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市颖桥回族镇(襄城县唯一的少数民族乡镇)

旅行   2025-01-14 08:18   陕西  

颍桥回族镇位于襄城县城北16公里处,毗邻311国道,颍河绕镇而过,风景宜人,交通便利。




颍桥回族镇是襄城最小的乡镇,也是襄城县唯一的少数民族乡镇,回族人口占三成,民族的交融带来美食文化的繁荣,颍水香茶、马书志异香烧鸡、陈记烩面、“穆兴斋”糕点……富有特色的美食,随着南来北往的文人、客商,声名远扬。



这里还是一方红色热土,中共颍桥区委旧址坐落于此,带给后人源源不断的精神力量。据《中国烟草通史》记载,颍桥是中国烤烟三大发祥地之一。




颍桥回族古镇是远近闻名的一座历史文化名镇,是郑庄公掘地见母的发生地、孝道文化的起源地,曾是古代燕赵通往荆襄黔川的必经之地,一度商业繁荣,商铺林立,车水马龙,人声鼎沸,素有“小上海”之称。




境内古迹遍布,有郑庄公囚母之地莲花寨、颍滨书院、千年颍河古石桥、颍考叔墓祠等古迹。颖桥历史文化底蕴丰富,有颍考叔“廉文化”、掘地见母“孝文化”、颍水香茶“茶文化”等历史文化。




2024年,在河南省公布的第一批河南省地名文化遗产千年古镇名单中,襄城县颍桥回族镇入选河南省地名文化遗产千年古镇。




颍河流经襄城县颍桥回族镇北,与一条名叫小泥河的普通小河交汇。小泥河这一河段有五眼泉水汇入,从上游往下游依次是白龙潭的一股泉水、莲花寨泉眼、擂鼓台泉眼、阴司沟泉眼和响水台泉眼。小泥河水汇集五股泉水后注入颍河,“七股泉香水”之名由此而来。




烧煮“颍水香茶”,只有用颍河与小泥河交汇处至颍河下游老石桥(长几十米)的水,才能烧煮出特别的韵味,取用其他河段的水则不行。“颍水香茶”由河水煮沸,泌香甘洌,绵爽延润。据唐代陆羽编著的《茶经》记载,“颍水香茶”为中国四大河水名茶之一。




2024年9月12日上午,襄城县颍桥回族镇第四届“谷子丰收节”在建设街广场举办,丰收节现场热闹非凡,文艺活动轮番上演。小米醋、颍邑小米等一批本土特色农产品参展,吸引周边游客体验品尝。




襄城县颍桥回族镇建设街村是历史故事“掘地见母”的发源地,村内敬老爱老的“孝”文化远近闻名,蔚然成风,发扬光大“孝”文化,点亮这张文化名片。





颍桥回族镇以烟叶、谷子产业为依托,深化三产融合,在观光旅游为主的休闲农业上做文章,积极谋划集种植、旅游、体验为一体的谷子小镇,谋划建造农耕文化体验馆,打造农耕文化体验为一体的农业田园综合体,实现农旅双链发展。




襄城县历史文化悠久,被确认为中国地名文化遗产“千年古县”,黄帝文化、伏牛山文化、孝道文化、烟草文化底蕴深厚。




2024年4月2日上午,以“菜花为媒,广交四海宾朋”为主题的中国·襄城第七届首山油菜花旅游文化节隆重开幕。




活动期间还将举行首山半程马拉松赛、首山越野赛车等体育赛事以及油菜花电音节、传统舞龙舞狮等精彩的文体演出,给游客带来全方位的文化、体育、旅游盛宴。




活动期间还规划了特色农产品、非遗展示、摄影作品、特色美食等多个展示区,内容丰富、亮点纷呈,让八方宾客观花海、游首山、看赛事、赏民俗,体验多重旅游乐趣,持续擦亮“千年古县”文化旅游名片。




襄城县形成了“三山、两水、一寺、一庙、一古城”(紫云山、首山、令武山,汝河、颍河,乾明寺,五岳庙,襄城古城)旅游格局,连续成功举办了六届首山油菜花旅游文化节、百宁岗三月三庙会、首山樱桃沟采摘节、西瓜采摘节等农旅体验活动,襄城旅游名片逐步形成,影响力不断扩大,有力推动了全县文化旅游产业的长足发展。




