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溪县(仙人湾、罗子山、苏木溪、上蒲溪、后塘)瑶族乡

旅行   2025-01-28 07:32   陕西  

辰溪的瑶族以蒲、刘、丁、沈、石、梁、陈七姓为主,有十万多人,又称“七姓瑶”,“七姓瑶”保存古老的盘王祭祀传统,建有盘王庙。



每年农历10月16日,全族举行盛大的盘王节,着民族服装,载歌载舞,祭祀盘王;每年端午节,在黄溪口的沅江划着特有的燕尾龙舟,祭祀盘王。



辰溪县“七姓瑶”环罗子山而居,自成一统,繁衍生息。过盘王节、瑶族文化艺术节、赶庙会、打茶山号子、唱瑶乡山歌、吹双唢呐、八月半送瓜、吹木叶、打鼓栽田。




双唢呐在结婚、白事、舞龙灯、划龙舟时一般都会吹,结婚时候吹的《满堂红》、《拜堂唢呐》,白事时候吹的《小开门》、《抬丧唢呐》等。双唢呐传承人来自罗子山瑶族乡的浦方礼和仙人湾瑶族乡的周汝有。





罗子山瑶族乡地处雪峰山余脉一一罗峰山麓,距县城80公里,与溆浦县、中方县接壤。




罗子山瑶族乡现辖罗峰、岩坪、刘家垅、总山、玉虎岭、桂林、玉溪、百堰溪,8个行政村。




罗子山瑶族乡是七姓瑶的发源地,这里瑶族文化丰富,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茶山号子,还有喜庆洋洋的双唢呐、情意浓浓的瑶乡山歌对唱等。罗子山瑶族乡境内有罗子山主峰、罗峰寺、仙人谷、黑水洞瀑布群、罗子山水库等旅游景点。



2023年3月1日,辰溪县罗子山瑶族乡成立40周年的纪念日,瑶族阿妹用瑶族拦门酒的特有待客民俗欢迎来自四面八方的亲人进瑶寨,共庆佳节。




置身罗子山,吃瑶乡毛狗庖汤,品山泉草曲酿制的高山瑶乡米酒,听穿云破雾的号子山歌,喝千年红豆杉特制美酒,观双唢呐欢快吹奏的稀罕乐器,看铁炮三响迎宾的奇风异俗。





茶山号子是辰溪县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过去是用在瑶族群众在劳动中的助兴,现在扩展到了大型的群众性文娱活动。




环罗子山居住着以“蒲、刘、丁、沈、石、陈、梁”七姓为主的10万瑶民,辰溪县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紧紧围绕“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夯实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的物质基础,在辰州大地上绘就一幅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美好画卷。




2023年11月28日,罗子山瑶族乡桂林村瑶族人民自发组织开展盘王节祈福活动,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民族大团结为主旋律,共谋廉美瑶乡振兴大计。




罗子山,属雪峰山系支脉,海拔1387米,雄跨辰溪、溆浦、中方三县,为三县境内最高峰。




罗峰寺又名樵云庵,座落于罗子山主峰罗峰山顶上,飞檐翘角,项着蓝天,俯视众山,吸天地之灵气,是辰溪、溆浦、中方三县香火最旺盛的佛教圣地之一。




上蒲溪瑶族乡成立于1989年1月31日,位于辰溪县东南边缘,处瑶乡腹地,与辰溪、溆浦、中方三县交界,东与中方县蒿吉坪瑶族乡接壤,东北与溆浦县统溪河乡、小横垅乡相邻,南临苏木溪瑶族乡,西接龙头庵乡,北连罗子山瑶族乡,距辰溪县城89公里。




上蒲溪瑶族乡有: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五宝田、全国文明村镇、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五个中国传统村落、湖南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怀化市平安乡镇等,有传统村落之乡、广木之乡、玉竹石之乡称号。




五宝田村地处雪峰山南麓,东南有青龙白虎二山盘踞,西北有鲶鱼、猴山对峙,四周群山环抱,清澈的玉带溪从东南流入,绕过村前,四山一水环抱中间一片田畴,山水相依,自然生态优美,宛若世外桃源。




五宝田传统村落群,最大价值在于保护完整,保存了清代、民国、新时代三个时期的民居建筑。漫步五宝田村,各式宅院府第、书院、桥亭、戏台,与自然生态和谐统一,共同构成文化底蕴、历史积淀厚重的古建筑群。




