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仁满族自治县普乐堡镇(朝鲜族)

旅行   2025-01-30 08:18   陕西  

普乐堡镇位于辽宁省本溪市桓仁满族自治县西南部,素有“版画之乡”、“塞北小桂林”、“辽东香菇第一镇”的美誉。




普乐堡镇下设普乐堡、老漫子、夹道子、大青沟、瓦房、梨树、龙泉7个行政村。




普乐堡镇依托优良的生态环境、丰富的自然资源、深厚的文化底蕴、坚实的产业基础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目前已建成大雅河漂流、龙溪谷景区、清泉山、花脖山户外运动基地和松花石文创产品基地等。




桓仁县拥有国家级非遗—盘炕技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传统木版年画,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中共南满省委机关遗址,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版画、满族饮食,采摘园、垂钓园等乡村旅游点13处、汽车露营地1处、松花石展销中心16个、专业合作社5个,乡村旅游经营户发展到238家。




东北人喜爱热热乎乎的火炕,就像农耕民族上三代离不开土地一样。我们的祖祖辈辈在火炕上出生,在火炕上成长。




火炕承载着一代代人的记忆及对乡土的眷恋,是东北人们在情感和生活中不能割舍的部分,也是令无数人魂牵梦绕的一抹乡愁。




盘炕是东北民众赖以生存的生活技能,是民众生活经验的表达。盘炕技艺是北方人民长期与寒冷的冬季相抗争的发明创造。




据《大金国志》记载,东北民族“环屋为土床,炽火其下,寝食起居其上,谓之‘炕’。以取其暖。”




东北火炕有多种,有吊炕、平炕、地炕、圆炕、方炕、长炕,还有一面炕、对面炕、万字炕等,构成了东北独特的居住习俗。



2021年5月24日,辽宁省本溪市申报的盘炕技艺(桓仁盘炕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炕可谓是家中最出彩的地方,因为它维系着每个东北农村的家庭关系,不仅是睡觉的场所,吃饭、待客、娱乐等也多在火炕上进行。那句“老婆孩子热炕头”的老话,是东北人的向往。




桓仁版画作品大多取材于民间风俗、地域文化、山水风光、历史传说等题材,以特有的绘画符号来表现辽东大地的农耕、民风、民俗等生活场面,通过生动的画面,呈现着生命对生活的无限热爱和不懈追求。近些年版画创作与时俱进,贴近现实题材的精品力作不断呈现,正沿着正本、清源、包容、拓展的思路向前迈进。




普乐堡镇文化底蕴深厚,具有发展传统木版年画的优秀基因。陈东明、吴桂林、孙立夫等版画带头人,积极组织本镇农民学习版画创作理论和业务技能,如今,镇里从事版画创作的已达几百人,桂林工坊、立夫工艺品、东明工艺品已成为省内外版画、木雕创作的知名企业,东明工艺品公司还被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评为“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普乐堡镇集原创、展示、交流为一体的桓仁版画文化产业链正在形成,版画产业也在以辽宁东明工艺品有限公司等企业的发展带动下走向更加广阔的空间。




辽宁省本溪市桓仁满族自治县普乐堡镇瓦房村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陈东明成为桓仁版画带头人,陈东明熟练掌握了版画制作流程以及刻板时的推、挑、晕、颤、刮等技法,并在艺术创作中将中国传统山水画技法和木版年画结合,通过黑与白、点与线的疏密变化表现出水墨味道。




老漫子村依托自然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产业,通过招商引资开发建设大雅河漂流景区和龙溪谷景区,鼓励引导村民发展民宿、休闲农业等旅游服务业,实现休闲旅游业态类型多样化和休闲旅游经营项目多元化。





老漫子村里共建成休闲民宿和农家乐 16 家,采摘园、垂钓园等乡村旅游点3处,乡村旅游经营户发展到18家,旅游带动村民增收效果显著。




老漫子村已发展成为集“生态旅游、休闲度假、文化旅游”为一体的复合型旅游强村,成为全县第一批旅游专业村的典范,先后被评为“辽宁省旅游专业村”、“辽宁省生态村”、“辽宁省乡村旅游示范村”,2020 年被评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2023年更是被评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普乐堡镇新建中共南满省委机关旧址教育基地,布展中共南满史实陈列教育场馆,完善遗址道路等基础设施,加快推进红色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同时,将红色文化教育资源予以充分释放。




瓦房村积极开拓集休闲观光、红色旅游、教育研学等为一体的文旅路线,着力打造乡村文旅振兴产业,带动当地百姓兴办饭店、民宿,销售土特产品。





桓仁县地处辽东边陲的长白山余脉,境内森林覆盖率居辽宁省首位,山涧泉水甘纯,江河沿岸土质肥沃,空气清新,昼夜温差大,为水稻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天然生态环境。




桓仁大米是辽宁省本溪市桓仁满族自治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桓仁大米原名京租米,以其毛长、粒黄,又名“黄毛子”,口感好而闻名遐迩。起源于桓仁满族自治县,在桓仁满族自治县二户来镇光复村、三道河村、朱家堡村一带种植、栽培,因在清朝同治年间专供皇宫膳用而被御赐得名,已有一百年的栽培历史,是东北水稻种植最早的品种之一。




2006年,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桓仁大米”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2014年,桓仁大米成功申报了国家地理标识保护产品,2015年,辽宁桓仁京租稻栽培系统入选农业部第三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桓仁县获评全国小产区大米试验示范县;“桓仁大米”产区被评为中国优质稻米产区;“桓仁大米”成功入选辽宁省首批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和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





桓仁县有优质稻米种植基地10万亩,年产水稻5万吨,年产优质大米3万吨。全县有优质稻米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60余家、家庭农场50余家,有“京租”“官地”“兴桓”等40余个稻米重点品牌。大米精加工转化率提升15%,总产值达1.72亿元。





