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生产力赋能西藏共同富裕:内在逻辑、关键支撑与实践着力点

学术   2024-12-09 17:14   西藏  

 新质生产力赋能西藏共同富裕:内在逻辑、

关键支撑与实践着力点




作者介绍

杨丹,中共湖南省委党校(湖南行政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

汪津,中共湖南省委党校(湖南行政学院)硕士研究生。

本文系202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防范化解农村相对贫困人口脆弱性风险的社会支持研究”(项目编号:21BSH093)、2022年度湖南省教育厅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减贫战略转型下湖南省农村相对贫困识别与治理策略研究”(项目编号:CX20221318)阶段性成果。
摘要:新质生产力赋能西藏共同富裕:内在逻辑、关键支撑与实践着力点摘要:新质生产力是在传统生产力质态基础上的革命性再造,是与共同富裕价值内核相适应的生产力样态。在西藏经济社会取得长足发展,迈向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新质生产力赋能西藏共同富裕具有“增量”、“质量”、“公平”三重逻辑,具备夯实西藏共同富裕物质基础、契合西藏共同富裕优质高效特征、推动西藏共同富裕成果共享的价值。实现新质生产力赋能西藏共同富裕,关注经济发展基础与产业体系建设、科教人才资源与构筑科创基底、生态环境保护与绿色转型发展、民生保障建设与发展成果共享这四个关键支撑。从推动产业升级、提升科技水平、促进绿色发展和完善制度保障四方面入手,锚定新质生产力赋能西藏共同富裕的实践着力点,在西藏形塑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环境,赋能西藏迈向共同富裕。

关键词: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


作为重要的边疆民族地区,西藏实现共同富裕与否是关系全国迈向共同富裕的重要篇章。推动实现共同富裕成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的应有之义。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贯彻新发展理念,聚焦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以优化发展格局为切入点,以要素和设施建设为支撑,以制度机制为保障,统筹谋划、分类施策、精准发力,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西藏调研期间再次强调:“要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共同富裕前景目标,西藏需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以高质量的发展态势与全国形成一盘棋,共同迈向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迈进,一方面现有生产力发展水平难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另一方面伴随信息技术快速发展、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生产力存在样态不断发生变化。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以人力资本、信息化、智能化等为支撑的新质生产力作为生产力体系新的存在样态应运而生。因其具备更高的融合性、创新性和科技含量,更符合现代生产力的发展要求。20239月,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这一概念,指出“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2023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回望西藏70多年的发展历程,经济总量从1951年的1.3亿元到2023年的2392亿元,从一穷二白到摆脱贫困,再到实现全面小康,面貌焕然一新。在迎来新发展机遇的新时代,以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助力西藏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全局,谱写高质量发展的西藏篇章势在必行。

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显著特征。新质生产力作为摆脱传统生产力发展路径的先进生产力,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推动力量。新质生产力对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价值。发展新质生产力有助于为西藏经济发展提供新的驱动力,促进在生产效率和质能提升的基础上增加地方财富总量,为共同富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与此同时,与发展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价值要求,能确保西藏人民共享发展成果,提高获得感和幸福感,构建更加公平、繁荣的和谐社会。

本文以探索西藏共同富裕的实现路径为宗旨,探讨新质生产力赋能西藏共同富裕的内在逻辑,识别新质生产力赋能西藏共同富裕的关键支撑,为锚定新质生产力赋能西藏共同富裕的实践着力点提供参考。

一、新质生产力赋能西藏共同富裕
内在逻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归根结底是要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发展新质生产力与推进共同富裕具有高度的理论关联性。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西藏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取得新成就。新质生产力作为与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生产力样态,具备为西藏经济社会增添新的发展动力,推动生产要素优化配置,赋能西藏共同富裕的内在逻辑。

01
增量逻辑:新质生产力夯实西藏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



“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基础是“富裕”,目标是“共同”。如果没有坚实的物质基础就无法达到富裕目标,更遑论共同富裕。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新时代西藏夯实物质基础的必然路径。

