裕隆回族乡位于西昌市西南中部,安宁河中段西侧,是西昌市2个回族乡(裕隆、高草)之一。
裕隆回族乡北与太和镇接壤,西靠牦牛山,与开元乡紧邻,南连高草回族乡,东邻安宁河,与马道、经久乡隔河相望。
1985年3月1日,西昌市根据乡域内回族人口多的情况,拆九龙乡的兴富村和裕隆乡的星宿村、长村村建星宿回族乡,1987年将裕隆乡并入星宿回族乡,1986年西昌县撤销并入西昌市,1989年11月更名为裕隆回族乡。
裕隆回族乡下辖:兴富村、星宿村、长村村、六堡村、永兴村、复兴村、三合村、安全村、裕隆村,9个行政村、78个村民小组。
2020年1月11日,以“暖冬祈福•情寄回乡”为主题的西昌裕隆回族乡第十一届回乡文化节拉开序幕。
裕隆回族乡兴富村的文化广场上格外热闹,身着盛装的乡民早早来到这里,赴一年一度的回乡文化节之约。
兴富村极富伊斯兰风格的山门景观、浓郁回族风情的房舍装饰、古朴典雅的清真寺、历史悠久的古井,再看那场面壮观的穆斯林平安宗教仪式,身着盛装、热情好客的回乡人,处处洋溢着节日里喜庆的浓厚氛围。
西昌城区至今仍保存着三座清真寺:马水河街的西寺,河东街的东寺,以及南街吉羊巷的城寺。
西昌的回族除跟汉族共庆春节、端阳节和中秋节外,还要欢庆本民族的“开斋节”、“圣纪节”和“古尔邦节”三大节庆。
隆回族乡兴富村,这个小地名为“沙锅营”的地方,沙锅营系西昌市裕隆回族乡最大的回民自然村落,现有人口1000多人,30%以上为马姓。
裕隆乡兴富村紧邻西昌西站,幅员面积3.6平方公里;距离市区10公里,交通便捷。兴富村按照“回族美食第一村”的理念,以西昌高铁站为载,实现站乡融合,以山水林田为基,做优生态本底,以回族历史文化为本,激发古村新动能,实现农文旅融合发展,创建安宁河谷乡村振兴示范村、高铁枢纽服务供给核心村、回风营寨特色文化形象村。
兴富村背靠巍峨耸立牦牛山、面对蜿蜒流淌安宁河;有田园牧歌般的美好生活、有回族风情浓郁的生态村落、有绿水青山、文化底蕴深厚的宝贵资源。
兴富村于2016年被评为凉山州四好村,2019年被评为西昌市生态示范村,2020年被评为四川省民族团结示范村。
北水沟风景区位于星宿村境内,由几个小瀑布连接而成,山水清澈透明,四周风景优美,鸟语花香,有西昌市境内“第一瀑布”之称。
高草又叫高草坝,因明朝嘉靖年间,安宁河水泛滥成灾,河水改道后,沙石淤积成坝。之后长满芦苇、茅草很高,人走进去都看不见,所以得名高草。
高草乡原属盐源县,1950年划归西昌县。1958年为河西公社高草管区,1962年成立高草公社,1984年,分建高草乡和羊角坝回族乡。1989年高草乡并入羊角坝回族乡,1999年12月更名为高草回族乡。
高草乡辖高草、中河、城堡、谌堡、金竹、庄堡、大庄7个行政村。
高草乡蔬菜品种多、品质好,盛产生姜、侧耳根、莲白、蒜苔等,远销省内外。乡内回族农户素有养殖鹅、鸭的传统,具有回族特色的建昌板鸭、板鹅别具风味。通过十数年的发展,烤烟、蚕桑种植已具规模,成为该乡经济两大支柱产业。
2018年8月6日,中国•西昌第二届古城文化节在建昌古城隆重开幕。
建昌古城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和独特建筑风格的古城。
四牌楼作为古城第一地标,气势雄奇,涅槃重生。灯光以楼为形整体流光溢彩,由顶向下,以外向内层层退进,光色考究更突显飞檐斗拱,雕梁画栋的精髓,亮度巧妙控制将每层空间层次更立体,模拟海市蜃楼的夜景氛围,与城门楼交相辉映,恢宏大气,愈显金碧辉煌。
古城内文物古迹丰富,古城古巷、民居民院别具特色。走进古城内的“九街十八巷”,看到这里的老街、老院、老树、老人、老店招牌及一口口古井,这些都是历史发展的见证。
西昌建昌古城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古城保留着由城墙、街巷、店铺、寺庙、民居等组成的庞大古建筑群,是四川省最大的木构城市群落。
