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观

学术   2024-09-23 18:58   上海  

一、人的肉眼能够看到的行星只有五颗:金、木、水、火、土

但是就是因为这五颗行星的运动轨迹跟周围的那些恒星不一样,启发了包括亚里士多德、托勒密、哥白尼、第谷,一直到开普勒,最后到牛顿、爱因斯坦慢慢地挖掘出了整套的科学体系整个人类的科学思想就是这样一步步走来的。

我们每一个人从来都不生活在真实的世界里面,我们每个人都只生活在哲学家为我们打造的思想通道里边

二、真理和事实之间的循环论证的关系

1、真理符合论

根据真理符合论,决定一个真的观点为真的因素,是这个观点与现实相符合.

决定一个假的观点为假的因素,是这个观点没能与现实相符合。

是什么决定了一棵橡树是一棵橡树?

把这些因素找出来,拿橡树来验证,这个方法叫真理符合论。

2、真理融贯论

那些园丁都说它是橡树,所以我认为它是橡树,这个叫作真理融贯论。

融贯里边分为个人融贯论团队融贯论

他和自己的那套东西完全融贯,他自己完全相信月亮上有生物,所以你给他任何的科学证据来证明,他都认为你在骗我,你们这群人别有用心。

他是自洽的,所以他个人融贯,他完全能够沉迷在这套理论当中去。

我们生活中见过很多这种个人融贯的人。

团队融贯,就是我们这个团队都是相信这个的,所以如果你不信的话,我不能理解,你怎么可能不信这个呢?

原因就是我从小到大,我们周围的人都信这个叫团队融贯论。

三、经验事实哲学性的事实

经验事实比如我在这儿放一支铅笔,你们能够看到这个铅笔存在,我们说这个铅笔在这个桌子上这叫经验事实。

但是当我把这个铅笔从桌子上拿下来放在抽屉里边的时候,我说这个桌子里边有一支铅笔,你们也会同意。

因为你看到我把这支铅笔放在了抽屉里边。

但这是一个哲学事实,就是你想出来的,你认为你知道那个地方有一个铅笔。

叫作哲学性和概念性的事实。

四、证实推理不证实推理

1、证实推理

比如爱因斯坦发表了广义相对论以后,他告诉人们,太阳背后有一颗星星,如果我的广义相对论是对的,那么那颗星星所发出来的光绕过太阳的时候会产生扭曲,扭曲之后在地球上能够观测到它,爱因斯坦预言了这件事。

这件事情后来被一个英国的天文学家观测到了。

这就是一个证实推理,就是我根据你的预测,证实了这件事是对的,这是一个典型的证实推理。

这种证实推理其实是归纳推理的一种方法。

归纳推理是当我罗列出了一系列一致的东西,都指向同一个结果的时候,那么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一个结论。

但是要注意,即使所有前提条件和证据都正确,也仍然有可能得出错误结论,这就是归纳推理的标志性特点。

不管可能性有多低,这只男子篮球队赢得美国大学男子篮球联赛冠军的可能性仍然是存在的,这就是归纳推理的特点。

在一个好的归纳推理过程中,即使所有前提条件都是真的,所得出的结论也有可能是错的,这就是简单的归纳法。

孔夫子讲不因人废言,也不因言废人,为什么呢?