我国经济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转型期,依靠大量资源投入、高度消耗能源的传统发展方式正在发生转变。新质生产力的“新”,体现在科技创新所带来的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作为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以数字化和智能化推动生产方式的有机更新,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以高生产率的产业代替低生产率的产业,以技术赋能形成新的产业形态,为共同富裕提供持久动力;促进要素优化配置,提升要素生产率,缩减边际成本,提高边际收益,实现社会整体财富的幂数增长,为共同富裕提供高速动能。

西藏正处于建设高原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进程中,人才、知识、技术、管理、资本和数据等生产要素的相对匮乏,使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础条件略显单薄,在传统发展方式不具备明显优势的境况下,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为西藏凭借“后发优势”实现高质量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通过聚焦区域特色优势,立足西藏资源禀赋、发展条件、比较优势等实际,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AI、生物技术等新技术在西藏的发展,实现西藏自我发展能力的跃升。

通过赋能西藏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提高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财富增量。新质生产力具备不断做大西藏共同富裕的“蛋糕”,构筑坚实物质基础的可能性。一是有利于传统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加强传统产业结构的技术含量,缩小西藏在产业基础上与其他地区的发展差距,推动传统产业的数字化转型;二是有助于新兴产业的培育发展,推动新技术与西藏自然资源禀赋相结合,发展清洁能源产业、智慧农牧业等新兴产业,丰富西藏的产业形态;三是有利于未来产业的规划布局。因新质生产力强调技术的关键性颠覆性突破,西藏既可以作为突破新技术的“试验场”,也可以成为运用新技术的“练兵场”,为未来产业在西藏的落地打好基础。

02
质量逻辑:新质生产力契合西藏共同富裕优质高效的特征



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是影响共同富裕的主要因素。提升整体发展水平,只靠高速增长把“蛋糕”做大已行不通,还应通过高质量发展把质量做优,在质的大幅提升中实现量的持续增长。新质生产力本质上是以“质”的提升作为内在要求。“十四五”以来,西藏经济发展呈现稳步提升状态,地区GDP1900亿元增长到2023年的近2400亿元,人均GDP5.23万元增长到6万元,地区生产总值、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多项经济指标增速位居全国第一。近年来随着西藏持续壮大特色农牧业、文化旅游业、高新数字业、藏医药等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培育高原轻工业等新兴产业,正努力走出一条适合高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真正实践和体现优质高效的要求和特征。

一方面,发展新质生产力蕴含着对内部要素的优化组合。马克思指出,“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生产资料生产。”随着当前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迅速发展,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了新质生产力。以新质生产力实现经济发展的质量提升,就是通过推动生产要素的更新,完成由新型劳动者、新型劳动工具和新型劳动对象构成的要素系统的优化组合,以优质的生产力样态促进高质量发展,做优共同富裕的“蛋糕”。西藏在当前发展的过程中注重产业调整升级,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的落地。如在推进高新数字产业发展上,西藏规划投资118亿元,装备7万个机柜,准备打造全球海拔最高的绿色大数据中心;通过科技赋能,发展多种特色产业,培育发展以青稞为代表的新农牧业产品等。通过推进技术创新与应用,培育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赋能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不断促进生产力要素的优化组合,为实现共同富裕的优质高效奠定基础。

另一方面,发展新质生产力意味着对外部发展的高效赋能。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新发展理念是新质生产力在价值层面的原则遵循,以科技驱动为核心、统筹兼顾为方法、绿色低碳为底色、开放融合为要义、共享互惠为旨归。随着新发展理念不断深入人心,西藏对科技创新、教育发展和生态保护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发展实践中充分发挥对口援藏的政策优势,积极对接国内经济技术的内部循环,不断扩大对外开放程度,为经济、社会和生态等多个领域的发展高效赋能,将推动共同富裕朝着优质高效的方向迈进。

