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高等教育重构就业能力教育路径探析

学术   2024-11-08 10:15   西藏  

西藏高等教育重构就业

能力教育路径探析





作者:顿珠旦增,西藏自治区社会科学院当代西藏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博士;孟煜杰,兰州文理学院讲师。

本文系2024年度西藏自治区社会科学院一般课题“西藏籍高校毕业生区外就业现状及对策研究”(项目编号:24DDCDD29)阶段性成果。

摘要:西藏现代高等教育经过半个世纪的演进,为推动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显著贡献。然而,随着高校毕业生数量的逐年攀升、劳动力市场的深刻变革以及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迅速发展,西藏高校毕业生面临着严峻的就业挑战。鉴于此,西藏高等教育亟需重新审视其定位和教育模式,结合当前就业形势和高等教育未来发展趋势,分析现存问题,深化教育改革,将就业能力教育全面融入教学过程。通过这种方式,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稳步增强其就业创业能力,最终实现可持续就业和长期职业发展。

关键词:西藏高等教育;高校改革;高校学生;就业能力



过去二十年间,西藏籍高校毕业生数量大幅增长。从2000年的764人,历经十年发展,2010年跃升至8266人,再到2023年攀升至13095人,增幅高达17倍。同一时期包括西藏在内的全国劳动力市场也经历了深刻变革,加之近年来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不断更新迭代,高等教育现有办学模式面临巨大冲击。高等教育传统办学理念强调专业教学,坚信只要学生学习掌握特定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就能在就业市场上获得有效竞争力。但经过长期观察发现,依赖单一学科专业知识已无法为学生带来预期就业优势。基于这一严峻形势,高等教育亟需审视办学定位和办学模式,构建更为全面、科学的学科评价体系。同时,关注焦点应从毕业生短期内实现就业,转向培养学生实现可持续就业和职业长期发展。
“就业能力”是指高校学生熟练运用知识、技能和个人特质,以获取、维持、转换工作机会的能力,包括适应工作环境变化与保持终身学习态势的能力。本文分析国内外“就业能力”前沿理论,结合西藏高等教育展开探讨,旨在引发学术界对本话题的关注,期待西藏高等教育机构重新审视其办学定位和模式,结合自身特色,探索出一套完整实用的“就业能力”教育和成效评测体系,以此推动就业能力教育的持续优化,为西藏高等教育事业注入新的活力与发展动力。



