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一,大雅堂的蘇繡姐姐76歲生日,謝定偉先生於南華新邨張宴,替姐姐暖壽。
席間,眾人祝福蘇繡姐姐生日快樂,以各自的方言。餐桌上,逆時針輪轉,依次是長沙話、郴州話、上海話、紹興話、寧波話、福建話、湖北話、四川話、蘇州話、硅谷話、林志玲話,以及日語、義大利語和法語。
在我之前,上海話已經被搶先說過了,輪到我,說了日語,祝福蘇繡姐姐生日快樂,福壽綿綿。於我之前一位,是旅居紐約三十年的畫家先生,祖籍寧波,格麼自然是講寧波話,祝壽的尾聲,是請蘇姐姐多吃一點。寧波話勸食,是講,雀呢雀呢,生動好聽得不得了。姚慕雙周柏春講過的,寧波人都是音樂家。
於我後面一位,是甘肅人,眾人呼籲要聽甘肅方言,這位先生說,自己不會說甘肅話,因為從小在四川長大,我講四川話吧。
逆時針輪轉的最末一位,是寶島小姐,捏著手機,跟蘇姐姐講,姐姐啊,你想聽什麼語言,我可以借助翻譯軟件,講給姐姐聽。眾人歡笑,說,不用不必,你講林志玲語就好啊。
上海真是一座有趣的城。
之二,《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英國女作家珍妮特*溫特森的作品,1985年的書,獲獎連連,讀起來挺吃力的,因為寫得並沒有想像的那麼好。
寫到一段,童年學校裡組織去動物園遊玩。
「學校組織我們去查斯特動物園參觀。那意味著每個人都穿上了自己最體面的衣服,還要比誰的襪子最乾淨、誰帶的三明治最豐盛。罐頭飲料是最讓我們羨慕嫉妒的,因為大多數人只能帶特百惠塑料罐里的橙汁。塑料罐很容易被捂熱,喝起來都會燙嘴。
我的三明治被人用手指頭戳,我假裝沒看到。常規三明治檢查是一個座位一個座位挨下去進行的,時而有嘖嘖稱羨聲,時而爆發出尖利的笑聲。蘇珊*格林的三明治裡是冷透的炸魚條,因為她家很窮,只能吃剩菜,哪怕很難吃。上一次她連剩菜都沒有,三明治裡只能塗一層褐色的沙司醬。檢查員宣佈,這次雪莉第一名。雪白的軟麵包里裹著咖喱蛋和碎歐芹。她還有一听檸檬水呢。」
讓我想起小時候去西郊公園春遊秋遊的往事,除了動物們引人入勝,記憶最深遠的,還是西郊公園裡午餐時分的蓋澆飯,肉絲豆腐蓋澆飯,是難忘的一時之選,那種美味的記憶,幾乎貫穿了整整一代上海子弟。
很巧,昨日赴《吳湖帆誕辰130週年畫展》,看到一幅吳湖帆先生的畫作,1960年畫的,春風楊柳萬千條,也是西郊公園的春遊景緻。婀娜楊柳下,是白衣藍褲的少男少女們的模糊嬉戲,吳湖帆先生點綴了一面紅色旗幟於萬綠叢中。筆下清雅無塵,畫面清廓溫存,好筆致。
之三,中午路過衡山路附近,一個人散散步。酷暑天氣裡,街上幾乎無人。聽聽音樂出出小汗。衡山路周邊,如今演變得如此寂靜,真真滄海桑田。
迎面走來一位中年男,一身建築工地裝束,客客氣氣跟我打聽,附近記得有個社區食堂,不知道怎麼走?以前來吃過一回,不記得地址了。
我想他說的是「梧桐66」那個著名的社區食堂,連忙告訴他如何走過去,中年工人千謝萬謝走了。
每日在梧桐樹下散步,經常被問路,多是問景點,比如武康大樓或者張園等等,第一次被問到社區食堂,值得記錄這個第一次。
之四,奧運期間,晨昏起居,出差途中,斷斷續續重讀了一遍《納達爾自傳》,2011年的書,網球運動史上偉大的名將、西班牙人拉發*納達爾的自傳。書中寫到一段,納達爾11歲那年贏得了一個西班牙12歲以下兒童組的全國冠軍,那天晚上一家人都很高興,但是他的托尼叔叔,他一生的教練和導師,一如既往地給他澆冷水,讓天才少年不要得意忘形。
這位托尼叔叔假裝是一名記者,打電話給西班牙網協,要了一份過去二十五年來獲得兒童組冠軍的名單。然後,他當著家裡其他人的面,讀出名單上的名字,然後問大家是否聽說過這些人。「你認識他嗎?不認識?那這個呢?還是不認識?那這個呢?不認識?」名單中只有五個人成為職業球員,名字為世人所知。托尼叔叔最後講,「現在你明白了?你成為職業球員的機會只有五分之一。」
這段文字至今仍有現實意義,我想跟剛剛在高考中金榜題名的學子們分享。
之五,立了秋,早晚略有涼意,跟一桌上海老爺叔飯敘,老爺叔個個精神抖擻,懂經得不是一眼眼,一邊吃飯一邊聽了一晚上的「世說新語」,極大地增長了見識,開闊了眼界,
比如,墓地。
墓地不是貴嗎?難搞嗎?現在好了,有辦法了。我們都是中年甚至以降的人了,這個問題要考慮起來的。現在上海城郊結合部買套兩房兩廳,百把萬可以了。爺爺奶奶住一間,外公外婆住一間,爸爸媽媽百年之後住一間,一家人家一舉搞定,統統住在一起。到地下去有啥勁?一家門生生死死在一起,幾花鬧猛?風雨之苦也免了,掃墓之苦俱往矣。兩房兩廳裡還有煤氣的,一年來吃兩頓,掃掃墓,吃吃飯,實在不想燒,叫外賣也便當的。
人生難題,峰迴路轉,竟有了如此良策。諸葛亮再世,也要甘拜下風的,我猜。
之六,「東吳石府」的明心妹妹問我想吃什麼,想了想,講,想吃古法蔥㸆鯽魚。小時候的家常菜,如今吃不到了。
一點點大的小鯽魚,一層蔥、一層鯽魚、一層海帶、一層蓮藕薄片,費一兩個小時,小火煨透,靜靜擱置半日,等涼透了,吃飯吃酒,都一流。
明心妹妹隔日就覓了小鯽魚來,仔仔細細依循古法,一絲不苟的結果,是好吃極了,那種馥郁,那種魚細、蔥香、海帶柔滑、蓮藕嫩脆,五味調和於一爐,美極了。統統是尋常食材,料理手段亦老老實實,難得在肯用心思。這個菜,唯一難的一個技術點,是煎小魚,而魚皮不破綻,難的,跟治大國一樣難。
這個系列在這裡
小紅書:太太党人石磊
謝謝各位讀者贊賞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