03
公平逻辑:新质生产力推动西藏共同富裕的成果共享



“共同”是共同富裕的目标。“中国要实现共同富裕,但不是搞平均主义,而是要先把‘蛋糕’做大,然后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把‘蛋糕’分好。”共同富裕不仅意味着实现财富积累,还意味着做好财富的公平分配。如果落入“马太效应”的陷阱,就会导致贫富差距拉大,社会两极分化,阻碍共同富裕的实现。因此,需要在充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进程中形成公正合理的生产关系,实现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的美好愿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产关系必须与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应。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各项制度逐步完善,新质生产力作为推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驱动力,推动生产关系的深刻变革势在必行。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过程中需要充分关注分配制度,以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促进发展成果人民共享。不过,新质生产力在推动生产关系的变革中既蕴含机遇,又潜藏风险:一方面丰富了不同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形式,推动新要素与传统要素形成新的交互形式,进而形成新的要素分配模式;另一方面,新的生产要素在参与分配的过程中会产生诸如资料占有不均衡、权利归属不明确等新的分配问题,这类问题的存在要求分配制度趋时更新,不断完善。准确把握发展新质生产力与塑造全新分配格局间的辩证关系,理顺二者在实践过程中的行动关联,推动新质生产力有效赋能共同富裕,是实现共同富裕这一目标的前提。

毋庸置疑,新质生产力促进西藏人民群众参与新要素分配的机会不断增多。以西藏农牧业的转型发展为例,牧民以牦牛、草场入股,新的“种草—养畜—加工—销售”产业模式不断推广,“村党支部+牧户+合作社+公司”的运营模式创新发展,促使农牧民转型为产业工人,壮大产业的同时,托举参与实现农牧民收入普遍增加。不过,新生产要素在参与分配的过程中产生了新的分配问题。近年来,国家通过兴边富民行动、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小康村建设等措施,客观上改善了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但城乡收入差距依旧显著。虽然西藏2023年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收入均实现增长,但是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可达5万元,农村居民人均收入还不到2万元,新质生产力发展过程中新分配问题带来的风险犹存。基于公平逻辑,与西藏新质生产力发展相匹配的分配制度变革需持续推进,为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提供保障。

二、新质生产力赋能西藏共同富裕
的关键支撑

以新质生产力赋能共同富裕在理论层面具有逻辑契合性。实践层面,新质生产力赋能西藏共同富裕离不开新质生产力快速发展的环境。基于新质生产力以新兴产业为载体、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和以绿色发展为导向的特点,优化产业体系的建设、筑牢科技创新的基础和推动绿色发展的转型,保障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方能推动西藏发展新质生产力,赋能西藏共同富裕的实现。从西藏新质生产力的发展现状和资源条件来看,经济发展基础与产业体系建设、科教人才资源与构筑科创基底、生态环境保护与绿色转型发展、民生保障建设与发展成果共享应是推进新质生产力赋能西藏共同富裕的关键支撑。

01
经济发展基础与产业体系建设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现代产业体系是新质生产力要素的产业载体。科技创新为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产业优化为技术革新提供平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表现形式为催生新产业、推动产业深度转型升级。”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需抓紧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为新质生产力提供赋能载体。现代产业体系建立于坚实的经济基础之上。从当前经济发展情况来看,夯实西藏的经济发展基础方能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建设提供支持。

一方面,西藏经济规模整体偏小,但增速较快。2023年西藏GDP总量为2392.67亿元,处于全国末位,西藏人均GDP6.56万元,相较全国人均GDP8.94万元存在一定差距,但GDP总量增速为9.5%,位居全国第一,人均GDP增速也达9.7%。这从侧面反映,西藏产业发展具有一定局限性,但发展增速保持较高水准。

另一方面,产业结构不够协调稳定,但特色鲜明。2023年西藏GDP的产业构成中一、二、三产业占比分别为9.0%36.9%54.1%,呈现较为匀称的“三二一”结构;从从业人员产业结构来看,2015年首次实现“三一二”形态并维持至今,这与2014年起全国总体的从业人员产业结构所形成的“三二一”形态不一致。两种形态的不一致反映出西藏在产业结构上不够协调稳定,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支撑面临后续乏力的潜在风险,但产业发展的特色十分鲜明。近年来,西藏以生态保护为前提,将旅游文化与高原生物、绿色工业、清洁能源、现代服务、高新数字、边贸物流,共同列为“七大产业”,并大力推进。“十三五”期间,“七大产业”实现增加值超1900亿元,发展效益初步显现。这些产业的存续发展是新质生产力在西藏发展的体现。