萧姓族人以“兰陵”为家族标志,“兰陵别墅”建于清嘉庆年间,现仅存玉竹石大门。

萧家族训启蒙诗:“三余余三先人训,三更灯火五更鸡;发奋攻读勤为径,男耕女织耀兰陵”。




在五宝田村,萧家子孙每日都会诵读这一首族训启蒙诗。启蒙诗首句中的“三余余三”,正是萧家人一代代恪守的行为准则。

三余,即“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雨者晴之余也”;余三,  即“三年之耕而余一年之食,九年之耕而余三年之粮,以避饥荒”。就是说不管学者或是务农者, 都要勤加努力学习,不要浪费光阴时间。




五宝田著名的古建筑有老院子的上四院、下四院共“八大家”以及兰陵别墅和耕读所。该村还沿袭传承了双唢呐、霸王鞭、阳戏、栽田歌舞、毛狗肉及婚嫁丧娶等瑶乡民族风俗。




耕读所系五宝田古建工艺的“神来之笔”,为梁柱式砖木结构,是萧氏家族秉承“耕读兴家”祖训的教习场所,设计美观,功能设施齐全。美仑美奂,叹为观至。2010年,该村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和省级历史文化名村,2011年,该村古建筑群被评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五宝田村依托古朴宏伟的古建筑群和独具特色的耕读文化,不断挖掘、开发优质的旅游资源,以吃、住、看、玩、购一条龙为基础,逐步形成文旅产业链。




1989年,后塘瑶族乡成立,后塘瑶族乡,隶属于湖南省怀化市辰溪县,地处辰溪县东南部,东与溆浦县思蒙乡接壤,南邻苏木溪瑶族乡,西抵黄溪口镇,北靠溆浦县江口镇,距辰溪县城87千米。



后塘瑶族乡纪岩村“丹山、绿水、桃红、柳绿、木墙、黛瓦、古村、人家”的乡村景观意境是这里最大的特色和亮点,这里风景秀丽,物产丰富、民风淳朴,自然和谐。



纪岩村以和尚岩、象鼻山、藏龙迷宫、一线天神秘峡谷等景点为核心资源建设一条旅游线路,发展乡村旅游。



纪岩村四面被赤红色的小山包环绕,一条游龙溪跳跃地从村中蜿蜒穿过,阡陌农舍相间,鸡犬相闻。村落因水而变得灵动和有意境。这里生态环境良好,满目翠绿,举目望去,让人心旷神怡。2019年,纪岩村入选中国传统古村落名录。




辰溪县后塘瑶族乡丹山村,地处雪峰山西麓,属于典型的客斯特地貌。东边与邻县溆浦关溪接壤交界,属于边界之村。



后塘至思蒙的水泥公路径村而过,东北通达溆浦县城,西南直抵乡政府所在地及黄溪口古镇,自古为溆--沅陆上交通之捷径。村庄山青水秀,村容整洁干净,环境优美,丹壁绵延,古树森森,小桥流水。



村子里历来流传着许多寄托着村民向往美好的故事,如王家的人形井、犁不完的圆田、南麓地的老虎口、叶家祠堂、南岳庙、千年古柳、周家咀、岩桅子,以及由此七个传说奇迹般地组成的标准的北斗七星图案。



这里的瑶民一直流传着祖先传承下来的纺车织布、推磨制豆腐、舂米做糍粑、捶草编草鞋等传统习俗。原汁原味的毛狗肉、稻花鱼、血鸭等瑶家菜,尽你品尝。




苏木溪瑶族乡,隶属于湖南省怀化市辰溪县,地处辰溪县东南部,东邻溆浦县思蒙乡,南与罗子山瑶族乡毗邻,西连黄溪口镇,北抵后塘瑶族乡。1989年1月,苏木溪瑶族乡成立。




2023年5月27日上午,湖南省雪峰山(怀化)农耕文化旅游节开幕式在辰溪县苏木溪瑶族乡金水村隆重举行。



现场体验插秧、放稻花鱼苗、捉鸭子等活动,观看了茶山号子、双唢呐、吹木叶、瑶乡山歌等怀乡·辰溪非遗表演和怀景·辰溪“三色”摄影展,品尝了辰溪瑶乡血鸭、酸萝卜、瑶乡刨汤、土陶炖缸牛肉、瑶乡豆腐等怀味·辰溪美食。



辰溪县发展稻花鱼15.8万亩,成功举办四届稻花鱼文化节,辰溪稻花鱼取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年均综合增收2亿余元,辰溪为“中国稻花鱼之乡”。



罗峰山脉的巍峨壮美、仙人界省级森林公园的绿野仙踪、长田湾半山温泉的舒适宜人、沅江百里画廊的碧水清波、千年辰阳古城的庄严肃穆,都让人为之着迷。辰溪血鸭、辰溪酸萝卜、炖缸牛肉、瑶乡刨汤、瑶乡豆腐等一大批独具特色的乡土美食又不断挑动着人的味蕾。





