赏10元,点进去看居然是我爸,老父亲第一次摸索着互联网的操作给我打赏,内心感慨又感动。

在我写公众号以来,最开始的被动收入就是来自队友和家人。

好像现在能比较坦然地讨论“写作被家人看见是种什么样的感受”这个话题了,这放在以前压根不好意思开口。

最近在看《写出我心》,书中说道:写作便是如此,它并不会冻结我们,反而解放了我们。

那麋鹿今天就和大家随便聊聊天。

(图源|wps会员图片)

1.做自己喜欢的事,不要害怕开始。

与很多初学写作者一样,最开始我也是羞于公开表达。

但其实我的爱好一直没变过,高中和同学编校报,大学毕业后混迹当当云阅读、简书、豆瓣等平台写书影音和生活感悟。

参加各种线上主题比赛,有几次在当当获奖,告诉我爸妈,我爸逢人吹嘘“我女儿写作可厉害了,经常在叮叮网得奖。”

我都不知道这个神奇的“叮叮网”为何物。

再然后2022年开了个人公众号,不敢分享,不敢让别人知道,直到有一天鼓起勇气分享到朋友圈,收获了我的原始读者,几乎都是身边朋友。

从那以后的输出,总感觉有种念书时被当众读作文的羞耻感。

对自己有期许,渴望收获正反馈,更害怕写的不好,贻笑大方。

就像《写出我心》里说“我有写出世上最烂的垃圾的自由。

你必须给自己空间,没有目的,痛快地写。

所以,很多写作大咖给小白们的写作建议就是:去写,先写出几十万字垃圾出来。

我们会因为不好意思发出第一篇文章,而错失了写作的机会。

同样的,很多人会因为准备不足、完美主义、焦虑情结不敢开始做喜欢的事。

娜塔莉在书中说道:

“写作时,把一切都放开,设法用简单的文字起个简单的头,表达内心深处的想法。”

就这么简单,不要在乎怎么开始,你只要开始了,所有不确定、犹疑、焦虑都会随风而逝。

就像打电筒过地下通道,虽然光小小的一簇,但随着你不断前进,它就能照亮你一段又一段路,一直带你走到灯火辉煌处。

-

2.阅读让我开放心灵,徜徉理想的平行世界。

《人民日报》说:读书,可以经历一千种人生。不读书,有且只有一种人生。

读书是让我们获得最广泛人生体验的方式,平凡世界中,我们普通人很少去经历大起大落、幡然醒悟、多彩人生,但我们能通过阅读,借助书中人物去体验和感知人生的多样性。

体验多了,才不会被一种价值观一种生活方式绑架,才不会被无知牵引、被世俗定义、被想象的困难打倒。

就像最近读完的自传故事《相信》和上海译文出版的纪实文学《世界上为什么会有图书馆》。

前者讲述了蔡磊先生攻克渐冻症的经历,它让我了解到有比绝症更令人绝望的病痛,也有比生命更值得坚信的相信。

后者乍一看以为是在说图书馆对人的诸多裨益,但其实它讲述了一个“穿越”进体制内建了一座图书馆的高校教授挂职故事,里面有官场的博弈、规则的冲击,更有一砖一瓦垒书香的动人心魄。

这两本就是半年来我看的最有力量的和最有意思的书,他们的经历我们或许不会有,但我们可以跟随他人的视角进入不同的世界体验和感知。

人生就是体验的总和,阅读会让我们的心灵更加包容开放,如水自然、自由、自如。

这样的话,无论写作、交流、表达都能以水为姿,流淌出来不同的形态。

-

3.写作就是用笔记录生命的细节,活在当下。

《写出我心》中说:“我们生活过,我们的片刻都是重要的。作家的责任便在于此:去传播缔造历史的细节,去在意欧瓦托纳那家咖啡馆的橘红色雅座。”

写作就是把生活中的一切表达出来,记录涓涓流过我们身体的思绪。

你可能会问我该写些什么呢?

记住一条,你自己就是天然的写作素材库。

你的所见,凡是出现在眼前的,比如街上的景、天上的云、身边的人等等。

你的所闻,听过的故事、播客、书籍,哪一个点打动你就去书写。

你的所思,从“我记得”“我喜欢”写起,或选择一样让你感受强烈的事物发散思考。

你的行动,今天做了什么印象很深,

任何一切,找到与“我”产生联结的方式,就可以写。

我把书中写作的要点总结如下:

去写吧,从闯入我们心中的意念写起,用笔记录生命的细节,不停笔,一心投入。

把经验从意识筛选出来,持续利用原始素材,一切积累都是堆肥。

保持内心的稳定性,不过度在乎外界的声音,持续写。

列标题库,每次一想到什么,就加进题目表上。下一回当你坐下来准备写作时,便可从表上随便抓个题目开始写。

该写作时便写作,别让自己和内疚、控诉及暴力的威胁战斗。

不要把自己当成编辑挑剔自己,拒绝完美主义。

试着活在当下,无所畏惧,当下的状态自会提供主题。凡是在你眼前的,不论是什么,都是一个好的开始。

别担心自己的才华或能力不足:持之以恒地练习,才华便会有所增长。

不要太在意外界反馈,我们并不是诗,别人要怎么反应都行。

了解写作的艰难和枯燥,从内心的声音变成笔下的文字,需要抽丝剥茧,直面灵魂。

可能写作的过程并不愉悦,但是当你看到作品,就一切都值得了。

最后,用很喜欢的一段话结尾:

我相信在生活的表层之下,或者在生活的正中央,一定存在某样真实的事物,但自己的心灵却往往让我要么昏昏欲睡,要么心有旁骛;然而我所拥有的,也就只是自己的心灵和生命,因此我开始把它们写出来。

祝我们都能写出我心!


往期推荐

2024年最不能错过的一本书,1个行为模型助你重启人生(强烈推荐)

在美国影响力仅次于《圣经》,这本奇书值得读100遍!

看完马斯克的读书方法,醍醐灌顶!!!

樊登的读书方法,太实用了!!!

感恩阅读,我们下篇文章见!


你的每个点赞在看,会变成能量流动起来哦


一起加油吧,成为更好的自己~

END



麋鹿迷书
阅读成长|个人提升|研究各种变好的方法:名人演讲、读书、学习等📚🚩2025,纯粹、热情、努力、超越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