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坤镇地处海南省屯昌县西南部,东与屯城镇、坡心镇毗邻,西南与琼中县接壤,西北与澄迈县隔南渡江相望。
屯昌县南坤黎族苗族镇成立于1987年3月,2002年8月由南坤镇、黄岭乡、藤寨乡3个乡镇合并为南坤镇。南坤镇地处屯昌县西南部,是全县最大的民族聚居镇。
屯昌县苗族村寨有31个,分布在南坤镇、枫木镇、乌坡镇、黄岭农场、中坤农场、中建农场和晨星农场这7个地方。
南棍园、加乐坡、牙石园、西昌园、田夹村、加泰村、美弄村和新安村,晨星农场这8个苗族村寨都处在南渡江南岸,依托南渡江冲刷出来的平坦和肥沃土地,农场集体和苗族村民都种植了大量的橡胶,还种植了不少槟榔。
黄岭农场、中坤农场和南坤镇管辖范围的苗族村寨有13个:来朝村、来新村、牛坡园、石弄花、南山村、加总村、合水村、中间架、新村、新安村、山塘村、新兴村和加花岭。
中建农场所辖的苗族村寨有8个,分别是长桥村、南甘村、茶沟村、毛丹村、铁炉村、槟榔园、大长坡和白竹郎。另外还有枫木镇琼凯村,乌坡镇尖石村、芽石铺村。
南坤镇下辖:南坤居、中坤居2个居委会,坡寮、加总、山塘、南老、大朗、石岭、石雷太安、藤寨、松坡、新村、新风、岭肚、周朝、岭坡、黄岭、南电、长圮、古寨、坡林、炉村、吕狗、石坡、榕仔、曙光25个村。
南坤镇根据油茶小镇发展建设规划,依托南坤镇黄岭和藤寨地区山茶油享誉海南的良好种植基础和加工技术优势,以及丰富的土地资源,先后打造了中坤百年油茶示范基地、贡牛岭油茶种植基地及蒙正岭油茶种植基地,全镇现存油茶种植6640亩,其中2024年新增种植379亩。
南坤在传统的稻谷、油茶、橡胶、槟榔、益智等产业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探索屯昌黑猪、阉鸡、蛋鸡、黑山羊、油茶、金椰子、沉香、榴莲蜜、黄皮、蜜蜂等特色种养产业。
屯昌黑猪作为海南地方优良黑猪品种,以“皮薄、肉嫩、味香”而闻名,是屯昌最具知名度的土特产之一。2024年,“屯昌黑猪”入选第二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
屯昌拥有10万头屯昌黑猪种猪场1个,5万头种猪场2个,2.5万头种猪场1个,屯昌县有35家黑猪养殖小区,达产期年生产屯昌黑猪种苗约22万头。
2023年,海南农垦坤牧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坤牧黑猪场荣获农业农村部办公厅“2023年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
南坤民族风情旅游区位于鸡咀岭北面山脚下,这里聚居着民风古朴、民情敦厚、民俗奇异的黎、苗民族同胞。
9月5日上午,屯昌县2023年黎族织锦技艺培训班在南坤镇山塘村委会举行开班仪式。
培训以理论穿插和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从黎锦技能基础知识、针法练习,黎锦的设计制作等方面进行培训,让学员们在学习黎锦文化知识的同时亲身参与到黎锦织锦中来,更好地掌握黎锦技艺,弘扬黎族优秀传统文化。