当前,更应辩证看待西藏的总体经济规模和产业结构形态,审视西藏现有的经济发展基础,支持推动产业体系建设,形塑新质生产力快速发展的载体,使其成为赋能共同富裕的可靠动力。

02
科教人才资源与构筑科创基底



“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发展新质生产力对教育、科技和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实现教育发展与人才培养,有效对接科技创新的现实需求,构筑科创基底是推进新质生产力赋能西藏共同富裕的又一重要支撑。

西藏的科教人才资源存在以下特点:一方面,本土科技创新水平较低,科研支持力度较弱,人才缺口较为严重。据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测算,西藏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得分为31.80分,位居全国末位,距全国综合得分77.13分有较大差距。同时2022年西藏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为7亿元,与排名倒数第二的海南相比,投入数额仅为其10.2%,另外R&D经费的投入强度(R&D经费与GDP总值之比)为033%,远低于全国的2.54%

部分数值笔者进行了必要的计算。教育经费投入上,2022年西藏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为316.67亿元,位居全国第28位,教育经费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例为12.21%,排名倒数第6;科研院所建设上,西藏现仅有7所本专科高等院校,1个省部共建的国家重点实验室,9个国家级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已建成的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共37家,相较而言对科技创新的支撑力度不足;人才资源规模方面,2023年全年在校研究生6194人,普通本专科在校生43092人,在西藏本土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才规模较其他地区小,常住人口中拥有高等学历的人口仅40多万人,比重约为11%。这些数据说明西藏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严重的人才缺口。

另一方面,全国对口援藏工作的支持力度强劲,科教人才资源输入力度较强。作为对口援藏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和其他兄弟省市为西藏输入大量科教人才,有力扩充了西藏科教人才资源。从1985年在兄弟省市开办西藏班到现在多地援建实验中学,西藏学生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高考加分等优惠政策保障了西藏考生接受优质高等教育的机会,确保了人才队伍的建设和发展,达成“走出去”与“留下来”的有机结合。此外,诸如博士服务团赴藏锻炼、高校院所组团科技援藏以及各兄弟省市的援藏工作队等,为西藏源源不断地提供来自全国的人才支持,在对口援藏政策的推动下西藏建成了可使用的、可调动的科教人才资源库。

在科教投入和人才贮备不足的情况下,充分发挥好对口援藏的制度优势,将对口支援的资源转化为西藏发展的内生动力,为西藏构筑科创基底,促进新质生产力的形成与变革,赋能西藏迈向共同富裕。

03
生态环境保护与绿色转型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就是发展绿色生产力,通过加快推动发展方式向绿色低碳转型,以绿色发展新成效持续激发新质生产力发展新动能。迈向共同富裕的发展过程是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实现生态惠民、生态利民和生态为民的过程。生态环境保护与推动绿色转型发展是新质生产力赋能西藏共同富裕的又一关键支撑。

“保护好青藏高原生态就是对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最大贡献。”西藏是目前世界上生态环境质量最好的地区之一,这得益于长期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始终坚持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通过建立生态文明建设领导小组,持续推进西藏生态环境保护立法工作,坚决关停高污染企业,强化生态环境保护的执法工作,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实现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修复,为西藏生态保护与社会建设夯实了发展基础,这与发展新质生产力就是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高效平衡。是高度契合的。

在进一步推动西藏绿色转型发展的进程中,需始终坚持生态保护。一方面,需注意因脆弱生态环境带来的环境保护和修复压力。西藏位于青藏高原,属于生态环境脆弱地带,自然灾害多发,生态恢复周期漫长。在发展实践中,这些问题应纳入科学发展规划,发展应是以加强对自然灾害的预防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为基础的发展。另一方面,需识别不同产业发展中潜在的生态风险。由于自然环境约束,西藏第一产业以畜牧业为主,而粗放式放牧容易使水土、草地资源受到破坏性影响;第二产业主要依赖采矿业,但资源开采难度大,利用效率低,需防止不可逆的生态破坏,应采用更为环保的开采方式;第三产业以旅游业为主,但地理环境仍束缚着旅游资源的开发。