建昌古城的木雕作品庞杂繁多,无论是古城台的深浮雕、浅浮雕、还是“大夫第”中的精雕细镂,都具有精湛的刀功和斑驳的沧桑感,展示了古代匠人的非凡技艺与审美情趣。建昌古城的木雕还融合了阴雕、凿雕、凹雕等不同技艺,使得木雕作品更加丰富多彩。
作为南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的重镇,建昌古城是多元文化交融的聚集地,见证了不同民族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留下了丰富的民族文化印记。
2022年7月30日,凉山州第六届民族文化艺术节开幕式在州府西昌市金鹰剧场举行,标志着凉山州第六届民族文化艺术节系列活动全面开启。
民族文化艺术节以“艺览新凉山、文动民族情”为主题,从7月30日开始到8月5日,全州17个县市将分组进行参演,文艺汇演内容将涵盖来自17个县市的歌、舞、乐、小品、情景剧等节目。
凉山州民族文化艺术节自举办以来,已成为全州民族文化艺术领域极具影响力的品牌节会活动之一,也是全州对外民族文化艺术交流、展示民族文化形象的重要窗口,在加强凉山与国际文化交流、探讨民族文化艺术资源保护及发展方向、促进民族文化艺术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凉山彝族奴隶社会博物馆,当地人称“奴博”,是全世界唯一反映奴隶社会形态的博物馆。
凉山彝族区保持着完整的奴隶社会制度长达2000多年,直到1956年实行民主改革,这在世界上也实属罕见。
奴博广场中竖立着大型雕塑“凉山之鹰”,鹰是彝族人的图腾,认为自己是鹰之后代。全馆规模庞大占地45亩,主要建筑采用红、黄、黑三种彝族绘画的传统色彩,更具彝族风格。
彝族拥有自源性文字,具备象形、会意、假借等六种创字结构,古彝文的大致创造于8000年前,也曾以竹简、羊皮纸等为载体,属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与中国甲骨文、埃及圣体文、南美玛雅文等并称世界六大古文字。
“家支”是凉山彝族生活中特有的重要社会组织,是以父系血缘关系为纽带结合而成的家族联合体,构成类似现在闽粤留存的汉族宗亲家族。
每个家支都有习惯法约束成员行为,习惯法分为刑事、民事、程序3大方面41个项目190个条款,涉及财产继承权、所有权、家支权利义务及婚姻各方面。条款严苛具体,操作性强。封闭的自然环境,森严的等级制度,血缘关系形成的合作组织,与相对完善的“法制管理”,是凉山彝族奴隶制经久不衰的几大原因。
1956年,凉山地区的部分彝族奴隶主煽动了约10万之众发动了叛乱,冲击县政府,残害群众,打死乡干部。在中央“以政治争取为主,军事打击为辅”的方针下,叛乱很快得以平息。同时废除奴隶制度,没收奴隶主武器,分土地给奴隶,实现人身自由和平等的民主改革全面展开,从此凉山正式结束奴隶制,百万农奴一步跨千年,直接迈入社会主义社会。
博物馆对面是个很大的观景平台,一排图腾柱竖立护栏边。回头看博物馆后面的泸山,多座寺庙掩映在苍松翠柏中,据说佛道释三教共建庙宇于泸山,香火甚旺。
在观景台上放眼望去,邛海碧波荡漾,凉山连绵起伏,湖边建筑密布,西昌是国内不多见的山、水、城相依相融的城市。古人把泸山的松、安宁河的风、邛海的水、西昌的月概括为松风水月来描绘泸山邛海的风光。
7月28日,2024年凉山彝族火把节西昌主会场开幕式在星月湖公园举行。
传承千年的彝族火把节,是凉山众多传统节日中规模最大、场面最壮观、最具民族特色的盛大节日。
7月20日,可以在普格县“凉山州斗牛大赛”中感受斗牛竞技的激情澎湃。7月22日,在布拖县“火把狂欢活动”篝火升腾间体验最原生态的火把文化。
7月28日,在昭觉县“凉山州赛马竞技活动”中领略高原上的速度与激情;在越西县“稻田火把秀”畅享20℃的夏天,欣赏别具一格的火把表演。