一、就业及就业能力理论
学界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及就业能力的研究,已从传统的劳动经济学和教育经济学范畴转向了跨学科研究领域,其中就业及就业能力两个概念的区分,以及由此视角对高校办学模式的深刻剖析,为深化本主题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学术基础。从经济发展角度而言,高校毕业生人数显著增加对促进经济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如激烈的就业环境促使就业者努力提高工作技能和效率,同时为各类企业提供了获取低成本劳动力的契机。然而,各级政府深刻意识到高等教育的基本使命难以通过单一追求经济利益来全面体现,当前高校毕业生广泛面临的就业困境已演变成一项紧迫的民生事项,进而引起了全社会关注。在已就业的高校毕业生群体中也逐渐显露出一些新问题,如工作环境的变动和岗位设计的不合理等,导致就业人员留存率不高、工作积极性弱、生产效率低下、创新能力受阻等情况。为解决这些问题,逐渐衍生出“就业能力”、“终身学习”等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新概念和理论框架,实践中也取得了一定成效。由于“就业能力”概念在我国尚不普及,其定义和应用时常与“就业”一词混淆使用,如各类新闻报道中将实现就业与具备就业能力等同起来,简化了就业能力的深层含义。西藏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统计方式也存在纰漏,如实施以时间为划分依据的机制:每年7月30日前大学生的就业工作主要由教育部门负责统筹,之后此项职责转移至人社部门,到12月30日不再进行本年度就业统计。这种统计方法忽视了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多维度信息,高校也就很难从中获得有价值的数据参考。
对就业的定义,我国主要依赖经济学知识,即劳动者运用生产资料从事社会劳动,并获得可赖以为生的报酬收入或经营收入的经济活动,涵盖了传统意义上的稳定就业,还包括灵活就业、自主创业等多种形式。国际劳工组织对就业有较详细的界定,提出了“非标准就业”、“非正规就业”等概念。标准就业是指全日制、无固定期限、受雇于单一用人单位的工作,反之则称之为非标准就业。非正规就业的特点是在法律上不受国家劳动立法保护、不提供就业福利,因其评定标准低,被认为更适合发展中国家的就业统计。与“就业”相对应,我国学术界对“就业能力”做了一定探索。郑晓明认为就业能力是高校毕业生在校期间通过对知识的学习和综合素质的提升而获得的能够实现就业理想、满足社会需求、实现自身价值的本领,强调高校、社会、学生三者之间的一个重要交汇点就是“就业”,社会对高校的评价及其毕业生择用标准就是学生的就业能力。谢致远从劳动分工角度分析了就业能力,突出了“差异性”,指出个体自身特长与社会需求之间平衡点的重要性。宋国学将英语词汇Employability翻译成“可雇佣性”,强调学科技能、思考能力和个人特质等三项基础技能,以此对国内大学生的“可雇佣性”进行比较研究。史秋衡、任可欣提出大学生就业能力及其构成要素是以个人能力发展为基础,结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和高等教育的功能。总体来看,目前国内学界对就业能力进行了积极的探讨,且处于理论探索阶段,决策层面并未制定明确的参考目标、框架及具体指标。
相较而言,国外学者对就业能力涉猎更早,成果丰富。贝内特(Bennett)提出就业能力是“在职业生涯中探寻、创造并维系富有价值的工作岗位的能力”;戴克尔·普尔(Dacre Pool)和色维尔(Sewell)认为就业能力是“那些能够促进个人选择并获取令其感到满意和成功的职业所必需的技能、知识、洞察力以及个人品质”;吉尔沃思(Gilworth)在格罗夫(Grove)提出就业能力是“能够明智地规划未来,并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有效执行这些规划的能力”;弗盖特(Fugate)等人提供了一个性格取向视角,认为就业能力涉及个体的适应性和职业认同,强调通过一系列与职业相关的过渡不断更新技能和知识来主动管理职业的能力;哈维(Harvey)将就业能力定义为毕业生获得满意工作的能力,提出就业机会的获取不应该优先于就业准备,以免成为衡量个人就业能力的伪标准,就业能力不是一套技能,而是通过进阶学习获得的一系列经验和特质,强调就业能力不是“产品”,而是学习的过程。从这些理论可得出,就业能力不仅包括为何学习、如何学习,还包括批判性思维和持续创造力。
如前所述,国内外学界对就业能力定义不尽相同,且常与软技能、通用技能、可转移技能以及综合能力等术语交叉使用。尽管就业能力理论尚未形成完整体系,但已从多个维度探讨了其内涵,揭示了这一概念对高校学生、教育机构、用人单位等的多元价值。在制定和实施就业政策上,各国虽然呈现出多样化特点,但都致力于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将其纳入教育政策制定和国家发展战略的考量之中。



