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富禄苗族乡地处黔桂两省(区)四县九乡镇交界处,榕江河自贵州流入境内,同饮一江水的苗、瑶、侗、壮、汉等群众互帮互助、亲如一家。
“闽粤湘黔桂一家,汉壮苗瑶侗五族”,这是富禄苗族乡葛亮屯天后宫闽粤会馆的一副对联,生动地描绘了富禄苗族乡多民族聚居的生活。
2024年10月10日,三江侗族自治县举行庆祝富禄苗族乡成立40周年系列活动。
2024年4月11日,全国春季“村晚”示范展示点三江侗族自治县富禄苗族乡举办第140届“三月三”民族传统花炮节,当地群众以花炮巡游、非遗展演、抢花炮等丰富节目,激情欢庆广西三月三,吸引数万名中外游客前往观赏体验。
富禄苗族乡是“三月三”民族传统花炮节的重要发源地。富禄苗族乡“三月三”民族传统花炮节始于清代乾隆年间,盛于清代光绪年间,迄今已有200多年历史。
三江富禄的三月三花炮节闻名中外,但当地的人们都知道富禄有三个花炮节:农历二月初二的富禄八百街花炮节、农历二月廿三的葛亮花炮节、农历三月初三的富禄花炮节。
2024年5月1日,三江侗族自治县富禄苗族乡富禄村葛亮屯举办第154届民族传统花炮节,来自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贵州省等地的42支队伍激情竞技,吸引上万游客前往参与。
经过2个多小时的激烈竞抢,来自贵州省从江县庆云乡镇今同村夺得第一炮和第三炮,三江侗族自治县洋溪乡红岩村高贵屯夺得第二炮。
“抢花炮”具有激烈的对抗性,参与者不分地区、民族,不论人数,均可组队报名参加。
赛场上,参赛队员可以使用抱、挤、拉、推、护、钻、传、拦等比赛动作,但不能踢、踩、打、拳击,直到抢到铁圈的队员跳进象征胜利的白圈内,并经裁判认定后即为获胜。这项比赛被称为东方橄榄球,是靠团队精神、集体智慧,采取声东击西、团结协作的办法取胜。
富禄乡结合优秀传统民族体育文化,积极举办花炮节、“村晚”“村BA”等文体活动,切实增强桂黔接边地区民族团结进步,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全力推动苗乡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
富禄苗族乡先后被评为“全国群众性体育先进单位”“广西民族体育特色之乡”“自治区民族团结示范单位”,富禄“三月三”花炮节已成为传承发扬优秀民族文化、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重要平台和金字招牌。
富禄苗族乡抢花炮活动包含闽粤客家文化、侗族文化、苗族文化等不同民族属性的文化形态,海洋文化、内河文化、山地文化等不同地域属性的文化形态,图腾认同、敬祖认同、生殖认同、鬼神认同等不同民间信仰属性的文化形态,这些不同文化形态与内容之间的互相理解、协调、包容、让步,促使不同时间、不同地域发生的文化现象凝结、积累、整合在同一种文化结构之中。
抢花炮传承人张永忠回忆,当时苗族、侗族人居住在富禄半山区,客家人前来经商时语言不通,交流困难。客家人便将抢花炮活动引入此地,作为一种超越语言和文化差异的方式,将不同族群的民众紧密地交织在一起,增进了彼此的感情,加深了相互的了解,同时促进了商贸活动的繁荣。
2023年2月1日,农历正月十一,是富禄苗族乡培进村一年一度的“坡会”节,身着民族服饰的同胞们齐聚一堂,笙歌奏响,多耶起舞。
苗族坡会是苗族同胞一年中访亲探友的重要节日,也是苗族青年男女谈情说爱的重要平台,更是苗族村寨加强交流、增进团结、促进和谐的民族盛会。
同乐苗族乡,位处广西省三江侗族自治县西北部,紧邻贵州,全乡19个行政村4.8万人,是以苗族、侗族、瑶族为主的民族乡。
同乐乡大力发展油茶、茶叶、归东野生葡萄等特色优势产业,因地制宜发展再生稻、畜牧养殖、侗绣等特色产业,大美乡村如诗如画,万亩茶园绿满山川,千亩葡萄硕果累累,庭院经济方兴未艾,全乡茶叶种植面积达2.52万亩,油茶种植面积5.98万亩,优质稻种植面积1.5万亩。
2024年8月20日,三江侗族自治县同乐苗族乡归东村举办野生葡萄开采节暨第一届“葡萄杯”篮球邀请赛,村民们激情弹唱悠扬悦耳的侗族琵琶歌,喜迎八方来客,倾情以赛引客、以赛促旅、以赛兴业,力促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喜迎同乐苗族乡成立40周年。
