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等局外人看餐饮,总是带着审视的目光,觉得贵价就是割韭菜,平价就仅能求果腹。短视频的风靡,更让人剔除思考,盲目追求所谓的“美食”。在一买一卖的评价中,唯独剥离了最重要的两个角色,菜和人。但,美食与人的连接,总是动人的。所谓“动人”之处,自然刨除了做作的部分。一餐饭,最主要是总厨对菜的理解与功底,对餐厅的定位与诠释;一道菜的出品可以看出餐厅团队对饮食的理解、对顾客的态度。当然,首先要求食客具备对饮食的基本知识(关于“基础框架在生活中的意义与实践”,我在B站已经发视频聊过了,感兴趣可以搜“Donut阿婆”移步去看)。具备了基础的了解,你才能知道这个餐厅的出品是否合格合理,它的超越之处在哪里。但具备评价一个餐厅和厨师的资格,却并不是只具备基础知识就可以的。很遗憾,这是一个需要“氪金”的领域,你只有具备足够的经验和视野,才够格对一个还算不错的餐厅做出中肯的评价。在全网众多食评的内容中,多数人都是基于体验去评价,这背后并没有基础知识作为支撑,所以在我看来都是一些单薄的、看看就好的内容(我自己写得也非常一般)。唯独一位作者,让我非常敬佩,虽然他并不活跃在内地,但他的内容深深打动我,让我看完后也觉得自己仿佛体验过、理解过一样,这位作者就是“徐成”,在社交网络上自称“吃吃君”。他的内容旁征博引,详实且诚挚,饱含他对美食的热爱,每次看完他的文章,我都要感慨一番,怎么会有人又能挣钱又懂吃又能写字,真令人妒忌啊~徐成先生最近出版了两本书《香港谈食录:寰宇美食》《香港谈食录:中餐百味》,记录的是近些年在香港的各家餐厅用餐的体验与感想。吃吃君用真实的感受与丰富的经验去审视每一餐,能看出来每一次用餐是因为他对美食的热爱,当然,也包含着他对菜肴和厨师的绝对尊重。最特别的事,每一篇文章不仅表达了他对菜肴的理解与感受,对厨师和团队的评价,也有文献与资料的查阅功课。文中常讲述厨师的经历,因为厨师的经历代表了当下菜品的由来:师从何处、流派几何,这道理就像我们在回顾一个企业的成长史时,总是会回溯创始人的过往经历一样——你经历了什么,总会刻在你的作品里。所以每一篇文章,都不是一个单薄的“食记”,有传承、有人情、有故事,每次开启一个新篇章,总会跌落到徐成先生的文字中,跟着他兜兜转转,寻根寻味,不可谓快意。说到精致料理(Fine Dining),有一个“吃货必看”的美剧倒是狠狠击中了我的某根神经,剧名叫《熊家餐馆 The Bear II》。与其说它是“吃货必看”,倒不如说是所有有原生家庭导致的心理障碍的人必看。在我看来,这剧没什么美食的气氛,倒是被每个人的精神状态逼到崩溃——没有一件事能顺利完成,每个人都不可能坦诚地面对自己,导致了接连不断的shit things。好在到了第二季,每个人都在成长和找到自己(除了男主本人)。那为啥还要提到这部剧?因为里面的某几集实在是令我难忘,第二季的第四集和第七集:第四集纯粹是被Hot Chef Luca的肉体吸引;第七集却不同了——Richie的蜕变让人热血沸腾,霉霉的歌也让整集飞到了云端。不得不说,餐厅所营造出来的“场”,的确可以把人的体验推到极致。当夜幕降临,灯光在昏暗中逐渐亮起,搭配极致的服务与精致的餐点,呼,这一晚的梦境开始了。 最后,当Richie终于见到Chef Terry时,为蘑菇剥皮的剧情,把充盈的激情拉回了现实——每一个闪耀的夜晚,背后都是细微的付出——恐怕是每一个热爱餐饮的人,都经历过的时刻。如果把这一集与吃吃君的书搭配在一起,我想大部分人都会想去体验一下,人与美食的连接到底是多么美妙的事情。通常有一种说法是:天下最美的食物就是妈妈做的菜。我不能否认这一说法,但事实是,这种以情绪价值为标准的答案,并无实际意义;以及,我们也该放下短视频对我们多巴胺的勾引,毕竟评价一个餐厅的标准不是他的短视频营销水平;又或者,如果你认真思考过一家餐厅好吃与否的标准,我希望这段来自吃吃君的描述能带给你启发:“厨师有很多种方法让食客第一口便大喊好吃,直白的好吃是容易做到的,豪华食材的堆砌、丰富浓郁的调味、味觉上的冲击,都是常见的手法。但只有极少数的厨师清楚地知道自己要表达什么,并在这种冲动中进行长时间的钻研,为真正热爱美食的食客展示自己的成果,这样的厨师我认为便是不折不扣的味觉艺术家。”最后,关于餐厅能带给顾客什么,再附上世界第一Noma官网上的一段话:“对知识的渴求、虔诚的创造力、不懈的团队合作,以及为客人带来惊喜,是我们的核心要素。(Pursuit of knowledge, devout creativity, relentless teamwork, and surprising our guests are essential to who we are.)”与君共勉,再一次。