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场域、理论意涵和现实理路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建构现代中华民族迎来以往任何时代都无可比拟的宏大“场域”。最大限度凝聚各民族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积极的“变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创造性地进行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的重大社会工程,是对中华文化、中华民族、中国历史与现实深刻认识和综合把握的结果。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根本上讲,就是要在“多元一体”中华民族格局下妥善处理各民族关系,增强各民族共享的价值意蕴从“自在”向“自觉”提升,不断增进各民族对伟大祖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的认同。
关键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场域;认同
作者:阴海燕,陕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在读博士研究生,西藏自治区社会科学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中国共产党历来注重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的协调运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物质层面的问题要靠增强物质力量来解决,精神层面的问题要靠增强精神力量来解决。”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应历史之变、时代之变和实践发展的需要,因应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重大原创性理论,并将其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和纲。面对国际国内思想领域严峻复杂的斗争形势,唯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增强民族团结进步伟力,才能克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中的困难。面对新时代新征程,纵深拓宽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意涵和实践理路的认识,对于持续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尤为重要。
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场域
“场域”是“潜在的和活跃的力量的一个空间”,“是力量关系的场所”。近代以来,自梁启超将“中华”与“民族”合二为一,首创“中华民族”概念,中国人民就在国家观念、民族观念、文化观念激烈冲突和激荡变革中,为如何将众多历史民族整合为现代中华民族而不懈探索。振兴中华、建设中华,凝聚了各民族仁人志士百余年来建构中华民族的诸多梦想和追求。新中国成立后,为“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为各民族友爱合作的大家庭”,党的民族工作致力于中华民族大家庭建设的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建构现代中华民族迎来以往任何时代都无可比拟的宏大“场域”,最大限度凝聚各民族的共同体意识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场域中最积极的“变量”。
(一)推进强国建设、实现民族复兴,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国家认同场域
我国自古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维护统一、振兴中华早已成为各民族共同的历史基因。纵观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中华民族总是重复着崛起—衰弱—复兴的历史,尤其越是经历大灾大难的磨砺,越能实现国家更大规模的统一、越能实现更大辉煌的崛起和复兴。各民族在长期交往和接触中,或战或和,或泾渭分明、杂居相融,或“不打不交”、一致对外,但凝聚统一、共御外侮一直是主流主线,追求统一、维护统一的意识早已渗透于各民族的血脉。大一统夯实了中华民族作为政治共同体、经济共同体、文化共同体的制度和基础。千灾百难的中国之所以能走到今天,中华文明突出的统一性是根本性原因。也正因为如此,中华民族更加坚信“国土不可分、国家不可乱、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断”,这也“决定了国家统一永远是中国核心利益的核心,决定了一个坚强统一的国家是各族人民的命运所系”。
在近代,面对列强瓜分和亡国灭种的危机,各民族在救亡图存的斗争中民族意识觉醒,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开始萌发。自那时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成为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在艰苦卓绝的革命实践中,率先解决了中国的国家观问题,即确立了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思想。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带领人民推进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带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极大激发了中国人民的自豪感和自信心,不断强化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挑战中,需要全体人民团结一致投身于现代化建设。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坚持各民族大团结大联合,通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凝聚起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的力量,共同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稳定。
(二)巩固民族团结、建构现代中华民族,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民族认同场域
“中华是中华自然、中华民族、中华文化的结合体、统一体。”历史上,各民族在中华大地上历经血与火的考验,生成和合为一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逐渐熔铸成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命运共同体。中华民族由“多元”到“一体”,是中国各民族共同缔造的自然疆域、历史文化、精神气韵等场域要素平等融合,“身”、“心”兼具的民族共同体。建构现代中华民族,不仅要加强中华民族族体本身的建设,还要致力于中华民族精神的培育,理顺中华民族内部关系,促进个体之间的身心之和、群体之间的人际之和、人与自然之间的天人之和,构筑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共有精神家园。
新中国成立后,党领导人民建立包含“中华”各民族的“人民共和国”,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各族人民对中华民族认同得以加强和巩固。但是,中华民族实体和民族认同建构的任务并没有完成,仍处于正在进行的过程中。经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巨变,西方的消极影响正在减弱、对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不断增强,建构现代中华民族迎来了历史上最好时机。新时代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各民族在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中凝心聚力,中华民族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开辟了广阔空间。
