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书对传统观念发起了正面挑战,向我们揭示了一个惊人的真相:
情绪非但不是决策的障碍,反而是决策工具箱里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判断过期面包能不能吃”这样的日常决策,到关乎生死存亡的瞬间决断,情绪都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
原来我们一直都把这个最强大的盟友错误地当成了敌人。
如果某些情绪过于极端,比如你被强烈的愤怒、持续的焦虑困扰,那么的确会对生活造成负面影响,本书没有否认这一点。
二、情绪参与决策的三种主要形式
1、情绪通过切换大脑“运行模式”,来左右决策结果;
2、情绪作为“信息融合中心”,形成决策的直觉;
3、情绪充当“动机引擎”,调控决策的方向。
也就是“切换模式、融合信息、形成动机”这三种形式。
三、切换模式
1、它会立即调整心理资源的分配,调集你的注意力重点关注各种隐藏的危险信号。
这时候,你就会对路人的步态、背后的声音变得特别敏感。
也可以说,情绪调整了各种任务的优先级,恐惧浮现时,看风景的优先级就被大幅调低,搜寻危险信号的任务优先级被调到了最高级别。
打个比方,情绪就像是你在智能手机里切换运行模式的功能。
切换到省电模式,手机就会把各种费电的后台程序关掉,降低亮度。
切换到专注模式,信息推送的优先级就被调低。
情绪可以通过切换大脑的“运行模式”来左右决策结果。
我们熟悉的那些典型的情绪类型,如“喜怒哀乐”,都能通过这种方式干预行为。
2、悲伤开启“反省模式”
悲伤会促使我们反思失败、反思遭受损失的原因,它会扩大我们获取信息的范围,促进思维转变,调整目标和策略。
这就是为什么在做投资时,悲伤情绪能帮我们做出更冷静、更理性的决策。
3、积极情绪开启了“冒险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决策的优先级转向为发现机会、探索未知。
它让人类的祖先不断探索新领域,从而为自己带来更大的生存优势。
4、核心情绪就是一些身体的感受、生理的状态在心理上的反映。
身体感觉到的温度是热还是冷,是缺乏休息、比较疲惫还是精神很饱满,是刚吃完东西,精力很充足还是饥肠辘辘……这样一些由身体状况激发出的心理感受,就是核心情绪。
5、肠道的健康状况也会在心理上有所反映。
近些年来,已经有大量研究发现,我们的肠道神经系统与大脑之间有很强的关联。
肠道功能紊乱与抑郁症、慢性焦虑之间都存在关联。
核心情绪反映的是“身体”与“心理”之间的一系列联系。
6、有一项研究发现,观看让人恶心的视频片段之后,受试者卖出自己手里的商品时,价格明显会低于观看中性视频的对照组。
也就是说,处在“排斥模式”时,人们可能会不分青红皂白地排斥身边一些不相干的东西,而不仅仅是真的威胁到自己的东西。
最主要的一个启示是:我们要时常观察、反思自己正处于什么样的“运行模式”里,必要的时候,我们还应该主动切换模式。
7、我们还可以试试去切换其他人的运行模式。
比如提着一条鱼去砍价,鱼腥味引发的厌恶情绪没准会诱导对方贱卖自己手里的东西。
比如,试试找准别人肚子饿的时候去推销储备商品。
因为有研究发现,人们被“饥饿”这种核心情绪支配的时候,不但喜欢囤积粮食,还喜欢囤积其他各种储备物资。
四、融合信息
1、为什么理性分析会败给情绪性的直觉?