就是这个人一辈子说了特别多糟糕的话,但是你不能说这个人肯定是个坏人,他可能在电影结尾的时候突然变成了一个好人因为这是简单的归纳法。

2、第二种相对要更具备科学性的推理方法叫作演绎推理

演绎推理的特点就是三段论,大前提、小前提,三段论。

在一个好的演绎推理论证过程中,真的前提条件就保证了真的结论,也就是说在一个好的演绎推理过程中,如果所有前提条件都是真的,那么它的结论就一定是真的。

苏格拉底临死前做了那个推论,大前提——所有的人都会死,小前提——苏格拉底是人,所以结论——苏格拉底会死。

三段论的推理,最重要的是它的前提。

就是如果它的大前提是真的,那么后面的推理就是非常顺畅的。

柏拉图说无毛的两腿动物就是人,大前提——无毛的两腿动物是人,小前提——这个鸡是无毛两腿动物,所以结论——这个鸡是人。

3、证伪主义

在今天特别风行,就是说一个理论要想成为真正被人们所接纳的科学理论,你必须要承担足够的风险,你必须要承担你是有可能是假的的这个风险,所以我们叫作理论的可证伪性。

比如算命,为什么它不是个科学?就是因为算命这件事不可证伪。

你说他算得准,他说很好、算得准

你说他算得不准,他说因为你的心不诚。

我们叫心诚则灵,心不诚,所以不准。

这样一来,你发现你没法质疑他,你说他好也行,说他不好也行,总之他总是对的,无论灵不灵我都对这叫作不可证伪性。

一个东西一旦达到了不可证伪,它就没法成为科学,科学必须要具备可证伪性。

比如医学上做临床,临床实验、对比实验就代表着可证伪性。

也就是说很有可能吃我的药的那一组人无效,如果无效,证明我错了。

这就是我承担了风险,这叫作可证伪性。

波普认为科学强调的应该是尝试对理论进行反驳,而不是证实理论。

为什么不是证实理论呢?

因为证实太难了,所以我可以尝试反驳它。

然后根据波普的观念,对很多理论来说,找到证实证据实在太容易了。

对于波普而言,这就是好的科学的特点,也就是科学应该强调证伪而不是证实,应该努力寻找有风险的理论,即使尝试反复通过对明确而夸张的预言进行实验来反驳,也仍然站得住脚。

五、工具主义现实主义

1工具主义

也被叫作实用主义,就是说我作为理论的提出者,我认为这个理论能够很好地解释这一切,但是现实世界未必是按照我这个理论发生的,我的理论只是能够理解这一切的一个很好的工具。

2现实主义

现实主义的特点是,它是真的。

因为牛顿没法解释超距作用的问题,这两个东西离得这么远,这个力是怎么传递过去的?怎么能够就突然建立这个力,比光速还快?介质是什么?传递速度是多少?怎么会有比光还快的东西?没法解释所以牛顿说这是工具主义。

工具主义、现实主义,要知道演绎法、归纳法,要知道经验性事实和哲学性事实。

远在亚里士多德那个时候,大家就知道地球不是平的了,因为这个通过常识是可以看得到的。

比如说从海平面上,上升一个帆船,你可以看到那个帆船慢慢一点一点起来,这就是我们说人们通过自己的经验感知能够想象得到的东西。

六、目的论本质论

亚里士多德认为,这个世界上所有存在的这些东西都有其存在的目的。

比如这个树叶,为什么要长成这个树叶?因为这个树叶有它的目的。

而怎么实现这些目的呢?它有它的性质。

人的性质就是成长、就是贪婪、就是工作,人有这个性质,所以人体现了这么多的生活当中的状态。

木头的性质就是能够做桌子、能够烧、能够获得热量。

它都有性质,它的性质跟它的目的是相关的。

而整个宇宙都有着它的性质,它的性质,比如说向上、月下区向下、做匀速圆周运动,它的目的就是要实现这个美好的、完美的世界

他认为匀速圆周运动最完美,月上区是完美的,就是这样一直转动。

所以整个逻辑自洽,这1900年来人们没有想过亚里士多德是错的,大家就根据他这套范式在不断地发展,因为这中间一直没有出现望远镜。

当伽利略用望远镜看到月球表面有那个环形山的时候,就直接挑战了亚里士多德的理论。

因为它不完美,它并不是月上区域所想象的以太,它看起来像大石头,跟地球差不多。

就这一下就已经让亚里士多德吃不消了,虽然这已经是一千多年以后的事了。

不过除此之外,任何一个地心说理论都需要周转圆来解释行星和逆行运动。

就是所有的地心说,只要你坚持认为这些行星是绕着地球转的,你就必须引入周转圆,否则你没法解释为什么会有行星逆行的现象出现。

在这个托勒密的体系当中,始终认为所有的运动都是匀速运动,他没有敢去挑战非匀速运动的状况。

七、哥白尼

大概在16世纪的时候,哥白尼提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

哥白尼体系跟托罗密体系在很多方面其实是相似的,但是其中地球和太阳的位置发生了对调。

哥白尼认为所有恒星与宇宙中心的距离是相等的,也都镶嵌在所谓的恒星球面上。

与在托勒密体系中一样,这个恒星球面就是宇宙最远的边界。

哥白尼的宇宙比托勒密的宇宙要大,哥白尼体系中也运用了周转圆、均轮和偏心圆。

哥白尼为什么会提出日心说呢?

