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市王范回族镇(洛宁县唯一的少数民族乡镇)

旅行   2024-12-28 09:09   陕西  

王范回族镇位于洛宁县城西,辖王西、中原、龙凤3个行政村和王东、城西2个社区,境内主要居住汉、回、满3个民族,是全县唯一的少数民族乡镇。





王范镇内有体育公园、全民健身中心、闯王坡公园、滨河公园、洛河生态治理三期工程、永宁湖公园、西游园、信尧广场等众多旅游文化资源。



三月初九,三官庙会,物资交流,传统老戏,人流不通,比肩接踵。



洛宁县王范镇三官庙,坐落在王范街西门外的西北角,占地近六亩,始建于南北朝时期,当时庙内供奉三官大帝,即天官(唐尧)、地官(虞舜)、水官(大禹),又称紫徽大帝,清虚大帝,洞阴大帝,分别掌管赐福、赦罪、解厄,是中国人类历史进程中,人们敬畏天、地、水和对宇宙万事万物的顶礼膜拜。渴望天降洪福,赦免罪过,解危济困,使百姓免于战乱,平安吉祥,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中原村为汉、回、满族交错聚居的村落,该村有百年古槐树、清真寺、文化广场、文化大讲堂等文化景观和酸牛肉、烩面等美食资源。中原一条街有50余家餐饮店,其中白记食府酸牛肉是洛宁县非物质文化遗产。



洛阳康迈斯人造草坪有限公司是王范回族镇辖区的一家企业,成立于2014年,主要生产仿真人造草坪。康迈斯人造草坪公司产品主要用于运动场地、学校操场等地方的绿化,随着企业产品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受到客户的青睐。




洛宁县位于河南省洛阳市西部,洛河中游,东与宜阳县接壤,南与嵩县、栾川县为邻,西与卢氏县、灵宝市相连,北与陕县、渑池县比肩。



洛宁县辖3个镇、15个乡:城关镇、王范回族镇、上戈镇、城郊乡、河底乡、东宋乡、小界乡、马店乡、长水乡、罗岭乡、故县乡、下峪乡、兴华乡、底张乡、山底乡、赵村乡、陈昊乡、涧口乡。




洛宁县地处豫西山区,洛河中上游,隶属十三朝古都洛阳市,是河洛文化发祥地。境内有标志中华文明渊源的“洛出书处”、“仓颉造字台”、“伶伦制管”等众多历史文化遗存,是中华文明之源、文字之源、音乐之源。洛宁是世界纬度最高的淡竹原产地,有古竹林1万余亩,素有“北国竹乡”之美誉。




洛宁县有饮誉中外的河洛文化标志“河图洛书”的洛书之源“洛出书处”,汉文字之源“仓颉造字台”;乐津之源黄帝乐师伶伦取竹为管之“嶰溪谷”,大禹劈山导洛之龙头山、禹门河和大禹治水遇鹿之处夏鹿台,元惠宗敇赐匾额之“洛西书院”,清帝敇修之程颢、程頣祠及其后裔总兵程福亮故居,元代朝廷所建规模最大、以英宗尊号命名的寿安山昭孝寺主持光禄大夫大司徒释源宗主云麓和尚塔。



明末清初神笔王铎与其姻亲张鼎延书信往来酬答之墨宝琅华馆贴碑刻珍藏之所琅华馆;隋炀帝陵,工部尚书宋礼墓、吏部尚书耿裕墓等百余处帝王将相、文人墨客陵墓;明末李闯王义军女将红娘子长眠山川之青冢和保存完好的多处官宦故宅和古民居,以及独具风格的古寺宇等等。仓颉是洛宁人,创造了文字,洛宁荣膺“中国书法之乡”称号。



“洛出书处”位于河南省洛宁县西20公里的长水乡,河洛文化之源---洛书就出在这里。该处,现在洛书之标志---刻有“洛出书处”四个大字的汉魏时期和清雍正二年的两通遗存大碑。左图汉魏时期的洛书碑,右图为清雍正二年又重新的碑,两碑距离约有3米。