以“绿色”作为底色,找准与西藏生态环境保护的连接点,以绿色发展方式实现西藏的高质量发展,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西藏发展道路,保障西藏共同富裕的可持续性。

04
民生保障建设与发展成果共享



“公与平者,即国之基址也。”实现共同富裕是在做大经济发展的“蛋糕”基础上,将“蛋糕”分好,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实现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以共享理念作为价值引领推进实现共同富裕,是新质生产力赋能共同富裕的深层逻辑。锚定西藏的民生保障建设,将其作为共享基点,更好地提升西藏发展成果的可及性,这是新质生产力赋能西藏共同富裕的根本依托。

70多年来,西藏实现社会制度的根本变革,在国家对口援藏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各项事业得到全面发展,民生福祉不断提升,短短几十年创造了跨越上千年的发展奇迹。党的十八大以来,西藏不断加大民生领域重点支出保障,拓展民生保障建设的规模。“十三五”期间财政民生重点领域支出占比超八成,年均增长10%以上,提高多项民生领域补助标准;各领域的援藏工作持续深入推进、规范化发展,就业、医疗和产业等方面援藏工作不断强化,奠定了民生保障建设水平持续提升的前期基础。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西藏已经形成“三纵、两横、六通道”的交通网络,但是高速里程较短,交通辐射范围较狭窄,未能有效联通边境和乡村,路网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在公共服务供给方面,2023年,完成农牧民转移就业64.7万人,实现劳务收入65.6亿元。截至2023年底,建立30余个“组团式”区外就业基地,推出大规模“百人组团”区外就业,完成区外就业高校毕业生3605人;推进医联体医共体建设,新增国家区域医疗中心2个,基本医保率先实现省级统筹,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2.19万套,完成老旧小区改造65个;实现人畜分离7.7万户,户厕改造4万户,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220个。目前,西藏能够做到对基本公共服务的多维覆盖,但是在服务供给的能力、水平和质量上与其他地区相比仍存在显著差距,有待进一步提升。

依托新质生产力来促进民生保障建设的优化供给,符合当前西藏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如何正确引导新质生产力嵌入西藏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扩大发展成效,促进成果共享是实践中值得思考的重点。

三、新质生产力赋能西藏共同富裕
的实践着力点

新质生产力赋能西藏共同富裕,归根到底在于锚定西藏共同富裕的重点环节,使新质生产力精准对接西藏实际,抓住机遇,夯实关键支撑,迎接挑战,塑造发展环境,发挥优势,补齐短板。

01
推动产业升级,夯实西藏共同富裕的经济基础



基于高原独特的农业产业类型,将推动西藏农牧业发展作为第一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命题。一是加强农牧业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对青稞、牦牛等高原特有农牧业品种,一方面积极培育优质品种,建立和完善种质资源库,建设良种基地;另一方面加快特色农牧业生产基地建设,推动农牧业的规模化、标准化和集约化。二是提高农牧业产品的附加值,延长产业链。对农牧业产品进行深加工,创建高原特色品牌,借助线上线下的销售平台,整合上下游产业链条,完善高原农牧业产品的产业集群。三是依托现代信息技术赋能农牧业智能化升级。推广节水灌溉、智能温室等现代农业技术,借助大数据、云计算等方式实现精准农业和智能放牧,既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又助推农牧业产品的可追溯性和品牌化经营。

依托西藏的资源优势,将清洁能源和绿色工业作为第二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一是利用现有资源优势,积极发展清洁能源产业。西藏拥有丰富的能源储备,例如水能、太阳能等。政府做好相应的产业政策支持,在税收、信贷和财政补贴等方面予以保障;做好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加强电网、输电线路等建设;完善市场规则,例如定价、交易和监管;通过多元化投资机制吸引社会资本参与。二是加快传统工业转型升级,朝着绿色和智能方向发展。传统工业的高污染和高排放不符合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要求,亟需完成在工业技术和流程方面的改造。可以通过引进新的生产技术,鼓励和引导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减少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还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如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对生产流程进行智能化改造,提升工业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