因为理性思考的注意范围是非常狭窄的,它不能并行地同时处理几个信息。
理性思考像是流水线一样,把各种线索一个个依次拼装起来。
在非常理想的情况下,假定没有任何时间限制,假定你能够正确地理解、分析所有潜在线索的价值,那理性思维当然会很有效。
但是如果时间非常有限,或者没有那么多精力和思考能力的情况下,理性思维就非常容易顾此失彼。
比如时间很紧迫的时候,理性思考很容易把注意力集中在某一点上,于是就忽视了其他信息的重要性。
那位打下客机的飞行员遇到的就是这种情况。
2、情绪处理信息的特点正好相反,情绪是大脑的“信息综合中心”。
它恰恰可以做到在当前这一瞬间,综合我们通过感官获取的外部信息,并且综合内在的记忆、经验、价值观等因素,把它们汇总成一个简单的直觉。
情绪就像一块调色板,能够瞬间将各种不同的色彩(也就是当时捕捉到的各种信息)混合在一起,创造出一种单一的色调。
这个色调就是我们对当前形势的整体印象,也就是直觉。
这就是那位阻止了核战争的苏联工程师在内心深处感觉到的东西。
看似只是一种没有来由的直觉,但其实那是情绪综合了各种信息之后的总体输出。
3、情绪与思维在处理信息的能力方面鲜明的差异。
理性思维更善于集中目光,让我们看清楚一片森林里的其中一棵树的细节。
而情绪善于拉远视角,让我们看到一整片森林的轮廓。
情绪有时候会帮思维查漏补缺,捕捉思维忽略的重要信息。
4、作者父亲之所以产生强烈的直觉,很可能就是因为他的感官当时已经捕捉到了一些重要的线索。
比如他可能已经隐约听见远处车辆接近的声音,只不过他的思维当时正在留意其他他自以为更重要的东西,而忽略了这个重要的危险信号。
好在他的情绪系统始终在监控那一整片森林,这在千钧一发之际救了他一命。
五、动机引擎
“喜欢”系统负责记录我们从某个事物里获得的愉悦程度,快感来自这个“喜欢”系统。
“想要”系统才真正负责控制我们追求一个事物的动机,决定我们是否采取行动。
多巴胺激活的是“想要”系统。
多巴胺并不是快乐分子,而是欲望分子。
研究证实,“喜欢”系统依赖的是另一些化学物质,主要是类阿片和内源性大麻素这些神经递质,它们才是快乐分子。
在现实生活中,“喜欢”和“想要”也未必总是捆绑在一起的。
“喜欢”和“想要”这两种情绪更明显的分离,是出现在各种成瘾行为里。
你可以去问问那些吸烟上瘾的人,他们中很多人都会告诉你,其实自己并不喜欢香烟的味道,但却控制不住吸烟的冲动。
你自己很可能也有类似的体会,一开始,刷短视频也好,打游戏也好,它们的确让你非常快乐,但到后来,快感其实会越来越少。
可奇怪的是,与此同时,欲望却没有随着快乐一同消退。
你明明很累很困了,甚至都已经开始骂自己,但你刷短视频的手指就是停不下来。
成瘾显然是一种“想要”系统过度亢奋的状态。
科学家发现,自然状态下的大部分物质很难导致成瘾,甚至包括那些公认的成瘾物质,比如古柯叶、烟草,它们在未经加工前也是很难上瘾的。
这是因为自然状态下它们含有的成瘾物质浓度都很低。
但是人类今天已经非常擅长把那些成瘾物质加工提纯,浓缩成威力强大无数倍的“超常刺激”。
比如像奶茶、蛋糕这类高糖、高脂、高盐的美食。
比如电子游戏、短视频这些电子产品里,也包含精心设计高强度的成瘾刺激。
它们对“想要”系统的刺激强度,是自然界的刺激物远远不能企及的。
而对于我们个人来说,能做的只能是尽量避免过多接受“超常刺激”。
享受美食、游戏无可厚非,关键是把握好强度,不要让它们主导我们的生活。
尽可能用一些更自然的食物、更“原始”一点的娱乐活动(比如阅读、运动)来替代这些“超常刺激”,我们的“想要”系统很脆弱,需要好好呵护。
一旦我们的“想要”系统失控,欲望就可能完全脱离快乐,独自狂奔。
我们会像被施了魔法一样,明知不对,却还是停不下来。
所以,当我们被欲望驱使,准备采取行动时,如果可能,不妨先暂停一下,问问自己:我真的喜欢这个吗?这真的能给我带来快乐和满足吗?
