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亭市神峪回族乡、山寨回族乡

旅行   2025-02-03 08:18   陕西  

山寨回族乡位于华亭县城西北的关山脚下,东与河西乡、策底镇接壤,南与马峡镇相连,西靠关山,北与宁夏泾源县相毗邻。




山寨回族乡位于华亭市西北边陲,总面积84.65平方公里,距离华亭市区25公里,泾华高速和国道344线南北贯通,策红路东西横穿,是华亭市的北大门,也是甘宁两省(区)重要的交通节点型城镇。




山寨回族乡以市场为导向,围绕菜川河、山寨河两大流域,大力发展药材、草畜、特色种养、乡村旅游、电子商务、劳务输转、商贸物流六大产业,着力提升产业规模化、品牌化、市场化水平,确保群众持续稳定增收。




山寨回族乡内建成千亩药材种植基地2处,示范带动全乡中药材种植突破1.2万亩;扶持发展养牛大户30户,全乡肉牛饲养量达到1万头,黄花菜、金银花、林下养鸡等特色种养业规模不断扩大。




2024年8月20日,华亭市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广场文化月系列活动暨山寨乡“红石榴杯”和美乡村篮球大赛(村BA)在山寨乡文化广场盛大开幕。




本次比赛期间,还精心筹备了农产品展销、舞狮和曲子戏表演,以及三分球大赛等活动,全面展示了山寨乡的发展变化、丰收成果和文化底蕴,为推动乡村振兴搭建更为广阔的舞台。




野狐峡位于华亭市山寨乡峡滩村正东方向,峡谷长约1公里,整体呈“S”形,最宽处50米,窄处不到10米,因入口右侧岩壁溶缝中石灰溶岩积淀而成的一只状似无头狐狸而得名。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野狐峡迷人的自然景色,两岸悬崖峭壁凌立,怪石嶙峋,溶洞密布,树木虬劲;峡谷河流蜿蜒清冽,游鱼细石,直视无碍,山水相映,景色宜人;南北两岸,奇石异洞,遥相呼应;谷中凉风习习,鹰翱长空,百鸟争鸣,让人流连忘返。




神峪回族乡位于华亭市东南部,毗邻甘陕两省,地处华亭、崇信、陇县三县(市)交汇处,面积101.19平方公里,辖10村1社区,其中,回族村4个、回族社区1个,纯回族社7个、纯回族居民小组5个、回汉杂居社24个,有批准开放的清真寺院4处。目前,全乡2751户11617人中,回族群众有968户3835人,分别占全乡总户数和总人口的35%和33%。




2024年9月14日,华亭市庆祝第七届农民丰收节暨第二届核桃采摘节活动在神峪乡举行。这不仅为游客提供了一个亲近自然、体验乡村生活的机会,也为神峪乡的核桃产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神峪乡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处处呈现出一派丰收的喜人景象,火红的花椒、金黄的玉米、嫣红的苹果、碧玉的核桃...共同绘就了一幅五彩斑斓的乡村丰收画卷。



神峪乡草窝村千亩花椒示范基地无数喜人的“红果果”高挂枝头,阵阵椒香扑鼻而来。袁庄核桃经济林标准化管护基地硕果满园,浓醇馥郁。



神柳路有机蔬菜基地里青翠欲滴的黄瓜、香甜多汁的西红柿、油绿鲜嫩的辣椒……长势喜人,“小蔬菜”已成为强村富民“大产业”。西沟门养殖小区内不时传来一阵阵“悦耳”的牛叫声,宽敞明亮的牛棚内,块头健硕的牛儿“欢快”的吃着草料。




华亭于隋大业元年(公元605年),置华亭县。2018年12月18日,华亭县结束了1413年的置县历史,华亭县撤县设市,改名华亭市。

华亭隶属于甘肃省平凉市,以境内皇甫山麓有华尖山亭而得名。华亭素有“煤城瓷都”之称,是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甘肃省煤、电、化、运一体化综合产业开发的核心区和工业重镇,是全国十三个产煤基地、西北三大产煤基地之一,也是陇东重要的能源供应与货运集散基地。