发挥西藏独有的文化旅游资源优势,将文旅融合作为第三产业转型升级的着力点。一方面可以通过技术赋能,增强游客的旅游体验。传统旅游走马观花式的游览方式不足以形成游客的独特旅游体验,导致游客对西藏旅游特色的认知停留在表层。可以依托VRAR等数字化手段模拟西藏的独特自然环境,提高游客实地游览的兴趣。另一方面通过文化赋能提升游客的氛围感知。西藏丰富的文化资源是实现文化赋能的重要载体,如唐卡、藏香等非遗项目,藏历新年、雪顿节等文化节日,均能以数字化形式加以保存和呈现,还可以拓展形成不同形式的旅游项目,丰富文化产品和体验活动。将文化资源深度融入旅游项目,增添游客对西藏传统文化的氛围感知,促进西藏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提高西藏文化旅游产业的附加值。

02
提升科技水平,提高西藏共同富裕的技术含量



加强科研平台建设,提升技术含金量。科研平台是科技创新的前沿阵地。目前,西藏在科研平台建设方面存在短板,高等院校和重点实验室数量较少,难以形成有效的科研合力。一是围绕重点战略任务,促进科技创新平台任务的研究中心和创新中心就地建设,优化科研平台的建设布局,为先进技术进入西藏创造平台条件。二是充分借力科技援藏和交流合作。主动协调对接科技部、中科院等科研机构,召开科技援藏工作座谈会,持续推动相关科研项目在西藏落地实施;整合本地高校、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和科研组织等,构建区域乃至国家层面的科研交流平台,在合作中逐渐形成科技内部循环。

完善科教资源保障,提高人才保有量。随着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深化,对个人的科技素养要求不断提高。在西藏当前人才资源存在较大缺口的现实情况下,一方面加大教育资源投入,将资源倾注到科研平台的基础设施建设,为科研人员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做好项目管理和经费支持,促成人才成长周期与科研项目周期的良效配合,实施“珠峰英才”等人才计划,有计划地培养一批高素质人才团队;另一方面创新人才的留用模式,持续夯实“组团式”帮扶援藏的人才培养机制。通过政策吸引国内外优秀科技人才和团队来藏开展科研工作或建设科研中心,推动人才的本地化培养,打造“带不走”的人才队伍;采取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等人才培养模式,推动继续教育和职业教育,提升在职人员的科技素养和专业能力。

积极对接产业发展,增加成果转化量。提升西藏产业发展中的科技水平就需要不断促进科技成果的有效转化。一是可以由政府作为科技成果转化的主导者,借助政策工具,为采用最新科技成果的初创企业提供税收优惠、资金支持和知识产权保护等激励措施,对示范项目加以宣传,展示科研成果的实际效益。二是募集社会资金,设立科技创新基金。引导社会资本投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完善科技服务体系,为企业提供相关的技术咨询、法律服务和市场分析,减少社会投资者的后顾之忧。三是在社会层面营造良好氛围,提升科研成果转化失败的社会容忍度,鼓励企业建立自主研发机构参与科技创新,为企业参与重点项目研发提供机会。

03
促进绿色发展,点亮西藏共同富裕的生态底色



独特的自然环境条件,对西藏发展提出了更高层次的挑战,需要在发展过程中摒弃固化的发展观念,将经济相对薄弱的现实基础转化为推进绿色发展的机遇,以绿色发展理念牵引共同富裕,通过发展方式的转型争取成为高原地区绿色发展的实践典范。一方面树立绿色发展观,算好经济发展的生态账。遵循绿色发展的要求,提高企业产品的环保标准,严格控制碳排放,利用政策引导各类产业主体运用清洁能源开展生产活动,倡导发展循环经济,将生态保护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纳入乡村建设之中,探索发展“生态合作社”模式;充分发挥生态资源的经济价值,形成西藏的生态现代化与绿色发展的复合模式。另一方面做好宣传引导工作,促成生活方式的整体转变。充分发挥宣传媒介的作用,加大生态保护的宣传教育,在学校、社区和企业等地开展生态环境保护相关的主题活动,普及绿色生活知识,培养环保意识;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的教育基地,为群众提供参观和学习的机会;充分挖掘西藏传统文化中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观念,引导群众积极践行绿色生活方式。