洛河两岸、20余条溪涧之间,满是郁郁葱葱的竹林,青翠欲滴,幽香扑鼻,车行其间,颇有“穿林海,过竹园”之感。洛宁,素有“绿竹之乡”和“中国北方淡竹之源”的美誉。洛宁县方村林场是我省唯一的国有竹林场,两个竹园总面积达500亩。洛宁县最大的竹园在兴华乡,面积达300亩。




洛宁传统的竹编如坞西竹帽、温庄竹圈、寨子竹帘、中原竹床等,享有盛名……洛宁淡竹竹节长、皮薄、疤节小、内腔圆滑,是制造乐器的好材料,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二十四孝之一的孟仲哭竹之地就在洛宁县长水乡;洛宁竹作为贡竹,除了生活所用之外,所做的笛、笙、箫等乐器还是中国古代士大夫的身份象征,古十二律吕,包括武皇十万宫廷乐在内的中国古代宫廷音律都是以洛宁竹作为定律之本。



庙会是古老的传统民俗文化活动,也是中国物资交流集市贸易形式之一,其形成与发展和当地寺庙的宗教活动有关,在寺庙的节日或规定的日期举行,多设在庙内及其附近,进行祭神、娱乐和购物等活动。



洛宁县赵村镇大沟口山神庙会,是洛宁古老的庙会,也是洛宁、栾川、卢氏、宜阳、陕县古西五县的物资交流大会。



每年农历三月十五,请大戏两台,祈祷平安,五谷丰登。县城、外县及周边商户云集,各地香客及赶庙会的群众蜂涌而至,三天热闹会期,天天人海如潮,给这个小山沟带来了商机和繁荣。




每年农历2月17日-2月19日,洛宁县陈吴乡大原村的古庙会,都会吸引十里八乡的文艺团体、山乡百姓前来赶庙会, 表演节目,看大戏、买东西,场面好不热闹。



庙会上人山人海,各类商品琳琅满目,让人眼花缭乱,文艺工作者倾情表演,把欢乐撒向人间。结伴而行赶庙会,乐享精神文化餐。




2024年“十年山河,九野洛宁”轰九大队第九届全国年会暨GCC首届全国车王争霸赛开幕式于5月2日上午在洛宁县文化体育中心广场隆重举行。



轰九大队是全国最大的自主品牌车型哈弗H9的车友俱乐部,是在全国拥有近30个分队、40000多辆车的大型越野组织,一年一度的轰九年会,是越野圈备受瞩目的盛会。



此次盛会汇集了300余款哈弗H9车型和数千名越野爱好者,让众多玩家享受越野驾驶的同时,也见证了中国越野文化和哈弗H9在中国汽车市场的强大影响力。



年会期间举行了开幕式、T3争霸赛、颁奖典礼、年会趣味活动、电音节、美食节、公益助学捐赠等活动,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亲临颁奖活动现场。



本次活动越野赛道位于洛宁县罗岭乡和上戈镇境内,赛道全长40余公里,地形涉及河谷、山峰、林道、草地等,地形复杂崎岖,山势陡峭险峻,十分考验车手操控能力和汽车越野性能,素有“中原狼道”的美称。



洛宁县赵村土桥的芍药花海与巨龙风筝共舞蓝天,美不胜收。兴华禹门听涛的露营音乐节,让游客在青山绿水间尽享文化盛宴。上戈的众森苹果园,洛宁特色与开封小吃联袂献艺,美味无穷。马店银洞河露营基地的自助烧烤、围炉煮茶,亲子娱乐,一站式满足游客需求。





洛宁县2024年度十佳“特色美食”的分别是:蒋厨大刀面、中原白记食府酸辣牛肉 、冯家烧鸡、毕丽蒸肉、耀成扯面、北京炒饼老店、非遗传统新制元宵、江南小李·馄饨、对味现蒸辣条、张记凉粉汤。



洛宁县2024年度十佳“洛宁礼物”的分别是:瑞香红苹果(木美土里生态农业有限公司)、酸辣牛肉(中原白记食府)、洛宁涛涛牛肉丸子、半山柿农柿子酒(河南半山柿农酒业有限公司)、旭禾红薯粉条(洛宁县旭禾农业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河洛)、东宋官庄塬文玩核桃(河南官庄塬文玩有限公司)、农天宝羊肚菌(洛阳农天宝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上戈红富士苹果(洛宁县上戈绿色果品开发有限公司)、麦秸画(洛宁县天艺麦秸工艺品有限公司)、应贤堂金珠沙梨膏(洛阳李应贤果业有限公司)。