神秘的云海、绿意盎然的梯田、多彩民居的村庄与蜿蜒的道路、绵延起伏的关山相映成趣,构成一幅生态山乡美丽的冬景图。



莲花台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位于华亭市城西的关山莽莽林海当中,东南与陕西省陇县关山草原交界,西南与天水市张家川接壤,西北与庄浪县云崖寺相邻。

关山莲花台景区位于华亭市西部,规划面积161.7平方公里,包括莲花台、玄凤山、五台山、海龙洞、石拱寺和麻庵古遗址、古铜矿遗址7个独立景区和数十个旅游观光点。



莲花台国家级风景名胜景区内群山巍峨,森林茂盛,物种繁多,文化遗址丰富,既有北方名山之雄奇,又有江南水乡之柔美,是一处集奇、险、峻、秀、妙等于一身的独特的自然景观。




米家沟生态园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地处平凉市华亭市东峡林场西侧,距县城5公里。碧云摇曳,山水迢遥。



“米家沟”如其名一样,充满诗意与梦幻。景区植被丰茂,林壑优美,千峰叠翠,万峡溢绿,自然景观独特,尤以30年以上的油松人工林最为引人,四季葱郁,松涛阵阵。动植物资源丰富,空气中负离子含量极高,堪称“天然氧吧”。



华亭陶瓷,因主产于安口镇,也称“安口陶瓷”。 华亭陶瓷制作历史可追溯到西周初至西汉平帝年间。 我国第一部陶瓷名著《陶说》中,就有“平凉华亭,宋元皆有窑址”之记载。



瓷器以其独特的稳定性质、光滑的釉面以及丰富多彩的装饰,承载着中华文化的精致与典雅,成为传统工艺美术的杰出代表。




安口窑是在甘肃省华亭县东部的陇山深处的一座千年古镇,旧称安口窑,今名安口镇,是甘肃四大古镇之一。




安口窑曾是中国历史上“四大古窑”之一,位于甘肃平凉市华亭市安口镇高镇村。 作为安口窑陶瓷文化元素最为鲜明、陶瓷工匠最为集中、陶瓷工艺最负盛名的古村落,安口窑古村落已被列为——“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华亭陶瓷以生活用的缸、碗、碟、罐、盆、勺为主,以其牢、厚、经久耐用而闻名周边省区,后来发展到茶具、酒具、枕头工艺品如猫、狗、鸡、老虎、狮子等动物,还有“滴水观音”、“反弹琵琶”等陶瓷工艺品,这些物件上绘有牡丹、凤凰和戏曲人物、吉祥用语等,造型美观,色彩艳丽,这不仅为消费者提供了日常的物质享受,同时也为他们提供了一定的文化艺术享受,从而丰富了民间陶瓷文化的内涵和外延。




华亭曲子戏,是一种流传于甘肃省华亭市的汉族传统戏剧,又称小曲子、“笑摊”、“地摊子”、“信子腔”等,具有元曲杂剧的历史遗留痕迹,唱腔由众多的曲牌连缀而成,常用曲调有100个左右,以《前月调》、《背宫》曲牌开头,《月调尾》收场,为平凉市所独有,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陇东皮影,主要分布于甘肃平凉、庆阳地区,其主要的艺术特征是比例紧凑夸张,以明线为主,着色简单明快,尤重图案变化的装饰。同时,它雕刻精细,风格古雅,兼收并融陇东民间剪纸、石刻、雕塑等艺术手法,创造了它与众不同的独特艺术造型和风格。



皮影戏的人物造型,归纳起来有生、旦、净、末、丑五个大类,根据人物不同的身份特点,夸张它的眉、眼、鼻、嘴和胡须五个部分。从皮影的制作工艺上讲,陇东皮影造型外轮廓俊俏有神,头部造型有千余种。



由于在平面布幕上演出,只能左右动作,因此一般采用"五分脸",即侧面表示法:一个眉、一只眼、一耳垂,半面嘴鼻一个脸,皮影的身段也用侧面表示法。



皮影艺术不仅具有丰富的艺术感染力,而且向我们演绎着一幅幅中华文明“活”的发展史,它是中国传统美学思想本质的载体和组成部分。




平凉市崆峒区(西阳、大秦、白庙、寨河、大寨、上杨、峡门)回族乡







话下民族风情
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中创造和延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不同的民族文化,绚丽的民族风情,和谐的交融在一起,构成了中华民族的靓丽风景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