二、教育分类法与就业能力教育
高校推进就业能力教育时,其主要目标之一是学生在个体身份认同上实现转变,即从单纯的受教育者的被动角色转换到主动实践者的角色。从社会建构主义的视角来看,个体在与他人交往互动中塑造着自己的现实认知,学生作为“受教育者”的身份是高等教育的一个基本面,其身份在高等教育、行业以及社会环境等多个空间的交叉中进行建构,由此构成的认知互相影响、重塑并得以加强。而自我身份认可包括态度、主观规范以及行为意图等,这些要素在学生选择专业和规划职业时产生重要影响。史秋衡、任可欣对学生的就业能力进行大规模数据调查后发现,学生对成功就职所需各项素质的自评结果是性格特质>通用能力>专业知识技能。这一发现挑战了传统高等教育只强调学科和人才专业化的教育目标选择。此外,学生在校期间开始感受到就业压力时,自我身份认同逐渐发生转变,由原本学习者角色,逐渐向社会探索者转型,但传统高等教育视学生为被教育、被管理对象,限制提供个性发展和获取通用技能的机会。当学生的这些需求得不到满足时,往往将提高专业考试成绩视为增强就业竞争力的重要策略,这一举措似乎与高校的目标重合,却背离了当前劳动力市场对综合型人才的多元化需求。
围绕上述问题,本杰明·布鲁姆对学校和学生的教育目标和教育实践做了深入剖析,创造出“布鲁姆分类法”,为理解教学成效提供了结构化分析方法。根据布鲁姆理论,高等教育教学活动目标应涵盖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支点,在传递科学知识与服务社会、培养专业技能与通用能力、适应职业需求与塑造人格素养之间实现结构平衡和有效融合。布鲁姆的认知理论涉及知识、技能的获得和应用,分为六个层次,依次为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学生从记忆基本概念到解释信息的意义,再将知识应用于新情境或解决实际问题,分解信息、理解结构和关系,最后综合各部分形成新的认知。情感领域涉及态度、情绪、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分为接受、反应、评价、组织、内化五个层次。从愿意接收某种刺激,积极参与活动或表现出一致行为,到将不同的价值观整合形成价值体系,最后这些价值观成为个性的一部分并长期稳定地表现出来。
布鲁姆的理论还分析了学校对学生的学术期望,强调尊重学生情感需求的重要性,认为高校与学生之间构建的共识是推动教育有序、高效的主要驱动力。按布鲁姆分类法,高校就业能力教育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课程改革。在课程设计上,将布鲁姆分类法融入课程设计中,可以确保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情感技能得到全面、平衡发展;课程设计需呈现结构化特点,循序渐进地对学生提出挑战,从基础知识教育,逐步提升至高阶思维能力的锻炼,最终实现价值观的整合与内化。在实践应用上,为学生提供理论知识转化成现实应用的机会,这对于学生全面发展至关重要;学生通过实习和参与集体项目,有效提高实践技能,为未来职业选择奠定基础。在综合评测上,评测学生学术表现时,应超越对单纯记忆与复述能力的考察,主张通过项目实践、案例研究等形式,全面评估学生应用知识、分析问题、情景评估以及创新创造能力;通过布置以问题导向为主题的论文写作和同伴评估,洞察学生的情绪和态度,对学生进行更全面的学术评价。在就业服务上,高等教育机构应提供全面而具体的就业服务支持,涵盖简历撰写、面试模拟以及行业咨询等就业准备环节,服务的核心目的在于协助学生精准地向潜在用人单位展现专业技能和实践经验,从而为未来职业发展打牢基础。在职业规划上,通过设立工作室、组织研讨会及提供各类继续教育机会,帮助高校毕业生深入了解各行各业发展趋势,保持终身学习状态,以适应不断变化的人力和人才市场需求。



三、就业能力教育实践现状
过去十年,随着西藏高校人数迅速增长,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同时,西藏现行教育政策侧重于保障各级各类学校学生的受教育均等机会,对高校毕业生就业与社会适应能力的关注不足。笔者走访西藏部分高校发现,目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能力教育处于起步阶段,部分高校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教学做出积极尝试,如某高校已启动职业生涯与规划课程,课程规划和安排由该校招生就业处负责,课程设计目标为:大学一年级阶段开设“职业规划”课,侧重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分析就业形势,以体验式教学使学生能够直观了解职业规划的重要性,帮助学生转变传统就业观念;二年级阶段开设“创新创业”课程,重点讲授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应具备技能以及成功案例,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和创业热情;三年级阶段,学生接受“就业指导”课,分析宏观就业市场和行业特点,传授撰写求职简历、提高面试能力等技巧;四年级阶段,重点安排学生实习活动,思政老师和班主任负责与用人单位沟通协调,确保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得到锻炼。但是,各校在课程设计目标与实际取得成效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具体执行过程中学生参与度也不高,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科学规划与执行力度不够