2024年9月22日,中国农民丰收节洛阳市主会场庆祝活动暨第二十届洛宁苹果文化节在陈吴乡绿竹风情园盛大开启。



台上,歌舞、武术、非遗节目精彩绝伦,本土出演,不仅为现场观众倾力奉献精美的文化大餐,更展现了新时代农民的精神风貌。



台下,掌声、喝彩声、欢笑声,不仅为勤劳的农民赞叹,更将庆丰收的喜悦传遍河洛大地的每个角落。



美食、美景、美果、打卡、拍照、直播,丰收的喜悦洋溢在每个人的脸上。



位于“中原苹果第一乡”上戈镇的豫西苹果谷一年一度的“河洛苹果文化节”吸引着广大群众的目光,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促进产业效益倍增;马店关庙沙梨谷春天“梨花节”、采摘节,使村庄人气旺、环境美、产业兴;牡丹康养小镇“域内搞种植,域外搞加工”,花开时节游人如织,完整产业链带动群众就业增收;玄沪河洛书小镇“生态铺底色、文化赋灵魂、景区搭平台”,拓宽农民就业增收渠道;春山溪谷依托秀美山水、槐花长廊,通过“体育+赛事+旅游”,激发乡村跨越发展新动能。




3月27日上午,2023年洛宁县金珠沙梨梨花节暨洛宁县特色农产品展销会在马店镇关庙村隆重开幕。



本次梨花节,开幕式现场氛围浓烈,精彩纷呈,在梨园内,更有“春日集市嘉年华”、“嗨购梨园特色农产品展销直播”、“梨园画展”、“汉服变装”等活动引人注目,吸引各地游客慕名而来,踏春赏花。




关庙村因文化遗迹关帝庙而得名,全村南北走向,张村涧顺势而下,涧水潺潺不息。洛阳李应贤果业有限公司种植的金珠沙梨获得“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作为金珠沙梨原产地,全村现已栽植金珠沙梨3500余亩,梨园遍及全村,春华秋实,游客赏花采摘络绎不绝。



隋炀帝冢位于洛宁县东宋乡郭村的东南方的荞麦山中,是一个金字塔形的小山,当地人传说这是隋炀帝杨广的陵墓,称其为“隋炀帝冢”。



这只是隋炀帝的衣冠冢,并不是真墓,因其形状酷似一座金字塔,让人第一次看便会印象深刻!隋炀帝墓,在江苏扬州邗江区,已考古发掘。



2013年11月16日,国家文物局、中国考古学会确认扬州曹庄隋唐墓葬是隋炀帝杨广与夫人萧后最后的埋葬之地。 



隋炀帝杨广文武双全,才华横溢,战功卓著。在位期间统一江山、修建大运河、大兴城、营造东都洛阳城,西巡张掖、开拓疆土畅通丝绸之路,改革创新、增设进士科,使科举制度正形成;他还三次派人到台湾,密切了大陆与台湾的联系;三游江都,三征高句丽等,开凿大运河和开创科举影响后世上千年。



隋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起涿郡,南到余杭,全长两千多公里,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四段。连接黄河,长江,海河,淮河,钱塘江五大水系,是世界上最雄伟的工程之一。大运河是当时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它的建成解决了南北运粮难的难题。大运河对隋唐之际南北经济、文化交流,维护全国统一和中央集权的加强,都起到了促进作用。



2014年6月22日,卡塔尔首都多哈召开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宣布:中国大运河项目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




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位于河南省洛阳市老城区滨河北路与新伊大街交叉口东,是一座以展示隋唐大运河历史文化和文物遗产为主题的专题性博物馆。




博物馆内收藏了近400件与大运河相关的文物,通过现代科技与古老文物的结合,向公众生动展示大运河遗产的文化底蕴与深刻内涵。



大运河成为了中国古代智慧的象征,它是连接历史与未来的桥梁,它所留下的,不仅是绵延千里的水道,更是中华文明的悠久记忆与不朽精神。



临潭县(长川、卓洛)回族乡





话下民族风情
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中创造和延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不同的民族文化,绚丽的民族风情,和谐的交融在一起,构成了中华民族的靓丽风景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