呐喊

学术   2024-10-26 12:58   上海  

一、孔乙己、闰土、单四嫂子都是倒霉的、不走运的、抽了人生下下签的人们。

他们挣扎在人生各种各样的不如意里面,他们很难得到命运的眷顾。

鲁迅选取这些人,是因为他跟这些人其实是有共鸣的。

我们对鲁迅小说解读有一个最大的错误,就是把鲁迅和鲁迅笔下的那些人物做对立性的设置,认为鲁迅和孔乙己、闰土、单四嫂子这些人是对立的,鲁迅是高高在上批判他们的,而他们是鲁迅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一个群体。

这样去理解鲁迅的小说,我们很难读懂鲁迅那种复杂的人生的体验,以及对于这些不走运的群体的复杂感情。

鲁迅和《呐喊》当中这样的系列群像,他们之间的关系含有一种潜在的悲悯。

二、一个人在社会当中最凄惨的境地是:世态炎凉。

其实对一个孩子来说,最难承受的东西无非是世态炎凉。

如果一直生活在他人的鄙视当中,鄙视倒没有那么沉重。

但是鲁迅是过了十一年王子一样的生活,而如今——就像他自己所说——有时他也被称为一个乞丐,这就是世态炎凉。

通过鲁迅童年时期的状态,我们看到鲁迅也表达了他的坚韧。

即便生活在这样的一个让自己失望的世界里面,体验到了让人失望的种种人性暗面。

但是鲁迅依然没有放弃对自己的人生负责,也没有放弃对自己梦想的追求。

所以在自序当中,他也讲到,面对一个落魄的、倒霉的、抽了下下签的人生,他还是极力地想营造自己的梦想。

三、过客精神

老人说,你继续往前走也没有什么,走到底也不过就是一座坟,人生最终也不过就是一座坟。

这就是老人的一个消极的人生看法。

而小姑娘说不对,往前走,人生会开满了蔷薇和百合。

你会发现,鲁迅相信谁呢?

关于人生的本质,他当然相信老人说得是对的。

但是我们会看到,他并没有像老人那样就停在原地,这就是鲁迅独特的选择。

他不相信前面有蔷薇和百合,他相信前面只有坟,但是鲁迅还是让他的过客选择继续往前走。

因为我们不是为了蔷薇和百合往前走的,我们也不必惮于坟在前方等着自己,因为只有在路上走着,自己才能够成为自己。

这就是鲁迅要表达的过客精神。

鲁迅跟其他人相比有独一无二的力量,就是他知道,也许梦想很难实现,但是人的尊严不在于是否实现梦想,而是在于追求本身,这就是鲁迅的人生态度。

人生的坚韧不是说我一定要实现什么、得到什么,而是我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坚定地走在自己想走的路上,这才是真正的人生。

在这一点上,鲁迅、海明威,包括法国的作家加缪,表达的都是一样的,是一种过客精神,一种过程当中的姿态。

他们追求的都是一个过程价值,人生的价值不在于最终你实现了什么,而是用什么样的步伐坚定地走在什么样的路上,这才是唯一可以界定我们是谁的一点。

鲁迅对于理想持有独特的理解,在鲁迅看来,如果不行动,人生才是真正的荒芜,人必须走在自己的路上。

四、全景镜头和近景镜头

1全景镜头:表现他对于世界的总体把握。

那就是会有共性的民族文化,会有共性的政治特点,也会有共性的社会制度。

这种文化的视角、政治的视角、社会制度的视角,就是全景镜头。

2微观的、平视的近景镜头,凝聚在个体的人身上,那是在表现他眼中的芸芸众生。

因为就算在一个共同的社会、民族里面生活,人类也会有各自不同的原生点,各自不同的家庭背景、生活资源,甚至个性都不相同。

近景镜头就是把这个镜头对准这样的一个一个个体的人,从具体的场景去看具体人的人生问题。

也就是这些不幸的人,他们分别呈现出了怎样不同的不幸,这就叫近景思维和近景镜头。

五、宗法等级制

1正是狂人的这个发现,让他在人群当中被孤立了,让人们把他视为一个疯子,也造成了他生活当中种种的被孤立和被排斥的状态。

他发现这个民族4000年的历史上,写满了仁义道德,它是一部道德史,这是一个最讲仁义道德的民族,但是他却从这个写满了仁义道德的历史里面,看到了两个字的本质是“吃人”。

鲁迅先生并不是要把整个以忠孝义为核心的传统美德体系给否定掉。

鲁迅先生要批驳的,是中国传统的社会和家庭秩序当中存在的一个问题,那就是封建社会文化当中的宗法等级制,这才是鲁迅真正的敌人。

那就是子辈、罪人、臣辈,这些人的利益会变成践行忠孝义的牺牲品,他们的生命是没有保障的。

2汉代搞大一统的时候,原有的权利和义务关系被变成了一种等级的尊卑关系,就是把权利和义务进行了区分,君为尊、臣为卑,君只拥有权利,他的义务不被强调,而臣被夸大了义务,他的权利则被君所控制。

