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州县东山瑶族乡、蕉江瑶族乡

旅行   2025-02-04 08:18   陕西  

东山瑶族乡位于全州县东部湘桂边境地带的都庞岭上,东北与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的大庆坪乡、双牌县的何家洞镇交界,东南与湖南道县的桥头乡接壤,南与灌阳县的文市镇相依,西与本县的白宝乡毗邻,是湘桂两省五县交界之地。




2021年9月27日,金秋飘香时节,全州县东山瑶族乡街道面貌焕然一新,彩旗飘飘,锣鼓阵阵,处处洋溢着喜庆祥和的气氛。瑶汉各族群众兴高采烈,载歌载舞喜迎瑶乡70周年庆典。




东山瑶族乡成立于1951年9月27日,是广西最早成立的少数民族乡,乡政府驻地清水村。全乡辖16个村委、183个自然村,总人口约3.6万,其中瑶族人口占86%,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瑶族人口分布最密集的民族乡之一。



东山瑶族文化陈列馆以“瑶乡历史、瑶乡风情、瑶医瑶药、生产生活、红色瑶乡”等五个单元展示东山瑶乡文化的发展历程,折射东山瑶乡的沧桑巨变。





东山瑶是指居住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全州县东山瑶族乡的瑶族支系。




东山瑶族妇女大多擅长刺绣长围裙,围裙上形似“蜘蛛网”、枫树叶及箭头的图案两边对称,好像两只搭好箭、拉满弦的弓箭。




女性服装以黑为基调,以青蓝和白色面料包边,辅以瑶锦、刺绣装饰。




东山瑶族服饰头巾留有两只“狗耳朵”及腰带后留的尾巴,真实地证实了瑶族民间传说的神犬盘瓠王文化。




东山瑶族服饰五彩斑斓、绚丽多姿,身着东山瑶服的东山瑶妹显得古朴雍容,婀娜多姿。




东山在乡文化站举办传统民族服饰、生活用品、生产工具民俗文化展览,对集镇风貌和清水、上塘、雷公岩、坪香四大国家级和自治区级古村落进行修缮改造和保护,对雷公寨、清水关、牛角界、平安寨四大革命抗战遗址和文庄烈士墓进行了修缮和保护,利用每年举办的“三月三”山歌节和盘王节,对瑶乡进行推介和宣传,提升瑶乡形象。





2024年4月10日,东山瑶族乡举行“潮起三月三,奋进新东山”三月三欢庆活动,活动内容丰富、形式缤纷多彩,“潮”力十足。





东山乡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依托民族传统节日,举办“三月三”“盘王节”“小村春晚”等系列活动,传承古老的优秀瑶族文化,演绎瑶族民俗风情,彰显中华民族浓厚的文化底蕴,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振奋民族精神,打造民族品牌,获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乡镇,为谱写新时代幸福和美丽瑶乡发展新篇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24年11月16日,东山瑶族乡举行庆祝瑶族盘王节活动。




举行了盘王祭祀活动,众人为盘王点上明灯,恭敬地宣读祭文,并鞠躬祭拜,共同祈愿来年风调雨顺,诸事顺遂。




活动现场他们以织瑶锦、绣瑶带、绣香包、跳竹杆舞等传统民俗表演,让游客们感受到了瑶族传统文化的魅力。




东山乡文化广场上瑶族同胞和远道而来的客人欢聚一堂、载歌载舞,用自己的方式庆祝一年一度的瑶族盘王节。



清水村坐落在东山瑶族乡的东部,湘桂古道雷公岭段古石寨东麓。清水村的建筑非常有特色,号称石头古寨,巨石建成的房屋十分牢固, 村中有 12 条古巷道,巷道与巷道纵横相连又自成一体,都是石板路连接铺成。清水村以石料房屋建筑和瑶族风情入选国家民委首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称号。



上塘村位于东山瑶族乡东北部,海拔较高,坐西朝东,被群山环抱,东与洞洲村相邻,南与七宝坑自然村相接,西与百宅村毗邻,北与野牛冲村接壤。




古村落上塘村被葱郁的山林环抱,清澈的溪流穿村而过,循溪而行,寻找岁月的痕迹,上塘古村落以池塘为中心,分布有清朝至民国传统建筑150多座。




古村落保存完好,房屋依山随形,高低错落有致,布局合理。2018年12月,上塘村被列入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2021年11月,上塘村获桂林市少数民族团结示范村荣誉称号。





清水关位于广西桂林市全州县东山瑶族乡斜水村上马山与湖南永州市道县仙子脚镇沙田村清水塘交界处。




1934年9月3日,中国工农红军红六军团作为长征的先遣队经过清水关进入了广西境内,清水关因而有“红军万里长征第一关”的美誉。




中央红军从东往西进入广西有三大关口,它们是灌阳县的雷口关、永安关与全州县的清水关,这三大关口与灌阳县文市镇的高木关并列为桂北地区湘、桂边界的四大名关,今仅有清水关仍保留有较为完整的石墙。





蕉江瑶族乡,位于全州县最南端,由东向南与石塘镇、灌阳县接壤,西南与兴安县漠川乡相邻,北靠安和镇,下辖8个行政村。境内群山起伏、重峦叠嶂,有巍巍竞峥嵘的宝盖山,有幽幽翠叠峰的磨盘水库,有清清语意浓的建江。





蕉江瑶族乡成立于1984年9月,位于全州县最南端,全乡辖8个行政村,75个自然村,总人口2.1万人,有汉、瑶、壮、苗、侗等15个民族,其中瑶族人口4668人,占全乡总人口的22.1%,主要聚居在蕉江和大源两个村。




