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笔谈】走出新时代中国特色民族学自主知识体系的新路

学术   2024-12-22 19:34   西藏  


走出新时代中国特色民族学自主

知识体系的新路




作者介绍 

赵心愚,西南民族大学原党委副书记、校长,现为西南民族大学、四川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曾兼任中国民族学会副会长、中国民族史学会副会长、中国历史学会理事、西南民族研究会副会长、四川省民族学会副会长、四川省历史学会副会长等职。主要从事西南民族史、四川民族历史文化、康藏史志文献、纳西族历史文化等研究。

成飞,四川师范大学巴蜀文化研究中心、中华传统文化学院副研究员。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为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谋篇布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快完善对哲学社会科学具有支撑作用的学科,如哲学、历史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民族学、新闻学、人口学、宗教学、心理学等,打造具有中国特色和普遍意义的学科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把民族学列为对哲学社会科学具有支撑性作用的十一大学科之一,是对民族学学科的高度重视,也是对这一学科建设寄予的殷切希望。作为民族学工作者,我们需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近年来关于哲学社会科学建设发展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理解“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的重大论断,准确把握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在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中的重要意义,更加深入推动中国特色民族学建设,在理论研究、路径探索、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新时代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历史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类社会每一次重大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重大发展,都离不开哲学社会科学的知识变革和思想先导。”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发展中有着深厚文化传统,积累了丰厚知识智慧,形成了特色的理性思辨体系。进入近代后,列强入侵,国家和民族经历了惨痛的屈辱历史。与此同时,欧洲工业革命推动二元对峙理论在西方社会特定土壤中生长,而这一理论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

恩格斯曾说,哲学就是“一种建立在通晓思维的历史和成就的基础上的理论思维”。哲学社会科学的巨大能量在于理论创新中不断前进。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思维能力、精神品格、文明素质,体现了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得成熟与否,决定了“中国道路”、“中国实践”、“中国理论”的高度、深度和广度。哲学问题源自客观存在,现实问题也蕴含哲学问题。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内涵发展、实践创新,关键在于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建设及其支撑作用的发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如何提高改革决策水平、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迫切需要哲学社会科学更好发挥作用。”中国式现代化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摆脱了西方“知识—话语”体系宰制,为解决发展问题提供了中国理论。用发展着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理论指导发展着的中国式现代化实践,形成理论与现实互动模式,才能不断为推动马克思主义创新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实现有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这一根本目标。

20165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讲话中指出,“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既取决于自然科学发展水平,也取决于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水平。……哲学社会科学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努力构建一个全方位、全领域、全要素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构建这一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当然包括具有支撑性作用的民族学学科。20224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明确提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不断推进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使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真正屹立于世界学术之林。”这是对包括民族学学科在内的所有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提出的重要要求。同年4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国家“十四五”时期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划》,提出以加快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为主题,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思想和智力支持。2024718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其中指出“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这一决定明确要求构建中国自主的哲学社会科学知识体系需立足于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理论前沿,回答好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

2016年首次提出构建全方位、全领域、全要素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到2022年进一步强调加快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再到2024年提出“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习近平总书记站在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着眼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刻指出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是推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路径,强调了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对持续推动建设文化强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在新时代奋进中坚持走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之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是以马克思主义进入我国为起点的,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逐步发展起来的。”近代以来,马克思主义引领古老的中华文明焕发新生,推动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发展形成了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必须认识到,包括民族学学科在内的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历史性发展,必须聆听时代声音、回应时代呼唤,找到中国本质特征、历史脉络、发展规律,这就必须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两个结合”为主要路径,坚持以史为鉴、守正创新,才能为建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大格局铺垫中华文化底色、传统底蕴、精神根脉。



(一)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飞跃开辟新路径

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核心和灵魂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新中国成立后,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和国家意识形态得以确立,为哲学社会科学的最初发展奠定了基础,开辟了广阔空间。改革开放后,党中央发布《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逐步完成了探索重大时代问题的范式转换,推动了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从百年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历程来看,新时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导。

党的十八大以来,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发展,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飞跃。构建包括民族学学科在内的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的路径,需在继承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思想理论成果前提下,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穿全领域,把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贯穿全过程,立足本土,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新境界,为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全方位原创性理论贡献。



(二)在彰显中国特色、扎根中国大地中发现新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体系要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中国特色是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基本特征,蕴含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国社会风貌和时代精神。有了民族性、原创性、创新性的中国特色,才能形成有影响力和话语权的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在相应的社会土壤、历史土壤中发芽、生长、壮大,形成了个体独有的经验性知识体系。加快构建包括民族学学科在内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需扎根中国大地,突出时代特色,树立国际视野,培育中华民族的科学精神、人文底蕴和文明素质。

让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扎根中国大地,展现中国特色,需回溯到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根、芽、源,实现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自信自立,切实增强自主知识体系的思想自觉、文化自觉和行动自觉;突出时代特色需立足于中国实际,让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在新时代、新机遇和新挑战下凸显新表达、新发展和新成就,革新自主知识结构、范式和体系,才能直面实际,解决问题,形成独特的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树立国际视野需立足于全球思维,以加快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国际话语和叙事体系为路径,在讲好中国故事中升华中国理论,在研究好中国理论中阐释中国故事。