这就形成了尊卑关系,卑者无法获得跟尊者一样的、平等的权利和生命尊严。

为了秩序的形成,一定会出现等级,但这里的等级不等于尊卑等级。

当等级演变为尊卑关系的时候,意味着人和人在权利上是不平等的,尊者会拥有控制卑者、支配卑者、剥夺卑者的权力,这才是造成吃人现象的根本原因。

高等级的人有权力控制、支配、剥夺低等级的人,控制、剥夺、支配他们的人生、生活,甚至生命。

后来演变出非常成熟的三纲五常的体系,就是一个尊卑体系更明确的体现。

在政治关系、社会关系和家庭关系当中,都形成了这样的尊卑等级。

在这种情况下,只要你的等级是比别人低的,你的权利就没有保障,你的利益、你的生活,甚至你的生命都没有保障。

别人可以控制你的人生,可以支配你的人生。

这是严重违背了社会当中最基本的平等关系的基本原则。

在《灯下漫笔》中,鲁迅写到中国人是按贵贱、大小、上下分成十等的。

上位者可以肆意控制和侵犯下位者的权益,而不被视为是错的。

上位者,比如拥有权力的人,他可以践踏没有权力的人的尊严。

在家庭关系当中,它甚至就会形成家长制——父母肆意地控制、支配自己子女的人生,控制他们生活的选择,甚至控制他们的命运。

最可怕的是在这样的体系当中,下位者被规训以后会自觉自愿地接纳这一切,这就形成了一个病态的社会。

因为每个人都处在某一个等级上,自己可能会被等级在上的人凌辱,但没有问题,鲁迅先生说他们不会感到悲哀,因为他们也可以再去凌辱等级在下的人。

他在《灯下漫笔》里面就写到,即便是处在等级低层的人,回到家里,也可以凌辱地位比自己更低的老婆和孩子。

所以我们会看到,在这种等级制度之下,很多人在外面受了气,回到家以后就会实施家暴行为,这种现象的背后就存在着等级制。

所以鲁迅先生说了这么一句话:自己被人吃,但也可以吃别人。

这就是等级制带来的一种病态。

所以我们看到一个荒诞的现象,夏瑜主张的是老百姓的利益,但是骂夏瑜、打夏瑜的,是老百姓,吃夏瑜人血馒头的,也是老百姓。

所以这就是鲁迅先生指出来的,是老百姓愚昧、麻木吗?

这不是重点,重点是他们被灌输的东西是什么,他们被灌输的就是这样一种宗法等级制度,这才是人血馒头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

3、我们看到人们都嘲笑孔乙己“之乎者也”,认为这是一个酸腐的表现

但是如果丁举人也“之乎者也”呢?

大家不会觉得他好笑,大家会崇拜他、仰慕他。

我们会看到,很多事情在孔乙己身上发生,就会被大家认为是不合理的,是可笑的,因为他等级低,但同样的事情发生在丁举人那里,就是合理的。

这就是等级意识给人带来的人际关系病变。

4、闰土就自觉自愿地向童年时候的伙伴“我”叫了一声老爷,并且让自己的孩子也自认为奴。

哪怕这个“我”以及“我”的母亲对他说,闰土,你不要这样,还是像小时候那样兄弟相称吧。

但是闰土说,不可以这样,我以前跟你称兄道弟是不懂事,现在我年纪大了,我懂事了,我不能再这么做了。

这种等级意识让两个原本平等的人,在拥有了社会意识以后就自觉自愿地划开了等级。

这同样是鲁迅先生所说的病态社会的体现。

5鲁迅先生通过一部一部短篇来解释《狂人日记》这个总纲里面指出的社会弊病,这个弊病其实就是宗法等级制带来的问题,宗法等级制渗透在社会的每一个角落里面,把政治关系、社会关系、两性关系、家庭关系都变成等级的,制造一个又一个悲剧性的人生,让人生而不平等,在同样的社会空间里面得到不同的对待。

这也是鲁迅对于人性的一个悲观的认知,社会非常考验人性。

因为社会当中有竞争,人类的物质的资源达到极度丰盛之前,资源的有限一定会产生生存竞争。

而在生存竞争当中人性是非常容易异变的,因为人性的狭隘面、阴暗面很容易被激活。

这就是鲁迅从整体上去看待人性,从而给我们指出的一个比较残酷的事实。

六、三种悲剧人生

1、被困在原生点的人生——《故乡》《明天》

一个社会最大的悲剧就是不给一个人发展的空间和可能,你生在什么地方,你就处在什么地方。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

其实这是最残忍的社会现象,就是把人给固化在不同的阶层中。

一个社会当中出现了固化倾向的时候,其实就意味着社会失去了应有的平等,人被森严的等级阶层划分为不同的区域。

一代一代人都很努力——闰土的父亲是个老实人,闰土很努力、很勤勉,非常努力地做工,但是他不过是在重复他父亲的命运,水生未来会不会又在重复闰土的命运呢?