(三)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文化认同场域
文化是民族的重要特征,“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中华文明自始就植根于和而不同的多民族文化沃土,“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是各民族共同的精神支柱、情感寄托和心灵归宿。在中华文明史上,各民族在接触、对话和互动中不断交往交流交融,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文化血脉,夯实了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增强了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中华文明之所以能“把内部差异极大的广土巨族整合成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真正靠的不是地缘、血缘和信仰,而是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正是这种起决定性作用的文化认同,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凝聚合力,构筑了中华文化的多元一体格局,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团结统一。
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文明的积累,也需要主动的精神文明的升华。新中国成立后,各族人民积极投身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共同构建起以“祖国统一、民族团结”为主题的国家文化叙事体系,共同塑造了开放进步和探索前行的现代精神气质。中华文化是各民族优秀文化的集大成,它既包括在五千多年文明发展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也包括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各民族文化在融入和推进中华文化建设中实现升华,既是各民族文化得以保护传承、不断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坚实基础。新时代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进文化自信自强,激励全民族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不断夯实民族团结的思想基础,凝聚和振奋中华民族精神。
(四)坚持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工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社会实践场域
近代以来,我国处理民族问题的探索与实践早已证明,亦步亦趋地模仿和照搬西方模式,难以真正解决我们自己的问题,更无法建构现代中华民族。多民族的大一统、各民族多元一体,是成就“中国之治”的重要优势,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脉”。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致力于探索中国民族问题解决之道。党的民族工作在百年历程中取得的最大成就,就是“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在这条正确道路上强调“中华民族大家庭”观念,坚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念,推进新时代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
当前,我国民族地区“五个并存”的阶段性特征明显,民族工作作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内容,必须提升民族事务治理法治化水平,防范化解民族领域风险隐患。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工作,必须符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方向和要求,必须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个主线和“纲”。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按照尊重和包容差异性、不断增进共同性的方向加强和改进工作,把中华民族整体利益放在首位,赋予民族工作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才能不断增强凝聚力、提升向心力、鼓舞战斗力,建构包容性更强、凝聚力更大的中华民族共同体。
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意涵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项极具学理性和实践性的重大课题,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在民族领域的具体体现,是习近平总书记立足国内外大局提出的重大原创性理论。如何全面准确地认识和理解其理论意涵,是研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一切问题的逻辑起点。
在当今世界百年变局中,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在国人群体中进行一场深层次的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人文革命和心理革命。从某种意义上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由政府支持、社会力量和各民族群众广泛参与,创造性地进行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的重大社会工程,旨在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增强对中华民族的集体心理归属和整体文化认同,振奋中华民族精神,集聚团结奋进力量,提高全民族、全社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构建一个具有高度聚合力和感召力的精神信仰共同体。这是对中华文化、中华民族、中国历史与现实深刻认识和综合把握的结果。
(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中华文化和合生长规律相契合
“和”作为中华文化最重要的元素之一,从最初词义上的饮食之和与音乐之和发展到协调身心之和、人际之和、天人之和的根本准则,渗透于中国人对天、地、人诸事的普遍认知中。历史上,历代统治者遵循“大一统”,“尚和”文化浸润人的心灵深处,逐渐成为中国人处理各类关系的集体潜意识和浓重的文化印迹。梳理中华文化的共同特征,诸如阴阳两仪式的地理基础、农牧双重的生计格局、家国同构的宗法组织、小农和朝贡双轨的政治经济、和谐统一的天下理念、敬天法祖的社会礼教、表意文字承载的儒家学说、天人合一的宇宙观等,无不深潜于中国各民族文化及其史实之中。“‘天下统一’之大道,‘因俗而治’之方略,‘和而不同’之目标”,这些都是中华文明和合传承的内在逻辑。正如岑家梧所言:“中华民族文化,虽有区域性,但是人们可以由文化辐合交替的原则上指出中华民族将来发展的趋势,必须汇合各区文化的精华,使整个中华民族文化更加充实和壮大。”也正因如此,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之集大成,是各民族文化和合生成,而非单一民族的独创之功。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众多历史民族、区域文化之所以能被整合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和统一多民族国家,重要原因就在于中华文化的包容与“和”。《国语·郑语》说:“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中华文化的“和”是维持和重建对称性的机制,对对称性破缺具有固有的拒斥性。费孝通认为,中华文化之所以与西方文化不同,就在于“中国悠久的农业文明孕育了中国文化中‘天人合一’的世界观和‘中和位育’的社会观”。从文化生长的角度看,中华文化由各民族先民共同参与创造,并始终由多元民族文化维护和滋养,而它的结构就是费孝通总结的“多元一体和而不同”。周恩来在指导民族识别工作时,也曾特别强调,对各民族“历史和现实的情况都应正视、研究和照顾,否则(中国各民族)就不能合起来”。正是基于中华文化的群体凝聚力,以“和”调节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群、群与群、民族与民族的关系,使多元异质因素在交融汇聚中和而不同、多元共存,以此实现个体知、情、意、行的内在统一。