合水村是一个四周环绕山水的苗族村庄,为给国家重大水利工程迈湾水利枢纽工程“让地”,全村 76户 374人搬进距离原村址约 4公里的合水新村。
走进新建的合水村,一栋栋新式民居整齐排列、道路宽敞整洁,象征苗族图腾的纹饰图案随处可见,整体居住环境静雅别致,公共服务设施基本齐全。
村里修建游客接待中心、村史馆以及旅游观光栈道,运用民族特色村寨、沉香特色产业等优势,与周边的迈湾水库、乡村旅游等资源形成联动,以本地苗族文化、特色美食、优美自然风光吸引游客进村旅游观光。
迈湾水利枢纽工程项目落户南坤镇境内,迈湾水利枢纽工程是国家重大水利工程项目之一,建成后将为海南南渡江流域蓄丰补枯,并兼具灌溉、发电功能。作为工程保障项目,在屯昌县共设南坤镇合水新村、海南农垦中坤农场荔枝园、场部、黄岭美马桥4个搬迁安置点。
4月9日上午,2024年屯昌县黎族苗族传统节日“三月三”分会场节庆活动在南坤镇民族文化活动广场举办。
三月三”是黎族苗族人民最隆重的传统节日,进入新时代,它不仅承载着丰富的人文底蕴和浓厚的民族情感,更是连接着历史与现代、传统与创新、族群与世界的重要桥梁,也成为了展示民族风情、增进民族团结的盛会。
“百姓演员”文艺汇演精彩纷呈,优秀文化节目涵盖原生态歌曲、民族舞蹈、少数民族服装秀等多种艺术形式,原创节目占全场汇演的百分之80%,当地群众参演部分海南本土优秀节目,充分营造出热闹喜庆的民族节庆氛围的同时,透过百姓视角,运用大家喜闻乐见的语言方式,着力表现人们的愿景、梦想、追求和团结向上的姿态,倾情呈现黎族苗族文化的独特魅力,充分展现黎族苗族群众的时代风采。
海南省屯昌县乌坡镇在芽石铺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举行“三月三”民俗传统节日活动。
2023年4月22日一大早,乌坡镇芽石铺村的26户村民便开始忙碌起来。五色饭、长桌宴、竹竿舞、射箭、苗绣、拉乌龟、拔河等节庆活动在当天陆续开展。
芽石铺村在乌石镇的大力支持,全村26户村民都开始在自家橡胶林、槟榔树下发展粽叶林下经济。从几亩到几十亩,再到如今近千亩,芽石铺村粽叶种植产业逐渐形成规模。
芽石铺村是苗族聚集村庄,由于地理位置偏远,道路不通,导致这里上学难,没产业。2015年,屯昌县委县政府整合资金,通过社会保障帮扶、产业帮扶等措施,对该村进行整村搬迁改造,2017年完成整村搬迁。
芽石铺村旧貌换新颜,家家户户都安居乐业,不仅被评为“最美乡村”,还荣获了“海南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称号。
走进芽石铺村,宽敞平坦的道路连通村庄,入村的道路两旁鲜花绽放,一幢幢鳞次栉比的民族特色小楼矗立在村中,楼房外墙上民族风情画色彩绚烂,房屋周围绿色植被点缀其间,一副如诗如画的欣欣向荣村庄景象。芽石铺村正以昂扬姿态迎接美好新生活,向着更加幸福的生活前进。
2023年4月7日,“大地欢歌”海南省乡村文化活动年重点活动——海南省“春风村雨”文化惠民活动走进屯昌县南坤镇中坤居,为农场的居民带来一场文化盛宴。
小品、歌舞等节目轮番上演,引得台下观众惊叹连连、掌声不断,把演出推向高潮。
屯昌县南坤镇北楼峝主显神奏像平安斋会,2024年3月1日至3月3日(岁次甲辰年正月廿一至正月廿三),北楼峝主庙境长圮墟、北楼坡村、南迈坡村、山柚园村历史悠久、地灵人杰、物华天宝、民风淳朴!