别让“想要”的欲望蒙蔽了你的双眼,错过了真正能让你快乐的事物。
在这个充满诱惑的世界里,学会分辨“想要”和“喜欢”,或许是我们通往真正的幸福的一把钥匙。
六、三种调控情绪的新思路:心理学家的思路、哲学家的思路和文学家的思路。
它们都有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支撑。
1、心理学家的思路:认知重评
著名心理治疗师、纳粹大屠杀幸存者维克多·弗兰克在纳粹集中营里领悟出一个道理:“他们能够夺走我的一切,但有一样东西他们无法夺走,那就是我以何种方式来面对这一切”。
弗兰克领悟到的就是“认知重评”。
也就是如果我们改变对一个问题、一次经历的解释或者评价,那体验的情绪就会随之改变。
因为我们的情绪体验不仅仅由外界事件直接决定,而是还会叠加上我们对这些事件的理解和认识。
也就是说,某种程度上,情绪是被大脑建构出来的。
比如说,“安慰剂效应”就是一个情绪建构的例子。
常用的有这样一些视角转换的思路:
第一,把威胁转换为挑战。
比如,如果你在工作中遇到失败,不要将其视为个人能力的缺陷,而是看作是学习和成长的机会。
第二,寻找事件的积极因素。
比如如果因为交通堵塞而迟到,可以想象这段时间是给你一个不期而遇的休息时光,让你有机会听听音乐,放松一下自己。
第三,试着从长远的角度来考虑问题。
问问自己,五年后,这件事还会那么重要吗?这有助于放大视角,减轻短期的情绪压力。
如果你想要从更多的角度来建构情绪,那么你就应该做一个“体验收藏家”,去努力地丰富自己的体验,外出旅行、读书、看电影,去体验和感受多元文化,去收集各种不同的体验。
这会大大丰富你的“武器库”,让你可以从别人难以想象的角度来建构情绪。
这就是心理学家的情绪调控思路:转换认知的角度,重新建构情绪。
2、哲学家的思路
斯多葛哲学家有一个非常实用的情绪管理法则:“接受不能改变的,改变能改变的”。
它要求我们正视现实,接受那些无法改变的事情,而不是沉溺于无谓的抱怨和悲伤中。
然后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能够掌控的事情上,积极地去应对和改变。
斯托克代尔正是通过“接受不能改变的,改变能改变的”这个心法,放下了对未知的忧虑,克服了对酷刑的恐惧,把注意力放在了自己能做的事情上,从而大大缓解了精神痛苦。
不能改变的事情,你为什么要花力气去琢磨呢?明显不合理。
当我们停止与无法改变的现实抗争,把精力集中在可以改变的事情上时,我们就不会在无谓的内耗里浪费时间和精力了。
“接受不能改变的,改变能改变的”并不是一味地不抱怨,接受一切。
哪些事情可以改变,哪些事情不能改变,会随着人的见识、能力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所以它不是要求我们永远只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而是要一直动态地评估哪些事情可以改变哪些不可以,在每一个阶段,都把能力施展在可以产生影响的领域。
3、文学家的思路
莎士比亚在《麦克白》里写过这样的话:“悲伤若不说出口,就会始终与不堪重负的心窃窃私语,直至让其变得支离破碎。”
莎士比亚不愧是洞悉人性的行家,他非常敏锐地发现,只要把一种负面情绪表达出来,内心就能得到解脱。
通过写作来表达情绪,效果尤其好。
比如通过日记写下那天的情感起伏,往往就能让高涨的情绪平复下来。
好莱坞一家制片公司的首席运营官凯伦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习惯。
当有人冒犯她时,她会给对方写一封表达不满的电子邮件,但是她不会真的把这封信发出去,而只是保存在草稿箱里。
她发现,这样做能帮她减弱愤怒的感受,让她能快速重新投入工作。
心理学家把这种通过谈论或书写的形式表达内心感受的过程,叫做“情绪标注”。
其中的要害是通过语言文字的分析,把情绪给识别出来,也就是“标注”。
“标注”这个动作很关键,因为并非所有的情绪表达都是有益的。
比如有研究发现,有时候口头表达愤怒实际上会加重愤怒的感受,本来还没那么气,越说越生气。
所以关键可能不在于“表达”本身,而在于通过表达来识别和标注情绪。
这就是为什么写作就是一个很好的情绪标注过程,因为文字往往可以帮我们清晰地认识和命名自己的情绪。
从大脑机制上看,情绪标注会增加大脑前额皮层的活动,同时减少杏仁体的活动。
这是一个“情绪减弱,认知活跃”的标志。
所以遇到烦恼和困扰时,不妨试试莎士比亚的建议,试着向信赖的人倾诉,或者提笔写下内心的感受。
不过必须注意,不能无脑宣泄,而是要用语言文字把感受描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