拐磨子朝鲜族镇是辽宁本溪市桓仁满族自治县下属的乡镇,北接通化、东望朝鲜,西通桓仁、南临丹东,处在崇山峻岭之中,一条小路穿越小镇。




辽宁省本溪市桓仁满族自治县拐磨子朝鲜族镇,2002年更名拐磨子镇,2006年与业主沟乡合并为古城镇。




古城镇岔路子村建设了智慧养蜂基地,古城子村搭建起了草莓大棚,洼泥甸子村建立了稻米加工厂,拐磨子村开发了林下参基地,业主沟村则办起了养鸡场。





洼泥甸子村位于辽宁省桓仁满族自治县古城镇镇东南部。1875年,一位金姓朝鲜移民在桓仁县的洼泥甸子村试种水稻成功,洼泥甸子村成为“东北水稻第一村”,东北水田开发从桓仁洼泥甸子起步,桓仁成为本溪最大的水稻种植区。



洼泥甸子村境内土壤肥沃、水源纯净,常年种植优质水稻2200多亩,亩产稻米1200斤。2020年,村里成立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并投资安装一整套稻米精深加工设备。




自2021年正式运行以来,公司一方面帮助本村及周边乡镇村民代加工优质稻米,另一方面将收购的“稻花香”和“小粒香”稻米进行精深加工和分类包装,初步形成产销一条龙体系,逐渐做精做强本村优质稻米产业,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有效促进了乡村产业振兴。



2024年10月1日,“非遗续根脉,盛宴迎国庆”非遗文化大集在县民族广场举行。




表演现场,舞者手持圆鼓轻盈地旋转,象帽飞旋的长缨划出美丽弧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乞粒舞一亮相,就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的眼球,极具地方特色的萨满舞、秧歌、碟舞等给人们带来了一场视觉和听觉的盛宴,表达了国泰民安、民族团结的喜悦,诉说着对祖国的深情厚谊。




2023年9月28日,“全面振兴新突破  石榴花开映本溪”暨桓仁满族自治县第一届朝鲜族民俗节活动在县朝鲜族学校成功举办。




文艺演出在朝鲜族农乐舞中拉开帷幕,朝鲜族动听的歌曲《桔梗谣》、独具民族特色的舞蹈《千年之约》、讴歌民族团结的诗朗诵《石榴紧抱共齐家》等丰富多样的文艺节目赢得了阵阵掌声和赞叹,充分展示了桓仁朝鲜族群众热情奔放、团结奋进的时代风貌。



2024年4月24日农历三月十六,桓仁堂集团山参文化节在山参谷基地隆重举行。




桓仁山参实现年销售额50余亿元,桓仁山参保护面积已达到65万亩,分布于全县12个乡镇及8个国营林场和1个国有农场。基地规模居全国首位,其中15年以上的桓仁山参保护面积2万亩。




从事山参产业农户达到2.8万户,占全县5.5万农户的50.9%。从事山参产业人口9.7万人,占全县农业人口的44.7%,农民从事山参产业的收入占年收入的80%以上。




辽宁省山参产品占全国市场份额的70%以上,其中桓仁山参产品占全国市场份额近一半,山参产量、产值位于全国前列,桓仁县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山参之乡”。





桓仁山参产业已形成种植、加工、科研、检测、销售、品牌、文化“七位一体”的产业集群,正成为中国山参产业发展的引领者。



桓仁县五里甸子镇老黑山村,国家级少数民族(满族)特色村寨。拥有建州女真时期居住址等历史遗址遗迹,传承了满乡独具一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村庄一面靠山、三面环水,一幅山水佳景,一处壮美奇景,一方世外桃源。



老黑山村地处两省三县交界处,当地气候条件优渥,三面环水,非常适宜平欧大榛子的生长,当地种植的榛果果仁硕大、饱满,且营养价值丰富。



全村发展平欧大榛子4000多亩,综合经济实力位居全县农村前列。先后荣获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荣誉称号全国文明村镇、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国家大榛子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全国林下经济示范基地、辽宁省文明家园示范村等荣誉称号。




本溪市桓仁县向阳乡和平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美景之一的枫林谷集红叶观光、避暑度假、休闲养生、山地运动为一体,是森林生态旅游度假景区;美景之二的虎谷峡拥有“著名十景”,是健康养生的绝佳旅游地。




向阳乡和平村位于桓仁满族自治县县城南面,距县城20公里,依山傍水,环境优美,辖区内有枫林谷森林公园(国家4A级景区)、虎谷峡景区(国家4A级景区)、漫谷度假小镇(国家3A级景区)、枫林·谷里房车露营公园、回龙湖景区、如意岛景区、龙祥岛度假酒店。




和平村成立旅游专业合作社,依托枫林谷、漫谷小镇、房车小镇以及虎谷峡等风景区,大力发展集“吃住行”于一体的休闲旅游观光农业,让村民家家都有自己的致富产业,户户都有自己的增收项目。




和平村先后建起了三条主要公路,对村民房屋外立面、边沟、大墙、大门、厕所等进行统一改造,将村子打造成具有满族特色的村寨。修建乡村风情文化广场2座,村级文化活动室1座。先后被评为国家住建部第四批“美丽宜居村庄”、农业农村部“2019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文化和旅游部第二批“全国旅游重点村”。



雅河朝鲜族乡(桓仁县唯一的少数民族乡)


少数民族自治县(126-53)辽宁省本溪市桓仁满族自治县






话下民族风情
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中创造和延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不同的民族文化,绚丽的民族风情,和谐的交融在一起,构成了中华民族的靓丽风景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