军坡最早的起源来自岭南圣母冼太夫人。因为冼太夫人对海南做出巨大的历史贡献。冼太夫人通过点兵操军行军,不战屈人之兵。冼太夫人去世后,后人雕像建庙供奉,模仿冼太夫人行军,后形成军坡。军坡起始于唐代,兴盛于明代。
屯昌位于海南北部平原和中部山区结合部,是全省唯一的丘陵地带,也是海南纵贯南北、横越东西的交通枢纽,素有“海南中部门户”之称。
屯昌县位于海南岛中部山区,是一个被绿水青山环抱的地方,年平均气温23℃,森林覆盖率高达67.62%,享有“水晶之乡”“南药之乡”“武术之乡”“油画之乡”等美誉,是海南中部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
屯昌新兴镇石硖村海公岭下,海瑞家族墓地成为当地弘扬廉洁文化的重要阵地;位于西昌镇的“南田起义”指挥部旧址,记录了一段琼崖革命的光辉历史;被田野环抱的武术之乡坡陈村,省级非遗“坡陈五形桩”代代相传。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坡陈五形桩’第六代传人许宇焕介绍,这套拳法具有拳禅合一、内外合一、神形声兼备等特点,一招一式之间,既显龙、虎、猴、龟、鹤等五种拳形,又兼具内功、意念、拳、擒摔、身步等六种功法,可谓招招有奥妙,式式有声势,打出了精气神。
屯昌县有沉香造香技艺、军坡节、“坡陈五形桩”共3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另有黎滴酒、水晶工艺、沉香瑰宝(药用)、竹编技艺、大马功夫“四门归中”等9个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屯昌沉香产业发展提速,已建成沉香结香示范基地2个、种苗培育基地2个、种植示范基地4个,沉香种植面积达到1.96万亩。
2022年,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的沉香种质资源保存与种苗繁育基地、沉香检验检测中心等机构相继在屯昌揭牌成立。海南省首单沉香种植保险成功落地,首个沉香省级林木种质资源库也选址于此,标志着屯昌县在南药大健康产业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
屯昌被誉为“油画之乡”,而南吕镇咸六村则是屯昌油画勃兴与演进,以及屯昌农民油画品牌塑造的“发源地”,这里深植着丰富的油画文化根基,在多元产业融合的版图中独放异彩。
2022年,咸六村开创性地成立了屯昌第一个融合油画创作与教学功能的“六禾画社”,这一乡村画社不仅为培育油画新秀搭建了舞台,更使得油画艺术之花在村落间绚烂绽放。通过打造农民油画结合乡村旅游的热门“打卡点”及油画写生“实践基地”,咸六村有力地推动了油画产业的繁荣,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乌坡镇的青梯村,一条清澈见底的河流环绕村庄潺潺流过,如同一条碧绿的玉带轻缠腰间,使得这个三面环水的小村宛如一座遗世独立的陆地岛屿。行走于密林荫蔽下的乡村石径,耳畔是鸟儿清脆的鸣叫,鼻尖萦绕着花朵的芬芳,令人心旷神怡。
青奥温泉作为当地最具特色的自然资源,更是为青梯村增添了几分独特的魅力。2020年,青梯村入选了首批国家森林乡村名单。2023年,它又被列入海南省第一批传统村落名录和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名单,成为名副其实的乡村旅游胜地。
“全国武术之乡”坡陈村,武风飒飒。属于南派拳种的“坡陈五形桩”,更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自清代咸丰年间发源,至今已传承160余年。
环绕着坡陈村的,是美丽的加乐潭水库,这里拥有丰富的山、水、林等自然景观,水岸线蜿蜒曲折,景区四周群峦叠嶂,植被丰富,森林覆盖率高,无污染,空气质量清新。