这就叫“代际死循环”,一代一代难以改变自己的命运。

假如社会在发展,社会发展背后真正合理的现象应该是,社会里的每一个个体都逐渐得到发展的空间。

假如像闰土一样,每一代都被死死地扣在自己的原生点,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无法实现代际进化,社会就是有问题的。

所以鲁迅先生的《故乡》写的其实是最悲惨的一种社会现象,就是一个个体生在什么地方就是什么地方,他没有能力往前挪动,没有能力让自己进化,也没有能力带着家庭进化。

是闰土不努力吗?不是,而是那个社会不能给人平等的发展空间。

这就是我们从近景镜头上看到的,鲁迅先生揭示的人生悲剧。

我们可以看到社会的不公平带来两个问题。

第一,资源匹配是不平衡的

如果我们没有足够的对于底层人群的资源支撑,底层的命运就很难被改变,他们就会一代又一代被压在社会的最底层。

这是鲁迅先生通过闰土给我们解释出来的,一个不公平社会当中的个体最悲惨的命运。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认知的代际传递

由于阶层固化,较低阶层的人们很难得到较好的教育,这就会造成他们的认知难以突破自己父辈。

闰土的悲剧不只是说他穷、没有物质的资源,更重要的是他也没有认知的资源。

是什么让闰土内心那个不愿意低人一等的自己输掉了,而那个必须自认为奴的人却赢了呢?恰好是因为他认为这个是对的,我不能够再称兄道弟了,我一定叫人家老爷,因为这样才对。

所以这就是闰土的思想斗争,鲁迅先生写道,这叫什么?

这就是闰土的被驯服,因为这个认知告诉他,你只有这样做才是对的。

这个认知又被传递给下一代的水生了,这就是物质资源不平等,精神资源也不平等,在精神资源上,闰土们被塞给了很多跟他的权利相冲突的所谓的规矩、规训,这些都造成了闰土被困在原生点的一种人生悲剧。

他们的人生好像已经过了很多的岁月,但其实他们从来没有得到任何一个明天。

2、依附错认价值的人生——《药》《孔乙己》

《药》是错认社会价值,《孔乙己》是错认个人价值。

所以你会发现,他不知道自己的权利是什么,也不知道自己作为民的立场是什么,这就是鲁迅写到的让他痛心的一种思维认知。

夏瑜说“这大清的天下是我们大家的”,而康大叔说“这是人话么”,大家都不认为这是一句人话。

如果一个认知比较低下甚至有错误的群体拥有了话语权,是多么可怕,他们就能够对夏瑜展开审判,这也是《药》里面我觉得比较恐怖的一点。

他们不但没有能力反思自己的认知低下,还会使用自己低下的认知标准来证明自己的优越感和价值。

于是他们去吃夏瑜的人血馒头是不会感到愧疚的,他们把夏瑜称作“低下的”,把夏瑜称作“这种东西”、称作“贱人”,他们也不会认为自己是不对的,相反他们体验到的是一种正义感和价值感。

孔乙己本身是有问题的,他认可这一套价值体系,他认可一个读书人真正的价值就是要成为秀才、举人,要去参加科举制度;如果不能在这套体系里面得到成功,读书人就毫无价值。孔乙己对这个价值体系的接纳成了他人生当中最大的问题。

在酒馆里面别人攻击孔乙己的时候,有一句话是很管用的,那就是“你怎的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呢?”

每当人们用这句话来攻击孔乙己的时候,作者写道,“孔乙己立刻显出颓唐不安的模样,脸上笼上了一层灰色”。

为什么他就会很受打击呢?

前面说他偷书,他只是不屑,并不受根本性的打击。

但只要人们问他这个问题,他就会受到致命的打击,因为他认可这个价值,这也是孔乙己非常大的问题。

有人请孔乙己去抄书,但是孔乙己总是做不好这样的事情,抄着抄着就连人带书都不见了,看客们的解释是说他好吃懒做。

其实不是,这是因为孔乙己认定读书就是为了中举,所以当他用读书的这个才能去写字、去帮别人抄书的时候,他就会有价值的空虚感,对他而言这种事情就是苟且,是一个读书人丢人的表现,是不应该做的。

所以孔乙己才不能够用这种求生的方式让自己正当地生活下去。

孔乙己对价值的错认也是他人生核心的悲剧之一。

如果我们在人生当中没有办法正确地确立自己人生的价值,正确地确立个人的价值,就会被那些别人塞给我们的价值模板所控制,导致自己的人生出现失控的现象。

3、陷入复制模式的人生——《阿Q正传》

他切身体验到,大家都是这个村子里的人,但是赵老太爷却不许他姓赵。

为什么赵老太爷能姓赵,自己就不能姓赵呢?