在绿色发展的行动实践中,需充分凝聚社会共识,兼顾企业的生产权利与社会的生态权益,以行动促成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并行。一是推行绿色转型的激励政策,借助科技力量推进企业生产方式的转型升级。从产业政策出发,以必要的财政税收支持加强引导绿色转型,发展绿色金融,为绿色生产项目提供资金支持,赋予企业与科研单位的合作机会,实现绿色技术的前期运用,做到产研协同。二是健全生态保护的补偿机制。西藏生态资源丰富,应构建以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为核心的生态补偿机制。充分发挥生态资源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转换保护思路,推动生态环境保护项目的市场化运作,鼓励企业或个人参与到生态保护中,建立生态服务供给项目的交易平台,实现生态补偿,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实施方案。三是加强环境保护立法。在充分听取职能部门、企业和社会公众的意见和建议基础上,加强有关环境立法,强化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全方位立法保障,加强执法严格程度,对环境违法行为顶格处罚,继续实行最严格的生态保护制度。

04
完善制度保障,促进西藏共同富裕的成果共享



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拓宽了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机会与可能,但是新质要素资源在分布上还处于不均衡的状态,削弱其分配成效。一是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逐步提高工资水平,以劳动贡献作为衡量报酬的标准,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再分配过程中,加大对西藏边远地区和艰苦地区工作人员的关注程度;通过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调节手段,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和财富积累机制,积极拓展第三次分配在西藏的实现规模,完善对参与公益性捐赠的企业、个人的政策优惠和褒奖制度,鼓励有意愿、有能力的社会主体参与进来,不断壮大慈善组织和社会爱心人士团体。二是从政府层面出发整合新质要素资源,建立公平合理的要素资源分配机制,搭建统一的新质要素资源市场。既赋予社会成员采取多种形式持有要素资源的途径和渠道,避免资源被某一类群体或某个主体垄断,又可创新要素资源通过统一市场内部开展相应的合作和交易形式,提高要素资源的内部流动性,确保要素资源市场的公平性。

西藏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基本实现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的全方位覆盖和体系搭建,保障了人民群众获取公共服务和享受社会保障的机会,但是供给的质量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在医疗卫生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积极整合区域内部的优质医疗资源,借助对口支援的医疗卫生团队构建医疗资源网络,建立家庭医生制度,推进区域医疗共同体建设,同时加强医疗资源共享,发展重点学科,提高重大疾病的治疗能力。在养老保障方面,提高基本养老保险的覆盖面,发展企业年金、职业年金和个人养老金,通过政府购买服务,为老年人群体提供多种类型的养老选择,提升社会对老年人的帮助,推动公共场所的适老化改造。在就业服务方面,一方面完善就业人员的社会保障力度,将失业人员和新业态从业人员纳入社会保险制度的覆盖范围内;另一方面采取多种举措促进就业,在职业信息公开、职业技能培训、创新创业服务和劳动权益保障等方面完善就业服务工作。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积极推进智慧城市建设,不断完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同步推动数字信息的有效利用和安全保障,进而搭建城市信息资源共享的平台,及时提供就业、医疗、住房等关系群众日常生活的信息,为群众提供便捷化的服务,提高政府的数字治理水平,促进公共服务的优质供给。


原文刊载于《西藏研究》2024年第5期

脚注从略,引文请以原刊为准,并注明出处。


编辑:次仁拉姆

校对:王雷

审定:米玛次仁

西藏研究
本公众号用于发布我刊每期文章目录,刊登征稿等相关启示,传播西藏哲学社会科学与藏学研究成果,促进学术与理论成果向现实价值的转化。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