屯昌南田村是一个典型的红色革命老区,琼崖工农革命军司令冯平于1927年12月12日率领村民发起武装起义,有力的打击了敌人的锐气,鼓起了海南人民解放战争的勇气和信心。
屯昌县西昌镇土龙村南田村民小组,盘活用好红色资源,走文旅融合发展之路,已被评为“海南省四椰级乡村旅游点”“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南田村至今仍然保存当年南田起义誓师大会旧址,包括誓师大会旧址、“南田起义”红军总司令冯平居住、办公和指挥部遗址,红军当年水源地“八角井”遗址以及红军射击训练场等,其中起义誓师地址保存最为完好,基本上和当时一致,是海南知名的红色旅游胜地。
羊角岭水晶矿地质公园位于屯昌县城南的羊角岭原水晶矿区,占地500亩。是当今世界上超大型水晶矿床之一的所在地。羊角岭巨型水晶矿,以规模大、品位高、质量好闻名于世。毛主席的水晶棺就是采用这里的水晶制成的。羊角岭天池宽约三十米,长约七十米,深达二百多米,水清如镜,凉而不冽,四周绿树成荫,夏天十分凉爽,是暑季理想的天然游泳池。
龙河湾休闲旅游区位于屯昌县东南面,该段龙州河全长8公里,河面宽100-200米,河水流量充沛,沿河野生鱼类繁多,沿岸两边原生态绿化保护完好,分布有橡胶林、槟榔园、竹园林、各种水果园、罗非鱼养殖基地、特色农家乐、乡村田园等资源。
梦幻香山芳香文化园是以香树、香果、香草、香花的种植产业为本,以旅游为体,以文化为魂,实现以“香”为主题的芳香文化、乡村旅游精品观光园。梦幻香山芳香文化园位于屯昌县屯城镇加利坡村。
木色旅游度假风景区是一处由人工湖、椰林、房车营地等组成的旅游度假区,景区内以木色湖和雷公滩湖这两个湖泊为中心展开,木色湖是海南岛中部有名的人工湖,湖面宽阔、水鸟成群。在木色湖之上百米处为雷公滩湖,两湖之间有一条瀑布,长年飞流直泻,响声如雷。
2024年2月24日,正月十五元宵节,屯昌县在文体公园举行“大地欢歌迎新春 五谷丰登庆丰年”——全国“村晚”示范展示活动海南省屯昌分会场暨“为幸福而歌”屯昌县第十二届激情广场大家唱活动,来自四面八方的市民游客欢聚于此参与趣味游戏活动以及观看演出,共同欢度团圆喜庆的元宵佳节。
4月2日,屯昌县2024年第二届“屯长香”旅游文化美食节活动在屯昌美食文化街正式开幕,为市民游客带来了一场集美食、演艺、旅游为一体的多重盛宴。
活动现场汇集了许多来自屯昌本地特色美食、小吃等商家,枫木苦瓜、花生油、黑猪腊肠、大米等琳琅满目的农副产品集体亮相“屯长香”美食市集。
5月24日晚,以“粽夏好味道,端午趣屯昌” 为主题的2024年屯昌县第二届端午旅游美食文化节系列活动在屯昌县文体公园正式拉开帷幕。
音乐演出、武术表演、农特产品展销、美食品鉴等活动同步开启,精彩纷呈,让广大市民游客在这个夏日“粽”享屯昌美味。
屯昌黑猪肉粽因料足味美而闻名海南,粽子浓香软糯、饱满馅多,食而不腻,令人赞不绝口。现场还展示了枫木苦瓜、功夫鸡、屯昌大米、香草鸭蛋、泉水柠檬、黑猪肉干、乌坡花生饼等屯昌各类优质特色农产品。
“粽”意屯昌 美食市集、你最出“粽”·品粽评选大会、尽情放“粽”·盛夏纳凉音乐会、食力出“粽”·裹绑粽子劳动技能竞赛活动等精彩内容接连上演,打造了一场众乐乐的全民美食艺术盛宴。
11月12日上午,“中国体育彩票杯”2022年第二届海南武术节开幕式在屯昌县体育馆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75支代表队896名武术健儿齐聚屯昌,相互切磋技艺,增进文化交流,感悟武术魅力。
屯昌是“全国武术之乡”,当地人习武的传统由来已久,“坡陈五形桩”“四门归中”“五门归中”等拳法及“三叉”“蝴蝶双刀”“藤牌”等古式兵器均已传承百年。
