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诠释学与佛教中国化
作者:班班多杰,中央民族大学资深教授、哲学与宗教学学院博士生导师,本刊编委会委员。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藏传佛教思想史资料选编暨藏传佛教思想史论”(14ZDB117)阶段性成果。
佛教中国化是一个古老而全新的命题,讨论此话题,关键在方法论上要有新的突破。中西诠释学为外来佛教的本土化、中国化课题提供了恰当的学理支持。如何理解和研判作者原意、文本原义与理解者、阐释者互动所导致的结果,即视域融合与效果历史意识,这是诠释学的基本问题,其答案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回到文本和作者本身,由此还原作者原意和文本原义,此所谓“我注六经”的原则;二是回到读者中心论的立场,任何读者的理解都是处境化的理解,因此没有更好的理解,只有不同的理解;三是视域融合所包含的必然是作者原意、文本原义和不同时空背景下读者的增质性理解,这两者体现的是“籍经立论”、“六经注我”的定向,此即所谓“守正创新”或者“继承发展”,“守正”体现的是文本原义、作者原意与诠释者之意间的连续性和统一性,“创新”标志着它们之间的差别性和多元化。
一、理论维度
(一)西方哲学诠释学
(二)佛教诠释学
(三)中国传统诠释学
佛教中国化的历史,冯友兰将其分为三个阶段,“中国佛教和佛学的发展有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称为格义,第二个阶段称为教门,第三个阶段称为宗门。”这里所谓的“格义”阶段,是佛教中国化的初期阶段。哲学诠释学提出的前理解、前见解理念,与中国佛教史上的“格义”相类似,它为中国佛教的本土化过程和体系重构提供基础性阐释和论证。例如《高僧传》载:
伽达默尔的诠释学本身是一门理论品格和现实品格双轮驱动的学问,它的现实实践品格可谓是察古鉴今、学以致用,势必引发其时代性和本土化。汉传佛教讲“契理契机、随机设教”;藏传佛教讲“随顺世间,随转众生”、“觉悟等齐于佛,行为随顺于人”。佛教无国界,但每个信仰佛教者都有国籍,属特定的国家。国土在则佛法在,国土安则佛法兴,这是“不依国主,则法事难立”的道理。因此,佛教提出“庄严国土,利乐有情”的理念。以下两段佛经中的话语清楚阐述了此思想。
脚注从略,引文请以原刊为准,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