莘县张鲁回族镇(聊城市唯一的少数民族乡镇)

旅行   2025-01-01 08:46   陕西  

张鲁地处冀鲁豫三省交界处,莘县张鲁回族镇是山东省四个少数民族乡镇(淄博市金岭回族镇、莘县张鲁回族镇、曹县侯集回族镇、禹城市十里望回族镇。)之一,聊城市唯一的回族镇。



张鲁是革命烈士马本斋生活战斗过的地方。张鲁查拳子弟多次担当敢死队,在打击日寇的战场上,冲锋陷阵,屡建功劳,为抗日战争做出了重要贡献。张鲁查拳历史悠久,人才辈出,是查拳重要发源地之一。




查拳系统现存基本套路包括十路查拳、三路滑拳、三路炮拳、四路洪拳、两路腿拳;器械有刀、枪、剑、棍、大刀、梢子、三节棍、月牙铲、双钩、双头枪等。




查拳的动作采用了五种动物的形象特点演练,即龙、虎、蛇、鹤、猴,演练时强调手、眼、身法、步和精、神、力、气、功的协调配合称之为六合,即内三合与外三合。




查拳中的攻防动作都表现在踢、打、摔、拿中,运用时要掌握十字要诀,即缩小绵软巧错速硬脆滑,其技法特点丰富多彩、应有尽有。查拳具有舒展大方、造型优美、快速多变、节奏鲜明,布局合理、刚柔相济、攻守清晰等特点。




郭连成,莘县张鲁回族镇东街人,现任莘县查拳协会会长、莘县张鲁查拳传习馆馆长、中国武术六段、中国查拳第十四代传人。2016年,莘县张鲁查拳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9年郭连成被山东省文化厅评为省级查拳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2020年9月22日秋分日,我国迎来第三个中国农民丰收节。莘县张鲁回族镇举办第一届农产品电商节暨首届“一品脆”苹果节。




张鲁回族镇苹果种植面积达6000余亩,20多个品种,从上世纪60年代群众就开始种植苹果,已经有六七十年的苹果种植历史。苹果质优味美,品种多样,当地百姓为了能提高张鲁苹果的知名度,还专门注册了"一品脆"的商标,每年的九到十月份便是果农们喜获丰收的季节。




本次庆祝活动不仅通过各种形式展示了张鲁的一品脆苹果,还开通了张鲁美食直播间,由厨师现场制作了当地名吃铃铛丸子、水爆肚、扒肉条、孜然心管等美食,目的是想让更多的人能品尝张鲁美食,了解张鲁美食背后的文化和乡镇的发展。




张鲁镇的美食也是一大特色,九大碗、铃铛丸子、张鲁烧麦、趴肉条等特色美食,色香味俱全,让人垂涎欲滴。




清真九大碗是回族穆斯林在特殊或重要的节日里才会做的一种特色美食,地位有点像西北的手抓羊肉,在各地,使用食材方面稍有差异。清真九大碗主要包含了蒸羊肉、红烧牛肉、红烧丸子、炖鸡块、酥肉、羊杂及各种烩菜。




“九大碗”,基本以牛、羊、鸡肉为主,再加上白菜、海菜、木耳、豆腐、粉条以及其他的一些蔬菜,讲究荤素搭配,口味丰富。




“九大碗”做法讲究,做菜前首先要精选牛、羊肉做好熟坯,切片、切块以备配碗之用。肉丸团子讲究咸淡适度,松软可口。鱼段要讲究闷的入味、骨酥块整。鸡块讲究炖的肉烂而不脱骨。炖牛肉要入味、烂乎而不落锅。待一切准备完毕后,再进行蒸制,此时将准备好的半成品加汤,装碗上蒸笼即可。




这种宴席的特点是荤素搭配,适合大量制作,而且每道菜都很热乎,非常适合我们鲁西一带的生活习惯。





南街村位于莘县张鲁回族镇驻地西部,马颊河以西,北临莘张公路、西邻丈樱公路,是全镇7个回族村之一,也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少数民族村落。




南街村建村三百年历史,全村两百户人家全部为回族人,之所以称其为特色村落,不仅仅是因为这里有着浓浓的民族异域风情,还因为一位大家耳熟能详的回族抗日英雄马本斋曾居住该村,设根据地,带领莘县军民抵抗日寇。




马本斋在南街村的旧居至今保存完好,这是一个普通的农家院,瓦房建筑,两间侧屋,一间堂屋,马本斋住在西屋。其中,西屋被一道木板墙隔成大小两间,小间是马本斋的起居室,大间便是回民支队的作战指挥部。




马本斋烈士陵园位于南街村南,有马本斋纪念馆,为纪念民族英雄马本斋同志专门设计,整体采用伊斯兰建筑风格,如今成为莘县张鲁一处别具特色的红色旅游景点。





莘县地处山东省西部地区的山东省聊城市,是黄河与京杭大运河交汇处,它不仅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还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莘县不仅被誉为“中国蔬菜第一县”“中国香瓜之乡”和“中国双孢菇之乡”,更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




莘县是“中国小肉食鸡之乡”,“817”小肉食鸡闻名全国,以其生长周期短、环境适应力强、肉质鲜美而备受市场青睐。




莘县,2013年被评为“中国蔬菜第一县”,2016年创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2022年创建国家级农业现代化示范区、省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被评为山东省首批现代农业强县。




“莘县蔬菜”被评选为“2024年度中国最具影响力蔬菜区域公用品牌”。“莘县蔬菜 健康生态”的品牌形象得到了全国各地消费者的广泛认可。莘县目前成功注册了“莘县香瓜”“莘县蘑菇”“莘县西瓜”“莘县韭菜”4个地理标志商标。




