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通纳

学术   2024-09-26 18:58   上海  

1生活的本源就是充满着失败的,我们需要一个巨大的精神去接纳这些失败。

所有人生的苦痛,它为什么是苦痛?

因为你没有接纳它,它就是苦痛。

因为你没有理解它,它就是苦痛。

如果有很大的悟性,忽然一下子明白了,那些东西就变成什么呢?

比如说你后来变成一个作家,那些东西都就变成你的一个经历、一个积累,它会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所以说失败的出路不是妥协,而是去理解生活。

2人在一个时代的大潮流里边,如果能够看到这个时代对人的裹挟力量,看到很多人都在随大流生活的时候,他必然感觉很孤独。

3博洛尼亚大学在意大利诞生,它的课程有神学、艺术学、修辞学、音乐等。

办学的目的是要培养出一个有灵性的人,而不是一个能干某个具体的专业的人;是培养一个完整的人,一个充满着对世界的丰富情感的人。

这是现代大学诞生的时候,它的目标。

4小镇做题家和城市的孩子有什么区别?

小镇的资源有限在学习条件方面,比如学校的师资和设施,小镇学校的实验室可能没有这么多,学外语的机会也比较少;还有家庭条件方面,小镇家庭有没有能力假期送孩子去欧洲走走,开开眼呢?都没有。

所以他们所有的能量都集中到刀尖上,只能努力高考。

所以他们的成长很锐利,能量很集中,但同时也太窄。

他们的生活就是这么一个单向途径,只通向一个高考的成绩。

他们身上的这种坚韧不拔,这种瞄准目标不放松的精神是很好的,但是他们需要的另外一个发展是什么?是在大学里拓展。

他们原来的问题是宽度不够,那就要在大学多元环境里面,拼命地吸收知识、拓展自己,让自己的人文修养、艺术修养、社会视野不断地放大。

这就会是一个特别好的一个成长历程,就是前面集中单向,到了大学丰富放大。

而大城市的孩子,他们小时候活得很开阔,家里让学这学那,到国内国外到处看。

他们可以侃侃而谈,但是却没有小镇做题家的坚韧。

所以这样的孩子到了后面他需要补课的是什么呢?