农耕文化是湖南省五大文化名片之一,怀化作为该文化体系中的一颗绚丽多彩的“南国明珠”,拥有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耕读文化的辰溪耕读文化、富有鲜明特色的七姓瑶茶山号子、湘西地区最早的稻作发源地高庙遗址、西南地区规模最大的高山梯田溆浦山背梯田、世界杂交水稻发源地安江等国家级和世界级农耕文化旅游资源。





 来怀化欣赏一幅山水灵动的优美画卷,谈论一种书香浸润的耕读文化,体验一种温暖富足的田园生活,感受一种浓得化不开的乡愁。




仙人湾瑶族乡位于辰溪县东南边缘,乡政府驻地距县城70公里,东连黄溪口镇,西接长田湾乡,南邻中方县龙场乡,北枕溆浦县洑水湾乡。





辰溪县仙人湾瑶族乡境内峰峦叠嶂、群山连绵,沅水从境内蜿蜒而过,清水塘电站坐落境内,秀山丽水更添了瑶乡的灵性。





 仙人湾瑶族乡渔业村,沅江悠悠流淌,傍村而过,似一条玉带,将小村轻轻环绕,滋养着这片土地,也孕育了独特的渔家风情。



2009年2月湖南省实施“渔民上岸工程”,仙人湾瑶族乡渔业村成了全省唯一的成建制的渔业村。



湖南省最后的渔业村围绕鱼和渔做文章,着力打造湖南省渔文化第一村,小渔村建设了瑶乡文化馆、渔俗文化馆和奇石文化馆等。



瑶乡文化馆用来收集七姓瑶文化相关的各种瑶族传统工艺品,让人领略到瑶族人民的智慧和才艺;渔俗文化馆则是用来展示了渔业村的渔俗风情,让人来时便能置身于渔村的历史长河。



一个神秘的渔娘传说尽显仙人湾的修仙文化,一段段精彩渔民上岸的传奇展现了渔村的魅力。现在的渔业村是省级文明村,花园式宜居村落。




村里经常举办各类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如渔村鳜鱼节、瑶乡盘王节、瑶乡山歌节、渔俗文化节等,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和参与,不仅为游客带来了独特的体验,也为村庄增添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




2017年12月3日,辰溪县纪念” 七姓瑶” 盘王节暨” 三区” 人才文化体育活动,在仙人湾瑶乡渔业村举办。




神秘的瑶族祭祀、精彩的民族文化节目表演,参加“盘王节”的瑶乡儿女,身着瑶族服饰,参加跷跷板、高脚板、打陀螺、顶竹杠、射箭等传统项目表演,现场热闹非凡,游客掌声欢呼声不断。




活动充分展示了七姓瑶浓郁的民族风情、厚重的历史文化与传统民俗,打造“七姓瑶”文化品牌,提高了辰溪瑶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七姓瑶玉竹石刻碑位于辰溪县苏木溪瑶族乡平顶村木斗田组,系黄溪口界辰溆边陲瑶乡七姓家族,于宣统三年同族齐聚寄米界公议立下的族规碑刻。碑上刻有劝告瑶民行善弃恶的乡规民约数条。



团碑条款为:一议国税必须早完,免差催促;二议境内不准打牌赌博、窝贼、停匪及停面生歹人,如犯者重罚;三议失盗者,不拘辰溆,只要是七姓报信者,人人齐心追赶,不要奸躲,若违者转回座落,罚猪一头;若境内出贼,宰猪治酒除灭,不有异言。



2023年6月29日,中国辰溪首届燕尾龙舟文化艺术节在辰溪县黄溪口镇正式开幕。




黄溪口及周边乡镇近100条燕尾龙舟齐过沅江、劈波斩浪,为现场上万名观众呈现了一场精彩的视觉盛宴。茶山号子、辰河高腔、双唢呐此起彼伏,欢腾一片。




现场活动扣人心悬、高潮迭起、精彩纷呈,开幕点睛、龙舟竞赛、露天演出、文创集市……丰富多样的系列活动掀起了一波又一波时尚与传统交织的艺术浪潮。



 沅江之上,一只只硕大的龙船随处可见,鳄鱼首,蟒蛇身,飞燕尾,造型奇特,大气磅礴。



燕尾龙舟以龙头庵为基点,盛行于黄溪口、仙人湾、中方的铜湾、铜鼎和溆浦的大江口三县六镇。




燕尾龙船,逢场过端午。溆浦县大江口与中方县铜鼎农历十一;辰溪县黄溪口农历十二;辰溪县龙头庵农历十三;中方县铜湾农历十四;辰溪县仙人湾农历十五。以地理环境与历史文化源流和规模而言,龙头庵是中国民间第一龙舟之乡,当之无愧。