2024年5月10日,乡村好时节·乐动生活暨第十二届冀鲁豫·莘县(董杜庄)西瓜节赛瓜会在莘县董杜庄镇西瓜博物馆举办。这场赛事不仅是一场农业竞技,更是一次文化交流和地方特色展示的盛会。





全县西瓜种植总面积超过20万亩,覆盖400多个自然村、10余万种植户,“莘县西瓜”品牌价值超过10亿元,有效带动了群众致富,走出了一条产业兴旺赋能乡村振兴的成功之路。




董杜庄镇隶属于山东省聊城市莘县,位于冀、鲁、豫三省交界处,镇行政总面积51.2平方公里辖42个行政村,2.97万人,4.7万亩耕地。董杜庄镇是已故中国著名劳动模范曾广福的故乡,蛋鸡饲养、大棚西瓜和双孢菇生产为该镇的三大特色产业,是鲁西最大的早春大拱棚西瓜生产基地。




莘县首个西瓜博物馆位于董杜庄镇钱楼村东,2014年对外开放,同时也是山东省首座西瓜博物馆。





2023年4月26日上午,首届山东聊城(莘县)绿色蔬菜博览会在莘县会展中心盛大开幕。本届菜博会以“绿色 科技 健康 共享”为主题,突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全面展示莘县蔬菜产业的发展脉络和取得的成就,擦亮叫响“莘县蔬菜 健康生态”品牌。




走进莘县,一座座高标准大棚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仿佛置身于一个巨大的菜园子,蔬果的香气中弥漫着丰收的喜悦。蔬果丛中来回穿梭,满载着一程远行的喜悦。舌尖味蕾不断跳跃,色香味里讲述垂涎的快乐。




2024年4月28日,“怀军种业·梦露流星”杯莘县(燕店)香瓜文化节暨“莘县香瓜30年”庆祝大会在燕店开幕。




此次活动为期五天,前期开展了采瓜行动和香瓜赛瓜会,后期将持续开展“莘泸”杯广场舞大赛、香瓜新品品鉴推介会和“香瓜30年”照片文化展、“香瓜30年——我心中的家乡”少儿书画展。




莘县香瓜种植历史悠久,拥有300多个品种,16万亩种植面积,上市旺季日均交易量达2万吨,交易额1.2亿元,全县年全产业产值近100亿元。





这里有着全国最大的香瓜集散基地,这里的香瓜栽培系统入选山东省首批农业文化遗产资源目录,同时还被列入山东省申报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预备名单。《莘县香瓜香飘万家》被评为第四届全球最佳减贫典型案例。2024年九月份,“莘县香瓜”以25.77亿元的评估价值进入中国果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排行榜62位。




燕店获得了“中国香瓜第一镇”“中国香瓜之乡”“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镇”等多个国家级荣誉称号;2020年以来,连续三年获评“全国乡村特色产业超十亿元镇”。



莘县2021年的小麦全县播种面积是89.5万亩,制种面积是20万亩,莘县有多家小麦制种企业,四个小麦品种通过了国审,年产小麦良种八万吨。



2022年2月,莘县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国家级小麦制种大县,全省只有五个县获此殊荣。



莘县以建设国家级小麦制种大县为契机,高标准建设鲁西种苗谷,强化与农科院、农业大学等各大科研院所合作,积极搭建蔬菜育种合作基地、玉米育种工程实验室、鲁西春季设施蔬菜地展园等研发推介平台,全面提升种子种苗研发繁育能力。全县拥有自主知识产权、通过国家审定登记的大田作物品种、蔬菜品种分别达到32个、22个,年产优质蔬菜种苗18亿株。



莘县三界碑位于山东省西部,河北省、河南省为邻,有“一足踏三省”之说。往北跨一步就是河北大名,往东跨一步就是山东莘县,往南跨一步就是河南南乐。




毕屯村地处冀鲁豫三省交界之地,位于徒骇河的上游,西临彭楼灌溉引黄渠,水利资源丰富,素有一步跨三省之称,村内有山东S260省道穿村而过,南达范县,北至冠县临清。




山东省莘县董杜庄镇毕屯村西北3华里处的“三界碑”,三大区(华北、中南、华东)、三省(河北、河南、山东)、三县(大名、南乐、莘县)、三镇(束馆镇、福堪镇、董杜庄镇)在此相接,国务院于1990年勘立了标志桩。由此桩向北至王奉镇的南庄,莘县与河北省大名县的边界线长61.826公里;由此桩向南至古城镇驻地东,莘县与河南省南乐、清丰、范县三县的边界线长174.7公里。



莘县中原现代农业嘉年华景区,是集高新栽培技术展示、游乐农事体验、农耕文化展示、地域特色展示、文化创意创作平台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农文旅综合体。




莘县有“红色文化甲齐鲁”的美称,这里有着光荣的红色革命斗争历史,是鲁西一带党开展活动较早的革命老区,有山东省委重建纪念馆、莘县红庙红色文化旅游景区、冀南区党委旧址、苏村阻击战纪念馆、马本斋纪念馆、孔繁森同志在莘县事迹陈列馆等。




来燕塔景区,感受文庙的古朴、燕塔的摩天、美术馆的文艺,在这个充满诗意与雅致的空间里,感受现代的商业气息和古朴的文艺相碰撞,在暖暖的午后,与浪漫小城来一场完美的邂逅。




西昌市高草回族乡、裕隆回族乡


曹县侯集回族镇(菏泽市唯一的少数民族乡镇)
禹城市十里望回族镇(德州市唯一的少数民族乡镇)
青州市云门山街道办事处(原云峡河回族乡)





话下民族风情
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中创造和延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不同的民族文化,绚丽的民族风情,和谐的交融在一起,构成了中华民族的靓丽风景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