在舞阳、叶县、襄城三地边界处有一岗,名百宁岗,岗上有座五岳庙。




三月初三,五岳庙会集宗教信仰、旅游观光、休闲娱乐、购物餐饮为一体的传统民间庙会。五岳庙位于襄城县丁营乡X021县道旁的百宁岗上。



三月初三,五岳庙会是传统民俗的集中映像,它以“一道化三教”、“三教合一”为立庙宗旨,涵盖了儒、释、道三教内容,三教互补,各得其所,大道并行不悖。也许正因为此,百宁岗五岳庙被誉为“中州神仙皇京城”。




五岳庙,又称全神庙,主要是因为五岳庙敬奉所有天神、地神、海神、日月全神,一道化三教、三教合一的宗旨不仅吸引了众多香客,还成了帝王将相、才子雅士屡留墨宝之地。庙内现在还留存有王羲之、黄庭坚、郑板桥等人手书的石刻,也增加了五岳庙的文化厚度。





首山位于许昌市襄城县湛北乡北姚村,海拔329.7米,占地面积800公顷,山虽小,却是传说当年黄帝采铜之处,“黄帝采首山铜,铸鼎荆山下”。山脚下的乾明寺门口仍保存着明嘉靖年间的大型砖雕"黄帝采铜图"影壁。



乾明寺在首山的西北方,我国的寺庙大多是坐北朝南,而乾明寺却是坐南朝北的布局,因寺建在山阴,俗称"背影寺"。传统文化以八卦对八方,西北方属乾,故名“乾明寺”。




襄城县明清古街曾是“南通荆襄、北达京洛”的千年古驿道,是宛洛古道的重要驿站,自古就是商贾会聚之地。




它是古襄城的中轴线,南起南城门,北达北寨门,包含南大街、北大街和北关街,全长五里多,因此老襄城人常称其为“五里长街”。许昌市襄城县明清古街入选省级旅游休闲街区。





旅游休闲街区是展示城市文化与形象的重要窗口、打造城市公共生活与休闲空间的有效举措、带动城市扩内需与促消费的重要引擎、拉动城市就业与改善民生的重要着力点。




现存的襄城城墙及瓮城,长2297米,高6.8米,基部厚9米,上部宽6米。它是目前河南省保存最完整的县级古城墙,2013年5月,经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24年7月21日晚,“夏日狂欢,舌尖盛宴”襄城首届音乐美食节在明清古街北广场拉开帷幕。




活动现场设置的烧烤、糕点、饮品、熟食、农特产品等展销点,吸引了不少市民参与品尝,三五亲朋、知己好友、情侣恋人,伴随着台上激情的舞蹈和歌声,在光影中频频举杯,畅饮美酒,尽享美食。




2024年9月15日,河南·王洛猪蹄产业文化美食节暨襄城县“四季村晚”秋季示范展示活动在襄城县王洛镇成功举办。



期间举办文艺汇演、农特展销、趣味游戏、中医问诊、美食文创等活动,不仅能够体验到美食盛宴,更能体验到文化的交流与碰撞。




王洛猪蹄产业蓬勃发展,王洛镇经营猪蹄门店在234国道两旁绵延一公里多,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美食一条街。2021年成立了“王洛猪蹄协会”,2022年王洛猪蹄协会成功获批“许昌市非物质文化市级传承群体”,不仅规范了行业生产经营,还推动了行业的标准化、规模化发展。




大火卤制,文火慢熬,猪蹄从下锅到出锅,需要20个小时,出锅后晾凉,可以堂食,三两个食客到店,点两个猪蹄,加一个猪尾巴,切一个洋葱,就着蒜瓣,再喝上一碗杂面条,美美哒。





临走,再打包七八个真空包装的猪蹄,带回家,让亲朋好友都尝尝,成了慕名探访的游客必备套餐。





禹州市山货回族乡

松潘县十里回族乡(阿坝州唯一的少数民族乡)

曲靖市新街回族乡(会泽县唯一的少数民族乡)




话下民族风情
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中创造和延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不同的民族文化,绚丽的民族风情,和谐的交融在一起,构成了中华民族的靓丽风景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