(三)落实“两个结合”探索新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的社会主义为什么不一样?为什么能够生机勃勃、充满活力?关键就在于中国特色。中国特色的关键就在于‘两个结合’。”因此,发展包括民族学学科在内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离不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百年发展的宝贵经验,更离不开五千多年中国人民积累的知识智慧和理性思辨基础。从“一个结合”到“两个结合”,同样反映了近代以来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探索历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两个结合”的重要论述,反映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升华到一个全新境界。“两个结合”是我们取得成功的法宝,是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的重要路径。


在坚持人民主体中加快构建中国特色民族学“三大体系”

2023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着力解决我国民族学研究中存在的被西方民族理论思想和话语体系所左右的问题”。西方民族理论思想和话语体系不可能准确阐释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的发展演进。在新时代,我们需始终牢记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更加自信、自觉地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贡献民族学的智慧和力量。



(一)建构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要有所作为,就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是我国传统民本思想的返本开新,同时也是引领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建设的核心价值。“人民最精致、最珍贵和看不见的精髓都集中在哲学思想里。”因此,人民群众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前进的磅礴之力,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符合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根本要求。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为新时代中国特色民族学自主知识体系提供了生命活力、创新动力,从而推动从实践到理论的升华,再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要经得起人民的检验。这就要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始终依靠人民,对人民有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生命力。因此,新时代中国特色民族学自主知识体系必须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为人民述学立论,为人民培源育才,为人民实践创新。民族学工作者们更应融通人民群众的共同价值观念,探索同亿万人民历史命运紧密联系的新问题,构建为人民谋幸福的新理论,发现并总结经得起人民、历史检验的规律,思考解决为什么人的问题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根本性、原则性问题,回答党和国家、人民关注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从精神上为人民群众积极投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方向指引,真正把科学研究成果写在中华大地上、人民心坎里。



(二)建构中国特色民族学自主知识体系

建设中国特色民族学,需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把中国特色民族学建设置于党的民族理论百年探索历程中去全面审视,准确把握民族学与民族工作、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等的关系,为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开辟新方向,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走深走实。建设中需持续优化民族学学科设置,打造具有中国特色和普遍意义的民族学学科体系,探索交叉学科横向配合的民族学教材体系,搭建多学科联合攻关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综合性研究平台;围绕中华民族的重大理论问题、重大现实问题,构建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学术体系;凝练原创性标识概念,建构中华民族集体记忆、历史记忆、共同记忆,创新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叙述系统,构建中国自主的民族学学术话语、政策话语、社会话语体系。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特色民族学自主知识体系的构建也是实践课题,应该及时凝练民族地区、边疆地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宝贵经验,推动民族学优秀成果转化;同时,激发青年专家、学者潜心修学、厚积薄发的毅力,引导更多高校教师主动参与中国特色民族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参与新时代民族学教材、民族史读本编纂工作,使更多高校教师在课堂上讲实讲深讲透中华民族历史、中国特色民族学理论。



(三)建构中华民族共同体自主知识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挖掘、整理、宣传西藏自古以来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事实,引导各族群众看到民族的走向和未来,深刻认识到中华民族是命运共同体,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进一步强调:要“深化中华民族共同体重大基础性问题研究,……加快形成中国自主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史料体系、话语体系、理论体系”。2020年到2023年,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挖掘、整理、宣传西藏自古以来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事实”的基础性研究到明确加快形成中国自主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史料体系、话语体系、理论体系,充分说明了中华民族共同体自主知识体系建设的紧迫性。建构中华民族共同体自主知识体系,是创新中国特色民族理论体系的根本支撑,也是新时代赋予的重大现实任务、文化使命和现代课题。

首先,推动史料体系建设,在立足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梳理、阐释、研究的基础上,系统全面深入挖掘中原与边疆、各民族之间互动形成的考古资料、地方史志、民间文书、口碑史料,解读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的历史实践。目前中央组织编纂的《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及同步推进的基础工程——《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料汇编》,已为史料体系建设打开了局面,对档案、经典史著、地方史志等文献中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料专题汇编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相关研究工作大有可为。

其次,推动话语体系建设,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知识框架,需同时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学术研究和大众传播,阐述好“四个与共”和“四个共同”,特别是做好自古以来中华各民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共生共存共享历史阐释,书写好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人物的丰富事迹,宣传好各民族共同守卫祖国边疆的感人故事,传承好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发扬好各民族共同培育的伟大中华民族精神,凝聚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共识。

最后,推动理论体系建设必须走“两个结合”道路,坚持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深化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发展过程及历代治理边疆和民族聚居地区有益经验的认识,系统梳理党史中民族工作及民族理论探索历程,阐释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道理、学理、哲理,进一步阐明党的民族理论创新机理的意义、内涵、特质。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需更加深刻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髓要义,更加自觉秉持对党和国家、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在理论研究中为中国特色民族学知识体系发掘本土概念、理论、话语,在实践中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精神动力。唯有如此,才能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提供有益、有效的知识供给、思想支持和智力支撑。

原文刊载于《西藏研究》2024年第5期

脚注从略,引文请以原刊为准,并注明出处。


编辑:次仁拉姆

校正:尹欣桐

审定:米玛次仁

西藏研究
本公众号用于发布我刊每期文章目录,刊登征稿等相关启示,传播西藏哲学社会科学与藏学研究成果,促进学术与理论成果向现实价值的转化。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