(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中国人文化心理跃迁路径相契合
尽管对意识的探索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世纪难题,然而共同体意识的塑造仍有迹可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各民族在共生地理空间交融汇聚中形成的一种包含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认同和凝聚的认知、情感和行为要素基础上的群体意识。这种意识伴随于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发展过程的始终,浸润至中华文化、中国社会、中国人民的文化心理深处。追溯几千年中华文明史可知,“治心”、“正心”一直在中华文化中占据显著位置。儒家所谓“格物—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治国之道,反映了中华各民族在“共知、共情、共思、共忆、共育”基础上从认知、情感、思维、记忆、培育诸方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程。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基于历史记忆的集体潜意识到基于共同体认同的归属性意识,再到基于核心价值观的聚合性意识”,才最终凝聚形成并贯通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体之中。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在历史上,中国创造过开放包容、独领风骚的辉煌,也经历过闭关锁国、积贫积弱、备受欺凌的至黯岁月,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经历了自信—自大—自卑的极大落差。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实现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国人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得到极大跃升。在百年变局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在共知共情共思共忆中塑造适应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国心态和强国心态,提升人民的心理素质和精神气质,提高全民族、全社会的包容度和凝聚力,不断汇聚起推动中华民族发展和进步的蓬勃心理动力。
(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中华民族强大凝聚力生成逻辑相契合
民族凝聚力是一个民族强大的亲和力、向心力和聚合力,是维系其内部牢固的依赖、信任和彼此合作的精神黏合剂。中华民族凝聚力是一个历史发展范畴,它随着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演进而不断发展。纵观中国历史,中华各民族多源多流、源流交错,彼此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汇流成强大的内聚潮流、凝结力量,共同缔造了多民族统一国家,最终结合成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大家庭。从生成要素来看,中华民族凝聚力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和依托,吸取其凝聚人心、团结协作、刚毅奋进、厚德载物、爱国爱家、忧国忧民、不屈不挠的文化基因,在形成过程中促使各民族文化互相糅合、互相贯通、互相渗透。各民族在彼此交流、内聚融合中,形成了共同的价值观、文化和信仰,共同缔造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强化了彼此的认同与依存关系,铸牢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强调中华民族团结、中华民族共同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理念,为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提供了基础。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华民族有了团结奋斗的主心骨,结束了近代中国“四万万中国人,一盘散沙而已”的悲惨图景,迸发出愈发强大的自信心和凝聚力。经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中国各民族对中华民族自觉认同的确立和巩固,既是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过程,也是中华民族凝聚力持续积淀和提升的过程。在“两个大局”复杂交织的时代背景下,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推动现代中华民族建设,需要“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更新生长。
(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中华民族历史演绎大脉络相契合
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流变,费孝通认为“它的主流是由许许多多分散孤立存在的民族单位,经过接触、混杂、联结和融合,同时也有分裂和消亡,形成了一个你来我去、我来你去,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而又各具个性的多元统一体”。中国历史虽然自古就有“分”、“合”的运行逻辑,但更重要的是“合”,而且是“合之又合”,“各个层次的多元关系又存在着分分合合的动态和分而未裂、融而未合的多种情状”,如此反反复复,不断叠加聚合,最终形成了中华民族。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一部中华民族的形成史就是“分”与“合”相互作用、互动共生的过程史,就是各民族共同创造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植根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对于这个“多元一体”,并不是简单地将其外化为“多元”或“一体”非此即彼的分类,而是深入了解其由于长期互动的历史文化过程而形成的社会生活的地域性特点以及不同民族关于“中国”、“中华民族”的正统性观念,从而不断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历史演绎中,一体是主线和方向,多元是要素和动力;一体引领多元体现的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必然性,多元交融一体体现的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自觉性。作为人类历史上超大规模的共同体,中华民族传承和壮大的关键就在于其具有多元一体的历史主动性。
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实理路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牢固树立正确的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对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至关重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我国民族工作的主线和“纲”,做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就是要夯实其思想基础,抓住其核心任务,发挥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优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其中,这个“思想基础”,就是紧扣“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总目标,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五观”,巩固和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价值引领。这个“核心任务”,就是深入挖掘各民族内在的互动性、严密的联系性和共生性,不断增强“五个认同”。