这种不平等,Q他是有体验的。

他虽然有一种革命的愿望,但他不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

这其实是因为他的身上还有另外一种悲剧模式,那就是阿Q虽然对自己的人生感到不满意,但他并不知道自己应该追求什么样的人生。

所以这也是我们看到鲁迅先生笔下出现的一个比较常见的问题:当一个社会、一种文化氛围不能给人正确的引导和教育的时候,我们很多时候拥有的只是对生活和人生本身的不满,但我们并不知道该如何为自己设定一个符合自己的愿望、符合自己的特点的人生状态,或者说人生的目标。

Q对人生的追求都带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那就是复制性。

比如赵老太爷,这些村里的贵族对他的凌辱让他非常愤怒,但是你就会发现一个非常荒诞的现象:等到阿Q在设想自己可以革命、可以成功,也成为有权力的人的时候,他对权力的想象是怎样的呢?

Q“更加高兴地走且喊道:‘好,……我要什么就是什么,我欢喜谁就是谁。’”

你会发现,他理解的权力就是对于赵老太爷这些人的权力的复制。

他以为权力就是像赵老太爷那些欺负他的人那样,想要什么就是什么,想欺负谁就欺负谁,想喜欢谁就喜欢谁。

你会发现他毫无新意,这就是阿Q的悲剧。

所以阿Q成为革命者能给社会带来希望吗?

不能,因为他没有任何创意,他一边忍受着别人的特权对自己的伤害,而他又一边想象着如果我握有了特权,我如何去伤害别人,这就是阿Q的复制性。

他对权力的使用是没有真正的政治概念的,也没有真正的社会意识,他只是在使用赵老太爷他们所曾经拥有的特权意识。

同样的道理,对于自己应该得到怎样的生活当中的物质权利,他的想象也是复制性的。

比如说一个穷人拥有财富是最正当的权利,但是阿Q对于什么叫财富,他的想象是完全复制于另外一个阶层的人的。

比如我们并没有看到阿Q想象说,如果我有钱如何满足我的温饱,或者如何去实现我对于生活方式的一个想象。

他对物的想象是什么样子的呢?

他说是元宝、洋钱、洋纱衫、秀才娘子的宁式床,是他眼中的另外一个阶层的、那个高高在上的人的生活方式,他并没有属于对自己的生活方式的理解。

他为什么一想床就是宁式床呢,而不是一个对于他来说更方便、更实用的床呢?

他并没有属于自己的真正的生活的需求。

七、《呐喊》里面所有的人,他们都是不自由的,这是一种具有存在主义色彩的哲学的看法。

为什么人生而不自由呢?是因为我们生在很多先入为主的规训之中。

Q生活在别人的生活的模板之下,只懂得去模仿别人的生活的模板

闰土,只懂得遵循那些先于他而存在的道德规范,一代代都是如此。

所以并没有人像狂人那样问一句话:“从来如此,便对么?”,这就是悲剧。

这种荒诞感是穿越时代的,人和模具一样的人生

按照存在主义哲学来说,人类共性的悲剧在哪里?

就是我们并不是出生在一张白纸之上,而是出生在一堆模具之下。

这个社会给我们准备了很多价值的模板、很多人生的样式、很多成功的模式,然后让我们朝着这些模板去进发。

当我们无法符合这种模板的时候,我们会自认失败。

而将我们符合这种模板的时候定义为一种成功。

其实在鲁迅看来,这就是荒诞。

八、暖色调的作品,比如《社戏》《鸭的喜剧》。

《社戏》寄托了鲁迅童年时期最好的、作为王子存在的一些体验。

所以在《社戏》里面的人情是非常非常温暖的,他体验到人们对他的尊重、对他的爱护,都给了他非常非常大的暖色调的支撑。

《鸭的喜剧》里面,我们也能够曲折地看到,鲁迅在北京曾经有过一段大家庭的生活。

他和自己的弟弟周作人一家、周建人一家,包括自己的母亲生活在一起,家里孩子很多。

可以看到,鲁迅是向往这种生活环境的。

热热闹闹的烟火气、对于未来的希望,鲁迅其实都写在了《呐喊》当中。


世锦心梭
世界如锦,心如梭,思想的进化永远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