是执着,是长期主义,是咬定不放松的这种劲头。

所以两种人他的生活逻辑是不一样的,前后秩序是不一样的,要弥补的东西也是不一样的,这就是成长。

5伊迪丝就这样平庸地、模仿性地生活着

人最怕这样,直接就被规定了什么是好的,只能想着去满足一个社会的标准。

其实女孩子想要体现出自己的美和价值,并不是一定要学谈吐、阅读,要在聚会的时候演奏等等。

像伊迪丝这样一个女孩子,生活里就充满了规定性。

这个规定性表面上来自父母,但实际上来自阶层。

阶层有一种对她的铸造。

人的培育有的是一种滋养,很自然;也有的是一种刚性的铸造。

伊迪丝在生活里就像很多其他被铸造的女孩子一样,内心深处有太多的孤独,她非常希望能脱离父母的限定的生活。

但是那时候她还太小,她只能耐心地去熬。

伊迪丝父母对于她的期待也是希望她能找一个不太强的、安分守己的人在一起,有一个稳定的生活。

这也是期待一个什么呢?就是伊迪丝自己能在这个家庭里有分量,甚至是有很大程度上的自由。

他们不希望伊迪丝进入一个传统的男强女弱的关系,而是能找到一种生活里的平衡。

门当户对其实有两种,一种是外观的门当户对,一种是内在的门当户对。

内在的门当户对就要保证在婚姻里两个人有种平衡,所以这是伊迪丝的父母期待他们走入的婚姻。

6结婚之后可以干什么呢?摆脱父亲。

因为欧洲文化还是尊重这一点,儿子一旦结婚,他就是个独立的人,父母这一代就不能再决定他的事情了。

所以婚姻有两种,有的人走入婚姻是为了互爱、互相体贴、一起成长、一起创造,这是一种,这是真正结婚的

还有一种是什么呢?是为了自我实现——把婚姻当作实现自己的人生规划的手段,把对方当作是配套设施。

而伊迪丝的婚姻观就是后者,充满了各种问题。

7伊迪丝父母从小对她的强制性培养,让她产生了巨大的压抑,而且她不知道这种压抑会带来另外一个东西,就是对支配自身命运的渴望。

这个渴望不是不好,而是它缺了一个阶段,一个自己走出家门在社会生活里面成长,去尝试、去探索、去劳动的阶段。

只有在这个过程里,人才能体会到自己的上限是什么、下限是什么、能坚持什么、不喜欢什么……而很多人都没有这一步。

我们说专制的父母会培养出反叛的孩子,虽然他面对父母很叛逆,但他潜意识里却同样会成为一个专制的人。

这种代际的循环,这种神秘的传递,是很多人自己都不知道的。

8文学是对人的洞察、对人性的体会、对人内心深处创伤的识别,是对人的形成、人的性格、人内在世界的这种认识。

伊迪丝的病态表现本质上是一种社会病,是中产阶级家庭对于孩子的格式化导致的。

在社会上,一个没有灵性的人往往能接受这种格式化,奔忙在竞争的道路上。

努力不输在起跑线,也不输在终点线,一辈子就在相对性里边生活。

什么叫相对性?就是在内卷里我干得比别人好,所以我就变成一个相对杰出的人、优秀的人。

9斯通纳身上缺少一种成长的复杂性,缺少一种对世界理解的贯通力。

他书上得来的东西很多,但在现实中他过得确实是太单一了,没能增长出足够的力量去克服一下心障,然后去跟妻子有一个很好的对话。

一个夸夸其谈的人往往不扎实,他很难谈细节,分析一个作品,谈什么东西,只能从很表面的地方入手,听着很好听,但你仔细一过滤啥也没有。

斯通纳从一个农村孩子奋斗到大学老师,他付出了太多。

他能承受悲苦的婚姻,也能承受大学职场上的歧视和打击,但他不能放弃大学老师的身份。

他全部的生活,自己的立足之地,他所知道的唯一能给自己带来社会身份的生活,就是大学老师。

如果老师的身份再没有了,最后只能回到农庄,这对他来说就很难承受了。

10双面的陌生人——世界的流浪者

斯通纳在大学里实际上是一个异己的存在,被排斥,被边缘化,但是他也不能回去,因为回去生活对他来说也是陌生的。

造成这种双向陌生情景的原因是斯通纳无法建立自己的生活的根系。

11一个人在生活里有自己的上限,也有自己的下限。

上限是你的专业能力,你能达到什么高度,就是你的一生总有一个点,你跨不过去了,你只能达到这个高度了。

因为这里面除了个人努力,还有社会条件、时代的局限。

人的下限是你的良知系统,你自己对生命最基础的认知。

12人类文明史一万年了,为什么我们的进步、文明文化的进化还那么慢呢?

它停滞在什么地方,纠结在什么地方?

《斯通纳》这本书的伟大,就是它内在的深度写出了这个东西。

就是看似人类在一代代地反抗父母的限定,但是实际上,在父母限定你的过程中,你也无形中在积累,在潜移默化里边被影响。

你似乎在反抗,但是你没有一个面对世界的机会,所以在你对规范的抗拒里边,你没有看到一个新世界,没有建立起自己这个新出发点。

你到最后尽管反叛,就像伊迪丝选择结婚一样,但最后真正面临生活的时候,你内心里的价值观,你的生活方式,你生活追求的目标不还是父母那一套吗?

所以导致世界封闭的最大原因就是这种代与代之间的复制。

这种复制里面有一定的积极面,就是继承而来的劳动性、学习性等等。

但是复制里也有冷漠性、功利性等等。

所以伊迪丝在被父母复制,斯通纳虽然相比起父辈有很多方面的变化,但是当他最后面临爱情和教授身份的抉择的时候,还是明显体现出一种从父辈那里复制而来的单一的价值观。

一个农民出身,被土地滋养的人,变成了一个大学老师,还跨阶层结婚了。

他自知无法承受这些跨越,没有办法获得夫妻互相之间的和解,因为他的起点真的比较低。

而这个社会总是更能接纳起点高的人,那些家境优渥,天然带光环的人。

所以斯通纳进入婚姻后,妻子对他也是居高临下。

生活里,大学里,很多人也是把他当工具,一个给分的工具。

所以说这本书写出了一个让人非常感叹的人。

古希腊哲学有一个非常关键的观点,就是说没有被理解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未经反思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

斯通纳就缺最后一步他知道曾经自己是什么人,这点他达到了。

但是他不知道自己在这个世界上一切过往都是序章,都是自己重新生活的一个基础。

所以我们说,一个人到最后又会变成儿童,又要重新出发。

但是斯通纳最后的终点和局限就在这里了。

13《斯通纳》让我深深地感受到我们生活里边既要追求完成度,也要追求展开度。

我们很多人完成度还不错,小学、中学、大学、工作看起来还挺有逻辑的,挺能实现的。

但展开度在哪里?对整个世界多元的理解,对生活的丰富的理解在哪里?对于现有生活的想象力在哪里?对生活可能性的认识又在哪里?

现代人的展开度普遍比较差,这也是斯通纳的问题。

斯通纳这个人物就是有完成度,但是没有办法有很高的展开度。

缺乏展开度但是完成度很好的人,一般的生活问题他都能解决,但是遇到比如说像斯通纳和凯瑟琳这样的爱情的时候,展开度不够的问题就来了。

他们看不到世界还有另外一种生活,看不到我们可以去做一个义无反顾的选择。

他只能看到我不能离开教师这个职位,不能丢掉自己生活的保障。

一定要深深地理解展开度这个问题的重要性,不要沾沾自喜,满足于自己的完成度。


世锦心梭
世界如锦,心如梭,思想的进化永远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