第一,增强对伟大祖国的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政治基础。现代中国是历史中国的延续,是自古形成的统一多民族国家。早在文明起源时期,中华民族的先民就开辟了独特的向心发展路径,塑造出超越“邦”、“国”概念的超大规模共同体。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各民族共同开拓了祖国辽阔疆域和锦绣河山,共同缔造了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中国的疆域是历史自然形成的,“在1840年以前,中国版图之内的所有民族,在历史时期是中国的一部分”,各民族都为缔造伟大祖国作出了贡献。特别是鸦片战争以来,各民族在抵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中结成了相互依存、休戚与共的关系,把我国56个民族的命运与祖国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对伟大祖国的认同构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灵魂核心——爱国意识。在当代中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国家观,引导各族群众牢记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基本国情,培养人们对祖国山川疆域的热爱之情,弘扬爱国主义传统,不断增强国家意识,自觉认同伟大祖国,坚定维护国家统一,共同建设伟大祖国。
第二,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华民族“走自己的路”的重要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植于悠久的中华民族历史,是从四十多年改革开放史、七十多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一百多年党史、一百八十多年中国近代史、五千多年中华文明史中得来的,是当代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在当代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带领各民族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在当代中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引导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演进中寻根,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中认识伟大祖国,坚定历史自信和道路自信,不断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共同保持强大的前进定力,坚定不移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第三,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情感基础。民族认同既有高层次的认同,也有基础层次的认同——各民族对各自社会身份和社会角色的认同,而“第一个层次的民族认同,正是建筑在第二个层次的基础之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对中华民族的最高认同及由此产生的对中华民族的使命感、归属感和荣誉感,是国家认同、民族交融的情感纽带。在当代中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民族观,坚持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引导各民族把自己的命运与中华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正确处理差异性和共同性关系,把握好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方向,不断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增强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推动各民族形成共同团结奋斗、共圆伟大复兴梦想的强大合力。
第四,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本所在。“文化认同问题解决了,对伟大祖国、对中华民族、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才能巩固。”中华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一切优秀文化的集大成,蕴含着中华民族共有历史记忆,烙刻着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基因,是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凝练表达。中华文化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脉和底气,它经历了从民族文化认同、地方文化认同到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升华过程,从而构筑起中华民族大团结的共有精神家园。在当代中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引领各族群众深刻认识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在交往交流交融中不断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在借鉴吸收中实现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第五,增强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群众基础。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倡导者和培育者。回顾党的百年历程,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始终致力于捍卫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带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实现了中华民族从自觉到自强的历史性转变。党的民族工作本质上是群众工作,群众工作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系统性工程。“中国从四分五裂、一盘散沙到高度统一、民族团结,从积贫积弱、一穷二白到全面小康,从被动挨打、饱受欺凌到独立自主、坚定自信”,充分说明了中国共产党是团结和凝聚亿万群众的领导核心。在实际工作中,中国共产党把民族问题作为社会总问题的一部分加以解决,以爱国主义、社会主义的旗帜团结和联合了社会的大多数,“在尊重多样性中寻求一致性,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在当代中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这个最大优势,全面准确贯彻党的民族工作方针和政策,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引导各族群众看到中国共产党的使命担当,增强对中国共产党的理念认同、价值认同、情感认同,增强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治意识,进一步引导他们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原文刊载于《西藏研究》2024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