尽管西藏各高校普遍重视毕业生就业问题,并将其纳入年度重点考核指标,但仍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工作机制方面,高校就业工作呈现出短期导向。高校将工作重心放在应届毕业生身上,而对全年级学生就业能力的长期培养缺乏系统性规划和持续性投入,这种做法不利于学生就业能力的全面提升和长效发展。在资源配置层面,高校普遍采取招生与就业职能整合的组织架构策略,整合后的部门往往功能不完善,特别是在就业服务方面存在短板。调查发现负责就业工作的人员配备明显不够,就业服务和职业指导力量投入不足。“开发和维护就业能力相关课程需要大量财政投入和教师时间。资金紧张的大学可能难以为这些课程分配足够资源,导致就业能力教育缺失”。此外,多数高校的就业服务网站形同虚设,无法为学生提供充分有效的就业信息和资源。在就业指导质量方面,高校管理层和辅导教师就业能力教育的理论知识欠缺、实践能力有待提高,难以形成具有前瞻性和创新性的工作思路和推进策略,造成西藏高校普遍缺乏就业能力教育文化传统和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不利于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和创新精神的激发。在教师群体思想认识方面,多数教师仍固守传统教育理念,将高等教育的责任局限于学科专业教学,忽视了就业能力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内在联系,导致教师不愿从学科角度思考和融入就业能力教育,严重制约了就业能力教育的发展和深化。最后,在产学合作方面,西藏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尚未建立长效机制,高校与人才市场之间缺乏有效互动,高校无法及时把握市场需求变化,无法对教学内容做出相应的动态调整,学生也感到未能获得充分的实践经验。同时,技术进步和社会需求的变化进一步脱钩,大学必须不断适应技术的快速变化和劳动力市场不断发展的需求。然而,高等教育的变革步伐通常落后于这些外部发展,导致教育供给和市场需求之间的不匹配。综上所述,尽管西藏各高校对毕业生就业问题给予了一定程度的重视,但在工作机制、资源配置、就业指导以及产学合作等方面存在一定问题,不仅影响了高校就业工作的实际效果,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就业能力有效提升。
(二)专业设置与人员配备不合理