同乐苗族乡积极传承坡会、敬牛节等民族节庆文化,各族人民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10月11日,三江侗族自治县举行庆祝同乐苗族乡成立40周年系列活动。
为纪念建乡40周年,同乐苗族乡举办了盛大的刺绣技艺比赛,旨在展现传统刺绣手工艺的独特魅力和民族团结的精神面貌。
比赛于2024年9月20日在同乐五菱广场隆重举行,来自全乡侗、苗、瑶、汉等民族的绣娘们齐聚一堂,共同竞技,传承和发扬民族刺绣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
赛场上,选手们用针线勾勒出一幅幅精美绝伦的作品,无论是色彩斑斓的花鸟鱼虫,还是栩栩如生的人物故事,都体现了传统刺绣艺术的细腻与深邃。
张培香、吴月秋、滚棉花等3名绣娘荣获一等奖,韦荣梅、陈花兰等6名绣娘荣获二等奖,陆吉、粟艳珍等10名绣娘荣获三等奖。
绣品图案精美、色彩艳丽,被广泛用于香包、背包、服饰、背带、抱枕、布鞋等,现已成为侗乡妇女居家就业创业的“指尖”产业。
侗族刺绣,2009年被列入第二批广西壮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为更好地保护和传承侗族刺绣,2010年,三江县在同乐苗族乡同乐村平溪屯建立了侗族刺绣传承基地,将刺绣引进课堂,以师带徒,通过开展系列展示活动,推动侗族刺绣的传承发展。
广西非遗项目侗绣代表性传承人杨甜是同乐乡三江侗绣博物馆馆长,博物馆为侗绣文化提供一个集中展示与传播的重要平台,为了将侗绣宣传好、传承好。
在三江侗族自治县同乐乡侗绣博物馆的四层木楼中的五个展厅中各类展品琳琅满目,一楼展厅展示侗绣传统工艺制作工具,二楼展厅集中展示侗族工艺品,有侗族嫁衣、侗族芦笙衣、侗族背带盖、背包、花鞋、儿童花帽、十二生肖绣片、头巾、项链、手链、耳环、苗族背带盖等。
三江清花绣坊是国家级非遗扶贫就业工坊,走进三江清花绣坊被色泽艳丽的侗族服饰和精美精致的侗绣饰品所吸引。绣坊创办人韦清花同是广西非遗项目侗绣代表性传承人,这些都是她和绣娘们亲手缝制的,包括侗族的传统服饰、腰带、头饰,还有装饰有刺绣的团扇、茶杯垫、抱枕等。
三江侗绣传承人韦清花与其女儿覃桂珍为提升传统手工艺产品质量积极组织当地绣娘培训,为中国扶贫项目作出贡献的同时也扩大了传统手工艺产品的销售渠道。
2024年11月30日,侗年将至,三江侗族自治县同乐苗族乡高旁村到八江镇八斗村八斗小屯开展“月也”活动,两地群众以民俗游行、芦笙踩堂、芦笙比响、百家宴、文艺表演等丰富活动激情互动,着力增进村际友谊,尽展侗乡多彩风情。
三江深入实施“旅游+”发展模式,倾力打造集民族风情、山水风光、节庆文化等为一体的旅游发展新格局,通过举办良口油茶文化旅游节、梅林“二月二”侗族大歌节、富禄“三月三”民族传统花炮节等特色节庆活动,以节促旅、以节招商、以节兴业、以节惠民,有力加快推进榕江片区旅游发展,全力推动侗乡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4年12月1日,农历十一月初一,是三江侗族自治县传统节日侗年节。三江侗族自治县举行2024年侗学研究会欢乐侗年活动,侗乡群众以民俗表演、多耶、百家宴、篝火晚会等丰富节目,尽展侗乡多彩风情,欢庆侗年节到来。
三江是广西唯一的侗族自治县,拥有丰富多彩的节庆文化,被誉为“百节之乡”。正月“集体月也”、二月侗族大歌节、三月三花炮节、四月八敬牛节、五月龙舟节、六月新米节、八月十五芦笙节、九月九禾把节、十月红薯节、十二月侗年节……每个月份都有独特的节日庆典。
侗家三宝(酸鱼、酸肉、酸鸭)、酸菜、酸汤鱼等特色美食,味道独特,让人回味无穷。侗族“百家宴”,以其独特的聚餐方式和浓厚的民族风情,成为游客难以忘怀的美食体验。
三江县拥有21个国家传统村落、230座风雨桥和200多座鼓楼,其中程阳永济桥是世界四大历史名桥之一,以其独特的建筑技艺和历史价值,赢得了郭沫若先生的高度评价。丹洲古城,是一座拥有400多年历史的水上古城,以其明清古韵和宁静祥和的氛围,成为游客远离尘嚣的理想之地。
少数民族自治县(126-31)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
少数民族自治县(126-69)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