“七姓瑶乡”地处辰溪、溆浦、中方三县交界处,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民俗,其中端午划龙舟更是独具特色。



在沅水中游的“七姓瑶”地带,农历五月十五“大端午”,扒龙船(划龙舟)是一种“深入骨髓、渗入血液”的虔诚民俗,迄今保留着“祭祀、登江(下水)、比赛、上红、上坡”等最古老、最完整的龙舟仪式,甚至有“宁荒一年田、不输一年船”的豪言壮语。



在几千年的传承与淬炼下变得愈加丰润。他们以生命为舟,用激情燃烧起永恒的生命礼赞:以热血为桨,用拼搏凝聚着民族的血脉相承。



燕尾龙舟具有强烈的宗族观念和浓厚的姓氏文化,表达出个体生命意识和家族亲缘关系的传承,形成一种坚不可摧的家族亲和力与凝聚力。红、黄、绿、白、金、黑、蓝……等各色“姓氏旗”是蒲、刘、丁、沈、石、陈、梁“七姓瑶”不同宗族和姓氏的龙舟专属颜色。



按宗族姓氏的不同,将船尾巴染上不同颜色的花纹,为了区分同一姓氏中不同自然村的龙舟,所使用的旗帜的颜色也不同。



中方县在桐木村成立了燕尾龙舟学堂院,全村每家每户的男丁都会参与制作燕尾龙舟。筹资修建了燕尾龙舟传承展览馆和2000多平方米的燕尾龙舟制作基地。




“燕尾龙舟”源于先秦古楚时期,经过几千年传承,“鳄鱼头”、“蟒蛇身”、“飞燕尾”的奇特造型构成了“七姓瑶”地域的特色龙舟。 



“燕尾龙舟”的制作要经过“选料、锯料、发墨、制作、捻船、上油、成型、下水(登江)”八道工序才能完成,历经一代一代掌墨师的不断完善,不断精拣,2023年“燕尾龙舟制作技艺”入选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省非物质文化传承人燕尾龙舟掌墨师米允银。




龙舟本身便是为战而来,为战而生,燕尾龙舟是战争文化的具像化的产物,细看燕尾龙舟,方头平坦,方便人卧其上;




燕子尾,高高翘起,便于俯视四周,指挥作战和悬挂军旗;




隔断较多,利于加固船身,可容纳更多战士,龙舟船头两名壮汉,作为行进先锋,击败一切阻挡之敌;




中段鼓手一人,发出进攻号令;尾部持锣一人,鸣金收兵,传达舟尾指挥号令;腰旗一人,头旗一人,均是各司其职,各有其功能。




加上其唢呐手的氛围喧染,唢呐一起,热血喷张,鼓声摧进,锣声停战……这是妥妥地古代战争的再现。




燕尾龙船,它不但有鲜明的民族风格,独特的审美造型,高超的艺术水平和深远的历史价值。而且对研究辰溪七姓瑶的起源和当地汉瑶文化的融合,及民俗文化的变化发展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麻溪村位于辰溪县柿溪乡南部,麻溪村紧邻沅江,依山傍水,山清水秀,拥有较好的田园自然风光。



2022年,麻溪村在辰溪的返乡创业青年刘逸的带领下,麻溪村探索出的“自组织、自规划、自筹资、自建设、自宣传、自维护”的“六自”模式,走出了一条突出农民主体地位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新路子,成为怀化市2022年年度和美乡村建设“十大创新案例”和“十大网红打卡点”。




瓦乡族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未识别民族之一,被归为苗族、汉族、土家族。人口约为30-40万。分布在泸溪、古丈、永顺、张家界、辰溪、溆浦与沅陵交界地带。



辰溪县主要分布在县北部与沅陵、泸溪交界的船溪乡的大部分村组,如黄泥溪村、来溪村、桐木冲村、兵马冲大队、小溪河村等,伍家湾、谭家场乡东北角与沅陵县交界的个别自然村组。



凌云县(伶站、朝里、沙里、玉洪)瑶族乡



新晃侗族自治县步头降苗族乡、米贝苗族乡

沅陵县二酉苗族乡

沅陵县火场土家族乡

蒿吉坪瑶族乡(中方县唯一的少数民族乡)

会同县(漠滨、炮团)侗族苗族乡

洪江市深渡苗族乡

洪江市龙船塘瑶族乡

会同县(金子岩、青朗、蒲稳)侗族苗族乡







话下民族风情
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中创造和延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不同的民族文化,绚丽的民族风情,和谐的交融在一起,构成了中华民族的靓丽风景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