高校部分专业设置、教学课程与人才市场需求不匹配,产学脱节导致毕业生特长、优势与实际岗位契合度不高。更为严峻的是,由于未能接受系统的就业能力教育,部分毕业生的就业适应力和可持续学习能力不强,长期陷入就职低端岗位的困境,难以实现职业发展突破。在培养目标上,西藏高校普遍将人才教育方向定为“应用型”,但教学基本围绕着专业学科,重视理论知识传授,而就业市场对人才能力的取向以应用技能和综合能力为主。这种理论与实践脱节的教育模式导致毕业生在进入劳动力市场时,缺乏实际操作能力和应对工作环境的综合能力。高校教师对劳动力市场需求和变动的关注与分析不足,专业设置和课程调整滞后,部分教师对以就业为导向的能力教育持偏见态度。高校学术文化中,部分教职员工和管理者有时认为就业能力技能的严谨性或价值不如传统学术知识。这种文化偏见可能阻碍就业能力教育在课程中的发展和整合。在学生评测上,衡量教学成效主要依赖于考试成绩。例如,某高校评测学生的标准中,德育和考试成绩占比超过65%,而综合能力的占比仅为15%。这种评测体系忽视了对学生批判性思维、解决问题能力和创造力等核心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不足。在就业能力教育上,课程体系化和标准化建设进度明显滞后,面临”本土化”困境,包括教材本地化、教师专业化等问题。课程设计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与其他学科课程缺乏有机联系。高校通常有既定的课程设置,因行政和教师之间需达成共识,课程的变动过程较为缓慢。引入新的课程或模块来专注于就业能力技能需要重大变动,这种变动难以迅速实施。高校内部的招生就业处与教务处等部门分别承担不同就业课程的规划与教学安排工作,部门间缺乏协同机制,难以有效提升就业能力教学的质量。部分就业课程被其他课程取代,思政教师兼任就业指导课程教学任务,缺乏相关专业背景和实践经验,日常还需承担招生、学生管理等多项事务性职责,致使就业指导工作成效有限,教师压力巨大,难以应对。部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忽视向学生全面介绍西藏各项产业和行业的动态发展的重要性,缺乏就业形势的宏观洞察力和对行业发展变化的敏锐度,无法为学生提供实习和就业指导,很难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力。课程质量的评测方法缺乏标准,与本地实际结合不够,过于依赖量化指标,忽视质性评估。此外,当前过度侧重于科研成果的教师职称职级评价体系,使得部分教师在教学与科研之间难以平衡,使其在教学上的投入不足,特别是在就业能力教育上,缺乏足够的时间和资源进行系统的教学设计和课程开发。
(三)创业基地与就业服务不完备
高校设立创业基地和孵化基地,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推动科研成果转化,促进校企合作。这些基地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实践创业理念和开发创新项目的平台,同时也是高校科研成果转化成市场价值的重要途径。西藏高校的创业基地在运营过程中面临诸多问题,制约了其预期目标的实现。第一,基地的科学管理机制不健全是较为突出的问题。高校创业基地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需要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来确保其有效运作。然而,目前不少西藏高校创业基地在管理上缺乏系统性和专业性,导致资源配置不合理、运营效率不高等问题,这种不健全的管理机制影响了基地的整体效能。“孵化器的效果往往取决于其管理实践。那些失败的孵化器可能由于领导力不足、战略规划不充分以及目标不明确而表现不佳。有效的孵化器需要明确的愿景、战略方向和经验丰富的管理团队来指导和支持创业企业”。第二,高质量创业导师的稀缺也是影响较大的制约因素。创业指导是创业基地发挥作用的关键环节,但西藏高校普遍面临高水平创业导师短缺的问题。许多指导教师缺乏创业经验,很难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创业指导。第三,一些创业基地过度追求数量指标,忽视项目的质量和长期发展前景。为达到特定的数量目标,一些基地降低项目准入门槛,不少缺乏创新性和市场价值的项目进入孵化阶段。这些项目往往只是对现有商业的简单模仿,难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无法真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资源分配不均也是创业基地面临的问题,调查显示:部分创业基地的优质资源往往集中在少数“明星”项目上,多数普通学生难以获得充分支持。这种资源分配上的不均影响了创业基地的整体效果,并削弱了部分学生的创业积极性。第四,产学研合作不深入限制了创业项目的市场化程度。尽管创业基地应成为产学研结合的重要平台,但部分西藏高校的创业基地与企业、研究机构的合作普遍停留在表面,难以实现资源的深度整合和优势互补,不仅限制了创业项目的市场化程度,也降低了基地在推动科研成果转化方面的效果。同时,创业基地与学校教育体系的融合度不够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在部分高校,创业基地被视为独立于主流教育之外的附加项目,很难充分发挥其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这种认知导致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脱节,无法形成有机统一的人才培养体系。第五,创业基地与企业、投资机构的合作往往流于表面,真正对接市场资源少。这不仅限制了学生接触实际商业环境的机会,也减少了创业项目获得资金支持和市场资源的可能性。“孵化器有时未能将其支持服务与创业者和市场的实际需求对接。如果孵化器的项目和资源无法解决初创企业面临的真实挑战,或未能及时响应市场变化,孵化器可能会难以保持相关性和有效性”。创业基地在营造创业氛围、增强学生创业意识、帮助学生掌握创业技能等方面的作用也未能充分发挥。综上所述,西藏高校创业基地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推动科研成果转化、促进校企合作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当前面临的诸多问题制约了其功能的发挥。



四、重构就业能力教育的思路
就业能力教育既是对传统高等教育的必要补充,又是适应社会发展、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和人才供需矛盾凸显了传统高等教育办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有效解决这些新问题,需要高校持续优化就业能力教育,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和学生对个人成才发展的需要。
(一)重新审视高校自身定位