2024年9月25日,蕉江瑶族乡迎来40周年华诞。蕉江瑶族乡建好了全县首个“乡史馆”和“蕉江民俗文化艺术展示馆”,让瑶乡的长铳鼓,瑶绣,瑶族服装等瑶族艺术瑰宝呈现在众人的眼前。




蕉江瑶族乡选准产业,实现了瑶乡红提弯道超车、高山罗汉果遍地开花,蕉江“红提之乡”影响力不断扩大。




油茶、中药材已成为特色农业产业的第二支柱,以灵芝种植为代表的林下经济和生猪生态养殖渐成规模,有特色、出效益的瑶乡农业带动了全乡农户增收致富。




蕉江瑶族乡着力打造磨盘水库山水风景—红提产业—罗汉果产业—银杏风景观光—宝盖山草原风光等,形成集山、水、产业、天然氧吧于一体的休闲旅游观光带。




宝盖山位于蕉江瑶族乡与灌阳新圩镇交界的海洋山脉,海拔1936米,是一处集高山草甸、牧场、云海、野生杜鹃花于一体的美丽景区,每年春夏交替之际,高山杜鹃花绽放在山间,点缀着奇松怪石,时而云海生平,让人宛如进入仙境。



太白地是个行政村,由上下太白地、杨梅拉、鸟坪、小拱桥、狮子岩等几个自然村和磨盘水库组成,依山而建的村落和美丽的水库散落在山林之中,互有距离而又错落有致;登上水库坝顶俯视整个村落,仿佛是山神当年随手在身边撒了几颗珍珠,每颗珍珠都幻化成了一个小村子,就成了现在的太白地。



太白地村位于蕉江瑶族乡北部。太白地村史馆为虚拟展览厅,通过整合乡村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采用多媒体、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化手段,打造了这个集教育、娱乐、研究于一体的在线平台。



它的建立不仅是对乡情乡韵的一次深度挖掘与展现,更是运用前沿科技推动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创新实践;展览厅从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出发,通过对村庄历史变化的展陈以及党在建设发展农村的过程中的作用和功绩,让群众在了解历史、传承文化中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让年轻一代人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党的领导下,为建设家乡做出更大贡献。





2024年11 月 21-23 日,位于广西全州县凤凰镇棕树村委的棕树园村热闹非凡,“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文明新风 —— 凤凰镇棕树园村首届村民文化节暨棕树园文化中心竣工庆典” 在此隆重举行。




棕树园村,水系发达,风景优美,棕树江风雨桥、嘎子坪江心公园、明清建筑肇基公公祠等分布村内。其红色底蕴深厚,1934 年红军长征曾途经此地,受伤战士被村民收养,红色基因深深扎根。




农历正月初十上午,寒意挡不住群众的热情,在永岁乡梅塘村,正在举行2019年第八届全州蒋氏祖根文化节!



燕窝楼是石冈蒋姓氏族举行各种公共活动的重要场所,由于石冈村与梅潭村邻近,而梅潭村是蒋姓的发祥地之一,所以燕窝楼也是全州蒋姓集会的重要场所,每逢清明节时,常有数百人从各方汇聚到这里,举行盛大的祭祖活动。



燕窝楼是广西全州县永岁乡石岗头村蒋氏宗祠的门楼,也是广西目前为止发现的最古老的木质牌楼。蒋氏宗祠的建筑是由两重天井的四合院组成的三进院落,因地形由低至高,沿纵轴线布置祠门、祠堂以及供奉蒋氏历代祖先神牌的神堂。



全州思源民俗博物馆又叫桂北思源民俗博物馆,位于枧塘镇珠塘村委白地头村。



博物馆的创立背后有一个动人的故事:全州县全州镇邓家埠村,有一位热爱古建筑的古稀老人唐以金先生,十余年来他不顾年事已高,坚持“愚公移房”,把全州县因修建工程项目,要拆毁的一些古民居买下来,进行异地搬迁修复。倾尽千万家财,只为读懂古民居“建筑密码”,使古民居“开口说话”,“复活”古民居。



桂北思源民俗博物馆主要以文化为灵魂,以旅游为载体,以传承古建筑工艺为目标,打造全区规模最大、影响最远的桂北古民居民俗文物博物馆和桂北古建筑文化传承培训教育基地,成为文化传承、贤人达所、观光旅游的盛地。



全州县位于广西东北部,地连湘桂,是中原文化和岭南百越文化交汇之地。这里有两千余年的历史沉淀湘山寺的晨钟暮鼓,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馆的庄严肃穆,舜帝雕像的巍峨如柱,清湘书院的书香如故。




全州县是中国金槐之乡、广西干米粉之乡,湘桂走廊重要的“鱼米之乡”,有历史悠久的湘山寺,风景如画的天湖,红油米粉、醋血鸭、禾花鱼等美食独具风味,全州也是红色革命热土,红军长征湘江战役在此打响,有湘江战役纪念园、三大渡口等红色旅游景点18个。




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馆是展示红军长征历史全貌的专题纪念馆,全面、系统地展示了湘江战役和红军长征的整个历程。



桂林市临桂区宛田瑶族乡、黄沙瑶族乡
资源县车田苗族乡、两水苗族乡
桂林市雁山区草坪回族乡(广西唯一的回族乡)
大发瑶族乡(平乐县唯一的少数民族乡)
华江瑶族乡(兴安县唯一的少数民族乡)
灵川县兰田瑶族乡、大境瑶族乡
资源县河口瑶族乡
蒲芦瑶族乡(荔浦市唯一的少数民族乡)




话下民族风情
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中创造和延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不同的民族文化,绚丽的民族风情,和谐的交融在一起,构成了中华民族的靓丽风景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