武术节内容丰富多彩,有海南省武术发展论坛、中国武术文化展、中国武术段位考评、武术精英演武大会、武术专家以及主播带你到屯昌——武术研学亲子之旅等一系列活动。当然最重要的还有武术比赛,本次武术比赛设自选、国家规定竞赛拳术,自选、国家规定竞赛器械,太极拳,南拳,其他拳术,海南地方拳,其他器械,对练项目,集体项目共九大类。
3月15日,2024年(第二十三届)海口冼夫人文化节主会场活动在龙华区新坡镇举行。
文化节期间除了非遗展演、装军巡游,还举办海南各民族文化交流演出,文昌蛊盘舞、苗族招龙舞、黎族竹木器乐、公仔戏等民族文化以歌舞、演唱和走秀多种方式呈现,满足市民游客一站式体验海南各民族文化的需求。
乡村振兴特色农产品、冼夫人文创展、美食嘉年华、五福产品和非遗文化展等五大展区吸引了市民游客前来玩赏吃逛。
每年二月初六至十二,海南不少地方会举行纪念冼夫人的“军坡节”,其中较大的军坡节有海口市新坡镇军坡节等,现在的军坡节已办成集纪念瞻仰、文化娱乐、旅游观光、经济贸易为一体的大型文化活动,以表海南人民对冼夫人的热爱及崇敬之情。
军坡节俗称闹军坡,是海南人特有的风情习俗。较大的军坡庙会有海口市新坡镇冼夫人文化节、澄迈县蔡上聖雲皇人人欢文化节、定安县冼夫人文化节、定安县翰林镇石碌军坡节、来统军坡节、定安县龙河镇龙塘军坡节、定安县龙门军坡节、定安县雷鸣军坡节。屯昌县屯城镇圣德娘娘军坡、屯昌的枫木军坡,屯昌南典军坡、万宁龙滚芋头军坡。
军坡节时,村中都要选一个较大的场地来“装军”演戏,贩售土特产,同时招待亲朋好友一同度过节日。每个地方都会有属于自己的峒主公偶象,军坡节日期也都不同,所以当天会有来自其他地方的峒主公偶象来一起同乐,礼尚往来。
2002年海口市政府将民间的“军坡节”首次改办成“海南冼夫人文化节”2005年入选第一批海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4年,冼夫人文化节申报为国家级非遗项目,并更名为“冼夫人信俗”。
2024年11月22日,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在海南三亚隆重开幕。
开幕式文体展演以“中华民族大家庭,同心圆梦新征程”为主题,分为“天下一脉”、“中华一体”、“团结一心”三个篇章,展现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灿烂辉煌,展现了各族儿女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
开幕式上通过高科技手段,地屏和中央环形屏幕上营造了阳光、沙滩、椰林的场景,让整座体育场化身海岛,拉开文体展演的序幕。
“甘工鸟”衔来稻穗,在海南特色民居前,演员们的热情舞蹈展现了海南各族人民辛勤劳作的场景,棉纺织家黄道婆、黎锦等文化元素贯穿其中,展现了海南厚重的文化底蕴。
锦绣,各民族生产生活的伟大创造,中华文明传承的重要载体。舞台之上,身着黎锦的少女纵情舞蹈,向各民族兄弟姐妹发出邀请。
腰鼓、渔鼓、大鼓;竹竿舞、孔雀舞、扇舞……不同民族的艺术形式交相辉映,融情汇聚,最终化作一枚“同心圆”,各族人民齐唱一首歌、共跳一支舞。
同一时间,黎锦、宋锦、云锦;湘绣、蜀绣、苏绣……来自神州大地四面八方的锦绣艺术,悄然编织成一个共同的符号——中国结。博大精深,源自各族人民的共同创造;源远流长,汇成一脉相承的文化认同。
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是一项全国性、综合性的群众体育运动会,自1953年举办首届运动会以来已成功举办了12届,是新中国成立后体现我国各民族群众当家作主和展示各民族优秀传统体育文化的重要载体,更是宣传展示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工作伟大成就的重要平台,已经成为民族工作领域的一件大事、盛事和全体中华儿女共有共享的一场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