高校作为教育机构,往往有深厚的教育文化传统,这些传统和惯性在很多方面为高等教育发展提供了稳定性,但同时也使得改革过程变得艰难。由于制度僵化、资源约束、内部抵触情绪以及文化和社会环境影响因素相互交织等原因,高校的改革过程复杂且艰难。但高等教育的格局已发生明显转变,从简单关注谁能参与和完成高等教育,转向深入探究高等教育在社会关系中的角色和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因此高等教育改革势在必行。只有通过系统性改革,管理层具备明确的愿景与决心,利益相关者广泛参与,以及资源的有效配置与利用,高校才能更好地深化改革,适应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从人才培养和毕业生就业角度而言,西藏高校应通过多维度的数据,包括毕业生就业率、就业质量、就业满意度、薪资水平、职业发展路径等数据综合分析自己所培养的人才是否满足市场需求,揭示毕业生在职场中的适应能力和职业发展潜力。就业率可以反映高校毕业生在市场中的被接受程度,就业质量则揭示毕业生所从事工作的专业对口程度和行业地位,就业满意度呈现毕业生对自身职业选择的主观评价,而薪资水平和职业发展路径则可以衡量毕业生在职场中的竞争力和成长潜力。通过对这些数据的系统分析,西藏高校可全面剖析自身办学模式的有效性和市场适应性。再基于科学依据,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改革与创新。这不仅包括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的变革,还涉及与社会、行业、企业的深度融合,以及国际化视野的拓展。西藏高校应打破传统的学科壁垒,推行跨学科、跨领域的教育模式,同时为有效缓解毕业生就业压力,将就业能力教育系统地纳入课程体系中,确保学生更好适应市场需求,实现个人和社会协同发展。西藏高校应将提升学生就业能力作为一门必修课深入研究部署,加强科学性与严谨性,赋予其长效价值。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将未来职业发展方向从地方性局限中解放出来,拓展至全国乃至更广阔空间,并审慎对待地方性就业优惠政策所带来的福利,因为这些政策一旦超出覆盖范围,就失去了其独特作用。评估毕业生就业能力时,西藏高校不应局限于学生毕业后是否实现就业的单一标准,因为这一标准既难以全面展现毕业生的真实就业状况,又忽略了就业后可能失业的风险,以及能否长期稳定保持就业状态的可行性。鉴于经济波动和周期、技术革新以及新兴行业的兴起,与用人单位实际需求相比,西藏高校的课程设置显现出一定的滞后性,导致西藏学生的技能与发达地区学生之间有较大差距。西藏高校应注重课程设置的改革与创新,确保课程内容紧跟时代发展和产业需求。同时审慎地以系、学院以及校内专门负责就业的部门为主体,开展就业能力教育的精准改革。由于各高校的办学规模、模式及地域环境等差异显著,应根据自身独特优势,因地制宜地深化教育改革,优化资源配置,把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变成整体教学和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二)树立先进就业教育理念

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不断迭代、生产力的加速发展以及劳动力市场格局的深刻变化大趋势下,高等教育必须做出相应改革。从全国情况来看,高校改革缓慢,成效不明显,考虑到就业市场的急速变化,学生对高校的期望与实际获得之间差距明显,对高等教育满意度普遍较低,西藏的情况大致相同。西藏高校应转变人才培养理念,从注重专业知识传授转向综合能力培养。这意味着高校需要重新审视课程设置,将就业能力培养融入整体教学过程,而不是作为附加内容。引入“成果导向教育”理念是一个有效途径,该方法明确学生在完成学习后应该具备的知识、技能和态度,强调以学生学习成果为中心,根据预期的学习成果来设计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西藏高校可以与用人单位密切合作,明确毕业生应具备的核心能力,并据此设计课程体系。再通过“过程性方法”(Process Approach)实施,由机构、行业和学生共同承担就业能力提升的责任,强调就业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持续的、动态的过程,而不是一次性的培训或技能获取。“过程”是就业能力提升的核心,因为它认识到学生需要在职业生涯的早期和整个职业生涯中发展“一组以人为中心的构建,这些构建涉及职业身份、个人适应性以及社会和人力资本的个人主动性和反思性”。这要求通过反思、参与和体验进行教学转变,如果学生学会成为积极主动的学习者,知道如何学习和学什么,那么行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消除对毕业生固化的消极印象。西藏高校需加快实施必要的改革,优先发展与学生未来就业、职业发展相关的学科,特别是在技术革新和新兴行业快速发展的时代,如果开设的专业和课程与就业市场关联密切则应加大推动力,反之则应降低占用的时间和其它成本,再开发模块化、可定制的教材,增强适应性,这些举措不意味着高校要完全围绕学生未来的职业做出调整,而是从传统的专注学科知识传授和成绩为主的评测标准,逐渐转移到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上,尤其注意学生的终生学习能力。西藏高校需关注课程体系的多样性和实用性,应加强与企业、研究机构的合作,建立实践基地,促进学生在校期间就能获得实践工作经验。西藏高校在就业能力教育上,应注重课程的系统化和标准化建设,课程设计应具有连贯性,与其他学科课程有机结合,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西藏高校内部不同部门加强协同机制,确保就业能力教育的各个环节顺畅运行。就业指导应配备专业的就业指导教师,提供针对性的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西藏高校需建立科学、全面的评估体系,以衡量学生的就业能力,不仅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和学术表现,还要考察其综合能力、实践能力和就业适应能力。通过多维度评估,全面了解学生的就业能力,为其职业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持。在提升学生就业能力过程中,高校还应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和职业道德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为未来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三)融合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