这个跟一个哲学流派,叫新柏拉图主义有关系。

新柏拉图主义在哥白尼出生的那个时候特别盛行。

这个理论的核心是认为太阳是至善的。

既然太阳是至善的,那么太阳就在宇宙的中心。

所以哥白尼是为了保证他的新柏拉图主义能够得到证明,所以他就要去努力地证明太阳是在中心的。

他一直不太敢发表他的理论,直到自己临终前快去世的时候才把这个理论发表出来。

八、第谷体系

第谷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用肉眼观测天上行星运行轨道的人,而且他记录了非常丰富的手稿。

第谷非常熟悉哥白尼体系,第谷也承认,相对于托勒密体系,哥白尼体系在某些方面更有优势。

与当时大多数天文学家相同,第谷也发现大多数证据所指向的结果都是地球是静止的。

九、开普勒

开普勒体系似乎描述的正是月球和行星运动的模式。

开普勒的做法是一种基于日心说的做法。

开普勒对日心说观点的偏爱,部分源于他的学生时代。

那时候他的老师是哥白尼体系的一个热情支持者,与几乎所有他同时代的人相同,开普勒最初也坚定地相信正圆事实和匀速运动事实。

如果以行星为起点画一条直线和太阳连起来,这条直线在相等的时间内扫过的面积相同,这个对行星运动速度的描述被称为开普勒运动的第二定律。

就是这是太阳,是焦点,太阳和行星连起一条线,沿着轨道运转的过程当中扫过的面积在相同时间内是相等的,他用这个来计算火星运动的速度。

他这样算出来的结果跟观测到的火星的运转速度是一样的。

由于行星在其轨道上的某个点处距离太阳更近,因而当火星运行到其轨道的这个部分的时候,运行速度就会更快,而当它运行到其轨道距离太阳更远的部分时,运行速度会更慢。

根据开普勒第二定律,行星的运动不是匀速的,相反,在其轨道的不同阶段,行星运行的速度会发生变化。

开普勒体系没有使用周转圆、均轮、偏心圆、等距点这些复杂的概念,开普勒体系中每个行星只有一个椭圆形轨道,仅此而已,无比简洁、无比美好。

这就让我们又想起了爱因斯坦说过的那句话:这个宇宙最可怕的地方,就是它竟然可以被理解。

他可以用如此简洁的方式表述出来。

从地心说到日心说,到地心日心杂合说,到椭圆形轨道。

十、伽利略

玻璃的发明对于人类有多么伟大的贡献。

首先,伽利略观测到月球似乎是一个巨大的岩石体,而不是所谓的以太,跟地球上的东西差不多,就像我们家门口院子里边的一个鹅卵石一样。

但是当伽利略用望远镜看到天上的月亮的时候说,那就跟我们家门口的鹅卵石一样,而且更大,它为啥能动?

就这一件事,地球不动说就遭到了巨大的挑战。

在其著作中,伽利略有时表达出非常强的讽刺意味,而且对很多人都表示不屑,所以所有那些能够判他刑的人都被他得罪了。

最后伽利略被裁定为持异教思想的嫌疑,判终身监禁,同时还被要求正式宣布日心说的观点是假的。

伽利略在家中度过了余生,于1642年逝世,最后双目失明。

因为伽利略的眼睛一直看天上的太阳,拿着玻璃、拿着望远镜,不断地观测,眼睛瞎掉了。

据说伽利略在法庭审判的时候说,我承认我有罪,说完这句话以后,小声地说了一句,但是我们是绕着太阳转的。

十一、牛顿的三大定律

1第一个定律就是所谓的惯性定律:任何物体在不受外力的作用下,总是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者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

这是非常伟大的一个定理,因为你用肉眼根本看不到,你什么时候看到这么一个东西是匀速直线运动就走了?不可能。

我们看到的是亚里士多德所说的,任何物体保持静止或者停下来,除非你用劲推动它,它才动。

肉眼所看到的,但是这个是不对的。

牛顿告诉我们说,任何物体是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者静止,除非你用外力阻止它。

你知道这个东西为什么它会停下来?它本来可以一直走的,是因为有摩擦力、有引力,所以它才停下来的。

这个东西是正确的,但是这个东西肉眼看不到,这就是理论的厉害。

所以我们大家真的不要太过相信眼见为实所以第一条就已经颠覆了。

2牛顿第二定律的描述是:物体运动的改变与其所受的作用力成正比,而且与其所受的作用力的方向成一条直线。

F=mam是质量,a是加速度,力等于m乘以a

3第三定律就是,对任何作用力总会存在一个方向相反、大小相等的反作用力,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4看起来如此简单的三条定理,竟然破解了宇宙几乎所有的秘密。