来凉山州,可以感受邛海荷花万顷、触摸建昌古城600年沧桑历史;品尝西昌米粉、西昌烧烤、建昌板鸭等特色美食,在《阿惹妞》实景演出中体验彝族人文风情。
在凉山州,可以感受西昌卫星发射盛况,品味灵山雅静清幽,聆听彝海结盟故事,畅游文昌故里;品尝冕宁豆花饭、越西九大碗、甘洛渣渣面的别样滋味;建川电影博物馆聚落回望中国电影百年历程,体验探索光影艺术的魅力。
在凉山州,可以感受乌东德、白鹤滩水电站等大国重器的磅礴气势,会理古城厚重的历史人文积淀,螺髻山冰川湖泊、温泉瀑布的壮美;享受会理铜火锅、会东黑山羊、宁南豆腐干的美味;体验会理绿陶制作技艺、金桑庄园嫘祖文化。
在凉山州,可以体验泸沽湖“东方女儿国”“最后的母系氏族”—秘境摩梭风情,寻梦木里“香格里拉”之源的独特魅力;领略祖母宴、猪膘肉、酥油茶的民族风味;畅享摩梭甲搓舞、藏族锅庄的热情奔放。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首府西昌市,位于四川省西南部,是攀西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及交通中心,古代“南方丝绸之路”上的重镇,被誉为“蜀滇锁钥”。
大石板古村始建于明代,重建于清道光年间,距今有近600年历史,是古代“南方丝绸之路”、茶马古道的重镇和驿站。如今,是凉山州、西昌市重点打造的乡村振兴示范区。
灵鹰寺保持了清代建筑风格,墙体为明黄色,寺内的彩绘尤其精美,以皇宫和和玺式彩画和民间传统彩绘融为一体。
来凉山州,穿上漂亮的少数民族服饰,去触摸建昌古城600年沧桑,去品味灵山的雅静清幽,去寻梦木里“香格里拉”之源,去螺髻山感受冰川湖泊、温泉瀑布的壮美,去品尝彝家坨坨肉、荞馍馍,去邛海边散散步,去泸沽湖吹吹风……
凉山彝族自治州宁南县是四川省最大的布依族聚居地,宁南县有三个布依族聚居村:西瑶镇拉落村、竹寿镇中村村和石梨镇台子村。
4月22号宁南县西瑶镇拉落村举行了2023年布依族“三月三”文化节。
宁南县布依“三月三”被列入四川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布依族铜鼓调》、《布依族转场舞》、《布依族八音坐唱》等9项文化遗产被选入第五批凉山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布依三寨——是国家三A级旅游景区,位于宁南县城正南金沙江畔的四川省乡村旅游重点村--西瑶镇拉落村,总面积5.5平方公里,因这里坐落着老寨、新寨和水寨而得名。
西瑶镇拉落村老寨浓厚古朴的传统文化,新寨和谐文明的美丽新村,水寨静谧柔美的自然风光相映成趣。
布依三寨主要景点包括西瑶湖、桃园茶社、布依文化广场、老寨古村落等。同时景区还拥有“三月三”“八音坐唱”“转场舞”“布依刺绣”等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
布依老寨是拉洛村布依族最集中的居住区域,保留着传统布依族聚落建筑选址特色和建筑风貌,依山而座,梯田环绕,45户布依人家聚族而居,具有浓厚的布依传统村寨风情和文化特色,反映了传统布依村寨“山林—村落—稻田”的构架模式。
老寨入口处供奉土地庙,并以奇石、树枝、铜鼓等作为神灵之物而供祭,体现了布依族传统的自然崇拜。梯田依山就势,围绕老寨居住组团环绕,层层叠叠,高低错落。
西瑶镇拉落村是一个原生态的布依族聚居村落,上榜了“四川省第二批天府旅游名村”。
保存完整的老寨、美味独特的民族美食、色彩鲜明的布依服饰、魅力多彩的民俗文化、欢歌笑语的布依儿女,拉落风情令人神往。
少数民族自治县(126-124)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木里藏族自治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