应注重西藏高等教育中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发展,两者的有效结合能全面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养,从而促进就业能力的提升。“通识教育”以其广泛的学科领域,为学生筑牢扎实的基础知识,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深刻的思维方式。通过学习不同学科的基本原理,学生能够培养科学思维、激发创新潜能,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些能力在学术探索与职场实践中均发挥着重要作用。“专业教育”则聚焦某一特定领域的深入钻研和实践,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理论框架与专业技能训练,确保在该领域能独当一面。从高等教育分类上讲,西藏高校教育属于综合型教育和应用型教育,各校应根据自身的办学特点、学科优势、办学特色,结合区域发展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探索推动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融合路径,全面加强就业能力教育。综合型高校不宜过度强调教师的科研工作,应把重心放在实践为导向的教育教学上,借助其较强的机构影响力,为学生创造多元化学习和实践机会,提升综合能力。应用型高校则应专注培养面向一线生产、管理、服务的应用型人才和职业技能人才,着力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职业素养,为社会输送技术熟练、适应性强的专业人才。这一切必须构建在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深度融合的基础上。通过科学融合,西藏高校可以在培养学生中实现多维度的教育目标,既能确保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深度把握,又能保障他们所涉猎知识的广度。在实施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融合的过程中,西藏高校应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首先,课程设计应注重多样性和综合性,通过跨学科课程、选修课和实践课程的结合,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其综合素养。其次,教学方法应灵活多样,结合案例教学、项目教学、实验教学等多种形式,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再次,应加强与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合作,通过建立校企合作平台、设置实践基地和开展联合项目等方式,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提升其就业竞争力。为了确保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有效融合,西藏高校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以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能力水平,包括综合素养、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西藏高校应积极借鉴国内外先进教育理念和经验,结合自身特点和实际情况,探索创新教育模式,不断提升教育质量。
总之,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是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和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这种融合,高校能够实现教育目标的多元化和综合化,培养出具备全面素养和专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小 结
近年来,西藏经济社会取得了长足发展和巨大成就,经济发展呈现出稳步增长态势,但在新技术迅猛发展和市场环境剧烈变革等外部因素影响下,学生对高等教育的期待发生了实质性转变。本研究基于“就业能力”和“就业能力教育”理论,深入剖析西藏高等教育在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方面应承担的责任和存在的问题,提出高校应根据自身办学目标、优势和特点,深化专业知识传授的同时,全年级深化就业能力教育,全面发展学生综合能力。学生则不应局限于实现快速就业的目标,而要深入理解和把握高等教育的内在价值,培养自身应对就业竞争和未来职业发展的综合能力。
本研究认为将就业能力教育纳入高校核心课程体系,既符合高等教育发展规律,也是顺应时代趋势的必然选择。西藏高校在推进就业能力教育过程中,应特别注意培养学生多元化知识结构和发展“元认知”能力,这一策略旨在帮助毕业生具备足够的知识和较强的思辨能力,从而更好地分析、判断和应对变化中的就业市场,并培养终身学习能力,从而灵活应对行业变革和职场变动,最终实现可持续就业和职业长期发展。

原文刊载于《西藏研究》2024年第4期

脚注从略,引文请以原刊为准,并注明出处。


编辑:次仁拉姆

校正:尹欣桐

审定:米玛次仁


西藏研究
本公众号用于发布我刊每期文章目录,刊登征稿等相关启示,传播西藏哲学社会科学与藏学研究成果,促进学术与理论成果向现实价值的转化。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