人们用这三条理论开始在各个范围之内运用,除了能够解释炮弹、能够解释桌子、能够解释跑步,能够解决这些东西之外,在化学领域开始出现了拉瓦锡和道尔顿。

拉瓦锡做化学实验,道尔顿做原子内部结构的研究,发现原子相互之间的作用力也符合牛顿三定律。

化学领域开始用牛顿的体系来破解,然后生物学领域,人们发现神经其实是一种电化学现象,电化学现象依然是用牛顿三定律可以去推理解释出来的。

然后在电磁学理论上出现了法拉第和麦克斯韦,法拉第和麦克斯韦是爱因斯坦的偶像,因为法拉第、麦克斯韦有了电磁学、电和磁场的这种变化,所有的这一切都是在牛顿世界观之下所发展出来的。

所以你不能简单地说牛顿是一个力学家,所有的这一切都是牛顿世界观的延伸,因为它是建立在三大定律之上的,用三大定律不断地去推演,在各种领域里边验证。

牛顿世界观发展的高峰期在1700年到1900年之间,这两百年时间里边,西方世界开始迈入工业化的进程,这些全都是属于牛顿世界观的发展。

5牛顿世界观当中有一个bug(漏洞),也就是我们说的超距作用的问题。

牛顿认为虽然万有引力,他认为是可以解释这个现象的,但是万有引力是怎么产生的?这个力是怎么传递的?他被很多人质疑。他也没法解释。

所以牛顿是用工具主义的态度在看待他的力学。

6黑体是物理学里边的一个术语,指的是一个理想化的物体,可以吸收所有指向它的电磁辐射。

举个例子,光是电磁辐射的一种形式,所以如果我们向一个黑体投射光线,黑体将吸收所有的光线,因而表现出黑暗的性质,所以才叫作黑体,完美的黑色。

一个理想化的黑体在受热时,应该对外进行辐射。

根据牛顿科学体系,一个受热的黑体预计将以某种特定模式对外进行辐射,然而实际观察到的辐射模式与根据牛顿科学体系预言的辐射模式有显著差异。

当仅观察波长较长的辐射时,所观察到的辐射模式与预言的模式十分相近,但是到了短波的时候,观察到的辐射模式则与预言模式大相径庭。

十二、普朗克做了普朗克公式,E=hv

爱因斯坦的公式E=mc²,你看两边都是E,所以一换算就是mc²=hvm是质量,hv代表波,所以这个叫作波粒二象性。

这边是用质量的方式、粒子的方式在计算,普朗克公式是用波的方式在计算,一换算出来你发现是相等的,所以普朗克发明了普朗克公式,解释了黑体辐射,它能够完美地解释黑体辐射。

只有一个23岁的年轻人在看到这个公式以后,突然之间觉得脚下的地球都被抽走了,这个人就是爱因斯坦。

十三、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在1905年发表了狭义相对论,在1916年发表了广义相对论

当爱因斯坦用广义相对论和狭义相对论来解释地球受到的重力的时候,人们才知道,原来并不存在所谓的引力把我们吸在这儿,而是因为巨大的质量所造成的扭曲,这个扭曲所带来的所有的运行都是在曲面几何的最短线程的那个方向运转。

十四、量子理论

实际上是一种波数学,应与粒子数学相区别,对波数学和粒子数学进行一下简单介绍就会很有帮助。

一种是涉及离散式的物体时所用到的数学,另一种是涉及波的情形的时候所用到的数学。

比如说你把一个保龄球这么扔出去,这就是一个粒子的数学。

但是你把一个水拍了一下,那个时候水抖起来了,这就是一个波的数学,所以这是两种数学。

如果量子理论数学是一种常见的波数学,那为什么我们经常听说量子理论是很不寻常的理论呢?

量子理论数学给出的通常是概率性的预言,而不是确定的预言。

十五、对整个世界观延伸的过程梳理下来,大家能够感知到一个令我们非常震撼的事情。

就是显而易见对于我们来讲是多么严重的错误。

我们过去之所以会留恋在,比如说正圆的轨道,我们留恋在匀速运动当中,没有别的原因,就是因为显而易见,就是我们拿眼睛看到的、感受到的、我们自己有经验的似乎就是这样。

但问题是那个东西并不是一个科学的参照体系,那个东西是我们大脑当中所想象的、我们大家共有的意识,但它未必是对的。

所以要想真的建立科学的世界观,你必须要了解什么是科学,你必须要知道人类的历史上是怎么样一步一个脚印,从亚里士多德到托勒密,到哥白尼,到第谷,到开普勒,到伽利略,到牛顿,到爱因斯坦,到今天的量子力学,我们逐渐地在破解自然给我们设定的这个迷局。


世锦心梭
世界如锦,心如梭,思想的进化永远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